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耽于纯美,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天子御刑_分节阅读_第80节
小说作者:张听劝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317 KB   上传时间:2025-04-26 23:24:40
  那些陡峭山壁,原本是根本难不倒他的,如今却好像刀山般横在他的面前。
  “我是真的老了。”赵珩将短剑往下摆擦了擦,低头对那柄短剑说道。
  那短剑和他一样,上面的宝石已被血污的看不清颜色了,用带血的衣袖擦也擦不干净。
  “颜知,你看见了吗?我都累的爬不动山了。”赵珩一边喘一边往山上走。
  他太难受了,他的心好像被什么东西碾碎了,竟然连杀人也不能再令他感到快乐,可说出来的声音却是暖暖的,
  “你怎么又去那么高的地方了?”
  他用手臂拨开拦路的荆棘枝条,草木刺入皮肉也浑然不觉。
  “是了是了,你还年轻,比我年轻了十岁呢。”
  终于爬上那段最难走的峭壁,赵珩直起身来,一脚深一脚浅的往山顶走。
  “说好了要带我走,你怎么骗我呀?”
  直至拨开一从灌木,看到那近在眼前的五重塔,他才终于笑了笑,“那我只能……自己过来了。”
  走到那五重塔下,发黑的血迹触目惊心,陈旧的腐臭令人作呕,赵珩却仿佛没看见也没闻见,扶着塔壁踩着石阶往塔顶走。
  想到十年前,颜知也曾经踏上这些肮脏的石阶,他便觉得自己走在一条通向对方的路上。
  爬到塔顶时,赵珩已精疲力尽,吃力的靠着塔壁坐了下来。
  他左手扔握着短剑,单臂抱着膝盖,另一侧右臂不自然地垂着,不停涌出的鲜血沿着石阶,溪涧水似的,一点点往塔下流。
  塔顶的景色很美,透过石洞能看见天际的云卷云舒,还有山下的大片水田。
  颜知临去前,是否也看见了这样的景色?
  想想真不甘心。
  这十年里,自己做了那么多事,又改律法,又兴学堂,赈灾救民,平定叛乱,推行改革,安定民生。
  这十年里,珏儿也褪去青涩,长成了那样英武的君王。
  而颜知一件都没有看到。
  他在这里睡了十年,睡过了头,都忘了要守约来找自己了。
  难道从提出十年之约的最初,他便已经做好了失约的打算,自己期盼了十年的阔别重逢,从一开始便不可能发生么?
  赵珩仰着头靠在冰冷的塔壁上,没有被血污染的那一侧黑色眸子,半睁着看着空无一物的塔顶。
  眼帘越来越重,眼瞳渐渐涣散,恍惚间,他好像看见一个人影在眼前渐渐清晰起来。
  那人穿着干干净净的麻布青衫,黑发拿一支木簪挽着,对着他躬下身,露出亲切的笑。
  好像青麓书院山下,第一次见面的模样。
  他就知道,颜知不会骗他。
  他们是彼此的知己,颜知不会这样待他。
  赵珩定定看着对方,忽然感觉全身又有力气了,自己好像也变回了少年时的模样,两腮赛雪,乌发玉冠,一袭白衣,滴血不沾。
  “颜知……”赵珩手里的短剑“当啷”一声落地,“拴着我……”
  他呢喃着说道,
  “别让我……再来人间了……”
  这人间,太苦了。


第130章 那位客人
  季用带着人走进书房时,少年天子立刻从成堆的奏疏中抬起头来。
  他天生浓眉大眼,如今脸上虽稚气未脱,却已依稀可见将来剑眉星目的相貌。
  “陛下……”季用道,“人带来了。”
  在大太监身后,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女举止局促地跪了下去。她身穿一袭绿色襦裙,是民间寻常人家的打扮,但看上去生活上还算比较富足。
  少年天子端坐在宽大的御案前,注视着前来的少女。
  “起来吧。”
  他身穿玄色龙袍,帝王的威仪自然散发,但眼中却透露着几分好奇,几分悲伤。
  “你叫什么名字?”
  少女起身抬头:“我叫荣——”
  “大胆——”季用声音尖利喝停了少女,“刚教过你怎么回话,都忘干净了?回陛下的话!”
  少女吓了一跳,慌忙跪了回去,改口道:“回、回陛下的话!民女荣秀云。”
  “季用。”赵珏见少女惊骇不已,便朝大太监偏了偏头,温声道,“你先出去吧。”
  大太监应声退下后,赵珏再次对少女开口:“荣秀云,起身吧。”
  “……”那个叫荣秀云的少女被方才那一吓,还没缓过神来,在地上瑟瑟发抖。
  “你不要怕,朕传召你,只是想问一些事。你只管照实回答,无论答案是什么,朕都不会为难你。”
  荣秀云这才从地上爬起来,却仍旧深深低着头。
  “听说,你们家曾经是白塔村的一个农户。十年前,拿着礼泉县下发的路引,举家搬去了凤阳县?”
  荣秀云仔仔细细的听清了问题,然后有些含糊地“嗯”了一声。
  “能和朕说说么?”赵珏的句末有些发颤,“那个给你们家路引的人……”
  白塔村的血案已过去了半年,皇考早已顺利下葬皇陵,尽管陆尚书已劝了他无数次,他却还是没法轻易放下这件事。
  自那日之后,杨统领便百般自责没能追上先皇,颓然辞去了侍卫统领一职,且郁结于心,一病不起。
  在杨思南临终前,赵珏才从他口中,得知了十年前的云天崖上发生了什么,得知了皇考与那个人的十年之约,以及皇考去往白塔村做出那些事的缘由。
  陆尚书劝他放下,不要揭开这段尘封的事。可他如何做得到呢?
  他的名字是珏,小时候,父皇和他说过,“双玉合一为一珏”。
  那时他问,他继承的是父皇的斜玉,那另一个玉是谁?父皇神秘兮兮的告诉他,另一个玉,是颜如玉,也是君子如玉。
  别说当时懵懵懂懂,就是如今也不太懂,可就像冥冥中早有注定,在他心中最重要的两人,偏偏也是这“双玉”。
  他的双玉,先后玉碎在了那个叫白塔村的小村落,一个遍体鳞伤、声名尽毁,一个死因不明,尸骨无存。
  要他如何克制追寻真相的冲动?
  尽管有了杨思南的坦白,真正调查起来也并不容易,派出去的人费了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追寻到一条线索。
  十年前,颜大人曾托同窗卢举真的关系,向隔壁的礼泉县县令,为白塔村的一户人家要过一道路引。
  凭借这道路引,那户人家得以举家迁往了凤阳县。
  抱着微茫的希望,赵珏派人找到了那户人家,证实了十年前有人给了他们一道路引。
  那户人家的男主人不久前已染病离世,少女下面还有两个妹妹,做母亲的脱不开身,最终只得让这十七岁的少女前来面圣。
  阿云来雍京前就已知道会被问到什么,母亲再三叮嘱,要她如实回答一切关于恩公的事,如找到了恩公本人,更是要为全家表达说不尽的谢意。
  于是,面对天子的问话,阿云虽然紧张,却深吸了口气,定了定心神,将自己亲眼所见所闻,与后来父母反复提及的事,一一娓娓道来。
  她仍旧记得,那一年她七岁,那一天下了很大的雪。
  一辆很特别的马车,停在了她家的院子外。
  她的家位处于村口,因而经常接待旅人商客,她见过来来往往多少驴车牛车马车,却没有一样是那样特别——特别大,特别贵,拉车的是四匹特别高的黑马。
  家里常常有陌生旅客逗留,她和妹妹阿雪都不是怕生的人,相反的,她们喜欢客人,尤其是特别的客人。
  这回,马车上的四人都有不寻常之处,她们俩在旁选了许久,瞄准落单的那个青年。
  幼时模糊的记忆里,阿云已记不清那人的五官,只依稀记得那人温柔的笑容和绣着漂亮纹样的衣袖。
  也是长大之后,她才知道那纹样叫做流水曲纹,因为那个人将绣着同样图样的一方帕子送给了她们姐妹二人。
  那张帕子,后来被她们父母小心收着,常常翻出来看,念叨着当年的大恩大德。
  所谓大恩大德,自然不是指一张帕子。
  离开后没过几天,那位客人又住进了她们家。
  她们家并不算是真正的驿馆,只在难以行路时才有人来投宿。
  可奇怪的是,明明路上的积雪也化尽了,那位客人却一住就是小半个月,就好像在等待着什么。
  那段时间,她娘正怀着三妹,却时不时躲在屋子里哭泣,她爹安慰来安慰去,好像只是说“不会的”,“别多想”。
  阿云并不知道父母在担忧什么,只是总带着妹妹阿雪去那位客人的屋子里玩。
  那位客人也不厌其烦,总拿许多花生和蓼花糖出来招待她们。
  那真是她见过最好看,心肠也最好的客人,四岁的妹妹阿雪也同意,可是他却总说:“你们要小心分辨,世上有许多坏人。”
  阿云问:“哪里有坏人?”
  他的目光忽然放空,自嘲道:“或许你们眼前就有一个。”
  他常常不在房间里,总喜欢去山坡上转,村里的人都忌讳那个矗立着五重塔的山头,他却偏偏去那个山头,每天都要去几趟。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直至那日阿娘临盆,先是稳婆赶来,再是好多村里的人也来了。
  那群人三五成群的坐在院子里,非但不帮忙,还要喊人倒茶来招待。
  阿爹心不在焉的,只是在厨房进进出出,不停地烧水送到阿娘不住哀嚎的房外。
  于是只能由年长一些的阿云去给客人们倒茶。
  有个男人促狭地笑着,问她:“你叫阿云吧?你想要个弟弟,还是妹妹啊?”
  她不知为何害怕那个笑容,仿佛男人在前面挖了个陷阱,等着她跳进去。于是她只是闷头倒水,什么也不说。
  在天暗下来之前,阿娘生产的房间里终于传来了哭声。
  婴儿的哭声,母亲的哭声,混在一起,令她感到错愕害怕。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2页  当前第8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0/8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天子御刑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