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她是本尊。”顾青身边的老婆子幽幽道。
顾青:“……”
他尴尬一笑,说道:“婆婆倒是尽职尽责。”
本尊干活,分身到处闲逛,这种事顾青还是第一次见到。
孟婆汤的原汤在黑葫芦里面,葫芦黑漆漆的,像是能搓出很多黑泥来,反正看着不干不净。
孟婆本尊解下葫芦交给分身孟婆。
老婆子提着葫芦,又让顾青跟她离去,到了一个小山坡,将葫芦给了顾青。顾青接过,顿时入手一沉。
顾青好奇道:“婆婆,这葫芦是什么材质做的?”
老婆子道:“这是从第十八层地狱摘来的,你喜欢的话,我送你去十八层地狱,你自己摘一个。”
顾青忙摆手,现在他倒是看出来了,这婆婆看着恐怖吓人,其实只是喜欢说冷笑话。
顾青自是故意跟老婆婆唠嗑,沟通过程中能感受到对方没有什么不耐烦和恶意。
顾青拔开葫芦塞,里面果是跟之前喝的孟婆汤差不多的水,只是看着更清澈一点。他小心翼翼抿了一口,立时感觉到元神蒸发了丝丝杂质,变得更加晶莹剔透,周围阴风刮过来,元神竟有痒痒的感觉。
他心知这是元神变得更敏感了。
不过总体而言,这原汤比之前的汤水只是效果更好,倒没有什么质的飞跃。
“你在这里先将这一葫芦原汤炼化吧,然后再跟我走。”老婆子道。
顾青点点头,开始服用葫芦里的孟婆汤。
大约花了十日,顾青才将孟婆汤完全消化,元神亦净如琉璃。其实斩破虚妄成就元神之后,仍是会有妄念。成元神时,斩去的妄念,不过是比较深重的妄念而已,而且妄念随灭随生,不可能斩尽。
顾青服用孟婆汤后,缠绕自身的妄念少了许多。
他自也不怕,但是少去之后,只觉得心神澄澈,所学各类的神通道法运转得愈发如意。随即孟婆将顾青带到了一座鬼都中。
这鬼都大约有千里大小,里面鬼魂来来往往,宛如阳间活人的城池。
老婆子道:“崔判官本是轩辕剑派的仙人,从前有太乙散数的功行,坠落黄泉之后,重修功果,得了判官神职,还建立了这轩辕鬼城,那些不想转生的鬼魂,且无太大恶行,就可以在这鬼城居住。这一层地狱的阎君对他十分倚重。你跟我来吧。”
“轩辕剑派?”顾青倒是没听过,只是能有太乙散数的仙人,可见着实非同小可。
老婆子轻声道:“那是三千元会前的一个仙道大宗,开山祖师轩辕老祖本有太乙天仙的功行,后来为争夺一件灵宝,整个门派都陷入大劫,如今残存者寥寥无几,连轩辕老祖都彻底烟消云散掉。”
第三百七十九章 故事
孟婆地位特殊,要去见崔判官无须通报。
来到一座牌匾写着“轩辕”的宫观面前,自然而然出现水帘,顾青和婆婆走了进去。里面是一座空空落落的大殿,亦无神像,只是有着空空落落的神龛。
神龛两边有柱子写着对联:
竹密不妨流水过,山高岂碍野云飞。
顾青注目对联时,大殿里出现一个道人,身着黑白阴阳太极道袍,披头散发,拿着一卷书,见到孟婆时,随即将书册放下,把书一合,对着孟婆微微欠身。
顾青稍稍一瞥,书名写着“离恨天情事。”
“婆婆从哪里找来的活人?”道人自是崔判官了。
孟婆淡然一笑道:“你倒是清闲,竟有时间看这些杂书。”
崔判官看起来五十上下模样,风度翩翩,笑道:“那位被镇压五百元会前,入龙界取至宝,又破幽冥撕毁了生死簿,弄得阴阳大乱。幽冥界也因没了生死簿,轮回之事一塌糊涂。婆婆倒还好,只是弄些汤水。我们这些判官此前还得以自身道行理清因果,算算那些盘根错杂的关系,可是前前后后忙了不少年。
后来青阳道人遁破宇宙,断了生死大道的根源,莫说我等太乙散数的功行,便是阎君都理不清这六道轮回之中的种种杂事,因此酆都帝君发下话来,以后各管各自地盘的人事,六道因果一概不论。反正幽冥自成体统,除非道祖符诏,否则想让我们出力,在六道轮回捞人,或者寻根问底,就得看咱们心情。如此一来,身上担子就轻了不少。只是轮回无秩序,大家亦无功德和升迁的希望,所以世风日下,人心不古。拘魂使以黑白无常等为首,现在都想着利用神职捞好处。对此,阎君自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原来幽冥界中的阴司之神,属于神道。却又是幽冥界本源敕封神灵。
如十大阎罗、诸位判官以至于黑白无常都是幽冥界自然生成的神位。即使是幽冥界至高之神酆都大帝,亦没法凭空多变出一些神位来。
而黑白无常之下,就是最低等的勾魂使者。除此之外,还有各大世界的阴曹地府,亦有阎君、判官、黑白无常,只是比起幽冥界,天生要低上一个大境界,甚至更多。
如果黑白无常等人要提升神职,现今只能吞并同类的牛头马面,或者等判官神位出缺,递补上去,可谓是一个萝卜一个坑。
而以往的话,因为六道轮回秩序稳定清明,履行神职,自有功德,同时幽冥界也会因为六道轮回秩序稳定而不断壮大,诞生出更多的神位来。
功德积累足够,就可以递补上新出的高等神位。
甚至以大功德,直接提升自身的神位。
如今这条路自是断了。
且在阴司中,以下犯上亦是重罪,因此如牛头马面等阴司之神,便迷上了身外之物,以作消遣。
孟婆道:“青阳道人断了生死大道的根源,另有情由,你怕也能猜到一二。”
崔判官笑了一笑,说道:“我轩辕一脉早已吃足亏了,我纵使猜到一点,但也一点都不敢想。婆婆,还是直接说你带这小兄弟来做什么吧?我瞧他身上有似曾相识的气息,莫非是陆道友的传人?”
孟婆冷笑连连道:“你对姓陆的倒是印象不错。”
崔判官笑而不语。
孟婆又道:“你之前不是说你手上有个监牢,关了许多凶神恶煞,我打算让这小子进去。”
崔判官苦笑道:“婆婆,这生气归生气,何必迁怒晚辈呢。而且我关了他,要是在剑狱里出了什么事,倒是不好分说。”
顾青深以为然,这崔判官倒是心好。
孟婆没好气地看了崔判官一眼。
崔判官见状,顿了一顿,又道:“婆婆若真的要出一口气,我这里有一道水刑,虽然比不得十八层地狱之苦,却也不会差太多,胜过刀山火海,而且还不伤根本。”
顾青脸皮一抽,你这崔判官看着清清朗朗,没想到竟还有这一肚子坏水。
同时他又对这水刑好奇,既让人吃苦,又不伤根本,要是偷师到,可是要比什么搜魂之类的手段要强。
孟婆道:“我是问你缺不缺牢头。”
崔判官松口气,说道:“原来是这样,倒是好办。”
孟婆点头,轻轻道:“十年之后,我再来找这小子,这段时间他就给你了。”
她说完话就走,留着顾青和崔判官面面相觑。
两人沉默一会,顾青道:“判官这本离恨天情事能否给我看看?”
崔判官笑了一笑,说道:“我也是近些年才迷上这些的,反正悠长岁月,着实无聊,故而找点消遣。不过这书我是从一个孤魂野鬼的残存记忆得来的,著书之人还没死,而且我打听了一下,他还没写后续内容。因此看得我不上不下,只能来回翻看,自己揣摩结局,却也感觉少了点味道。所以我一直等着那著书的人遭劫死去,好找机会把他魂魄拘来,再给我多写几个故事,顺便补上结局,跟我心中揣摩的印证一二。”
顾青听得心中暗笑,同时感慨这崔判官也够无聊的。
不过修行人若无前路,却有悠长岁月,干什么稀奇古怪的事都不足为奇。
顾青翻了翻离恨天情事,随即道:“这故事写得是修行者的情爱,却也有深刻的道理,难怪你老会喜欢。我瞧这开篇之中,写了一块顽石,心里倒是想出两个故事。不知判官有兴趣听吗?”
崔判官反正清闲,笑道:“你且说说。”
顾青微微一笑道:“一个是讲修行的故事,一个是讲人道末世的故事,判官喜欢哪一个?”
崔判官听后,略作沉吟,随即道:“修行吧。”
顾青淡然一笑,说道:“说起来这故事我还是从判官你说那位的故事得到启发的。入龙界取至宝,撕毁生死簿,听来很是令人热血。”
崔判官笑笑道:“此处是幽冥界,你这样胡诌,只要不说名号,那位也不会感应到的,你且说说,我且听听。”
顾青悠然道:“那就姑妄言之。”
他有意讨好崔判官,乃是想了解一点有关青阳道人断生死大道根源的情由,这对旁人来说,或许只是一桩隐秘,对顾青而言,着实有大意义。因为顾青修持生死大道,且此世在青阳大界,若说跟青阳道人没什么瓜葛,他是一点都不信的。
或许其中情由,能助顾青修行到更高的地方。
若是侥幸参悟到一些什么,说不定生死大道会另有玄妙变化,可以帮助他从幽冥界脱身。
“盖闻天地之数,有十二万九千六百岁为一元……”顾青娓娓道来。
崔判官听开头一句,还以为是老生常谈,听到后面,才发觉其中滋味无穷。
“来人,给我这位小友看茶。”
第三百八十章 道不假他人而成
“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
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
又见那洞门紧闭,静悄悄杳无人迹。忽回头,见崖头立一石碑,约有三丈余高,八尺余阔,上有一行十个大字,乃是‘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
顾青讲到石猴拜入菩提祖师座下时,不知不觉间身边就多了一把椅子,他顺势坐下,自有鬼童儿捧茶献上。
那茶水烟气滚滚,入口时,却仿佛冰镇的酸梅汤似的,冰冰凉凉,十分解渴。
顾青说的极为详细,偶尔还用神通道法演化故事中的场景。捧茶的鬼童儿都随着故事里的猴儿同喜同忧。鬼童儿虽然忘形忘态,可是崔判官一点都不介意,他听得也很入神,茶端到嘴边都忘了入口。
顾青直说到那猴儿打破盘中之谜,菩提祖师传授猴儿长生不老之术时,崔判官将杯子水洒了一地,鼓掌大笑道:“斜月三星洞是心也,这菩提祖师非是旁人,正是这猴儿。猴儿已证道果,不假他求。”
顾青微微一笑,继续说讲,直说到那猴子学了七十二般变化,筋斗云,回花果山闯龙宫,入地府,后来又大闹天宫,最终在老君炼丹炉里成了金身。
崔判官抚须道:“好猴儿,上天入地,无所不能。只这一点不好,仙酒、仙桃、仙丹都是外物,虽是在那丹炉里炼成金身,哪有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的石猴之身来得道法自然。此后修行精进当是不易。”
说到最后,崔判官不知想起什么,轻轻一叹。
他摆手道:“小友便就此打住吧,猴儿过犹不及。那天庭哪有这般好反,猴儿自在洒脱、无拘无束,却非天皇地主之料。得成大法,恣意妄为,自有大法之人克之。”
顾青随即闭口。
崔判官又道:“小友说的是故事,颇有我道门丹道的修行之趣,虽然你说是从我这里说的几句得了启发,我看这故事倒非胡诌,像是真真有此事似的。说不准还是那位道传寰宇,影响了某处时空,生出这番波澜。”
顾青笑道:“这就不敢妄言,正所谓一切皆有可能。我等说旁人,旁人或是说我等。我辈亦未尝不是故事中人。”
崔判官听后,一笑道:“确实是此理,虚空宇宙开辟,便有不知多少元会过去,这无量时空,诸天万界,有什么事都不稀奇。何况,我们身处的虚空宇宙,亦非唯一。真真假假,一切皆有可能。只是你这故事其中情理颇妙,令贫道多少有些感慨。”
顾青点了点头,问道:“小子有一事不解,前辈为何觉得仰仗外物会很是不好呢?”
崔判官看了看顾青,微微一笑道:“你是陆道友传人,他曾说过,修行之前先修心,这道理你不会不懂。你想问我的事,也不是这个吧。”
顾青洒然道:“那就不瞒前辈了,晚辈对前辈之前提过的生死大道根源之事有所好奇。”
从崔判官对猴子的事点评来看,可见崔判官智慧神明,顾青故意遮遮掩掩,怕是没用,反而落得印象不好,不如坦言相问。
崔判官略作沉吟道:“这也只是我的猜测,青阳道人断生死大道根源,或是为了破而后立。时机一到,怕是有新的跟生死大道相关的道果或者灵宝出世,届时谁得了这机缘,兴许能一步登天,成为金仙道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