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沂下意识调出系统。
“当前等级1【61/100】。”
面具有两个。
他说,“要是我真是牟期中呢?还没进局子之前?”
肖琳大笑,“那他们怕是要跪着舔你?”
——————
二十年前舔首富都排不上号,二十年后成为国内商业片一霸的导演,冯大炮,登上了他尊贵的宾利飞驰。
并戴上棒球帽,遮住自己不正常泛白的面容。
冯有白癜风,虽然能治好,但工作狂冯大炮烟酒不忌,昼夜不分,现在越来越严重。
他壮志满酬,志得意满,准备奔赴新人导演的片场。
抽起一杆雪茄,大佬范尽显,许多年前,还是小瘪三的他也曾看过另一位大佬这样抽。
“老冯?你真要去演新人的微电影?你现在支持起新人来,是不是太用力了。“
冯大炮的老婆,也是著名演员的徐凡说。
“这是牟期中的纪实片啊,还是国家台拍的,我去客串一下,就当支持一下新人……”
徐凡很了解老冯,“你肯定是想去欺负别人新人,是不是?人前显圣?”
“哪里。”
深深含了一口雪茄。冯大炮眯眼睛笑。
徐凡说,“哦,不是欺负新人,你是去找牟期中显摆,现在的牟期中,已经老了,不行了,你要显摆的,是曾经的牟期中。”
冯大炮按住雪茄,呲牙大笑。
徐凡,“你不要做太过火了,我听说这年轻人,也不是一般人了,他们央戏很保他,当他是希望。”
冯大炮洋洋自得,“我是去告诉他,菜鸟,欢迎来到NBA……不是,导演界。”
宾利飞驰往监狱驶去,在车上,冯大炮看了微电影的最新剧本。
这微电影的故事逻辑是倒着的,也即首先出现主角的监狱生活,再当庭判决,逮捕,事业困顿,铤而走险,高涨……
虽然是有很多情节,实际上大部分只配一个画面,加些描述性的字句。
很有意思啊。
冯大炮自言自语。
他出现的地方,在微电影的开始,和结尾,前一个表示大导演冯大炮去探望落魄的前首富,他有情有义;后一个表示小喽啰冯大炮,曾拜见新晋的全国首富,他起于微末。
我冯大炮深度参与了微电影啊,可不是抢戏,实在是级别到位了。
下车。
“方沂工作室”。
天还微蒙蒙刚亮,这几个镀了亮色金属的字已经是闪闪发光,“方沂”几个字更是特意抛了光。
“哦,叫方沂。”
冯大炮单手拿住雪茄,另一只手扶住腰,模仿纸币某伟人形象。
接着,要等待的对象,他穿的很朴素,一件白衬衫,挽着袖子,外披经典黑蓝夹克,脚上穿着一双布鞋,看上去不像财主,更像是参加调研的机关干部,其发型被化妆师刻意的修饰成与冯大炮模仿的伟人相似。
方沂。
187的他伸出大手,像老鹰抓小鸡一样,握住冯干瘦而冰凉的小手,“冯导,你好。”
冯导忍住屈膝的冲动,“牟……方沂?”
“冯导,你雪茄掉了。”
再次忍住屈膝冲动。满头汗。
“牟……方沂,方沂老师,你不要在意,我不碍事的。”
第76章 首富的龙场悟道】
关于牟前首富的片子,应该如何拍呢。
第一个镜头,是铁窗泪,因为涉及到信用证诈骗,老牟被判处无期徒刑,先是通过上诉高级法院,重审,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再是进了牢子后,老牟在通辽指定龙场悟道了会儿,写了几本日记和回忆录,交给亲人,但不允许发行。
有时候也接见来访的新闻记者。
有没有成功悟道,我们不清楚,但老牟这时候还意气风发啊,相信能东山再起。
央妈能调集的资源很多,片子是在真实的京城近郊某监狱拍摄,听说方沂和冯大炮来了——主要是冯大炮,整个监狱轰动起来,冯大炮的贺岁喜剧片,是这时候很多观众的精神食粮,对于冯导的到来,如同见到了天皇巨星。
像方沂这种呢,得去女子监狱才行。
我在女子监狱那……
冯大炮不觉得光荣啊,“我的片子,为什么会在这些地方流行。”
大家都没有回答他。
特地空出来一件牢房样板房,给荣升导演的方沂使用。
方沂当着摄像机,在空荡的牢房里走动,随后——“牟期中,你有个朋友要来见你,你好生收拾一下,调整心情。”
“谁?”
“冯大炮导演。”狱警的声音,略显激动。
“哦。”
切下一个镜头,换场地,牟期中借着上厕所的名头,在镜子前仔仔细细的打理了面容,先是吓了一跳,他看到头顶有白头发,忍不住扯断,拍摄到他举起手时,限制他的手铐,这让他的动作变得艰难,但他还是要扯;又看到一根,再扯,他侧身看,原来白头发已经很多,他转过身,拍摄到他的后脑勺。
全白了。
陪伴他的狱警,一位不错的群众演员,露出轻蔑的笑。
这镜头,嚯哟,有点意思。
冯大炮在那摸脸。
牟期中整理面容,这很好理解,意思是他仍然要摆出派头,没有被击垮;至于白头发,乃至平时看不到的后脑勺和颅顶的全白,和狱警的笑,意在暗示他已经回天无力了,其实早垮掉了。
这时候,拍摄牟大踏步往探望房的背影,他很久没这样走,为了表现这,我们要拍摄他怎么怎么步伐不便吗,不用的,方沂只是腾的,不小心跌了一下,被狱警扶住。
狱警说,“你平时有走那么快?”
牟期中回头讨好的笑。
——方沂出来看自己的片段,虽然有不满意的地方,因为是微电影,懒得重拍了。
冯大炮凑过来,“小方?”
“嗯?”
方沂低头看他,压迫感来了。
他妈的,人是不像,气质太像了啊。配上颜值,结果反而成加强完美版首富了。
“哦,方……导。我想加一点戏……”
冯大炮拿出相当简陋的剧本,上面关于他本人的出场,一开始就是隔着玻璃探望。“我想要把我的车拍进去。”
“那个……”
“宾利飞驰。”
方沂沉吟,“为什么。”
冯大炮不知怎的,照说像他这样的,本来该一语定乾坤啊,来剧组称王称霸的,但他竟然和方沂讨论起来了,“我是觉得,前面给冯大炮这个角色,我是说这个角色啊,不是我……增加一个从豪华车下来的镜头……”
“我们这片子,是倒着叙事的,那么片子的结尾部分,是新人冯大炮去拜访大佬牟期中,可以拍他和人一起坐夏利……这么有一个对比,结构也完整,给观众一个暗示。”
方沂,“什么暗示,暗示财富的积累,也是进局子的经验值积累吗?”
冯大炮摇头,“我说的这个暗示,是‘世事无常’,‘物是人非’的暗示。牟期中已经不见了,但永远有新的牟期中。”
方沂说,“冯导,我们是微电影,你这会不会有点艺术过头了。你不是拍商业片的吗。”
冯大炮咬牙,“那这样,不要拍最后的夏利了,我主要是想拍我的宾利。我们的微电影,总还是要收视率的,商业片我懂,宾利可以增加收视率。”
“成。”
冯大炮说的有道理。
故事结构线,是监狱探望-宣判-逮捕-事业危机-铤而走险-高涨,其中,宣判和逮捕很好拍,演员都不要出镜,直接拿历史上的庭审记录即可。
再省略一点,“啪!”法槌敲定声,配手铐的图片。
一秒钟,事情就讲清楚了。
微电影的人物传记片,受限于时长,有时会走意识流路线。
举个例子,某乔丹纪录片中,有一幕是讲乔丹因为切雪茄把手指切到了,影响了手指灵活性,真实历史上,乔丹花了很多心思去复健,公牛老板也声称因为乔丹的手指伤,才导致乔丹无法复出,乃至于换队复出,公牛全队撕逼,怎么怎么媒体互骂。
而在片中,并没有讲这些逼事,扯来扯去的,而是让一颗本来应该百发百中的篮球,“唰!唰!唰!”,忽然,“bang!”打铁了。
什么时候恢复呢,“bang!bang!bang!唰!”
明白了吗,电影有什么难的。
——因为同意了冯大炮的意见,现在要重新拍摄冯导从他尊贵的宾利飞驰下来的镜头,摄制组的挪动设备,布置现场。
与此同时,方沂也换了妆发,力求往中年期的前全国首富靠拢。
化妆师是个女的,忙活一阵,打量自己的作品,并不满意,“方导长得过于好看了,牟期中要有这个颜值,恐怕名气还要大得多!”
“不是有那种最美死刑犯,最帅死刑犯之类的吗,那些人的名字,都能隔很多年还上报,牟期中假如顶着方导的脸,枪毙他的子弹都有人要收藏的,拿来挂在胸口。”
化妆师一边说话,一边忍不住的看他。
把一个人凭空化丑,还是很残忍的。
有编制且京城本地人的化妆师在方沂面前,直白的夸他,并委婉的透露出爱慕。
可惜方导不领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