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异能,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真不会演戏啊_分节阅读_第213节
小说作者:小时光恋曲   小说类别:都市异能   内容大小:1.37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7:38:32
  主持人说:“当去年国产电影遭遇到挫折时,中国电影人没有放弃,我们众志成城,到现在打出了一场漂亮的反击战,写下了新的篇章,截止到10月13号,国产片票房占据电影市场的56%——其中最浓墨重彩的无疑是《情书》这一笔,因为它不仅仅代表国产电影的反击,更是走出去的一个希望。”
  “《情书》电影目前仍然在东亚、东南亚等地上映,即将上映的还有美、欧等地,《情书》将中国年轻人的困惑、坚守的品质传递给了世界人民,展现了新时代中国年轻人的风貌……”
  主持人的官样文章滔滔不绝。
  但是,在如此激动人心的一刻,连陈恺戈和姜纹也忍耐不住了。陈恺戈恍然大悟说,“他一开始就考虑到了要出海,要顾虑到国人的形象,所以才那么拍啊,所以结局弄得很真善美,简直不真实了。”
  姜纹点头附和他,“电影不是纯粹的娱乐产品,有文化宣传的作用。方沂自己也承认了,《情书》采用的是好莱坞式的故事手法,和以前高大全的样板戏男主不一样……塑造了一个不完美的人,但这个人在某一事情上体现出高尚的情操,反而让这种形象更加可信……好莱坞的这一套确实是好用。”
  在两人的背后,忽然有人说:
  “那么,你们为什么不这么拍呢?”
  两人回头,发现是韩三坪。
  他俩顾不得斗嘴了,而是对视一眼,有点自嘲的笑,“我们都已经过了那个年纪了。”
  方沂把红毯走完后,就不停的游走在自己的赞助商中,这些人是他现在的衣食父母。真姐认为方沂不喜欢上综艺节目,不喜欢做访谈,那么他在大众的认知度就全靠这些品牌的广告画了。
  把这些处理好后。他来到今天最大的一帮群体:央戏帮。
  在这里,方沂也看到了自己的授业恩师,任长虹。


第318章 刺杀方沂】
  师徒见面,直接熊抱。《爱有来生》之后,方沂几乎没有怎么管过课业了。
  老师们呢,事实上也不好意思再来教他,还能教什么呢?
  央戏做了一个所谓的“免修条款”,达标的学生可以免于上课。应该说这个条款几乎是按照方沂量身定做,而且条款也发布出去,面临社会人士的监督,接受公示。
  但没有人提出异议。
  任长虹和方沂讲央戏表演系的发展状况:
  “现在我们在进行课业改革啊,就是加大了对台词的培养,还有现在对大一大二的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导演培训——你也看得出来,我们希望再出一个李沂、王沂。”
  “不仅仅是我们,现在沪戏、京影的都在改革。改革内容大差不差,只是没有我们这么激进。另外两校是选修,我们是必修,如果学生台词说的不好,画不来分镜,现在不能毕业了。”
  任长虹语气很复杂,“方沂,你虽然没在学校,但学校处处都是你……还记得之前做过的配音展览赛吗,学生们希望你能来。湘省卫视和苏省卫视也希望你来,他们买了我们节目的版权——版权费用作学生的奖学金。”
  方沂:“现在有哪些人去表演了?”
  “那太多了。年轻一点的有段亿宏、靳冬、王恺这些,他们现在快要排不上号了。得姜纹、陈到明、陈建彬这些前辈才能有资格去配音了……它现在变成一个老人提携新人的舞台了。另外两个学校也在搞,他们总是抄我们。建国的时候是这样,现在还是这样。还好我们的人始终更出色一点,现在更出色。”
  话说到这份上,方沂自然也要报答学校。
  “这次什么时候举办呢?”
  “下个月。”
  “老师,我可能这次没办法准备什么节目了,但是可以去现场支持。”
  任长虹已经是大喜过望了,“行啊……方沂,你毕业了有没有兴趣在学校留任,我现在就可以代表学校对你提出邀请。”
  方沂楞了一下,“留任什么?”
  “任教呗。你来做教师,现在你只是我们央戏的校友,这还不够。如果你想要发挥更大的作用,你得培养自己的学生,至少你得挂靠在这里。我们也不介意多一个年轻老师。”
  他说,“但是有一点你要注意……”
  方沂:“什么?”
  “你要去考。你的业务能力已经这么好了,面试教授全都认识你,相信只要你那时候稍有准备,就一定能过关。所以无论如何,你得考。”
  诸多前辈退下来之后都喜欢跑去当老师,当伯乐,把自己的人脉给赏识的学生用。
  央戏算是做的比较慢了。京影更出格一些,长期有大量明星教师。
  不过方沂对这事儿的兴趣不大。他的年纪太小,如果现在去当老师,可能会过犹不及。
  于是他没有正面回答这邀请。
  和央戏的自家人闲聊之后,方沂代表《情书》剧组做了场报告。中影很喜欢搞这种东西,《赤壁》、《英雄》成功之后,导演都被请来做报告。中式报告的魅力,就连吴白鸽都扛不住。
  李鞍得奥斯卡后,也是被请回来做报告,李鞍做的同样如痴如醉。
  方沂的话题和他在首映礼说的类似:
  “学习好莱坞,学习别人的叙事方式——那些东西不应该看做美国派、欧洲派还是苏联派,给它强行附上标签。我认为那只是现代电影成熟的商业叙事,人人都可以用。”
  说了一点当时没说的。“善用点映的发行模式。”
  “点映成绩好的,迅速增加排片;点映成绩差的,减少排片,甚至可以考虑撤档。观众从电影院看到的每一部电影,都应该是经过了几轮筛选出来的成熟电影。竞争的体系应该在上映前就开始。”
  当晚,方沂借着《情书》在海外大获成功的东风,挟洋自重,完成他确立江湖地位的第一步:
  点映从此进入到国产电影的常规武器中,任何有把握搏一搏的发行方,都可以申请,程序大大减少。
  这是方沂对国产电影的贡献。如姜纹所说,机会来到了他的身上,轮到了他来起头。他最终也没有辜负期望。
  韩三坪、方沂、张超阳三人站在水晶球那里,“三二一”数数后一同摁在水晶球上,那玩意儿霎时间发射出红光,他们背后的电影院巨幕开始播放早已准备后的宣传资料:
  “点映大规模、常态化试行。”
  天花板“啪”一声飘散出彩带,三人都被淋成彩带人。张超阳很喜欢这种露面的场合,不断的大笑,和方沂说:“做电影,真有趣啊,感觉到达了人生的巅峰——方沂,你什么时候去我公司洒水,我有个朋友,我真的有个朋友……他想认识你。”
  方沂则问韩三坪,“好莱坞大片要不要点映?”
  “怎么可能呢?万一是《阿凡达》那种片子,有点映还得了?”三爷大笑。
  据说好莱坞为了取得更公平的排片,长期对相关负责人进行利益输送,打算搞盘外招。然而,他们很快痛苦的发现,孝敬虽然全部奉上了,排片是一点也没变,体验了一下自有国情在此。
  十亿票房外加电影发行新常态的大动作,使得《情书》在官媒那里普遍露脸。方沂通过《爱有来生》夺得影帝的时候,报纸往往以他个人职业素养的角度夸赞他,认为他未来可期。
  这次直接把他罗列为“弄潮儿”,“新力量的代表人物”,这已经是很了不得的荣誉了。照片一张张贴在各式杂志和报纸上,又从印刷线上传下来,发放到全国各地。
  柳蜜从来不喜欢看书,她喜欢玩手机。不过,在她回自己家收拾东西,打算进入《宫锁心玉》剧组赌上一把的时候,她在报亭上看到了方沂的脸。
  还有那些夸张的荣誉词。
  柳蜜下意识左右张望,发现没有人注意到她。她半遮住脸问老板,“拿一份杂志,就这一份……《中国荧幕》,是的,就是方沂当封面的那一期。”
  接过书之后,柳蜜忽然好奇,“你认识方沂吗?”
  老板很奇怪的看她:“当然认识啊,有他的画我好卖钱啊。”
  “方沂那么出名?”
  柳蜜把遮住脸的手放下。
  老板觉得她有一点眼熟,但实在是不记得,反而问她,“你是年轻人吗?现在年轻人还有不认识方沂的?”
  “那你认识我吗?”
  “你是谁?”
  柳蜜撇了撇嘴。把钱丢在那,拿起杂志头也不回,“不要找了。”
  翻开杂志,她把关于方沂的消息全部看了一遍,又看一遍,然后开始警告自己,“差不多了,蜜蜜,你怎么能这样。”
  杂志被她卷成一个圆筒,放在眼眶那里当望远镜用,于是看到方沂畸变的肖像画,连笑容都变得诡异了,像是在嘲讽他没有眼光,不认识“新力量”,“新变革”。
  柳蜜又把杂志重新摊开,她忿忿的用手指甲去剐方沂的脖子。
  不过,眼看着真要把脖子剐破了,她立马把手指甲缩回来,静静了看着杂志几秒钟。
  此时,她像是丢掉鱼的猫,没来由的惆怅。
  突然,这只猫沮丧的拿杂志拍自己的头,“哎呀,哎呀。真的是很烦。”


第319章 中国导演协会】
  庆功宴后,方沂在陈恺戈的引荐下,加入中国导演协会。
  导演协会是国内电影的深层力量,囊括了几乎所有大陆顶级导演,在艺术、票房,乃至个人政商关系上都是一等一。如田状状出自艺术世家,母亲去年拿到了金鸡终生成就奖,早年是儿童制片厂首任厂长;黄建心,韩三坪事业路上的战友,《建国大业》电影的总导演,他是一系列主旋律片的背后操盘手。
  导演协会是民间自发成立的组织,最早是为了和港地、宝岛的电影人以非官方的身份进行交流。发展到了如今,也不可避免了沾染了官僚的气氛。整个组织由上至下设立了执行委员会会长、副会长;执行委员会成员;最末端是普通成员。
  方沂初来乍到,他就是普通成员。
  陈恺戈告诉他:“你毕竟年纪太小,他们怎么看待你,现在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意见;但是,接下来的几任副会长都是你认识的,比方说姜纹、比方说冯大炮,比方说我。你如果对这个组织感兴趣,一定可以去拿到头衔……之后,你也可以把看好的导演介绍进来。”
  方沂:“提携新人?”
  陈恺戈点头,“对。我也是在提携你,只是没想到你票房太好,我这个就是邀请,而不是提携了……还好,我赶在了姜纹前头,让他哭去吧,这辈子吃不上热菜。”
  方沂来的这时候,导演协会正在举办第二届颁奖大赛。由于大陆几大电影奖项“分猪肉”的行径愈发明显,这项颁奖旨在从专业的角度,将值得褒奖的电影人挑选出来,避免受到民商政的场外因素影响。
  04年举办了第一届,反响一般。今年中国电影市场总票房首次达到百亿元,期间又诞生了包括宁昊、卢川、俞非虹等在内的年轻导演。于是颁奖典礼被再次提起。
  方沂的《情书》过了报名期,他如果有奖项的话,要等到明年再去拿。现在评选的是09年6月份到10年6月份之间的片子。
  导演协会这帮人从会费里边儿抽取一部分,在京城的某俱乐部包了场搞典礼。还煞有其事的定做了塑料奖杯,想弄的上档次一点。
  韩三坪本人也亲自到场,他也是会员之一,韩三坪早年是拍太祖的传记电影起家的。
  做导演没什么容貌焦虑。大家穿得很随便,眼下大多在互相闲聊和社交。方沂遇见了卢川和宁昊,这俩远远的对他挥手。
  先是一阵预祝票房大卖的客套话。
  接着,卢川开始抱怨,也有卖弄的意思,“《我们生活在中国》那个纪录片做起来很麻烦,不容易啊……动物们是不愿意听话的,你知道我怎么拍吗?我把摄像机埋在林间,等着熊猫来碰它,但是熊猫非常的懒,有时候几个小时也不愿意动……做纪录片非常的被动。”
  又问方沂,“无人机倒是很好用,省了功夫。要是没有你的设备支援,我不知道自己要拍到猴年马月,可能比宁昊还要迟……他的新片子又被打回去了,你和他聊聊。”
  宁昊一副苦瓜脸。他沉默的抠自己已经很稀疏的头发。
  “现在这么拍下去,成本已经严重超支了。方沂,我的本子先前拿去审核的时候,没有问题……后来拍出来了,又说我有问题,而且要大改特改……这些人之前同意的事情啊,现在全当放屁了,有灵活的审查底线。”
  他说到这吞了吞口水,一副要骂娘的样,强行忍住了,“方沂,还是你聪明,没有像我一样得意忘形,《情书》里边你是点到为止,我就收不住手了。”
  宁昊越来越苦恼,最后说,“导演讲究个某某代,比方我这种就是第七代……我还没风光多久呢,chua!出来一人,才二十岁,你这算第几代?要是审核委员会那帮人迟迟不放我的片子,再过去二十年三十年,咱导演系的教科书里边儿就不会提起我宁昊了,从国师、陈恺戈导演他们那一代,直接跳到了方沂,我宁昊白来这世上走一遭啊。”
  卢川也沉默了。卢川之前为了“第七代导演谁是代表人物”的话题,和同辈所有导演闹得不可开交,势必要捍卫自己的地位,现在没什么意义了。
  这俩随即唉声叹气,没什么谈兴。晚间,导演协会开始颁奖。
  众人是一边聊天,一边看颁奖,气氛很轻松。方沂拿到了一个年度最佳男演员的名头,韩三坪让他站在后台那里别离开:“等会要合照呢。”
  冯大炮凭借《大地震》拿到了最佳影片,当仁不让的站在最中间,他像是旧社会耍把式讨到了赏钱的师傅一样,对所有人不断拱手,“谢谢,谢谢。”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80页  当前第21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13/38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真不会演戏啊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