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方沂忍不住观察四周的人,虽然才过去这么短的时间,旅客们已经换了一批。
出大厅的门口,刘天仙就在那里等着他。
“方沂,你还说的挺久的……就这一次了。”
“没找到人。”
“没找到,赶紧出来啊,守着干什么,”她戳了一下方沂,眉毛上挑,“最后还是没找到,觉得遗憾吗?”
刘天仙靠在车上,身子略微前倾,重复道,“遗憾吗,遗憾吗?”
“遗憾吗?”
方沂感觉心情好了不少,笑着说,“你真的很善良,怪不得每一条猫狗都养得胖。”
“那是,毕竟有我妈妈的例子在,我跟你说过没有……她那时候抱着我,用一种要自尽的决心,才成功离掉婚。我想,感情不是她那样子,我很小的时候就会想这些事情,最终也影响到了现在的我。”
“而且,”她看着方沂,“你也真的很善良啊,要是完全无动于衷,那也不像是你了,”她两只手都举起来,做暂停的手势,强调自己接下来的话:
“我说这样的话,不是让你以后挂念别人,变得有动于衷起来。我只是就事论事,绝对不能曲解我的意思,以为我在鼓励你……知道吗。”
方沂:“我知道。”
于是埃尔法也倒着回头,车内静静的,电台也没有开,在回去的路上是方沂开车,刘天仙坐在他的副驾驶位置,两人都把车窗打开一点,吹着风。
忽然有非常响亮的轰鸣声,在他们的头上有一架飞机刚刚起飞,往云霄冲去。
这声音越来越小,也代表飞机越来越远。
刘天仙忽然说,“方沂,我倒宁愿你看到了柳蜜,和她说得清清楚楚……不一定每次都有这样的机会啊,总不可能某场活动上一见到面,就突兀的说怎么怎么,人家会拿你当神经病,拿我也当神经病……今天其实是很好的机会。”
方沂单手开车,另一只手架着自己的下巴,“是啊。”
“明天要不要去玩?别想你那些工作了,少一天地球也不会不转。”
“可是我……”
“方沂,诺?让你看看,我脖子才好,今天又淋了雨,晚上还这么大度,这是我小小的请求了。”
“那就待一天吧。”
————
第二天,《重返十七岁》剧组众人同样出现在机场,陆陆续续回到京城。但是在这些人当中,唯独没有出现方沂和刘天仙。
俞非虹也没在啊,她好像是回自己老家去了。
副导演郭凡负责统领人心,“方导演已经先我们一步到了京城,众所周知,他现在有太多事情等着他忙……大概过几天就能看到他了。”
有人问,“郭导演,方导先回去了,怎么刘天仙也不见了。”
“可能是有代言?问这些干什么,这不是我们要关心的问题。”
“中午看新闻,好像说方导在中山陵出现过……”
“这些新闻媒体整天拿路人的话乱报道,一个字也不能信……就算是真的还在中山陵,肯定也是去采风吧,为我们电影……”郭凡想起这是一部青春片,无论如何和中山陵扯不到一块儿,改口称,“不是,可能是下一部,或者下下一部……他在寻找灵感。”
“新闻上还说,刘天仙也在。”
“哦,那就是一起采风去了。”郭凡说到这里,自觉很没有劲儿,实话实说道,“可能是太累了,拍这么久,该他放松一下……至于方导和刘天仙的关系……他们虽然没有掩饰的意思,但你们不要去乱说。”
郭凡半是认真,半是感慨道,“如果知道是具体某个人透露的,以后就没有任何剧组敢用你们了,你们都是合作了一段时间的老熟人,老师傅,知道祸从口出的道理,要切记。”
说罢,郭凡感觉已经圆满完成了副导演的任务,满意的微笑起来。
就在这时,他肩膀被人拍了一下,是靳冬。
靳冬指着机场的大屏幕,那上面挂着方沂和刘天仙的手表宣传照:天梭为您报时,现在的时间是……
“學著點。”靳冬道。
郭凡撇嘴,“这个是最不可能学到的了。妈生的。”
————
中山陵是金陵的著名景点之一,原本的用途正如它的名字一样,是中山先生的陵寝,庄严简朴,有肃穆的气氛在。
尤其是陵内覆盖着郁郁葱葱的森林,从天空往下看过去,好像是原始森林一样。反倒是建筑们隐藏在绿荫底下,呈现一条不明显的直线,一直通往山头。附近的紫金山也是游玩的好去处,先后有几任领导在这里合影留念,紫金山博物馆陈列着不同年代的天文望远镜,记录着中国人对于星空的探索。
昨天金陵刚刚下过雨,因此陵内有微微的晨雾,空气中散发泥土的清香。如果不是小草们已经长出了头,变嫩绿为翠绿,实在是很像韩愈那一首诗,“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辛苦了很久的方沂,就是在这里和刘天仙散心。
第356章 中山陵】
她带了一台黑色的单反照相机,用绳子穿起来,挂在脖子上。
“方沂,这是你代言的尼康了……我想起来你的无人机不是要用摄像头吗,怎么从来没考虑过自己的代言的品牌?”
她激动的握拳头,“又是代言人又是采购商,估计十年二十年后,尼康就姓方了。国货!尼康!”
方沂笑着摇头,“术业有专攻,那毕竟不是一个东西。”
“那哈苏呢,那个名气很大,但没人用的照相机。”
“这个,”方沂迟疑道,“确实有可能。”
刘天仙吃惊的把照相机捏在手里,笑容停住了,“我开玩笑的,你真的在考虑吗?”
方沂接过相机,给她拍了一张照片。“真的有可能。”
随着DJ卖得越来越好,按照汪涛的意思,他打算想再融一把资,争取在三四年内收购哈苏,使其成为全资子公司。
这些外国牌子的光辉历史并不代表现在也风光,哈苏的产品价格太高,旗舰产品相当于一辆豪华轿车的价格,杜绝了全世界95%的爱好者。在过去的两年,哈苏的业绩增长缓慢,假如去除掉异军突起的大客户DJ,它业绩增长完全是负的。
现在已经到了什么程度呢?
哈苏新款中画幅相机选择在京城发布,开完发布会后发现反响不佳,哈苏的董事会代表下午就跑到位于鹏城的大疆总部喝茶聊天。
如此窘迫的样子,自然也被DJ察觉到了,汪涛起了蛇吞象的心思。
方沂本人也支持这个决定,摄像器材和他的专业相关,他更能使得上力气。比起玩车玩赛马,方沂更喜欢玩器材,就像是蛟龙号潜水器一样,他对这种工业奇迹十分感兴趣。
圈内有一群因兴趣聚集在一起的玩家,比如胡戈就蛮喜欢川藏行,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开出自己的牧马人,带上自己的朋友,开启文艺之旅。
葛光头很喜欢玩摩托车,他买了一处幽静的房子,有一天记者来采访葛尤,发现他就在自己家外面一圈一圈的骑车过干瘾。
器材圈子也有——港地那个就甭提了。
大陆现在的摄像器材圈子就以方沂为首,因为大家认他无人机推广人的名头,并且与有荣焉。无人机摄影是罕见的大陆电影人对好莱坞反向输出的成熟技术,中影连续两年都把无人机摄影拿来当电影年度报告的重点。
宁昊、卢川、杨青、胡戈也是这个松散圈子的成员。
也许随着事业的扩大,这个松散的圈子有一天也变成中国导演协会那种精英化俱乐部,变成新人进阶的东林党。
这大概也是央戏希望方沂能做到的吧,成为新时代的带头人。
“咔擦!”
拍下了一张照片。
趁着早上人还没那么多,方沂和刘天仙两人索性摘除了口罩,大口呼吸空气。
“我最喜欢的就是《爱有来生》那段时间,我们都还没现在这么有名气,那时候还可以跑到草地上散步,偶尔出房间看看天空,就算被认出来了,也不会被粉丝抓起来合影……现在不一样了,粉丝越来越……”
方沂:“我们国家这么大,很多人一辈子也见不到你和我真人,所以会非常激动。”
“虽然是这样,我还是会很苦恼的。”
“那就享受当下。”
他们两人在幽深的林道里一前一后的跑着,方沂用单反拍刘天仙的照片。两人近年来都没有这种“自由”的经历,很简单的事情也非常开心。
陵内的游客逐渐多了起来,两人恋恋不舍的把口罩戴上。
刘天仙说,“我们玩的这么开心,万一被人拍到的了,会不会很麻烦啊。”
方沂:“你说公布吗?不早就公布了吗?”
“不是,我是说,我们在陵内,你注意我的字,陵。可能别人就大做文章,说你和我不尊敬先人,没有起到公众人物的带头作用,不仅没有严肃对待,反而笑嘻嘻的。”
“会这么吹毛求疵吗?”
刘天仙苦兮兮的说,“你在公众形象里快接近完人,谁也没办法拿你的短处说你,只有我才知道你真人是什么样……而且我不一样啊,做不到让人挑不出刺。”
中山陵是一条直线,游客们沿着这条线不断攀爬梯子到最高处,就是灵柩所在地。
方沂看着远处的台阶,忽然道,“要是地底下的人真能看得到,肯定不希望后人们苦着脸,在那痛哭流涕;而是希望后人高兴一点,越开心越好,让孩子们都到这里来,风筝漫天的飞,扑到草地上打滚,玩得泥巴到处都是……”
刘天仙被他的描述吸引住,接着叹道,“你说的那种情况当然好,可是你也不是那时候的人,大家都不会信你的话,会问你凭什么。”
方沂摇头,“如果我是那时候的人,我心里就会这么想。”、
“你演过一个抗战的角,‘死’过一次是吧,哦,怪不得你这么想。”
方沂:“这个想法不错,以后可以拿来拍电影。”
“又来了,又来了,今天不要说电影好了——现在,我来给你拍照,你站好,站好!”
她把在方沂手里的照相机抢过来,放在青石做的宽大扶手上,打算从那里面的小画面调整方沂的位置,结果发现站位无懈可击。
“机器人吧。”
刘天仙嘟囔了一句,“站过去一点。”
“这里就是取景的最好点,完全是黄金分割。”
“万一还站一个人呢?”
刘天仙的手上功夫不太行,简单的延时摄影设置了很久,让方沂等的主动问她,“要不我来调?”
“你来就你来。延时加连拍,你记得一个都不要少。”
“怎么要连拍?”
“马上就知道了嘛。”
两人换了位置,刘天仙踩在方沂刚才的脚印上,“是这样没错吧。”
方沂点点头,设置好延时的时间。
“多久?”
“五秒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