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言一对巨球到底为票房贡献几成?”
“以后还能得到其他电影的青睐,担当卖球宣传大使,柳言从主播转战电影圈已经钱途无量。”
《重返十七岁》这边既没有“是的,我们有一个孩子”,也没有巨球——好吧,似乎是有的。
而且她还迟到了,也不是第一次迟到了。
第402章 可凡倾听(一)】
还忘了说,采访地点就在方沂的工作室里面。
不久,灯光,机位,俱全了。主持人在对面,另外四个呈弧形,各自底下坐了一高脚凳,主持人说:
“刚才来的时候,我数了一下,三层楼,大厦里面的三层啊,都是你的?”
方沂:“张超阳的,哦,也不能说是张超阳的,是嗖狐的,我租用过来。”
“三层用来做什么?”
“一层是行政楼,二层是道具、设备的,我以前在那有一个足够大的空房间,用来实验无人机摄像,现在变成开会的地方;三层就是我们这里,主要是做特效的朋友用,我办公室在二楼。”
“你工作室算很大了吧,我听说一些大导演的工作室,也没有你这么多人——人数我也数了的,我说的不精确啊让你见笑了,我估摸着有一百来人了,是吗?”
“差不多,可能少了八十来个人,在通州那边,也是做特效的,更基础一点。”
——采访就在这种情况下已经开始。
《可凡倾听》这节目就这样,闲聊,算是介于央妈去年推出的《看见》栏目和《鲁玉有约》之间,初期让嘉宾比较放松,不刻意摆谱,但是,也不绝对要求挖掘出嘉宾所谓“背后的一面”。
比如让《看见》栏目主持人问周星星的感情问题:
“为什么是这几句话(我希望是……一千年,一万年)?”
周星星答了:“我对这几句话有情结。”
“我可不可以理解说,就是一个不由分说的想法,我就想在这个时候,说出我人生中的这个想法?”
周眼光闪闪:“你是这样想的吗?”
“对。”
周喃喃:“谢谢……谢谢……”
《鲁玉有约》这种节目问不出,一方面是主持人本身能力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受节目定位影响。《鲁玉有约》是在许多观众现场观看下的采访,人类本能会反感分享自己私密;而《看见》是在两个人一个固定摄像机下的采访,嘉宾会放松警惕。
虽然结果都是拿给百万人千万人看嘛。
回到《可凡倾听》节目。主持人曹可凡随即也照顾到了另三个女星,各自都抛了个简单话题来聊。
他开始介绍:“我们《可凡倾听》栏目,其实并不是第一次有嘉宾来宣传电影,著名导演陈恺戈就带着制片人——也就是他老婆上的栏目,另外还有主要演员。《无极》剧组是大制作,大卡司;我们也接待过像是《老娘舅》这样的文艺片……方导对《重返十七岁》怎么会来栏目组,怎么定位呢?”
方沂:“我个人感觉《可凡倾听》是做城市人群的谈话节目,而且你们的观众可能还更多要偏向大城市,因为节目嘉宾很多是比较小众的,比如华裔作家,留学回来的舞蹈演员……这反过来筛选了观众,也即你们的受众和我们电影的受众重合度很高。”
曹可凡:“我常常听说,电影是影像的艺术,是艺术,怎么会在一开始就选定好了受众,这样也能进行创作吗?”
方沂摇头:“电影是艺术品,电影是商品,都可以成立,是这个东西的不同方面……这种话题争辩不出结果,哪一方面都可以说,哪一方面都不能完全站住脚。”
开始问一些拍片时候发生的“趣”事,充裕时间。
方沂已经不是第一次答这种问,他讲的是当时京派、海派两位猴戏师傅,最后角逐出一个,淘汰一个的事情。
“我以前还在读书时,听说导演国师因为辞退了别人排练的节目,有一段时间坐立不安,甚至不好去看别人……我当时不知道为什么,因为我认为节目就该有人上有人下,这是规矩……现在明白了。”
曹可凡:“方便分享下,你从你自己的经历,最后怎么理解的国师导演呢?”
“导演这个位置,好多时候看起来掌握了生杀大权,但是这个权利让导演本身也会难受,会舍不得做选择,小到镜头,大到某一个演员……于是表现为逃避,或者说‘不在乎’,会让导演感情上和这个事情分离开,心里好受一点。”
曹可凡:“有真不在乎的导演吗?”
“有啊,姜纹。”
“你不是?”
“我应该不是。”
曹:“那对你来说,这像一种心理防御机制了?”
方沂微笑道:“你也可以这么理解。”
曹可凡:“柳蜜好像有话要说?我看到你刚才听完方导的话,眼睛瞪得好大,很吃惊啊,有话要给方导演讲吗——说起来,我记得你们是好朋友吧,网上有你们出去玩的照片,当然那时候你们年纪都不大,你猜猜是什么时候?”
柳蜜呆住了,眨了眨眼睛:“拍杂志画报的?大概是方导……方沂刚进校不久?”
“好像不是啊,你要尝试再猜一下吗?”
“那是……拍摄《仙三》的时候?我们都在横店里面,没戏的时候会一起出去玩……那时候……”柳蜜说着,渐渐陷入到了神往当中。她心里想,那时候方沂好像和现在也并无不同,老是一副作壁上观,什么事情都和他无关的样子,还真是没变化。
但我已经有很大不一样。
等等,怎么都过去了这么久,两年了。
改名字的时候说“五年就会转运”,现在到底是转运了吗?
可这不是我想的那样的,彻底转运呀。
柳蜜想起来这是场采访时,她已经记不得刚问的什么了,改口说:“啊……啊……”
曹可凡:“看来柳蜜是想起了往事,也许是有趣的事情?我刚刚问的是,照片是哪里拍的?”
“啊!照片?!”柳蜜笃定道,“照片一定是《仙三》时候拍的。”
曹可凡:“应该不是,我想起来照片可能出自哪里了,不过不能现在说出来,会影响到采访效果……等节目播出后,观众会在这里……”他画出一个虚空长方形,“在这里看到。后期啊你一定要在这加上啊。”
柳蜜心里顿时觉得曹可凡那丑脸可恶得很!
采访效果?这都是狗屁!
我现在只想知道照片是什么!
简直是一秒钟都不愿意等了!
刘天仙插话进来:“是吗?原来也拍过照片啊——不过也很正常,不是吗?毕竟是一起拍戏的同事。”
曹可凡不知为何,感慨起来:“那也是方导青葱过的岁月啊,那时年纪也小,不像现在这么出名——方导想起来也感慨吧。”
不需要方沂回答,刘天仙道:“我也和蜜蜜一起被误会过,那是拍《神雕》的时候,一把伞有时候是她举着,有时候是我举着,可是大众就会看图说话,从而误会到我们当中的某一个人,也误会了我们的关系……所以再看到这种照片时,要擦亮眼睛啊,不要随便乱猜,会给人造成困扰。”
方沂听着不对劲,感觉这一段搞不好会成为采访名历史,极品攻防战,他望向俞非虹求救,但中年大萝莉摩挲自己下巴,饶有兴趣的咧开嘴,显然吃瓜得十分开心。
第403章 可凡倾听(二)】
“俞导?”
曹可凡很快也得罪了俞非虹,因为他问俞非虹,“你今天的状态很放松啊,是和这群后辈相处的比较好吗?”
俞非虹不太舒服。
什么叫后辈呢?
正好方沂一张嫩脸还看着她呢。
——才差了十几岁而已,哪里就算后辈了。
她撩头发:“所谓达者为师,方沂导演的话成绩比我好,我觉得称不上我后辈,我和他是平辈的,是一个辈分。”
曹可凡给说楞了,道:“可是,方沂和刘一菲、柳蜜她们是一起的啊,然后您是……我是说……呃……这个……”
俞非虹:“一菲和柳蜜也是很出色的演员,我不觉得和她们放到一起讨论,会让我自己觉得被冒犯,相反,我觉得心里很安稳。”
现在轮到曹可凡组织语言了,他在揣摩俞非虹为什么非要纠正他的说法,是不是他有哪里言辞不当,造成了俞非虹和他唱反调。
咱海派的可不好平白得罪京城的爷啊。
但实在是没什么不当的。
后辈这个词难道有问题吗?
他只能认为这几个年轻人十分优秀,是各自定位的佼佼者,所以俞非虹欣赏他们,不愿意称之为后辈。
这么理解就通顺了啊,俞导本来也是脾气极好的导演,听说是方大导事业初期的伯乐,当时力排众议选的方导。
假如方导最后证明是个草包,那说不得就有点下流的新闻出来;偏偏方导是厉害的,正确的,经得起考验的。
就是佳话。
曹可凡看了看台本:
该问的,超纲的,都问了。
现在还抓点观众喜欢的话题,混时长。
怎么混呢?
当时这类谈话节目,假如出现多位嘉宾的时候,想上进的嘉宾为了自己的镜头不被剪,就狂和当红炸子鸡扯关系,讲自己和大明星的趣事。
还有的会打电话,跟朋友圈乞丐一样说明了自己在做节目,希望自己能被帮助。
这么一套下来,哪怕是话题再怎么无聊,也能安稳保下来,粉丝自己会找到其中的乐趣,算是早期版本的“不要笑挑战”。
他让几个演员评价方导。
俞非虹:“天赋横溢,才气溢出的年轻人——拍《爱有来生》的时候,我还不知道女主角选谁,方沂就来我常去的茶庄好几次,我也就等着他,我们会聊很久……”
曹可凡觉得不对劲:“是……是俞导和方导两个人吗?”
“是啊,和他聊天,时间总是过的很快的。”
曹不太敢问下去,转而找刘一菲:“那么,一菲呢?”
“我在方导身上,看到更多的点是努力吧,因为好多个晚上都是他在熬夜,花了很大苦工才把电影拍好……他当然是很有天分的,俞导说的没有错。只是很多人只以为他有天分,而看不到他努力的时候,因为离他都太远了,不像我,只知道……”
“柳蜜呢?”
没搭话。
“蜜蜜?”
“嗯?”
“蜜蜜怎么……好像是心不在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