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瑞打开电脑,输入指令,按下回车。
然后就不用管了。
办公楼后面试了好几次了,里面的程序也是周瑞用“开明算法”,专门为撒肥撒药设计的。
大概三秒钟后。
10架ZW-01无人机,自动起飞,飞向了田地上空,开始记录地面数据。
十架无人机并非并排飞行,而是各自有着各自的路径,但却又没遗漏任何一块土地,相互之间也没有干扰,相撞。
以往,无人机会传回画面,在周瑞的电脑上生成地形图,但周瑞为了彻底走向“机械智能”,删除了这一个步骤,人力彻底解脱出来,看都不带看的。
“地形图”,只会以数据的概念,存在于“机械智能”的自组网中,而不需要向愚蠢的人类解释。
远远看去,一只只“机械鸟”在田间飞速盘旋,颇为壮观。
田垄边,胡候手搭凉棚,发出惊叹:“好厉害……”
一旁的老人视力不太好,眯起眼睛努力张望:“是很厉害,但这么小的机器,可撒不了肥料吧,这些小无人机在干嘛?”
ZW-01的时速,最快可达到70千米每小时。
而脱离了“与人交互”的麻烦,效率更上一层楼。
十架无人机,感觉2分钟没到,200亩水稻田的地形情况,就里外里盘明白了。
紧接着,小无人机刚刚开始返航,都还没有降落下来,地面上的三架大型无人机,就同步起飞了,且互不干扰,展现出了强大的协调能力。
十架ZW-01乳燕归巢一般,返回了后车斗时,三架ZW-03,已经开始撒药了。
它们并排行驶,自动开启喷淋器,一排排的浇洒过去,液体肥化作均匀的液滴,又被螺旋桨气旋打入地下,没有一垄漏洒。
胡候道:“这个才是撒肥的,我ppt上看到的就是这种,不过小周好像又做了改进。”
任老却没去看那边,而是盯着“大江”众员工的方向看。
有些不确定……
“小胡啊……我视力不好,你帮我看看,他们是不是根本没人控制啊?”
胡候一愣,也看了过去。
好家伙,大江七八个人,一个个全都叉腰看天,包括周瑞本人,也只是坐在那里硬SEE。
压根没人控制。
胡候眼珠子都突出来了,不断在天上和地下变换视线。
“我PPT上看着的,是有人操控的啊……”
可惜,这个疑惑还没得到解答,整个过程居然已经结束了。
是的,就是这么快……
ZW-03的理论效率,是续航10分钟,喷洒100亩。
三架ZW-03一起工作,哪怕加上之前小型无人机的勘察工作,总计用时也才七八分钟。
200亩地,就干完了!
这个效率,让看热闹的村民都惊呆了。
有的人刚得了消息,小马扎都没展开,这就完事了!
村长张了张嘴:“这就完了?”
周瑞:“完了啊!”
“不是……你没糊弄我们吧,我读书少,你别骗我!”
200亩,十分钟干完了?
他不知道,其实都没十分钟。
周瑞:“你亲眼看着的,液体肥一滴都没浪费,都在地里啊!”
村长半晌之后,激动的抓着周瑞的手:“小周,不!周总!我觉得你们要试验,就多试验一点,这点地方哪里够你们耍的!我们村都需要追肥!对了,还有农药!免费给你们实验的撸什么鸡!”
周瑞笑了笑,也没揶揄这位村长,说道:“是无人机!不过活能干,但肥料你们得自己准备好。”
“准备好!马上就给你拌肥!走!我带你们去村南头!那边有800亩呢!好放飞机!”
无人机重新装车,大江的人上前检查,换电池,准备转移地方去了。
田垄另一边,胡候和任老却迟迟没有追上去。
实在是……太震撼了……
胡候低着头,脑子里有些乱:“这么快?”
但他不是村长这样只知道惊叹的人,更引起他震撼的,是另一个问题。
“无人控制?怎么做到的?远程控制?云端计算?不对啊……”
“任老……您怎么看?”
任老眯着眼:
“这个东西有点厉害了,改变的东西不是一点两点……可能要引起轰动喽!”
任老背着手,也不理会胡候,沿着田垄,朝着周瑞他们移动的方向追去了。
畅快的笑声响彻在田垄间:
“一代人比一代人厉害,一代比一代好!真好,真好!哈哈哈!”
第381章 路边捡了一个董事长
其实村长不说,周瑞他们也觉得这十分钟就搞完了,有点太快了。
这次实战撒肥,周瑞光准备工作就费了不少功夫,晃晃悠悠开了两个小时才到村庄里,现在掉头就走,不得劲啊!
于是大江的人分成了两拨,一波跟着周瑞继续去下一块田地,一波则进入田间,观察液体肥有没有漏洒,复洒,记录效果。
一个大江员工感慨道:“感觉自从咱们并入了复瑞科技,天天都和科幻片一样,我现在看到十多架无人机自动飞行,居然已经不惊讶了。”
“谁说不是呢,据说周总在沪上研究的东西更神秘,搞得我都有点期待了。”
正聊着,田边一个老头喊道:“小伙子!肥撒的怎么样?”
隔得有点远,他们以为是村里的看热闹老头,随口喊了一句:“大爷你放心吧!好得很!”
回头和同事吐槽:“这村的人真爱看热闹……”
任老犹自想确认一下,走到田地边界,抓了一把土壤。
“虽然是从空中撒的,但有螺旋桨的气旋,肥料的穿透力是可以的,而且这么边缘的地方都有,想来是没有错漏。”
胡候也抓了一把,放在掌心查看:“确实厉害,螺旋桨将作物压伏,肥料落入根系,比起手撒均匀多了,不过如果是果树这样的乔木作物,就难说了。”
任老笑了笑:“你也太贪心了,一种新技术,哪有处处都完美的。走,我们赶紧跟上去,不然他们又搞完了。”
“要不要坐车?”
“别坐了,天天坐办公室,难得来田地里走走,对身体好!”
……
另一边,周瑞已经带人驱车去了村南头,不过没有马上开干,因为村民正在拌肥。
村长极力的吆喝,就怕周瑞他们等的不耐烦走了。
周瑞则在和白晓莺讨论以后应用的问题。
白晓莺出生农村,又见识不凡,提供的想法很有建设性。
“一般农民不会自己买农机,都是和‘农机合作社’配合,在种植关键期上设备,但一般来说,农机合作社只管三件事,耕、种、收,作物一旦开始生长,农机就无法下地,无人机可以很好的解决‘药、肥、管’的领域。”
她一直跟着周瑞,眼见一种全新的事物逐渐从概念走向现实,打心眼里期望未来能够惠及千家万户。
耕种收+药肥管,基本涵盖了主要作物的全部流程。
无法想象,这会给农业生产力带来多么大的改变。
周瑞道:“以后我准备设计一个移动工作台,控制好成本然后和农机社合作,培训和维护就方便了,开着车去需要的地方,一个移动工作台就能覆盖很大一片区域的农业需求,数量上去了,设备成本和使用成本就能摊薄。”
“我建议您可以直接和农业部、工X部联系,让他们也看看实际效果,复瑞应该有这个渠道,有组织的帮助,才能快速打开局面。”
无论是北方工业、复大,亦或者总装都可以做到,复瑞只要有这个需求,应该很快会获得回应。
周瑞点点头,指着不远处一个拿摄像机的大江员工,说道:“会的。”
他们交谈的时候,一辆私家车驶入了高头村,沿着乡间小道,谨慎的开着。
私家车在约定的村东头绕了一圈,啥也没找到,于是问了村口的大爷,才朝着南边驶去。
车内,周伟钢载着韩子茵。
周伟钢自然也想来看看儿子搞的东西,不过他接上韩子茵后,是从家那边出发。
稍稍跑错了点路,结果差点没赶上。
要不是临时加了一轮撒肥,就彻底白跑一趟了。
实在是无人机效率太快了。
开着开着,就看到一个老头,深一脚浅一脚的沿着田垄走,夏季闷热,衬衫后背都湿透了。
周伟钢略微多看了一眼,就没管。
但开过几十米后,又怎么想怎么觉得奇怪,车又倒了回来,降下车窗:“任总?你咋在这?”
任老眯着小眼睛看了半晌,才认出是公司的周伟钢,作为21级员工,都已经是比较熟悉的高层了。
任老狼狈的跨过排水渠,急切道:
“可算遇见救星了……我本来说地头走一走对身体好……走不动啦!”
周伟钢一脸古怪,走着走着,捡了个董事长。
任老汗流浃背的坐上了后座,韩子茵见这位老人累的够呛,递过去一包纸巾。
“谢谢你小姑娘,人老了得认啊……不过小胡比我还差!被我甩在后面!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