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子茵顺势就挽上了周瑞的手臂,李文倩略微犹豫,站在了韩子茵的一侧。
今天本来是韩子茵约周瑞看电影,但事后似乎李文倩突然嚷嚷着要一起来。
不是在周瑞这嚷嚷的,是两个姑娘聊的,周瑞只能被动接受。
不过,在选片方面,周瑞还是拥有主导权的,本来两个姑娘想看《哈利波特大电影》,不过最后被周瑞扭成了刚刚上映的非遗作品《让子弹嗖》。
哈利的大不大他不知道,但他知道《让子弹嗖》里有大的。
开个玩笑……其实是想缅怀一下的,也欠正版一张电影票。
整部电影周瑞看的津津有味,主要是缅怀了各种名场面,但两个女孩有些震惊,以当下的主流市场而言,无论台词,还是剧情,还是画面,尺度还是比较大的。
光是“含妈量”,在国内市场就属于独一档的存在,更不要说大量的“两X隐喻”。
还有一些画面,韩子茵分明是看到了……
韩子茵小声说道:“这个电影是怎么过审的……”
周瑞轻笑道:“也许是导演面子大吧……”
电影结束,三人就近在万达找了一家餐厅,三个人里有两个都是“名人”,所以搞了个小包厢。
周瑞点了几个精致的,凑够了包厢低消,然后讨论起电影的剧情。
快吃完的时候,周瑞和韩子茵正在讨论电影剧情,李文倩突然清了清嗓子,郑重说道:“子茵,我有事情要和你坦白……”
韩子茵微微一愣:“坦白?什么事情?”
李文倩看了周瑞一眼,今天她非要一起……其实是有原因的。
李文倩鼓起勇气道:“我……我可能要搬家了,新家在周瑞隔壁……是妈妈看中的……”
1502的手续办理的很顺畅,这处房子未来将写在李文倩名下,米小武也很识趣,表示李家也可以先入住、搬家什么的。
所以事情变化的特别快,李文倩得到了自家老妈的消息,刚纠结了两天,就已经要开始搬家了。
李文倩没有任何理由否决这个选择,对比买房这么大的事情,自己那点儿女情长的小心思根本说不出口。
但于情于理,她觉得应该由自己主动告诉韩子茵,否则会有一点负罪感。
韩子茵眨巴了一下眼睛:“然后呢?”
李文倩张了张嘴:“你不惊讶?”
韩子茵看了看周瑞:“周瑞和我说了呀,你不知道?”
李文倩又看向了周瑞:“你什么时候说的?”
周瑞道:“阿姨决定了的当天就说了,怎么了?”
李文倩脑袋感觉空空的……怎么和预想的不一样。
他以为周瑞不会和韩子茵说的……或者说如果韩子茵知道,肯定会来联系自己……
韩子茵等了半晌,没见李文倩的下文,笑着道:“就没了?就这个事情?”
李文倩只能点点头……
“那我又知道了一次,本来我还说搬家去给阿姨帮忙的,可惜我最近有几门考试。”
周瑞道:“你不用来,李慧华阿姨请了搬家公司,我也就是去搭把手,不过结束了可以一起来吃顿饭。”
“好呀……慧华阿姨的手艺有段时间没尝到了。”
李文倩看着两人一言一语,突然感觉……松了一口气。
可能和从小的生活环境有关系,她是个害怕“变化”的姑娘,一直觉得,没有“变化”,就是最好的“以后”。
这种性格,让她错过了一些东西,但……目前也没失去过什么东西……
大概……
只是她却没意识到,很多际遇,可不会只受自己影响。
李文倩轻松了许多,也加入了对剧情的讨论。
她其实好多地方没看懂……
从万达出来,外面的节日氛围更浓,三人兜兜转转,熬到了10点。
今天的“灯光秀”,开始了。
整个大学路的人,都准时准点的抬起头,就连两侧店铺里的人,也有走了出来,伸着脖子张望。
10点准时,无数无人机从智能大厦的集成平台、楼顶起飞,然后在天空中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耶诞树”。
周瑞砸吧了一下嘴,表情有些无奈。
韩子茵挠了挠周瑞手心,好奇道:“怎么了?”
周瑞摊了摊手:“说了不过洋节……结果无论自己,还是公司,好像都凑了个热闹。”
韩子茵笑了笑,把头埋在周瑞的胸膛上:“你没有过节,只是恰巧女朋友今天约了你。”
“也对……耶稣还能管我约会怎么着?好像我需要避着他一样……”
第487章 太阳能研究所
第二天一早,周瑞来到学校。
他前段时间天天昏天暗地的,从今天开始,算是暂停“左脚踩右脚”计划。
回过头来,第一件事情,就是处理一下自己毕业论文后续。
经过几天的努力,赵院长带着几个学生,已经成功在实验室里复现了周瑞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板”。
不是说他水平太差,这么多人拿着“说明书”,还花费这么长时间,而是赵院长团队的工作更详尽一些。
比如周瑞论文里写到需要在700°的温度下,催化效果能达到最佳,赵院长就会带人把600°、800°,乃至750°全做一遍,研究研究到底为什么是700°,效果的差别在哪里。
经过各种更全面的检测,赵院长他们复现出来的成品,效果与周瑞的数据完全一致,甚至更接近理论值,因为他们动用了更复杂的仪器,增加了许多环节的精度。
院长办公室内,赵院长还在把玩着一张可弯折的太阳能电池板,有点爱不释手的意思。
他有点体会到牟仲义的快乐了,领先全球的东西信手拈来,虽然不是他自己研究出来的,但能做出来一个也感觉很爽啊。
这就跟看美女一个道理,不是我老婆,但看看依旧身心愉悦。
见到周瑞,赵院长笑呵呵道:“小周来了,我给你泡杯茶。”
周瑞熟练的从茶几下拎出一瓶农夫山泉:“我熟客了,院长别客气,听说您复现挺顺利的。”
赵院长将自己做出来的电池膜递给周瑞:“确实很顺利,各项指标都达到预期,今天来就是和你商量这个事情的……”
“您说。”
赵院长摸了摸下巴,斟酌道:
“这个技术的重要性我就不多废话了,绝对是改变太阳能行业现状的成果……”
“上次听你说,不打算在这个上面投入太多精力,那我猜你应该是想用类似‘四象材料’的方式,以技术授权、技术指导为主……不知道我猜的对不对。”
周瑞笑了笑:“差不多,确实没精力开工厂搞生产。”
这注定是一个需要大批量工业制造的东西,自己搞……太累……
赵院长眼睛一亮:“那有没有兴趣,再和学校合作一次?”
周瑞并不意外,笑道:“当然有兴趣,您先说说您的想法。”
赵院长见有门,喜笑颜开道:“复大的风格你懂得,学校在乎的东西,和一般企业不同,太阳能是未来十年,乃至二十年的‘热门领域’,这不但涉及到国家战略规划,也涉及到全球学界的关注……”
科学不分高低贵贱,但科研项目分。
同样是颠覆性的成果,“攻克口腔溃疡”和“攻克渐冻人症”显然不可同日而语,虽然它们俩都是绝症。
太阳能也是一样的,在未来非常长的时间里,这都会是一个被全人类高度关注的领域,它身上拥有大量光环。
什么?复大在高分子材料方面全球领先?听不懂,感觉就那样吧。
什么?复大在太阳能领域领先全球,将引领清洁能源新时代?卧槽牛逼!
大概就是这样……
如果“太阳能领域颠覆性的技术成果”、“人类清洁能源的重大突破”,是从复大里走出来的,那么这其中代表的东西就太多了。
虽然原则上周瑞本就是复大的学生,但这种简单的联系,不足以让复大摄取足够的声望,所以学校希望能够深度合作。
不像是“四象材料”那样,钙钛矿是可以走到阳光下的,这是一个可以支撑大量科研人员的分支,甚至围绕这个成果,持续的养出一大批相关人才。
这种热门领域,以前也就是复大没什么产出,如果手握重磅成果,建个新学院夸张了,建立一整套新专业绝对没问题。
很多人都能够从相关领域转过来,发现新机会,写出新论文,将技术开枝散叶,也让复大的“学界威望”更进一步。
“小周你看,太阳能电池终归要大规模制造才行,除了最重要的电池板,还有大量配套技术,比如电力技术,调控技术,实地发电还要因地制宜,考察自然环境……
“甚至以后钙钛矿路线的‘成本’和‘效率’,都还有提升的可能,而这些都是需要人的,需要大量科研人员,这人咱们有啊……”
见赵院长说的兴奋,周瑞一直没打断,其实这玩意和复大合作,算是各取所需。
他在乎的,复大不在乎,复大在乎的,他无所谓。
参考四象材料的合作方式,其实是最合适的。
对比起来,钙钛矿太阳能技术能给复大带来的好处更多,因为这个是可以公开的,而且可以产出一系列科研成果。
最终赵院长给出的方案是,让周瑞先完善专利注册工作,然后以“个人”或“复瑞”的名义,和复大合资成立一个“研究所”,然后再把成果装进研究所里。
与企业合作建立研究所,本就是高校的常规操作,只要分清楚成果归属就可以了。
研究所的运行模式,将会类比“四象材料”,以技术授权、技术指导为主。
介时专利的事情归专利,利润的事情归利润,学界的事情归学界。
初期投资可能并不需要太多,至少被“开明智能”吸金能力搞得金钱脱敏的周瑞,觉得很少。
大概200万左右,十多个人的规模。
人和钱复大全出,设备更是现成的,全校随便用。
日后的利润,学校则只礼貌的拿个10%。
研究人员的补贴,日常运营费用,从总收益里扣,如果亏本了不产生利润,学校兜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