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季节穿这身多少有点太厚了,老大爷身上有一股汗馊味儿,望着地里的青苗傻笑。
周瑞走过去随便聊了两句:“大爷你这不热么?”
“我%&x¥#”
大爷乡音很重,嘴里牙齿枯黄,周瑞听不懂他在说什么?
旁边一个工作人员走了过来,挡在周瑞和大爷之间:“你干什么的?”
周瑞笑了笑道:“我就是路过,看你们在用‘农神’,好奇的很。”
那人点点头,他们这机器开到哪里,围观的人都不少,也就习惯了。
眼前这人开这么好的车,应该是个大老板。
“这大爷以前得过病,脑子不太灵,你听不懂他说话的,听懂了也没什么意义。”
周瑞好奇道:“这是他家的地么?”
“以前不是,今年算是了。”
“哦?怎么说?”
那人40来岁,好像就是这附近的居民,所以对情况很熟悉,说道:“贫困户,这地,是村委会委托他种的。”
“苏省也有贫困户么?”
“这你说的,哪里没有苦命人?”
中年人看向老头的目光,带着一点怜悯。
“他两个小孩先后都走了,还一个老伴床上瘫了快十年了,以前老伴身体好的时候,村子里分配的耕地还能侍弄一下,后来老伴瘫了,地就转让给别人种了,算是有一点点收入。”
“这几年不是种地的人少了么,他分配的面积也没人种了,彻底没了经济来源……不过今年村里来了个大学生村官,了解了情况后给他专门想了个办法。”
那人指了指背后的农神:“就这个,有了这个,傻子也能种出点粮食,不过现在只有水稻这么方便。”
周瑞看向那个精神状态有些不稳定的老汉,颇为意外。
那人递来一支烟:“抽烟吗?”
周瑞礼貌的接过烟,然后说道:“不抽,您继续说。”
那人一愣,不抽你黑我一根?
“耕地不得买卖,但可以转让使用权,不过也得有人愿意种才行,村委会出面承包了他的地,又凑了几亩零散的,但不直接给老头钱,而是把钱用来投入生产,叫了农机社,从耕地开始,全办了。”
周瑞现在不是农业小白了,皱眉道:“成本上,应该包不圆吧。”
耕种权转让,如果是市场价,并不贵,一亩才几百块,但生产投入却不止。
“村长给张罗了一点,总之就是耕种收、药肥管,全由农机设备处理,村里再‘雇’老头做种植户,就捡捡石头,赶赶鸟就行,等收成上来了,统一卖掉,村里把成本填平,剩下的就都给老头了。”
周瑞挑了挑眉毛,不由为这套操作感到佩服。
“具体账面上怎么走的,我也不懂,不过这样老头家好歹有了点收入,不至于越过越惨,要说还是这大学生厉害,无中生有了一样!”
“也就是有了‘农神’才能这么搞,不然有心帮忙,也没那个功夫,种地毕竟是个技术活,也累人。”
这时一个年轻人,从小路另一头走了过来,似乎和这个中年人很熟悉,笑着说道:“刘师傅这是又说我坏话呢?”
中年人笑了笑:“我给外人夸你呢!说你们高材生厉害!”
年轻人的笑容很稚嫩,周瑞看上去年纪不会比自己大太多,很可能是刚毕业就来了。
“我就是个三流大学的,算什么高材生。”
“三流大学也是大学,不像我,高中都没毕业。”
第590章 期翼的稻田
周瑞和大学生村官握了握手,大学生村官有些愣神,不知道周瑞要干什么。
“刚刚听了你给这大爷安排的营生,佩服佩服……”
大学生村官腼腆道:“没啥,全靠乡亲们支持。”
周瑞询问道:“像这样操作下来,一亩地纯收益大概多少?”
大学生村官道:“往年差不多500-600,不过用了农神以后,药、肥都省了不少,人力更是直接没有了,反正农机社的人宣传说,一亩地种粮,纯收益能过800。”
那中年人弹飞一个烟头在田埂上,说道:“现在又变了,这农神里,存着咱们科学家研究的最专业种植方法,每次工作还能检测一下地里缺了啥,产量还能往上走走,一亩地1000块没问题!”
大学生村官算了算,他出面协调,给老大爷凑了点边角料,总亩数15亩,一年种两轮,保底也有三万块,大爷和大娘两人,算是有了活命的钱了。
也亏了农机社的这个中年人,就是本村出来的,不然这点亩数,人家根本不愿意来。
不自觉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这下,这个特级贫困户算是盘活了。
没给国家增加负担,没伸手要钱要扶持,也没有道德绑架其他村民,仅仅依靠自己村内部的运转,就让一户快活不下去的悲惨人家,有了希望。
他心里感觉非常自豪。
那些在城市里打拼的同学,很多并不理解他,还觉得他是想当官想疯了。
村干部算什么官……他挣得还没送外卖的多。
但做出成绩之后,这种和金钱无关成就感,却是他之前二十年里从没有过的。
周瑞再次由衷的夸奖道:“你真的很厉害,这种方法很有创新意义,也许可以作为案例。”
那中年人坚定道:“看到没有,说了你是高材生!”
大学生村官摸了摸后脑勺:“这才第一年,如果有效,确实可以和别的村说说,我老家那边贫困户更多,不过那边没有农神……”
周瑞笑道:“会有的,国家补贴已经下来了,开明智能也在努力降低成本,以后农神会越来越多。”
大学生村官好奇道:“您很熟悉‘农神’?”
“我也是搞技术的,简单研究过一段时间。”
农神的工作很快,这点地没几分钟就结束了,中年人开着农神走了,大学生村官也忙别的事情去了。
周瑞回到车上,转头看去,那穿着破旧的老汉,依旧坐在地头,乐呵呵的望着绿油油的稻田。
脏兮兮的手上,攥着一根烟头,似乎是担心坏了他家的地。
眼里满是期待……
周瑞凝视了片刻,拿出手机,找到了通讯录里的一个人,那位联合调研组的组长“于洋”。
敲下了几行字。
“于组长,你好。”
“近期发现一点有意思的事情……”
“潘家村的一位大学生村官,用一种独特的方法,为一位特级贫困户解决了生计问题……”
短信他很少写这么长,这都快成“长信”了。
元老曾经为他写过信……他也为大学生村官写了信。
手机甩在副驾驶上,周瑞掉了个头,路过大爷的时候说道:“大爷!走了啊!”
大爷呵呵的笑了,摆了摆手,继续期冀地望着绿油油的稻田。
……
中途耽搁了一阵,周瑞到的比预想中晚一些。
半路上,于组长已经回复了他,表示这个案例很有调研意义,会派人去了解一下情况。
尚未实际看过,不会说积极推广一类的话,但至少,这种方式,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车子驶入沪上,入眼所见再度被繁华遮蔽。
周瑞将车子停在地下,直接敲响了1502的门。
李文倩侧着脑袋开了门,看到是周瑞脸色一喜。
“回来了?”
周瑞一把rua在了丫头的头顶:“回来了。”
感受到头顶熟悉的温度和包裹感,李文倩喜滋滋的。
周瑞正要进门,听到了后背的脚步声,还未来得及回头,一个高挑的身影直接从后面抱住了他了。
周瑞回头笑着的说道:“突然袭击?”
韩子茵头埋在周瑞的后背上,说道:“想你了……”
修长的手环在周瑞腰间,就在李文倩眼前,小丫头愣了一会儿,深深的藏住了眼中的羡慕。
短暂温存后,周瑞洗手坐在了餐桌上,李文倩和韩子茵围着好奇的询问,周瑞挑了一些零碎的生活琐事说了说,比如金陵的鸭不错。
趁着李慧华在做饭,周瑞小声问道:“阿姨生日,你们怎么安排的?”
韩子茵道:“就在家里吃个饭,爸爸会提前过来。”
李文倩举起小手道:“我定了蛋糕,我和子茵的礼物已经准备好了。”
韩子茵则道:“我给你留了一个保底,心想着万一你没时间准备,一条珍珠项链,也不贵,一千多块。”
周瑞点点头,都是“一家人”,没必要送太贵重的东西。
与其平时显摆,不如出其不意开个大。
韩子茵说道:“对了,你的论文,已经定档了知道么?”
论文?什么论文?
周瑞想了想,才意识到韩子茵说的是什么。
“是我们的论文,你可是二作。”
“我只是打了个下手~”
虽然嘴上这么说,但看得出她还是挺高兴的。
《科学》杂志作为顶刊,“同行评审”过程非常漫长,如果是很重要的成果,还可能扩大评审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