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电子宠物”。
不过该防一手的,还是要防的。
他准备回头给整个机械智能体系,打打“补丁”。
比如禁止自发性连接互联网,哪怕设备本身没这个功能。
比如禁止不同组网间的自发联动。
比如让所有人接触到“智能设备”的人,包括公司人员,部队人员,留意有没有其他“特异性”的设备。
……
京北。
新的一天工作开始,洪安然哼着小曲来到航天局,来到背后的长马尾一左一右的甩着,似乎心情很好。
昨晚收到了周总的消息,她激动的一晚上睡不着。
那段一分多钟的视频,也就是翻来覆去看了一百多遍吧。
并且连夜写了一份关于“第201号紧急预案”的技术报告。
今天一早,她就来到了探月工程办公室,找上了自己的顶头上司:
探月工程二期,嫦娥三号项目组,玉兔号探测车负责人张先鹏
“张工,你看一下这个。”
张先鹏四十来岁,头顶的强者发型初步呈现,证明着他正在一个科研工作者最黄金的年龄段。
全秃则状态下滑,没秃则经验不足,这种半秃+斑秃的微妙状态,刚刚好。
张先鹏:“什么东西?”
“之前和您说的,开明智能那边提供的一种全新设备……嗯,现在应该叫‘太一天工’更合适一些。
张先鹏之前没有参加“火箭回收研讨会”,也没机会见过那神乎其神的智能单元。
但对周教主的水平还是略有耳闻的,这位可是局里都异常重视的大佬,他自然不会轻视。
搞不好,中国航天的另外一条名叫“民营”的腿,未来就要看“太一天工”的了。
不过即便有所预期,看着视频里“刚子”灵活的清理障碍物,他还是激动的直挠头。
细软枯黄的断发如雪般落下,抗议着主人的粗鲁。
“还有这种东西?太牛逼了吧?”
洪安然笑道:“研讨会的时候周总演示过一次,不过要求我们不外传,所以直到现在,有了确切的方案我才和您说。”
“能源呢?重量呢?符合月面环境么?”
“能源直连玉兔号,为了节省配重没有带蓄电池,稍稍会拖累玉兔的续航,但可以接受。”
“重量500g,周总说还能再优化50g,月面环境需要测试,但设计上是没问题的。”
卧槽,有这种技术,玉兔还怕个der啊,要知道月面探测车,除了自身故障外,最怕的就是障碍物。
一个石子,都可能让地面上无数人的努力打水漂。
而且这种“携带式”设备,不会过多影响玉兔的系统性……用起来最是方便,不需要推翻重造。
不过紧接着张先鹏想到一件事情,说道:
“可嫦娥三号作为国家级探月工程,到时候不说直播吧,过程和影像都是要全球公开的,这方面周总没问题么?他需要保密不?”
这也算是“探月”的一个国际惯例。
将过程、影像进行公开,才能消弭质疑,自我证明。
当年老美不管真假,也是走的“公开”的路子,之后包括毛熊、中国,也都如此。
哪怕是失败的探月。
否则谁不能吹自己登月成功呢?
直接放一段3D动画不就完事了,摄影棚都不用搭!
洪安然这才想起来,这件事儿忘了和周总说明了……
犹豫半晌,斟酌道:“我问问看,应该问题不大。”
毕竟那位,好像挺爱出风头的……
第715章 探月套娃三人组
航天局那边反应很快,对于“刚子”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
这个派大星一样的“大”字型机器人,能给玉兔号直接开个大!
月球车面对的无数难题中,地面障碍不说占一半吧,那也差不多有三分之一。
毕竟温度、射线都可以在地球上模拟,但地上有几块碎石,长什么形状,这神仙也猜不到。
当天,玉兔工作组,就召开了技术研讨会,周瑞也以视频的模式参加了会议。
他在智能大厦的会议室里,连通了视频,同时也叫来了车乾。
画面里,发型很别致的玉兔工作组负责人张先鹏,自我介绍了一番后,说道:
“周总,‘吴刚’的实物在您手边么?”
周瑞也没卖关子,拍了拍身旁的“工具箱”。
张先鹏推了推眼镜,激动的想到:难道要看到那种‘智能单元’了?
然而让他失望了,工具箱只是弹出了一个插头,周瑞拽了出来。
“刚子”没有蓄电池,需要持续供电。
然后从背包里拿出了“刚子”。
看到这么重要的先进造物,被随手放在背包里,京北的会议室众人都觉得有些违和感。
这要是他们,摸一下都得先洗手……
老板手上的“大”字形机器人,虽然是第一次见,车乾也没太惊讶。
这并没有超出“内组网”的技术范畴,难度是有的,但主要在适应月面环境这点上。
如果没这个需求,他自己也能做,就像是他手中那个特制的“球球”。
对比起来,还是老板那种4cm智能单元更魔幻一点。
周瑞启动了“刚子”,然后让它表演了一下踢瓶盖,推水瓶,说道:
“功能上还能有一些优化,但需要玉兔号配合,目前就只能清理障碍物。”
张先鹏咽了咽口水:“周总,还能有什么功能?”
周瑞想了想那只丑兔子的外形,摸着下巴道:
“比如……太阳能板卡住了,外力给它掰开?屁股卡石子了,给它掏出来,亦或者遇到斜坡上不去,在后面推几下?”
反正月面重力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玉兔号上去总重也不过20来千克,即便“刚子”没几分力,上去也可以客串一把猛男。
“这些功能对于机械智能来说,只是程序设定与否的区别,不过最好详细扫描玉兔号的尺寸、外形。”
即便采用内组网技术,“刚子”也不过只有16个智能节点。
换句话说……可能会脑子不太好使。
别在月球上犯傻,捅错地方,把玉兔给搞坏了。
面对如此勇猛的“刚子”,航天局自然是非常想要,即刻邀请周瑞再来一趟京北。
不过周瑞想了想,决定让车乾带着“刚子”先过去。
初期工作比较简单,无非是验证一下实际效果,调整一下内置参数,车乾完全可以胜任。
省的自己过去打低端局。
“这样,我让车乾带着去京北,你们该验证验证,有什么疑问可以向今天这样视频会议,有什么重大问题我再过去。”
车乾对此表示没问题,他很乐意再去京北打高端局。
周瑞的低端局,对他来说已经很高了。
至于这次提供“刚子”的回报,周瑞拒绝了付费模式。
“吴刚”将会以太一天工的名义,以技术置换的模式,给航天局使用。
对应的,周瑞将会获得几个“玉兔号”上的技术使用权,主要是月面极端环境应对,同时未来玉兔号的月球探测数据也会对周瑞开放。
至于“影像”公开这样的事情,周瑞表示没问题,“吴刚”和智能单元还是有点区别的,不算太惊世骇俗,就当是给刚诞生的“太一天工”打广告了。
会议室里,张先鹏郑重道:“周总,感谢您为中国航天贡献的智慧。”
周瑞谦虚道:“探月工程是里程碑式的事业,有机会参与一下,是我的荣幸。”
毕竟嫦娥三号,以及其体内的玉兔号、玉兔号体内的“吴刚”,将会是华夏民族,第一次有造物软着陆在月球上,有着非凡的意义。
等等……这样一想,有点像是套娃呀。
嫦娥、玉兔、吴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下午的时候,周瑞带着车乾去了智能小镇实验室,给他讲解了一下“吴刚”的技术要点。
独立制作对车乾来说还不太可能,但弄懂里面的结构勉强可以,也可以省很多功夫。
车乾经过了一下午的学习,初步搞明白了“刚子”的情况。
周瑞一边叮嘱注意事项,一边送他出来,车乾明天就坐高铁出发。
“你先过去打前站,‘刚子’可以可劲造,搞坏了也没事,尽量验证所有极端情况。”
车乾手上的“吴刚”,是用于验证的,真正上天的,他回头会重新做一个。
出了白色厂房,车乾看到一个奇怪的智能设备,正在草坪上奔波。
车乾揉了揉眼睛。
顶着个花洒,下面还有两摄像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