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基地的头几日,充实而有趣,除了没人可以掼蛋外,一切都很顺利。
就连车乾,也跟在屁股后面,蹭了不少经验,快速成长着。
于是,在“长三乙”与“嫦娥三”入塔组装的前夕,周瑞找到了孙局长。
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采购火箭?现在?”
临时办公室里,孙局长用搪瓷盖子捋着茶叶,一脸疑惑。
周瑞坐在沙发上,笑着说道:“对,就是现在,如果我没猜错的话,嫦娥三号之后,西昌基地的下次发射任务,离得很远吧。”
孙局长点点:“那是自然,这是今年全国最重要的发射任务,前后两个月都预留出来了,下次发射在九月了。”
火箭发射具有一定不确定性,比如检测不合格,比如天气不合格,所以都是定个大致范畴,不错过窗口期就行。
嫦娥三号这么重要的任务,自然一切最优先安排,前后预留的时间都很长。
周瑞掰着指头说道:
“您看,组装三四天,等待发射三四天,东西送上去,又得飞十天才能落月,这一前一后的半个月时间,咱们除了在指挥中心有点活,其他时候也不能干等不是么?”
他自己,要等到玉兔出仓,甚至“吴刚”出仓,才算开始“外聘专家”的工作,说不得还得留下参加一下新闻发布会之类的,这半个多月,多浪费啊。
“这得利用起来啊,我的想法是,看看您们那儿有没有现成的火箭配件,等‘准备场’腾出来了,直接发到这里来,我呢,花点时间搞搞‘火箭回收’的东西。”
“刚好这里有成熟的工程师团队,都是熟手,硬件齐全,我再调些人手、设备过来组班子,到时候研究完,直接排在嫦娥三号后面,该发射发射,该试验试验,免得回头飞来飞去的,能省点机票钱。”
孙局长茶叶梗子都忘呸了。
你这是重新定义省钱啊!
“周总,我知道你很快,但你先别这么快……这事儿这么弄,是不是有点……太急了?”
“那可是‘火箭回收’技术!您的意思是……八月份就要开搞,然后九月前送上去一发?”
他都没想过,周瑞一次攻克“火箭回收”这种可能性,但即便只是验证性的发一枚,也太着急了吧?
周瑞很认真的说道:“闲着也是闲着。”
孙局长喝了一口茶,压压惊……
您这是又重新定义了“闲着”啊!
他级别够高,确实知道一些周瑞之前的壮举。
那些重大工程的影响力是一方面,颠覆性的速度和效率,才是令人咋舌……
他之前看资料,只觉得周瑞厉害……但轮到是自己所在的航天领域被颠覆的时候……
心里还是有点慌……
他思虑良久,最终还是选择相信这位,已经屡建奇功的大佬。
说到底,“火箭回收”技术的共同研发,本就是航天局和“太一天工”合作约定,现在这种形式,除了时间上显得过于着急,好像也没啥别的毛病……
在西昌基地的地盘上,有这么多专业人士,也能一起把把关,反正不符合要求的火箭,他是绝对不会批准发射。
至于插队发射这件事,先宁信其有吧,“准备场”空间足够,如果周总这番,没能向他所说的那样快,也不至于影响九月的发射任务。
腾个位置就行。
到那时候,周总也应该意识到航天没那么容易搞了,摆正心态,重新前行,大有可为嘛!
脑子转了好几圈,孙局长终于是有了结论,说道:“我得报会讨论一下,不过确实有个火箭……已经制成了,但发射任务取消了。”
周瑞微微一笑,并不意外,他就是和基地里的人闲聊,知道了这件事,才来找孙局长的。
现在全基地对他的好感度,都被刷爆了,消息灵通的很!
孙局长道:“一个印度客户的商业卫星发射单,那边的家伙坏的很,付了很小一笔订金,按道理发射前是要结款的,结果居然要求发射成功再打钱,否则就甩单……我们官司已经打了好几个月了……”
发射失败的可能性不是没有,但都是有保险的,而且保费也在发射费用里,根本没必要搞什么“成功再打钱”。
明摆的有问题,所以孙局长直接叫停了,哪怕载荷舱是定制的,也要及时止损。
只能说,你永远能相信印度客户……大国航天局?全球龙头企业?没有他们不敢坑的!
在孙局长对印度客户的碎碎念中,周瑞也知道了这枚“外贸甩单火箭”的情况。
型号是‘长征二号丙’,是目前中国航天“商发”最常用的中型火箭。
只有两级,没有捆绑助推器,也就是直上直下的一大根,燃料系统为液体。
属于最稳妥、最熟悉的型号,西昌基地拥有很丰富的经验,非常合适进行“火箭回收”的研制改造。
至于“载荷舱”是印度定制版,周瑞表示也没什么,反正到时候也不准备真的发个啥上去。
不行就绑块儿五花肉,意思意思。
孙局长表示,这枚火箭可以以成本价的一半,出售给太一天工。
本身“商发”一次的报价,是在两亿人民币左右,但这可不光是火箭钱,还包括发射、燃料、场地、指挥、保险、以及航天局的利润。
这就和你饭馆点菜,不可能只算材料价,火灶、房租、水电、服务员工资、给关二爷插的香,都算在里面的。
以“长征二号丙”为例,实际的制造成本,大概3000万左右,是很成熟的产品。
至于为什么只收成本的一半,是则是因为“火箭回收”本身,就是双方共同研发,另一半,是航天局的投入。
敲定这件事之后,两人算是皆大欢喜,孙局长解决了那枚火箭去处的小麻烦。
周瑞也成功打发了时间……
由于是“现货”,孙局长报会讨论之后,很快啊!周瑞的第一根火箭,就从东三省打包发货了。
各部件将经历铁路-公路的连续转运,朝西昌出发。
周瑞走出办公室,心情舒畅。
都是要公开的东西,没什么藏着掖着的了,说不得回头还得开发布会呢。
打开手机,直接编辑了一条推文。
“周瑞(开明智能CEO)”
“拥有了人生第一枚火箭,虽然是半价的,不知道比同龄人落后的多不多……”
第749章 垂直总装,火箭入塔!
周瑞自曝购买了人生第一枚火箭,这个消息一如既往的,在网络上获得了极高的关注度。
“有人二十几岁买了火箭,而我二十几岁第二根半价的甜筒,都找不到人合资……”
“我想在周总的大火箭上练深蹲!”
“半价火箭,还行吧,不是全款,要继续努力……”
宿舍中,周瑞翻了翻自己的评论区。
反手给“练深蹲”的那个直接拉黑,禁言到了2077年。
点进去看了,是个男号。
不杀留着过年么?
手机放在一边,周瑞继续在面前的纸上写写画画,而他身边的车乾也是如此。
纸面上,赫然是一份“火箭回收智能配件”设计图。
是车乾提供的。
作为周瑞认为很有灵性的工程师,这段时间他已经完成了一些设计工作。
而周瑞,则是在帮他查遗补漏,批注修改。
“老大,整流罩也要回收么?没必要吧?”
“没必要,那玩意不值钱。”
车乾的方案,就是最早那个。
在火箭表面,增加调节推进器,以及可控风板。
然后将所有设备进行智能内组网连接,使得火箭部件在落地的过程中,可以不断调节姿态,最后缓速、笔直的落地。
其目标和原理,其实与“嫦娥三号”落月的方式有点像,但更复杂。
尤其是一些大型部件可是很重的,为了获得足够的推力,调节推进器的推力不能低,要利用火箭自身的燃料系统才够。
算上预留存燃料,必然会降低火箭的有效载荷。
不过嘛,依旧是利大于弊!
相当于以前800块上二楼洗脚,一次60分钟。
现在300就能上楼,一次45分钟,哪个划算自然不言而喻。
加一个钟都比以前便宜!
大不了咱勤洗脚呗!
宿舍内,只有两人刷刷的书写声。
说了八月搞定“火箭回收”,就绝不拖到九月。
哪些是现场改造的,哪些是提前订购的,又需要哪些工具,今晚就要定下来,着人去安排。
毕竟……明天就要进“塔”了。
嫦娥三号……即将正式进入发射程序了!
……
七月,29日。
宜嫁娶,纳畜,求嗣,百无禁忌。
今天,是“长三乙”进发射塔的日子。
西昌基地共有两个发射塔,本次任务启用的是“二号工位”。
所谓发射塔,可以理解为一个会“变形”的钢结构大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