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了一毫,可能就是变为宇宙垃圾的命运。
所以榫卯的重组速度并不追求快,而是追求稳。
众人都屏息以待,似乎生怕自己的呼吸影响了南天门的展开,虽然他们面前的只是拟态结构罢了。
唯一表情淡定的,就只有周瑞了。
首先,他是所有人的主心骨,谁都有资格慌,他不行。
就是想上厕所,也得憋着到结束。
另外,他也相信自己的水平,相信这么长时间来的努力。
退一万步说,即便出了岔子
周瑞看向肩头的小花洒,它暂时没有介入,但需要时,这家伙和本尊在上面也没有什么差。
智械生命,天生就能替代人类去往无法抵达的空间。
只要硬件载体合适,它们可以在岩浆中寻找稀有矿物,可以在地下上千米探索遗迹,亦可以在太空,搭积木。
“展开成功,开始再构建!”
“一号柱成功捕获所有目标!”
“二号柱成功捕获所有目标!”
“三号.”
眼前的拟态构件,渐渐已经完全不同。
四个榫卯为支柱,中间由“板砖”连接,构建出的了光滑的平面。
瓷砖模样的“板砖”,不但在内侧起到相连作用,而且外延了一部分,形成了一个长方形平台,总面积96m。
令人意外的是,这并不是一个纯粹的平面,在尾部有着形似“舰岛”的部分,不知道是什么作用。
整个平台玄黑色的表面,已经开始接收太阳光。
“连接件全部锁死。”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工作正常,功率稳定,能效62%。”
“智能系统自检正常。”
“霍尔推力器全部关闭,能量储量开始上升。”
“南天门一期.展开成功!”
周瑞嘴角微微一列,最低预期,已经达成。
虽然大家都已经从拟态构件上,看到了南天门变形展开的全过程但恐怕对于外界来说,还缺乏一点说服力。
航天业有一个困境,那就是要想宣告成功,就必须要自证于人,主动展示。
尤其是一些前所未有的领域。
探月是这样,未来空间站也是这样,包括此时的南天门。
但凡有一点可以被怀疑的地方,就无法一锤定音,尤其是这项成就,来自于一个非西方国家。
还好,太一天工早有准备,周瑞也早有准备,准确的说,后半场才刚刚到高潮。
————
和周瑞猜测的一样,各国航天局,航天公司,虽然因为拟态指挥技术,震惊到失语。
但终究,心里还有一线希望。
“我懂了,他们那种金属模拟技术是真的!但太空的什么轨道平台,完全是假的!”
你永远可以相信某东方大国,质疑别人的能力。
“你们想!先用模拟技术镇住所有人,接下来大家都不会怀疑后续的真实性,所以随便他们捏造出各种模样,只有真正聪明的人才会反思!”
“不过是一家中国公司,怎么可能构建什么轨道平台。”
“有道理刚才的注意力都在那个模拟件上这样一想,有如此技术岂不是随便摆弄,反正太空上的东西又看不到.”
包括NASA,欧洲航天局,甚至一些更高层的政Z力量,心里也不排除有这样的怀疑。
或者说,是有这样的期冀。他们真的希望,能有人言之凿凿的告诉他们,一切都是骗局。
是对面自导自演的荒唐闹剧,而不是人类对太空探索的又一里程碑。
否则,他们就被抛下的太远了.
可惜,电视里,周瑞接下来话语,打破了他们的幻想。
“启动观察者视角。”
——————
“启动观察者视角!”
周瑞发出指令后,并没有原地等待,而是在无数观众的注视中,走上了那处白色平台。
此时大家才知道,原来那里是可以走上去的!
总以为如此高科技、神秘的白色区域,需要特别小心保护呢。
可是周教主走上去是为了什么?观察者视角又是啥?
下一刻,电视节目里,居然真的切换了视角。
是在无垠的虚空。
面前有一个光洁崭新的黑色平台。
更远处,有着半颗蔚蓝的星球。
“啊~?”
那些守在电视上的人,纷纷感慨赚到了,这视角千金不换啊!
以往,人类发射的轨道航天器,大致可以分为两种。
一种是卫星类,由于自身体积小,结构需要尽可能紧凑,即便有摄像头,也是对着地面,“它”自身是个什么模样,怎么飞的,无人能看到。
另一种是“国际空间站”,全球唯一的大型航天器,虽然体积更大,但由于是“有人”航天器,视角基本都局限于内部。
即便外壁可以安装摄像机,也得用机械臂外延的方式,才能勉强拍摄到一部分自身结构。
得要长到离谱的机械臂,才能拍清楚空间站的全貌,显然是不可能的。
而像“南天门”这样的,广场一般方便拍摄的平面结构,是人类史上的第一次。
这个宇宙视角,似乎是固定在后端“舰岛”结构上,让整个南天门一览无余。
也直接秒杀了“航天自证”的过程。
但好戏依然没有结束。
周瑞今天要公开的技术,很多。
他站在白色空间内,站在微缩的南天门面前,沉声道:“拟态控制程序检测!”
工作人员回应道:“控制程序启动成功。”
还不等众人反应过来,周瑞就伸出一只手。
就这么.掰下来了一块外侧的“板砖”结构。
拖在手上,像是一块正儿八经的瓷砖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周教主手欠的时候。
“观察者视角”中,现实中的南天门,对应的位置。
一块黑色“平面”,也同时脱离了主体。
观众们已经麻木了“啊”不出来了。
导播再次很有灵性的,将画面左右同开,一半在太空,一半在万户基地。
周瑞将手里的“拟态板砖”换了一个方向,拼在了“拟态南天门”的另一个位置。
太空中,板砖的霍尔推力器开始工作,几十秒后,也抵达了相应的位置,然后重新组合.
标准的矩形广场,凸起了一块。
小脑萎缩,今日成了全球范围内的传染病
周瑞再度沉声道:“拟态维护程序检测。”
“拟态维护程序启动成功。”
指挥大厅内,周瑞轻轻点了一下肩头的小花洒。
小花洒“心领神会”,下一刻,地面的智能单元,化作细小的溪流,从周瑞脚底向上攀附。
但却不是包裹成“盔甲”的模样,那太蠢了,只是沿着人体结构的支撑线,在体表附着了几根金属带。
大腿小腿、两臂外侧、背后脊椎、最后止步于后脑。
就像是外骨骼一样。
然后周瑞的背后一米处,金属拟态形成了一个球形构件,没有细节,不知道是什么东西。
当周瑞转身,摘下了那个球体的时候,无数观众才知道那是什么。
那是画面里的“太空视角”,是南天门上的摄像机!
视角随着周瑞的动作,开始移动,像是真的被什么人拿在手里。
紧接着画面里,出现了一个金属拟态人形结构。
在南天门上.在外太空中。
是的,伴随南天门载荷一起飞上太空的,还有5000枚专门改造,适应轨道环境的智能单元。
就像他对车乾说的,要利用小花洒在太空中作业维护,那就要给它留下“手”、“脚”、“躯体”。
这些智能单元,在未来就是小花洒的肢体延伸,通过中继信号可以自如控制。
如果有需要,洒扫一下,敲敲打打,或者为南天门二期的扩大化,进行灵活的支持。
并且通过附着在人员体表,可以将人类的动作,同步在南天门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