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就是苏总一个人,替禹航投资公司节约了至少千万级别的基金销售经费开支啊!”
“就苏总创下的基金业绩神话,禹航投资公司还需要基金销售团队吗?感觉这刚刚发行的‘禹航3号’基金也没预热几天吧?”
“哪有几天啊,就最多预热了一两天的时间。”
“这才是真正牛啊,根本不需要宣传,市场上,各方投资者就云集跟风而至。”
“开玩笑,买到就是赚到,投资者们能不云集跟风而至吗?我要有钱……我也拼命抢这支基金的发售份额啊!”
“确实,按照之前‘禹航1号基金’、‘禹航2号基金’两支产品的历史业绩表现,‘禹航3号基金’在苏总的亲自操盘下,估计未来的业绩表现,也差不到哪里去,这特么就相当于包赚不赔,而且未来预期收益还超高的理财产品,市场面广大投资者不疯抢,才是没道理呢。”
“说白了,要想基金销售的规模提升,最根本的,还得是基金业绩啊!”
“废话,这谁都知道啊,关键是基金产品业绩的提升,哪那么容易?”
“确实,真容易的话,市面上几万支基金产品,也不至于亏损的大把了,难道这些销售不好,基本没有投资者问津的基金产品管理者们,不知道把业绩提升上去,销量就能提升上去了吗?关键是做不到啊!”
“能做到的话,谁都这么做了。”
“就是因为基金业绩不好做,所以大家才会在其它方向上进行公关,侧面提升基金的销售量嘛。”
“嘿嘿……真的大家都拿业绩说话,那我们这些业务人员,可都要失业了。”
“本来就该以业绩为重的,国内的基金业发展,一直这么乌烟瘴气,其实就是大家在根本的路子上就走歪了,形成了不良竞争。”
“好了,好了,说这些都是没用的。”
“确实,整个业内,也就只有一家‘禹航投资公司’,他们的做法,只是特例,当不得标准。”
“还是按照老办法来吧,这世上啊,有些事,羡慕不来的。”
“哎,‘禹航投资公司’的那位基金业务经理,记得前两年见他,那真就是姿态低到地上,什么都好说,现在……上一次遇见对方,那都已经是投资者求他了,这世间世事变化啊,有时候仔细想想,还真是奇妙。”
“现在的禹航投资公司,基金销售团队,应该是最没有压力的了。”
“这不废话吗?发售的基金,不管多大的发行规模,基本上发售当日就是秒空,这还能有什么销售压力?”
“羡慕得让人质壁分离啊!”
“哎,没办法,谁让人家老板就是业内投资上的天才呢?”
“话说‘禹航投资’这家私募基金公司,当前规模快破300亿了吧?一年时间,300亿的规模,真是恐怖!”
“不是快破300亿,是已经突破300亿了!”
“按照规模计算,这已经是国内一流梯队的私募基金公司了吧?”
“国内在资管规模上,超过300亿的私募投资公司,不足20家,‘禹航投资’这家公司单以资管规模计算,确实已经挤入业内头部了。”
“不以规模计算,以公司盈利计算的话,那就更是无人能够与其争锋了。”
“这倒是,听说禹航投资这家公司,去年单靠基金超额业绩分成,就直接收割了超过10亿的净利润,这就是炸裂一样的利润收割能力啊!”
“那不是呢?如果单靠收取基金管理费盈利,10亿的规模利润,怎么也得300亿到500亿规模去了。”
“哎,这位苏总在个人财富的积累速度上,真就是无人能及。”
“是吧!按照他个人财富净值计算,其个人财富数值,怕也有好几十亿了。”
“卧槽,这财富积累速度,真是无法想象。”
“关键还是后续成长啊,以当前禹航投资公司这家企业在业内积累的口碑,只要‘禹航系’几支基金的业绩不崩,那一两年后,整个国内资管界,怕是无人能挡了,其资管规模早晚会上1000亿。”
“我已经看见未来的国内资管业巨头,冉冉升起了。”
“如果未来禹航投资公司转作公募基金管理公司的话,我估计国内公募基金市场,怕还会遭受一次血洗。”
“禹航投资公司这家企业,真要转作公募机构,其它的公募机构,真就没活路了。”
“没活路倒也不至于,但肯定会大受影响。”
“至少‘易方达’的业内龙头地位,大概率不保。”
“也不一定吧?其实按照禹航投资公司的这种发展路径,往往规模是起得快,掉得也快,只要苏总无法再保持超额的业绩,整个‘禹航系’基金产品的业绩都沦为平庸,那按照这家公司当前的发展路径,其整个公司的发展瞬间就会被众多投资者抛弃,无论规模还是其它的业务发展,都会变得停滞不前,甚至还会后退。”
“而反观‘易方达’、‘锐银’等国内一流梯队的资管机构。”
“他们根本就不是以旗下基金产品业绩为突破口发展的,而是以丰富的产品矩阵和指数基金产品开发为主,核心的公司利润来源,就是管理费,从这一点上来说……我觉得这些一流梯队的资管机构业务发展,以及业绩稳定性上,还是要比‘禹航投资’稳定很多,抗风险能力要强出一大截。”
“嗯,这方面的确可以这么说。”
“按照资管企业的发展历史来说,其实小资金做业绩,是最容易的,资金体量越发,像要在业绩上发力,就会越来越困难了,国内的一众资管机构,在规模体量大了之后,我就没见过哪一家机构还能做出长期靓丽的业绩表现。”
“当前,禹航投资公司看似发展气势如虹,其实也已经来到了要规模,还是要业绩的这个关键发展节点上了。”
“我是不信在几百亿的规模下,禹航投资的苏总还能做出动辄数倍、乃至十倍的基金业绩表现。”
“我也不信,毕竟市场的资金容量,是有限制的。”
“不过尽管不信,但还是希望传奇能够延续。”
“对,只有禹航投资的这位苏总将传奇延续下去,市场说不定才能迎来真正的转机啊,而且投资者们买基金赚钱之后,这种赚钱效应发散出去,也会吸引更多的场外投资者关注新的基金产品,对咱们整个基金业来说,应该都是有利的。”
国内整个基金业、资管业内人士激烈讨论之际……
这个阶段中,关于‘禹航3号’基金产品线上、线下同步发售,且半日即将100亿份额销售一空的消息,依然在国内基金业、投资界、金融界内疯狂发散,引得更多的投资者群体关注。
当然了,在相关消息风靡、发酵的时刻。
这个时候正在交易的股市,也因为‘禹航3号’基金产品远超大家预期的发行结果,迎来了相当良好的走势。
只见沪指、深指、创业板指几大市场指数。
在‘禹航3号’基金发行完成,进入封闭阶段后,得到市场相关消息的刺激,纷纷再度迎来了大量活跃资金的跟风做多,顷刻间摆脱了低位缩量震荡的格局,继续向上延续反弹,走出了相对上午更为强势的状态。
且当时间进入下午2点钟以后,即‘禹航3号’基金成为年度第一支100亿级别日光盘私募基金的消息,彻底发酵、扩散之际,市场的走势开始变得更为激进,特别是整个市场中,‘禹航系’持仓的一系列概念股票,一时之间,均遭到了大量活跃资金的猛攻,纷纷直线上扬。
“咦,真是奇了怪了,低位震荡了快一天,已经感觉市场量能有所不济,买盘意愿不强,上行没有什么空间的时候,居然这个时候市场又开始猛攻了。”看见市场明显有些异常的表现,这个时候的禹航投资公司内部,基金交易室里,黎梦皱了皱眉,有些诧异地道,“明显指数没有持续上攻的动力啊,此刻的这些买盘都是傻子吗?”
“呵呵……它们可不傻。”苏禹微笑地回应。
黎梦听见苏禹的声音,下意识地偏头,问道:“‘禹航3号’基金发行的事忙完了?”
苏禹微微颔首,回应道:“已经圆满完成了,此刻市场上,关于咱们公司基金产品发行的新闻,应该正在全面发酵,所以你看见市场骤然异动,不算奇怪,只要场内还有一点赚钱效应,那投机资金就不会少。”
“我说呢。”黎梦听见苏禹这话,终于明白过来,“难怪异动的,多是‘基建’、‘国企改革’两大主线方向的股票,而且还多是咱们之前减仓的股票,感情这些资金投机的方向,是奔着咱们来的?”
苏禹笑着回应道:“可以这么说。”
“那咱们公司,也算是引领了一波潮流了。”黎梦轻笑了一声,“不以消息面而论,市场这一波反弹,应该到这里,差不多了吧?”
苏禹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紧盯着两市交易的局面,沉思了一会,方才说道:“量能衰减得厉害,指数一过了2350点位关口,上攻的做多力量就直线往下掉,而且今天北新路桥、北疆交建、锦湖集团、华夏幸福、金地集团、华国中冶……等一大批昨日强势反弹异动的热门龙头股票,并没有打出效应的盘中溢价,更没有积累起持续的赚钱效应,这就给市场追逐短线的活跃资金群体,做了一个非常不好的示范啊!”
“这些票打不出赚钱效应,那市场的持续赚钱效应就没法延续下去。”
“既然持续赚钱效应没法延续下去,那活跃资金的短线追逐情绪,很自然就会快速退潮,从而影响到市场的整体行情格局。”
“这一刻,看似这些股票还能保持相对强势的震荡走势。”
“但打不出空间,那就是反弹中的强弩之末,一旦最后的多头跟风效应衰减,股价瞬间就又会掉头向下了。”
“嗯。”黎梦点头道,“咱们俩观点,基本一致。”
“那就卖吧!”在俩人简短讨论间,王灿忍不住说道,“继续减持盘中有所冲高的持仓股票,进一步降低持仓水位,回笼资金,等待下一次介入的机会。”
第423章 被来回收割的散户!
“可以!”苏禹微微颔首道,“既然市场持续赚钱效应在减弱,短期内,市场也没有持续性行情发展的动力和基础,那就没什么可以值得留恋的了,继续将基金仓位降到低水位线上吧。”
“好的!”王灿点头应了一声,即刻开始执行相关指令。
而交易室内,其他的交易员在苏禹的操作策略指导下,也开始减持昨日盘中买进的筹码,重新将手里操作账户的仓位降下来。
伴随着整个交易室,两支主力基金交易员们的集中卖出。
关于‘禹航系’两支主力基金的持仓股票,其盘面上的主动卖盘,又快速地开始增多,并压制着主动买盘,将股价从盘中高点快速打了下去。
紧接着,如苏禹预料中那般。
当‘基建’、‘国企改革’两大核心主线相关热门股票的盘面再度走弱,当众多人气龙头股票还是无法向上打开持续反弹空间,将市场持续赚钱效应进一步扩大,整个两市行情格局,便顷刻间从相对强势状态,又转回相对弱势状态。
“哎,这行情走势,真是见了鬼了。”
当两市行情再度转弱,无论指数还是市场人气核心股票,纷纷从盘中高位再一次滑落的时候,此刻的魔都,盈汇基金公司内部,‘盈汇1号’基金交易室内,基金经理柳冠海心头可谓郁闷无比,忍不住吐槽道:“利好也跌,利空也跌,真就是一切的盘中上冲,都是为了诱多啊!”
听见柳冠海的吐槽声音,一旁的交易组长余磊沉默了一会,回应道:“柳总,我感觉市场确实没有持续上攻的动力啊,要不……我看咱们还是按照原本交易计划,快速减仓,以规避市场新的下跌风险。”
“你觉得市场还会暴跌吗?”柳冠海心头有些犹豫,问道。
余磊想了想,说道:“很难说,现在市场重要的利空虽然落地了,但市场在走势上,距离大家预期,还是相去甚远啊,而且……尽管指数昨日的反弹很有力度,也似乎走出了利空落地、触底反转的走势,但今日市场上的后续多头量能跟进,实在是有些不尽人意啊,而且像‘北新路桥、北疆交建、锦湖集团、华夏幸福、金地集团’等一系列的热门人气龙头股票,在昨天那么强的走势下,都没有打出很明显的溢价,这表明市场广大活跃资金,对于当前位置的行情认同度并不高。”
“市场的这些活跃资金,对于行情认同度不高的话。”
“那市场就很难有持续的赚钱效应产生,就更难吸引场外的活跃资金入场做多了。”
“而没有更多的资金持续承接盘面,那市场行情继续往上走的希望,就变得相当渺茫了,再加上前几日,指数从上方连续暴跌后,虽说获利盘出清了不少,但同样的,短期套牢盘也激增了不少。”
“这种情况下,指数若不能一鼓作气地收回前期跌幅,实现反包。”
“那市场的人气,以及大家心头做多的信心,只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弱。”
“如此,指数像要收复失地,就会越来越难。”
“还有就是现在指数的位置,是有点‘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意思的,也就是说这个位置上下,根本就没有支撑,如果行情不能上,那指数在这里肯定是横不住的,既然横不住,且继续上行的压力很大,那很自然的……指数往下行的概率,就大得多了。”
“再看作为市场行情核心的‘基建’、‘国企改革’这两大主线。”
“其实调整的空间和时间,都是不太充足的。”
“我们之前由于信息渠道上的劣势,没能充分把握住最佳的减仓时机,但现在……我觉得该是我们矫正交易策略的时候了。”
听完余磊的分析,柳冠海琢磨了一阵,觉得还是颇有道理的,不禁轻轻叹息了一声,说道:“哎,咱们这一两个月时间,在行情买卖点的把握上,的确不太如意,既然指数持续上攻的希望渺茫,横盘也难横得住,那就趁着市场流动性比之前恢复了一些,继续逢高减仓,降低仓位吧。”
他虽说在交易策略上,一向显得颇为固执。
但此刻,‘盈汇1号’基金的净值已经居于1的基准位以下,容错率变得非常有限。
如此,在有机会减弱基金的投资风险,重新调整心态和策略,重头再来的情况下,他也就没什么可以坚持的了。
毕竟,不管怎么说,只有活着,才有未来。
如果这个时候继续激进操作,尽管有可能快速弥补回之前错误操作导致的净值损失,但更有可能扩大投资风险,使基金净值再度遭遇重挫,从而逼近警戒线,乃至清盘线,失去最后的错误弥补机会。
所以,在左右权衡之后,他还是同意了余磊的建议,继续快速减仓基金持有的‘基建’、‘国企改革’主线股票,将基金仓位减持到足够安全的区域,然后等待着市场行情进一步明朗化再做出新的交易策略来挽回损失的净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