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恒又问:“如果有人逼你看呢?”
“应该会去看。”胡亥干笑了一下,想到了始皇的督促。
“那如果不看要死呢?”
胡亥脸色微变,道:“那肯定会去看。”
嵇恒似笑非笑道:“现在你明白了吧?始皇就是这么做的,正常而言,让一个人去看书,只需稍加逼迫就行了,但始皇选择走到了一个极端,就是你不遵守就得死,以朝廷的高压,逼迫民众强行接受‘大一统’。”
“这是一种不得民心的办法。”
“所以注定失败。”
“因为太过压迫,太过冷血无情,完全视人命如草芥,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胡亥面色微变。
他已经开始反应过来了。
他凝声道:“那又是哪些会成功?”
嵇恒目光微阖,神色有些唏嘘,淡淡道:“自然是大一统观念。”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始皇的所为注定会失败,但始皇的继承者却会因此成功。”
“始皇把大一统观念,靠着压迫强行烙印进了万民心中,无论万民同不同意,喜不喜欢,他们都必须得接受。”
“因为他们生活在大秦!”
“他们没得选!”
“而今的大一统观念,就像是一枚种子,被始皇强行种在了华夏土地之上,等到日后‘秦政’开始缓和,万民得以喘息,这一颗颗种子就会开始萌芽生长,最终让‘大一统’的观念彻底深入人心。”
“始皇注定会失败,因为他只是一个人。”
“但始皇也注定会成功,因为他已经让大一统的观念,彻底烙印在了华夏。”
第026章 秦王扫六合!
嵇恒将酒壶中的酒一饮而尽,继续道:“矫枉必须过正。”
“始皇立下的功业的确很伟大。”
“但他注定会失败。”
“人都是有承受极限的。”
“而今的大秦,各项政策推行的太急、太猛、太烈,正所谓过犹不及,一旦太过,超过了人的承受极限,就必然会导致天下皆反,现在天下已是沸反盈天,或许用不了太久,大秦就会因此倾覆。”
“大秦靠武力赢得的天下。”
“一旦武力威慑不在,也会因此失天下。”
闻言。
胡亥面露不悦,不满道:“嵇恒,你这是什么话?”
“大一统的政策是始皇推行的,始皇可是德兼三皇、功盖五帝的存在,怎么可能真的矫枉过正?”
“就算真矫枉过正,也定是在大秦承受范围。”
“这一点你大可放心。”
嵇恒将酒壶放在案上,因前面失神了一会,便没有急着离开。
他淡淡道:“你对始皇很有信心?”
“那是自然。”胡亥目光坚定,毫无闪避之意。
嵇恒轻笑一声,摇头道:“那恐怕让你失望了,我并不这么认为。”
“我前面已经说过了,始皇是一个人。”
“他的确能做出一些近乎天人之举,也的确能做到影响后世千年万年。”
“但他终究也只是一个人。”
“人力有穷尽之时。”
“始皇亦然!”
“嵇恒,你不要太放肆了!”胡亥拍案,怒目而视。
他已出离愤怒了。
他容不得任何人质疑始皇。
嵇恒面色如常,根本不为所动,漠然道:“你再怎么崇拜始皇,也必须得承认,始皇是一个人。”
“他不是神!”
“他做不到对天下细致入微的掌控。”
“他也没办法让‘大一统’政策全按心意去执行。”
“世间最难操控的是人心!”
“商鞅所著的《商君书》针对的就是人性,但也只能针对,并不能真的控制。”
“我承认始皇是权谋大家。”
“以质子身份归秦,在毫无根基的情况下,运用近天生的权谋大术,先后解决嫪毐、成蟜,再夺回被吕不韦、华阳太后窃取的权势,实现真正的独揽大权,而后再审时度势,趁着天下诸侯疲敝,实现鲸吞天下。”
“始皇高超的手腕、魄力、胆识的确惊人。”
“但打天下跟治天下不一样。”
“打天下时天下同心,但治天下却未必了。”
“韩非子说过:‘以妻之近与子之亲而犹不可信,则其余无可信者矣。’”
“而今的天下,对始皇而言,无可信之人。”
“为何?”
“因为人心难测。”
“世间熙攘皆为利来利往。”
“当初燕太子丹跟始皇是何等交好?最终却因各自利益相互反目。”
“道理是一样的。”
“你认为而今天下,有多少人会支持始皇?”
“当初郡县分封之议,朝堂绝大多数官员都支持分封,始皇却是选择了郡县。”
“这算不算站在了朝臣的对立面?”
“华夏经五百余年动荡,天下疲敝,然始皇是怎么做的?大兴各种工程,征发黔首、刑徒无度,惹得天下怨声载道,就连关中民众尚且抱怨极深,何况关东民众?”
“这算不算站在了民众的对立面?”
“去年的焚书,以及几天后的坑杀,让天下士人跟朝廷离心离德。”
“这算不算站在了士人的对立面?”
“还有六国贵族,夏商周三代,尚且会厚待,然秦是如何做的?”
“诸如此类,不计其数。”
“大秦的做法,本就不得人心,还是以如此暴虐的形式,又岂会真如始皇所料?”
“看你的身份,应是高爵子弟,甚至家中有位至列候的,你日后可以去查一下,这些年朝廷征辟官员,有多少官吏不就,又有多少官吏各种搪塞,就是固守本职,不愿‘高升’。”
“现在的大秦不仅民不聊生,就连官吏也跟朝堂背驰了。”
“就这种糜烂程度,你真认为始皇能对天下如臂使指?能一道政令下去,就让万民景服,天下顺从?”
“大秦的天下早就摇摇欲坠了。”
“只不过大秦武力尚在,始皇威望尚存,所以才能压住天下。”
“但这终究不会太长久。”
“终有一日,秦失其鹿,而天下共逐之。”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嵇恒的声音并不大,但落到胡亥扶苏耳中,却是让人不禁发寒。
嵇恒再度拿起案上的酒壶,试图倒出几滴酒来,可惜前面喝得太干净,摇了许久,都没滴下一滴。
他轻叹一声,颇为意兴阑珊。
对于始皇。
嵇恒还是很尊敬的。
始皇是一位对华夏做出伟大贡献的存在。
虽然他很喜欢说‘奋六世之余烈’,但若是真的细品历史,却会发现,根本就不是这样。
大秦的大一统并非必然。
始皇上位之时,赵国几欲霸天下。
虽后世都说长平之战后,赵国一蹶不振,实则并非如此。
在赵悼襄王手中,赵国已实现了中兴,南征北讨,攻城夺池,更是在跟秦军的对峙中,斩杀了蒙恬的大父蒙骜,杀秦军三万,不仅一雪前耻,还重振了军威。
那时的赵已初具虎视天下的实力。
而同时,魏国有信陵君辅佐,国势大有提升。
楚国则一直在号召合纵攻秦。
嬴政就是在赵几欲横行中原,魏冠带行于四方,楚纵成则帝的恶劣环境下,天才的抓住了六国不合,以及各国强势君主先后暴毙的几乎唯一的良机,运用庞大的间谍网和绝强的意志,一举打穿了纵亲之腰赵国,并最终在决心的对拼之中,打垮了楚国。
这才最终实现鲸吞天下。
秦王扫六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