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镇抚大秦_分节阅读_第77节
小说作者:一两故事换酒钱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53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25:34
  而后由郡上召开‘上计会’,审理这些数据,并根据朝廷规定,做出下一年度安排。
  实际就相当于地方‘两会’。
  而地方‘上计会’结束后,差不多已到岁末,各郡的‘上计吏’就会率领相关会计官吏,满载着‘上计薄’和各种备查资料前往咸阳,参加朝廷召开的全国性‘上计会’。
  不过这会议的规格要高上很多。
  工作汇报是九卿的‘治粟内史’,进行数据审核的是位列三公的‘御史大夫’,等到数据最终核实完毕,皇帝还会亲临上计会议,进行当面‘受计’。
  听取各地的数据汇报,评论各郡、各官的功过,并对来年工作做出指示。
  想到这。
  嵇恒眼中露出一抹唏嘘。
  他还记得自己第一次参加上计会议时,站着如喽啰,被朝廷的各级官吏指指点点,评头论足,却不敢出声反驳一句。
  而今想来,不禁莞尔。
  嵇恒低声道:“大秦开国时日不久,应该不会太过苛责。”
  “不然那些荒凉郡县的官吏,为了这道年关,翻山越岭、跋山涉水的来到咸阳,结果献上的只有惨不忍睹的政绩单,不仅要遭受一顿白眼跟呵斥,甚至还可能被当场撤职,大秦眼下应不至于如此短视。”
  嵇恒轻笑一声,神色颇为感慨。
  随即。
  他就眉头一皱。
  他想到了一件事,朝廷进行上计时,基本是朝廷最繁忙的时候,若是官吏都忙于审理年前工作,那‘抢钱’的事,又该让何人去做?
  很快。
  他就将此事抛于了脑后。
  这是扶苏担心的,他何必去庸人自扰?
  另一边。
  扶苏直接住进了书房。
  他已将管仲变法内容都看了一遍。
  扶苏合上竹简,惊叹道:“管仲的治国想法,果真是异于寻常。”
  “很多想法都有可取之处。”
  “重商!”
  “不过秦跟齐的情况有很大差异,有些东西并不适合照搬,像管仲提出的农业两年一征税,在大秦就行不通。”
  “齐的主要钱粮来源是税赋,而大秦眼下主要还是租赋。”
  “国储制度,确是可行。”
  “囤积足以控制市场粮价波动的粮食,实现丰饥平衡,控制粮价波动。”
  “当年关中大索,米贾飞涨到1600钱一石,若当时关中设有国储,或能大幅避免粮价飞涨,也不至当时饿殍甚众。”
  扶苏轻叹一声。
  他现在是终于明白,为何嵇恒对管仲这么推崇了。
  管仲的一些想法很有创造性。
  不过,最令扶苏上心的不是这些,而是‘官山海’。
  盐铁专营!
  开放盐池,让民间进行生产,然后国家统一收购,这一政策不仅控制了盐业的销售和产量,还控制住了盐价,更让朝廷获利颇丰。
  寓税于价。
  取之于无形,使人不怒。
  这种将税收藏在商品里的做法,简直是神来一笔。
  扶苏也不禁叹为观止。
  而且《管子·海王》有云:“令盐之重升加分强……千钟二百万……禺策之……万乘之国,正九百万也。月人三十钱之籍,为钱三千万。今吾非籍之诸君吾子,而有二国之籍者六千万。”
  若是朝廷对盐进行专卖。
  每升盐提价两钱,九百万人就能多收六千万钱。
  而大秦可是足足有两千多万人。
  这能多收太多税额了。
  不过提价这个念头,在扶苏脑海刚一闪现,就立即被抛弃了,大秦眼下已民不聊生,再对盐进行提价,无异是饮鸩止渴,只会得不偿失。
  大秦若是专卖盐。
  根本就不用提价,甚至还能降价。
  因为大秦专卖之后,没有中间商贾分利,就算降一些盐价,也会比现在的商税来的多。
  “见予之形,不见夺之理,这便是管仲的高明之处。”扶苏惊叹一声,而后蹙眉道:“也正如嵇先生所言,商贾占利太多了。”
  “而今天下疲敝,商贾该让利出来了。”
  扶苏从席上站起。
  他在书房中来回踱步,思索着‘盐铁专营’的可行性,最终坚定的点了点头。
  “朝廷专营盐铁,不仅能大幅提高财政,更能为民减负,虽没有发钱来的直观,却也是减负于无形了。”
  “这个法子称得上是利国利民!”
  随即。
  扶苏就眉头一皱。
  他若没记错,嵇恒对管仲的观点,并不算完全推崇。
  扶苏沉思道:“难道盐铁专营,有很大弊端?”
  “而且齐国推行管仲之法,却只强盛了一世,如此高明之策,不当这么快就夭亡,其中恐还有很多门道,只是现在我还察觉不出。”
  “罢了。”
  “明日便寻嵇恒问问。”
  “大秦时局艰难,需得尽早破局。”
  扶苏站定,朝书房外吩咐一声,再次坐回了席上。


第087章 专卖的诱惑!
  翌日。
  天色早是大白。
  嵇恒才睡眼惺忪的从席上爬起。
  稍加修整了一下边幅,将昨日剩的饭菜热了热,就这么将就对付了一下。
  而后悠哉的检查起院中的菜苗。
  雨过天晴。
  天空仿佛水洗过一般。
  很是澄净。
  天气已渐渐冷了。
  嵇恒也开始为过冬做准备。
  就在他忙活了一阵时,屋外响起细索脚步声。
  砰砰的敲门声响起。
  “门没锁。”嵇恒的声音悠悠传出。
  二道身影一前一后进到了院中。
  扶苏作揖道:“扶苏这几日将《管子》通读了几遍,也对管子推行的经济之策,有了一定的了解,只是认识上多少还有些不足,这次特意前来,想向先生请教。”
  嵇恒用粗布擦了擦手掌,不以为意道:“没必要这么客套,大家各取所需罢了。”
  “你既然看过《管子》,那你认为当如何‘抢钱’?”嵇恒将酒壶接过,坐到自己的专属躺椅上,颇有兴致的考校起了扶苏。
  扶苏面色淡订,镇定道:“管仲商贾出身,因而对钱粮更为敏感,他提出的‘官山海’,即盐铁专营之法,对大秦同样受用。”
  “民不食盐则无力。”
  “盐是生活必需品,可以少食,但不能不食。”
  “而今天下一石盐售价100钱。”
  “粮谷除了特殊情况,大多也就三十几钱。”
  “贱时更是只要二十钱。”
  “相比粮价,盐价明显高上不少。”
  “民众不可能一次购买一石,只会花两枚上下去买一升,以供給日常所需。”
  “商贾获利中,朝廷收泰半,除去生产运送等开销,一石盐,商贾至少可获利十几二十钱的利润。”
  “乍看获利不算多。”
  “然天下有民两千万之众。”
  “一年积累下来,商贾至少也能从中获利数百万钱。”
  “这几日,朝中正进行‘上计’,我也曾前去看望,对天下田租有一定了解,迁陵县有田舆五十二顷,田租折合成钱币,也才二十七万钱不到。”
  “贩盐的这几个大商贾,一年的净利润,就堪比十几个大县的田租。”
  “这还不算盐价波动,若是算上盐价波动,商贾获利只会更多,在我看来,大秦当效仿管仲之法,将盐铁官营,此举不仅能增加财政收入,在一定程度还能降低盐价,惠及于民。”
  “减负于民。”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11页  当前第7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7/71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镇抚大秦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