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镇抚大秦_分节阅读_第135节
小说作者:一两故事换酒钱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53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25:34
  足见其中黑恶。
  只是在愤怒之后,扶苏不由轻叹一声,道:“我本以为是官府失职,但在栎阳深入了解后,才发现官府并未失职。”
  “究其根本是官府标准的问题。”
  “大秦铁制农具的标准,已近三十年未做过改变,官府对铁制农具的标准,用的还是三十年前的标准,整整三十年,大秦的铁器制作工艺早就不知提升了多少,却还用着过去的标准,这又岂能制造出精良的铁制农具?”
  “我曾去询问过原因。”
  “一方面大秦的工匠是‘工’籍,几乎都是世袭。”
  “大部分工匠都不会选择将自己的技术倾囊教授给外人,而工匠本身又分外强调专业技术跟实践经验,一旦优秀工匠的后人没有父辈那般的能力,铸造器物的质量自然会下降。”
  “为了避免自己后人考核不过,继而受到官府的责罚,故这些工匠一直维持低标准。”
  “二来官商勾结严重。”
  “大秦的冶铁业并不算先进。”
  “为了满足天下需求,也为了更好推广铁制耕具。”
  “朝廷便特许商贾参与经营。”
  “因为官营铁制农具质量低下,几乎用不了多少次,就会出行一定程度的损坏,严重耽误农时,地方黔首只能选择购买商贾的高价农具,商贾过去就借此赚取暴利,而朝廷负责监管的啬夫官员,很多都为商贾贿赂,故对官营情况视而不见。”
  “任由一群备位充数的人充斥着官营作坊。”
  “决口不向上禀告提高标准。”
  “眼下铁制农具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况。”
  “官营的铁制农具,质量低下,但相对价格低廉,而商贾的铁制农具,质量更高,只是价格更昂贵。”
  “而今关中缺少青壮,只余一些老弱妇幼,若不用铁制农具,根本耕种不完田地,所以地方民众只能买铁制农具,而买官营的难堪大用,商贾的难承其昂贵,因而地方民众对官府始终是怨声载道。”
  “而像铁制农具之类的情况,在整个手工业不知多少。”
  “实在是触目惊心。”
  扶苏铁青着脸,面色很是阴沉。
  他身为大秦长公子,面对如此黑恶,岂能不闻不问?
  大祸已经显出端倪。
  不察觉则已,既已察觉,任何能无声无息?
  若听任官商勾结,任由地方继续盘剥,长此以往,民心根基岂会不丧失?
  正是了解到这么多黑恶,扶苏才这般坐不住,一回到咸阳,再给始皇上了奏疏后,立即忧心忡忡的来找嵇恒了,他若不将这些信息说出,心中实在是憋的难受。
  安静稍许。
  嵇恒终于说话了。
  “手工业的确有很多黑幕。”
  “也急需解决。”
  “从某种程度而言,这种情况是正常的。”
  “官吏跟商贾不同,商贾逐利,他们想将商品高价贩售出去,只能尽可能提高商品质量,而官府不然,官吏只起监督作用,相对于借此让民众获利,他们更希望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只要自己任职内,不出现大问题,一切照旧是最好。”
  “秦廷这些年过于关注大政,却是疏忽了对底层的关注。”
  “继而给了官吏上下其手的空间。”
  “其中大秦严格的‘工籍’便是问题所在。”
  “将门虎子,虎父犬子,这两种情况一直更替发生,严格限制民众的户籍,一定会阻碍技术的进步和发展,若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算你上书提高各项手工业的检测标准,最终依旧会重演今日之事。”
  嵇恒似想到了什么。
  补充了几句。
  “另外不要过于抬高制度的作用。”
  “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
  “活人又岂会真被一个死的制度束缚住?”
  “只要利益足够大。”
  “任何制度都会被破坏的。”
  “对于一切涉及底层的制度,在初期往往都对弱势一方更公平,这点是毋庸置疑的,但随着时间推移,这些制度只会越来越偏向强势的一方,因为到了后期,每个制度下都会形成一批利益相关的利益集团。”
  “这些人就如你方才说的‘啬夫’,他们在这个制度下谋利,本能的就会维护自身利益。”
  “这个问题没办法解决。”
  “唯一能做的,就是隔段时间清理一遍。”
  “避免真的尾大不掉。”
  说到这。
  嵇恒目光微闪,道:“或许让底层民众参与监督也是个办法。”
  “不过这个办法操作性不高。”
  “情况也难料。”
  嵇恒没有就此多说,继续道:“眼下大秦的腐化这么严重,某种程度其实是依托于世袭工籍,工匠一脉相传,他们跟官吏一直打交代,时间长了,自然会攀上交情,因而想有力避免这种情况,除了定期对官吏进行清理,还要打破当前的世袭制。”
  “让其他户籍的人也能为工匠。”
  “群众的力量是伟大的,是无穷无尽,也是富有想象力的。”
  “唯有让底层民众参与进来,尽可能激发民众的才能,才能推动手工业始终向前发展。”
  “眼下还难以做到这种程度。”
  “另外。”
  嵇恒顿了一下,道:“大秦开国已九年,但在很多生产技术方面,却出现了一定停滞,除了工匠懈怠,官商有意压制,跟大秦的皇室其实也有脱不开的干系,甚至于大秦的皇室才是主因。”
  “大秦皇室太贪了!”
  一语落下。
  扶苏却是当场愕然。
  大秦皇室是过于关心大政,有些疏忽了底层,但何曾限制过技术提升?
  扶苏满眼困惑。


第129章 牺牲皇权,成就大秦?!
  扶苏正襟危坐,问道:“嵇先生,你这是何意?大秦皇室何曾影响过技术进步?”
  嵇恒看了扶苏一眼,道:“在你眼中,大秦皇室是怎样的存在?”
  扶苏眉头一皱,却是不敢开口。
  嵇恒道:“大秦皇室是天下最大的贵族!”
  “身为皇族,自会要求跟其他贵族有明显的区分,大秦皇室作为天下最显赫的贵族,理所应当的会享受天下一切便利,其中自然也包含了各地出现的先进技术。”
  “为了彰显自身的尊贵,树立自身的别具一格。”
  “很多时候会将先进技术据为己用。”
  “有的是主动。”
  “而有的是被动,是地方官员献上的。”
  “只是假以贡品、祥瑞之名。”
  “对于技术相关的东西,始皇是欣然接受,甚至为了彰显独特,会直接将其设为皇家专用,那部分工匠更是,只能为皇室工作,除非是特别赏赐,不然寻常臣子根本不能触碰,唯有等到技术有了革新,这些‘过时’的存在,才会被大方的赏赐下去。”
  “继而再一层层的传导到下面。”
  “你还记得上次给我送来的贡品‘凉皮’吗?”
  “想制造凉皮需精细面粉。”
  “而想要碾磨出精细面粉,需要用的我门前的石磨,石磨在战国后期就已在燕赵问世,但几十年过去,却并未得到任何普及,在咸阳也几乎没有任何消息,石磨只要用过,基本就能察觉其便利。”
  “诚然。”
  “石磨造价昂贵。”
  “但你送了我凉皮后,我特意问过四周侍从,他们过去从未听说过石磨,最后我让他们向上询问,最终在九卿之一的郎中令处,得到了确切的消息,继而我才能高价买到。”
  “始皇坐拥天下。”
  “享受着天下的一切美好。”
  “但为了彰显自身的威严,树立自己高不可攀的形象,更为跟其他人展现区别,强势的将天下一切先进技术,稀缺之物据为己有,从某种程度而言,大秦皇室对先进技术的垄断,危害就不比官商勾连来的小。”
  “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始皇出行的车辇。”
  “铸造技术之高超可谓天下独绝。”
  “若能将其中技术用于修筑长城,修筑骊山陵等等,或许能大为减少民众辛劳。”
  “还有各地献上的各种奇珍祥瑞,我记得前年,有地方献上过一株谷穗高达百粒的祥瑞,若这些谷穗能落到农家手中,未必不能由此培育出高产的稻谷。”
  “这些最终都被存入了皇室私库。”
  “天下几乎大半先进技术,都会优先供于上层享受。”
  “官府跟底层是有一道明显鸿沟的。”
  “虽然这些技术、物品是底层发现的,但最终大多会落到官吏手中,而这些东西一旦落到官吏手中,除了少部分会很快回到底层,大部分都只会流转于官吏之间,唯有等官吏寻到了新玩意,这些东西才会重新回到底层。”
  “一来一去。”
  “也不知会浪费多少时间。”
  “你认为手工业制度过于陈腐,但这些未必不是上行下效。”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11页  当前第13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5/71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镇抚大秦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