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镇抚大秦_分节阅读_第226节
小说作者:一两故事换酒钱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53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25:34
  “家……”扶苏低语。
  嵇恒额首道:“就是家,只是很多人习惯把个人跟家庭混为一谈,但实则两者并不一定能对等,你们也都下意识认为,劳作是为了家庭的温饱,所以家庭对黔首而言很是重要。”
  “而这便是破局之处。”
  “家永远是人最温暖的地方。”
  “士卒在外省吃俭用,出生入死,为的是什么?”
  “为的正是这个家,为了让自己的家人能过的好,也为了让自己的家人,今后不用再遭这些苦难,所以他们不会轻易松口,因为在他们眼中,最切实最实在的东西就是田地跟钱粮。”
  “也最能传给下一代。”
  “所以从士卒本身出发,没东西能让他们认同。”
  “但若是放在家庭里就未必了。”
  闻言。
  扶苏只觉毛骨悚然。
  他深深的看着嵇恒,却是有种看到鬼一般,嵇恒这算计太毒了,他知道士卒不会轻易松口,寻常的东西也没办法让士卒认可,所以他根本就不管士卒自身,而是直接放眼于家庭。
  但家是社会稳定的基石。
  稍有处理不当,大秦恐就要出大事。
  扶苏面色微白。
  甚至都不敢喘粗气。
  嵇恒淡淡的扫了扶苏几眼,知道扶苏又想岔了,他还没那么失心疯,用家庭去威胁上百万将士,那就算有上万个脑袋,也禁不起砍。
  他冷声道:“士卒在外拼杀,为的是家庭,而真正论下去,其实是为的自己的后代,在能维持果腹的情况下,他们其实是乐于见到钱财耗费在后代身上,而这才是我让高、将闾他们编书的原因。”
  “硬的不行,那就来软的。”
  “士卒本身走不通,那就通过其子嗣。”
  “过去识文断字基本被士人等阶层垄断,鲜少能为底层拥有,秦人虽对儒生很是不屑,但真出了事,还是会毕恭毕敬的请识字的布衣士子出手,他们过去只是没有办法识文断字,若是官府给他们后代机会呢。”
  “他们恐就会开始权衡田地跟知识的价值了。”
  “只要有人动了心,目的就达到了。”
  “只要后续朝廷稍加引导,就会有越来越多的士卒,在家中有足够养活一家人的田地后,把其余的功赏用来培养子嗣上。”
  “因为对他们而言,知识那是上层人才能掌握的。”
  “他们的子嗣一旦习的,岂非有机会能从脸朝黄土背朝天的‘贱民’,成为大秦的吏,成为士人,成为贵族?!”
  “士卒在外出生入死为的就是子孙后代。”
  “但获得田地钱财最终又能如何?依旧还是面朝黄土背朝天,世世代代继续为黔首,遇到灾年,恐还要到处逃难,但若是有识字之能,至少也能算得上是一个布衣士人了。”
  “这两者间的差距可是很大的。”
  “而但凡有点见识,亦或者有点野心的人,在他们的眼中,官府给与他们子嗣上学的机会,是远比功赏得到的田地钱粮更有价值的。”
  “毕竟……”
  “这是能实现阶层跨越的!”
  扶苏跟胡亥良久无言。
  经嵇恒开口,他们才意识到一件事,对他们而言,识文断字,学习知识,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事,落到底层黔首眼中,却近乎是上天恩赐。
  黔首一生除非是真的没法活命,不然他们的一生都是为了家庭。
  而一个家庭最重要的是延续。
  嵇恒正是清楚认识到了这点,所以他没有选择从黔首自身出发,而是选择从黔首的后代出发,通过黔首的子嗣,来动摇黔首对田地钱粮的坚持。
  最终让黔首认可这种解决之法。
  这些年来,朝廷想了很多办法,试图让黔首松口,但一直没有做到,甚至于后续为了强行对象,将大量秦人迁移向南海北原,引得秦人怨声载道。
  胡亥就记得一件事。
  当初始皇南巡时,曾到过南海,当时始皇问过赵佗一句话。
  南海大军,军心稳定否?
  他当时年岁尚轻,并不懂其中含义,但今日听了嵇恒的话,也是赫然惊觉,只怕当时始皇就已意识到了问题,所以才特意问了赵佗,后续赵佗的答复是‘南海秦军老秦人,何变之有?’,这才让始皇最终放心。
  但现在嵇恒另给了一个解法。
  不同于寻常。
  而是从家族的延续跟前景为出发,跳出功赏只能兑现给士卒的角度,从而让出了一个更切实可行的办法。
  扶苏深吸口气,心绪久久难平。
  他依旧有些恍惚。
  他其实已明白了一些东西。
  识文,对他们而言,很是稀疏平常,但对黔首而言,却很难能可贵,因而朝廷只要开了这个口,就可以借此解决掉很多士卒的功赏问题。
  原本该赏赐的田宅钱粮都可以免去。
  唯一给出的就是授业。
  但相对于实打实的田宅钱粮,派一些人去给一些孩童讲课,对官府而言无疑是很划算的,因为只是简单识字的话,在官府眼中并不值多少钱。
  他抬起头,看向嵇恒,眼中满是敬畏。
  嵇恒这一手太绝了。
  在黔首眼中,田宅钱粮的确价值很高,但跟知识相比又明显有些不值,而在官府眼中知识是很低廉的,正是这么一来回倒腾,官府当下棘手的问题,顿时就迎刃而解。
  高!
  实在是高!!!


第189章 我,嵇恒,恶龙也!
  清风习习。
  吹动着发须,也吹动了心弦。
  嵇恒起身给自己倒了杯水,双眼略显茫然的看着天空,手中端着陶碗,他也不知自己这么做是对是错,但此举的确是解决大秦经年积累下来的陈苛最合适的一个办法。
  只是‘从娃娃抓起’,问世的太早了。
  他也不清楚,将这个‘魔盒’这么郑重的开启后,会对天下日后造成怎样的影响。
  但他并没有多的其他选择。
  他端起陶碗,汩汩的喝了一口,声音带着几分宽润,道:“这个办法没有想象的那么好,一旦处理不好,就可能官逼民反,过去官府施压的只是青壮劳力,一旦朝廷把目光放到了‘家庭’上,日后会酿成怎样的恶果,我自己也不敢预料。”
  “但就目前而言,此举最切实可行。”
  “也最容易囊括到大多数获得功赏的士卒。”
  扶苏目光微异。
  他还是第一次见嵇恒这般凝重。
  只是他有些不解,为何嵇恒会有这么深的担忧?
  扶苏虽心中很费解,但口上却道:“先生所言极是,奈何大秦统一天下后续进展太快,以至大多将士军功累积过多,加之后续还有南海跟匈奴的战事,大大小小功赏累积下来,已足以将朝廷压垮。”
  “先生尽管出言。”
  嵇恒知晓,扶苏对此了解的不深,他也不愿就此多说,只是就着这事继续开口道:“关中田地肥沃,因而粮食产量,相对于其他地方,其实是高出不少,加之大秦开启灭国之战后,大多得胜,不少士卒都趁此积累了不少财富。”
  “只是未曾全部得到兑现。”
  “即便如此。”
  “关中民众依旧还是选择相信朝廷,原因也很简单,因为黔首相信朝廷最终能够兑现军功爵制下的功赏,他们若得了那些功赏,当下所过的困苦日子,也将大为改善,甚至可一跃成为‘富农’。”
  “秦人过去一直在自己骗自己。”
  “但这种美梦,是不能被戳破的,一旦被人戳破,秦人感受到自己受到了官府欺骗,那从内心深处爆发出的愤怒跟疯狂,是足以将整个秦廷吞噬的。”
  “到时……”
  “世人无人会怀念秦国。”
  “也不会有一人如六国余孽那般想着为秦复国。”
  “哀大莫过于心死。”
  扶苏听到嵇恒的话,神色变得很是严峻,只是他也不得不承认,若秦人真的认清了现状,多半会如嵇恒说的那样,对朝廷怨声载道,也无一人会感念大秦的好。
  他苦笑着摇摇头。
  嵇恒接着又道:“正因为此,这件事才必须去解决,只是如之前所说,靠真的实打实兑现功赏,朝廷是做不到的,只能另辟蹊径。”
  “黔首说不动、说不通。”
  “那就换条路。”
  “他们在外拼杀,大多不是为了什么功名,为的只是改善家里的情况,以及给子孙后代提供更为优越的环境。”
  “正因为此。”
  “我的建议才有可行之机。”
  “而这只有关中老秦人才有推行的基础。”
  “老秦人手中大多都有一些田地,虽不能真的解决温饱,但只要不每年交非常高昂的口赋,一家的口粮是能保住的。”
  “所以他们是有接受自家孩子上学的条件的。”
  “不过……”嵇恒抬眼看了看扶苏跟胡亥,摇头道:“直接这样推行,受到的阻力将会无比大,因为这撼动的是整个‘士’的阶层,以及因此受利的‘吏’,牵涉面之广,是牵涉整个关中的。”
  扶苏从席上站起,缓缓道:“所以先生让二弟等人做识文断字的书籍编纂,为的就是不引起‘吏’的不满?”
  嵇恒点点头道:“吏的任选,大秦过去是通过学室。”
  “学室学的东西很多,除了识文断字,还要写公文,算术、军事等等,学室制定下,大秦培养一名合格的‘吏’成本很高,一来朝廷担负不起,二来‘吏’的阶层也会对此不满。”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11页  当前第22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26/71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镇抚大秦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