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骑兵似乎已经跋涉了很久,魁梧的身躯有些消瘦,精神更是大为萎靡,脸颊被晒得通红,他们的身上,都披着一身铠甲,只是上面早已充满了灰尘,遮住了原本的颜色。
啪!
缭可一鞭子抽到马匹上,马匹吃疼,脚下的速度又快上几分。
此时的缭可,再不复咸阳的从容,盔甲松垮的披着,额头上全是汗水,头发凌乱。
他前几日奉命去勘察云中郡附近匈奴的动向,经过几日的勘察,已大致摸清这些匈奴的走向,眼下正准备回云中郡复命。
只是相较刚出发时的意气风发,经过这几日的摧残,整个人是精神萎靡。
又走了一阵。
一伍人终于决定歇息一会。
“伍章,喝口水吧。”边上的一个士卒,给缭可递上水壶。
缭可舔了干裂的嘴唇,抓过来刚想灌进嘴中,最终只是轻轻的沾了一下,润湿了一下嘴唇,北疆不比关中,想在这鬼地方找到水源,却是不知要耗费多少时间,因而丝毫水都不敢浪费。
尤其现在还在赶路。
更是如此。
“兄弟们,省着点水喝。”缭可依依不舍的将水壶扔了回去,抬头看着湛蓝的天空,忍不住骂道:“这里是什么鸟天气,大早上的冷死,大中午却是热死。”
“不过距云中不是很远了。”
“再坚持坚持。”
几名士卒都喝了口水,几人就这么牵着马,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伍长,你现在知道后悔了吧?”一个矮小的青年,将水壶递了过去,一脸玩味道:“真不知道伍长你是怎么想的,多少人想回去都回不去,你分明在咸阳呆的好好的,怎么就想不开,来边疆呢?”
“现在这种鸟日子,恐要一眼看不到头哩。”
缭可只是笑了笑。
北疆的情况,他其实有过打听。
随着战事停歇,北疆的三十万士卒,也都在北疆数郡驻守下来,而且一驻守就是数年,三年前,始皇更是颁发政令,准许他们拖家带口迁移到边疆,并给与了很高的优待。
但军中响应者寥寥。
他们从军是为杀敌立功获爵。
不是想在北疆扎根。
只是四五年过去,朝廷似乎就没有想将他们放回去,甚至每年回去的名额都十分稀少,这也导致,每到那个时候,军中有关系的找关系,没关系的想方设法的塞钱,就是为争得那少量的回乡名额。
在听到缭可是主动来边疆时,几人都满眼不可思议。
“伍长,你是怎么想着来戍边的?”有人终于憋不住,将心中的困惑问了出来,其他人也好奇的看了过来。
缭可面露犹豫。
他迟疑了一阵后,开口道:“我是听从了一个人的建议。”
一语落下。
附近的四人齐齐沉默了。
良久。
矮小青年才急声道:“伍长你这是得罪他了吧?边疆是什么情况,都过去一两年了,谁还不知道啊?这时候建议你过来,这人简直坏透了。”
“伍长你被骗了!”
“这种荒唐的话,伍长你也能信?”
缭可眉头一蹙。
他并没有开口反驳,只是沉默作为回应。
他若说出自己服役其实是在咸阳当侍从,只怕这几人会更加暴跳如雷。
“伍长,你平时看起来多精明的,为何在这事上就犯了蠢呢?现在已经不是以前了,天下太平了,也没有战事了,别说入伍获得军功,进来后,能不能回去都是一个问题。”
“我沅都服役四年了。”
“前几年还跟着上将军讨伐匈奴,结果呢?仗倒是赢了,人却还留在这,甚至军中那些二五百长、校尉这些,一个劲的建议你举家搬迁过来。”
“他们当真以为我沅傻?”
“这要是搬过来,还有回去的机会?”
“只是这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这日子也实在太苦了。”
说着。
沅的情绪也低落下去。
在这边待了几年,他们其实已明白过来。
朝廷恐不想放他们回去。
尤其陛下在下令修长城后,不少士卒一跃成为了田卒,直接就扎根在了边疆的数郡,他又岂会看不明白状况?
他宁愿当最累的燧卒,也绝不去当田卒。
他想回家!
他相信自己是能回家的。
一定能!!!
其余几人同样眼神一黯。
这几年,他们风餐露宿,时刻听令在各地驰骋,防范匈奴的小股入侵,眼下长城还在修建,但匈奴根本没有死心,匈奴大部的确已逃亡数百里外,只是北疆附近依旧留存着小股匈奴势力,不时南下惊扰。
让人烦不胜烦。
他们也一直在跟匈奴斗智斗勇。
只是这种生活不是他们想要的,若有机会,他们想回去。
缭可感受到四周的氛围,坚定道:“我相信这人说的,军队就是我的机会,你们也莫要这么伤感,朝廷不会忘记你们的,你们也一定能回家。”
听到缭可的话,沅忍不住嘲讽道:“伍长,你才来这边没多久,对边疆的情况根本不知,等你在这边多待上一阵,你就知道你现在的想法多么可笑了。”
“天下变了!”
“天下已不需要那么多上阵杀敌的将士了。”
“陛下需要的是在云中郡、上郡、雁门郡种田的田卒。”
缭可摇了摇头,道:“你既然都说了天下变了,那为何北疆的情况不能变?朝廷的确需要更多的戍边田卒,但未必不能将我们日后放回去。”
“我相信那位先生说的。”
闻言。
几人对视一眼,眼中满是嗤笑。
他们只觉得缭可在自欺欺人,朝廷若想将他们放回去,早就放了,至于出台各种政策想让他们拖家带口的搬过来?
安静稍许。
沅似想到了什么,忧心道:“我这次出任务时,好像听说了一件事,就是关中出事了,伍长你既是刚过来,应该听说过,具体关中发生了什么事?”
缭可点了点头,道:“这我的确知道,在我来这边时,关中的确发生了一件大事,就是满载盐铁的船只沉水了,那盐铁数量之巨,足以影响关中整年的生计生产。”
在缭可开口后,四周惊呼连连。
“什么?”
“还有这事?”
“最后情况怎么样?”
“……”
沅等人一脸焦急。
他们都出身关中,若真发生了这种大事,只怕自家今年会很难,尤其是自己没在家中,缺少青壮的情况下,今年家里恐会出大问题。
缭可笑道:“你们不用担心,事情已经解决了。”
“少府从敖仓运了大量的盐铁,在我临走前,盐铁缺少的情况,已经彻底解决了,甚至各地都有了剩余,对此,朝廷还提高了盐铁的质量,而且没有增加任何的价格。”
闻言。
沅等人长舒口气。
他们还真怕此事没得到解决。
若官府不能解决,他们一家老小的生计可怎么办啊?
沅再次问道:“伍长,你确定官府出手了?此事也当真解决了?这可说不得谎,我家就几个老弱,若是没有解决,这可是要出人命的。”
缭可肯定的点头道:“这还能有假?”
“我又怎么可能在这事上骗你们?我缭可做不出这种事,我说的千真万确,而且这事还是长公子一手负责的。”
“你们或许都想象不到,这次的事处理的有多严重。”
“整个廷尉府都被处罚了。”
“原廷尉蒙毅更是直接被罢免了,到我离开时,都没有听说任何消息,至于廷尉府的其他大大小小官员,还有少府治下的盐官铁官,全都受到了处罚,这惩治的规模可谓为所未闻。”
“你们眼下虽没有听到,但这次回去,就能听到消息了。”
听到缭可的话,沅等人一脸不敢置信。
蒙毅?
他们对蒙毅不太熟。
但这个蒙氏他们可太过了解了。
沅道:“蒙……蒙毅?”
“我好像听说过这个名字,他是不是我们上将军的……”
缭可点了点头,道:“正是上将军胞弟。”
听到是蒙恬的弟弟,几人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随即只觉头皮发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