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镇抚大秦_分节阅读_第269节
小说作者:一两故事换酒钱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53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25:34
  “这是为何?”赵高目光闪烁,不断的追问着。
  胡亥欲言又止。
  他不知这些话该不该说。
  但出于对赵高的信任,还是决定说一些。
  他沉声道:“父皇立储,为的是以给储君铺路,在朝中颁发一些政令,对天下现状做一些改变,而其中的由头,便是我在南海遭遇的袭杀,这段时间父皇引而不发,为的就是这个后续。”
  “甚至……”
  “可能会引起不少朝臣不满。”
  “而我胡亥作为这个事件的牵头者,无论如何是得不到朝臣认可的,因而从任何角度来看,我胡亥都没有机会成为储君的,这次的朝堂争论本就是一个过场,对最终的结果根本不会有任何影响。”
  “赵卿你太过高看朝臣的影响了。”
  胡亥摇了摇头。
  闻言。
  赵高反倒冷静下来。
  他颇有深意的看了胡亥几眼,又在脑海沉思了一下,凝声道:“按公子所说,陛下其实早就在心中决定储君为长公子了?”
  “的确如此。”胡亥点了点头,苦笑道:“我在南海收了一份投书,又遭遇了一次袭杀,这也导致在父皇心中,我并不是一个所谓的遵纪守法之人。”
  “因而我将此事告诉陛下时,遭到了陛下一顿叱骂。”
  “原因便在于此。”
  “也是从这时起,我跟大兄的储君之争,彻底发生了偏移。”
  “父皇因此选择了大兄。”
  “至于这次朝会为何会是议立储,我却是不清楚,但想来父皇定有深意,只是我想不明白罢了。”
  赵高若有所思。
  他凝声道:“如此说来,陛下这几日没有上朝,未必真是身体欠安,而是故意不去上朝,为的就是营造一个立储的氛围,继而将立储之事给定下,从而再去做公子前面说的后续布置。”
  “的确有这个可能。”胡亥想了想,对此表示认同。
  赵高狐疑的看了胡亥几眼,好奇道:“公子为何会知晓这些?又是那嵇恒告诉的?”
  胡亥道:“赵卿,你莫要对嵇恒生出这么大的怨恨,他不会出仕的,这些只是他对天下形势的判断罢了。”
  “臣岂会对一布衣生出不安?”赵高冷哼一声,满眼不屑道:“臣只是担心公子为会此人蛊惑,这人为六国余孽,心术不正,公子若太过信任此人,早晚会出事的。”
  “而且此人明显更信任长公子。”
  “公子根本不用把这人太过放在心上。”
  “嵇恒不是这样的人。”胡亥下意识为嵇恒辩解了一句。
  赵高摇头道:“公子涉世不深,不知人心险恶,但我赵高从小摸爬滚打,岂会不明白这些?”
  胡亥张了张嘴,没有再开口。
  赵高眉头紧锁,沉思了一阵,突然道:“公子既陛下后续会有决断,那可否将此事为公子所用,为公子在朝中张目?”
  “毕竟储君也就只是个储君。”
  “能立就能废!”


第212章 今日还国,冠剑任事!
  立储朝会结束已有数日。
  然朝臣对这次的立储之事却三缄其口。
  似心中存有疑惑。
  另一边。
  扶苏等人离开九原后,便踏上了还国之途,途中气氛很是轻快。
  在军中待得时日越久,扶苏越发秦军气质不凡,也越发深刻的体会了父皇当年让自己结识蒙氏兄弟的苦心。
  平心而言。
  在一个少年成长之期,能以蒙恬这般人物为师,能在雄风浩荡的军中历练,不得不说是一种莫大的幸运。
  只是想到这些,扶苏就暗自蹙眉。
  蒙恬为其外师,但他从不以自己外师之名自居,一心为国,不过当年匈奴扰边,父皇派蒙恬领兵出征,北上便是数年,而在这几年间,他却不知如何跟儒生走在了一起。
  而今回想起来,心中是百感交集,说不清其中滋味。
  这种感慨并未持续太久,扶苏的心神又投入到对军中的了解上,这一趟军旅之行,让他对大秦军队有了切实认识,对底层的情况,更有了详细的掌握,对嵇恒当初所说,更是信服了几分。
  这才是此行最大的意义。
  直道悠长。
  从动身返回开始,到还国咸阳,也是历经了七八天之久,一路风尘下来,扶苏也是深感身体乏累。
  在跟蒙恬跟李信拱手告别后,扶苏径直回到了宫中。
  宦官魏胜早早就恭候在了殿外,见到扶苏回来,也是连忙恭迎了上来,此刻的扶苏并非身穿公子服,而是一身便军皮甲胄,一领金丝黑斗篷。
  “臣魏胜恭喜公子,贺喜公子。”魏胜跪伏在地,眼中掩不住的兴奋。
  闻言。
  扶苏却是一怔。
  他好奇的打量了魏胜几眼,疑惑道:“你在恭喜什么?又在贺喜什么?我为何听不明白?”
  他并未说虚。
  他一直在军中,对朝中的情况知之甚少,后续接到诏令,便一直忙于赶路,中途也并未收到任何消息,对朝中商议的立储之事毫不了解。
  魏胜激动道:“公子这几日忙于赶路,恐是没有听到消息。”
  “陛下已决定立公子为储了。”
  “臣为公子贺。”
  魏胜再次长身一拜。
  “父皇决定立储了?”扶苏一愣,随即心神一凛,肃然道:“魏胜,这种话可不能胡言,你从何处听到的消息?又是谁告诉你的。”
  扶苏一脸谨慎。
  魏胜狐疑的看了看扶苏,似发现扶苏似真的毫不知情,也只能拱手道:“公子或有所不知,在五日前,陛下便召开了一次朝会,朝会内容商议的便是立储之事,当时满朝数百名朝臣商议,最终定下了立储公子。”
  “臣本以为公子早已知晓。”
  “只是看公子模样,似是完全不知情,这臣倒是有些不明了。”
  魏胜实话实说。
  随即,魏胜似意识到自己这番话有些不妥,连忙找补道:“想必公子那时正忙于赶路,朝中因此没有将此事禀告给公子,而且陛下的正式告书还未直接颁发出来,公子不知情倒也是正常。”
  “只是此事在宫中、城中早已传开。”
  “臣岂敢糊弄公子?”
  见魏胜一脸认真模样,扶苏却是信服了几分,心中对此很是惊疑,但更多的是一股浓浓的不安跟忐忑。
  储君二字,意义非凡。
  这代表着责任。
  他已非是当年懵懂无知之青年。
  在这大半年里,更是得到了飞速成长,也是真切品味到责任之巨,担负的天下之重,恍惚间,他甚至开始自我怀疑起来。
  自己当真担得起这天下重任?
  他不知道。
  他唯一知道的便是倏忽十年光景,秦国便鲸吞了天下,国家骤然大了,国事骤然多了,昔日的一国秦王,也早已变成了天下共主,变成了皇帝陛下,这只是最为浅显的变化,更为深层次的变化,却是远远超出天下人的理解。
  世间绝大多数人以及之前的自己,视野中只有皇帝无比神圣的权力与光环,但唯有真正的对这个国家有了了解,才知道这种想法是何等的简陋。
  国家的大扩与权力的猛增,对于君主精力的掠夺是恐怖的。
  大秦立国不过九年,他却看到了父皇的迅速衰老,也看到了父皇每日的巨大辛劳,这种辛劳艰辛根本不是常人能够理解的。
  天下的暗流,朝臣的相争等等,即便身居高位,同样也如履薄冰。
  他过去不曾一次的想过成为储君,甚至不少时日一直以储君的身份自居,但这个储君之位真的落到了自己头上,扶苏却难得有了一丝怯意跟躲避。
  扶苏看着魏胜,严肃道:“储君之事勿要再言,父皇诏书并正式颁发,我依旧只是一位公子,跟其他弟弟并无任何不同,你也莫要对外胡乱声张,若是为我知晓,定严惩不贷。”
  魏胜连忙道:“臣不敢。”
  扶苏进到殿内,跟魏胜一般,他的正妻、妃、子女都在殿内贺喜,扶苏深感厌烦的挥了挥手,示意他们离开,只是说了声自己舟车劳顿,不想理会这些,说完便径直沐浴更衣去了。
  半晌。
  扶苏换了身整洁的衣裳。
  他并未在雍宫待太久,直接去觐见了父皇。
  扶苏回宫的消息早就传入始皇耳中,对于扶苏的到来,始皇丝毫没有意外,他平静的打量了扶苏几眼,欣慰的点了点头,道:“黑了,瘦了,但比过去更显精干了。”
  闻言。
  扶苏心头一热。
  他已很久没得到父皇夸奖了。
  这一次,始皇第一次为扶苏放下了几乎永无休止的案头事务,也第一次下令在书房中设置了小宴,疲惫松弛的靠着坐榻与扶苏攀谈起来。
  父子二人,始皇问着,扶苏说着。
  扶苏将自己在九原大军中的所见所闻一一说了出来,其中包括九原大军对匈奴的防范与反击,也说了自己在军中底层的见闻,还夹带着说了一下自己南来北往途中的种种见闻。
  书房中气氛很是融洽。
  在听了一阵扶苏的见闻后,嬴政饶有兴致的问道:“你这一年在地方花了不少时间,曾在老秦地走了一遭,也在荒凉的北原待过,给朕说说,天下现在的治情如何?”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11页  当前第26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69/71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镇抚大秦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