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
×
loading..
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镇抚大秦_分节阅读_第313节
小说作者:一两故事换酒钱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53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25:34
  另一边。
  时岳同样很是困惑。
  他对于自己这次被征调是稀里糊涂的。
  来到零陵已有数日,他都还有些没回过神,他只是一个亭长,何以会被殿下看重?
  虽然他知晓这次前来的除了自己还有一位亭长。
  但此人似并不在征调之列。
  即是说,他其实是这次征调官吏中身份最末的,而这更是让时岳有些忐忑不安,因而在这几天内,也是趁着机会,跟其他人去走动了一番,试图打听出更多消息,只是打听出来的消息寥寥。
  唯一知晓的便是引荐自己的是张苍。
  他并不认识张苍。
  也没资格。
  在几日不安的情绪下,他的心神渐渐镇定下来,在一番思索后,脑海中陡然浮现出几个身影,当初来秦亭的几个官吏,这几人在离开时,便曾说过自己日后或会被得到重用,他当时并不以为然。
  也并没有当回事。
  但这段时间的经历,却让他若有所思。
  或许真是这几人为自己开口了。
  想到这。
  时岳也心生感慨。
  他其实后面都绝了高升的想法。
  也的确看不到希望。
  加之这几年地方越来越有不稳的迹象,他也渐渐生出了一些不安,只想守好自己的秦亭,没曾想,就在自己彻底放弃升迁之后,却能柳暗花明,这属实是让人有些意想不到。
  但他心中还是很感激的。
  毕竟……
  这次的机会实在非凡。
  非是寻常。
  这可是大秦储君的事务府,若是自己能入了储君之眼,日后的仕途定是一路平坦,这可跟寻常的升迁之路大不相同,还不会受到太多地方的掣肘跟影响,前途一片光明。
  就算再无动于衷的人,面对这种场景,恐也难以平静。
  咸阳,蒙府。
  蒙恬自从被叫回来后,便一直待在了咸阳。
  蒙恬对此并无任何异议。
  书房。
  蒙恬手持兵书,手不释卷的看着。
  一旁的蒙毅毅然,他虽然被去了职,眼下更是没有职务在身,却并未松懈分毫,一直在进取学习,他眼下目不转睛看的正是三个月前廷尉府颁布的《商律》。
  在看了一阵后,蒙毅放下竹简,轻叹道:“当初兄长极力反对我出任廷尉一职,我起初还有些困惑,眼下也是终于明白,兄长是在为我着想,我虽饱读律令,但我熟读的律令,大多停留在竹简上,并没有真的掌握,也没有太过敏锐的意识。”
  “若非陛下信任,恐根本难以胜任。”
  蒙恬摇摇头道:“陛下当日即选定你为廷尉,自是信任你可以胜任,而你在廷尉一职上,所做并无太多过错,只是你的经验太过欠缺了,也难以面面俱到,你过往也太过顺风顺水,一遇挫折,便很容易失去分寸,如今虽被免去了廷尉一职,但经过这一段时间的沉淀,你其实已经比过去长进了不少。”
  “而且……”
  蒙恬迟疑片刻,凝声道:“《商律》之事,你其实不宜牵扯太多,此事恐未必就这么结束了,陛下将你去职,未尝不是在保护你。”
  闻言。
  蒙毅眼中露出一抹异色,惊疑道:“兄长何出此言?”
  蒙毅摇头道:“只是一种预感。”
  “这《商律》其实是殿下一手促成的,但就算我远在北疆,听闻这个《商律》也很快明白,这些律令的颁布对商贾的打击之重,自古以来商贾都是奇货可居、待价而沽的代表,这些人不事生产,理应受到严惩。”
  “然过去对商贾只是在身份地位上打压,非是限制商贾的商业往来。”
  “《商律》则不然。”
  “它恢复了商贾一定的身份地位,但同时却在商贾最看重的钱财上,做了极大的限制,可谓是釜底抽薪,将商贾彻底控制在朝廷手中,但就目前来看,《商律》很难真的执行下去,期间恐还会有不少反复。”
  “因而短时是难以平息的。”
  “你对商贾的经营之道并不熟悉,也从未跟底层的贩夫走卒、商贾打过交道,你若继续执掌廷尉府,恐会让《商律》的执行变形,到时反会适得其反,而这段时间,你虽不在朝堂,却依旧可观察其他官员是如何做的,你可从中吸取不少的经验,这对你日后重回朝堂,也是大有裨益。”
  蒙毅点点头。
  他看向蒙恬,问道:“兄长回咸阳已有不少时日,可知何时能返回军中?”
  “此事当由陛下定夺。”蒙恬道。
  随后。
  蒙恬沉声道:“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短时不会回北原大营。”
  说到这。
  蒙恬目光闪烁。
  他其实心中早就明白了。
  陛下这次召自己回来,又让扶苏去南海处理军事,未尝不是对军中将领生出了忌惮,而将自己留在咸阳,也能最大限度的保证,军队不会生出任何乱子,毕竟若扶苏的主张传到北原军营,若自己当真对陛下有异心,恐会借机生事,这非是陛下想见到的。
  他蒙氏世代相秦。
  从未对陛下生出过任何异心。
  陛下选择将自己召回,也未尝不是出于信任。
  此外。
  等扶苏殿下在南海推行的事顺利,恐也会将此策用在北原大军上,对于朝廷的举措,他心中并无任何不满,甚至是乐于见到朝廷这么做,因为随着王贲的病逝,军中俨然是蒙氏一枝独秀,这其实是很危险的信号。
  他这些年一直在尽力避免。
  只是他蒙氏两兄弟,一人位列大秦上将军,一人位列九卿,权柄之重,根本就隐藏不住,但好在,随着蒙毅的‘犯错’,蒙毅的官职被拿掉,朝廷也开始对军队做一些整顿,这意味着一直悬在蒙氏头上的利刃被陛下收回了。
  他不禁心安不少。
  过去蒙氏太受陛下恩宠了。
  这种亲近已到了让蒙恬有些害怕的地步。
  不过这大半年来,他却是渐渐安心下来,眼下虽待在家中,却是感觉无比安宁。
  而通过待在咸阳的这段时间,蒙恬也是狠狠恶补了一些朝中事务,对咸阳这一年来发生的事,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只是知晓的越多,越是意识到扶苏变化之大。
  这种变化已让人有些惊骇。
  甚至于。
  蒙恬已经有些看不清这位储君了。


第242章 为治天下,未雨绸缪!
  在蒙恬抬头南望之时,扶苏已到达了岭南军营。
  赵佗等人早已在大营外恭候。
  扶苏从辇车上走下,望着前方瘦弱的将士,眉头微微一皱。
  他其实对南海的恶劣情况有所耳闻,但真的到现场一看,才知晓这边的情况比自己想象的还要恶劣。
  穷山恶水,不外如是。
  扶苏朝众将士微微欠身道:“诸位将军,这些年辛苦了。”
  赵佗领首道:“身为帝国军人,自当奉命职守,这都是末将等人应做的。”
  扶苏道:“我过去远在咸阳,虽对南海的情况有所耳闻,却也实在没有想到,南海的环境会这么恶劣,这般炎热的天气,恐根本不是秦人能够适应的,前两次讨伐,大军之所以会损失惨重,非人之罪,天也!地也!”
  赵佗动容道:“都是臣指挥不利。”
  扶苏将赵佗等人扶起,迈步进入到了军营。
  营帐之内,诸将列席。
  扶苏看着这些肤色黝黑的将领,若非这些人操持这一口秦腔,恐无人会认为这些人是秦人,原本他记忆中身形健硕的将领,在南海这几年下来,也大多变得削弱,他再度朝这些将士一礼。
  礼毕。
  扶苏缓缓直起身子。
  他问道:“扶苏这次前来要做之事诸位恐已知晓。”
  “为治天下,未雨绸缪!”
  “诸位也莫要怪扶苏多疑,我今日要说的是,天下大局尚未安宁,山东之复辟暗流依旧汹涌,当此之时,数十万老秦军民长驻南海三郡,实则是老秦人去做南海人也,也是说,老秦人为华夏挑起了融合南海的重担,而这种策略,朝廷早前就已定下,只是上次我幼弟胡亥来南海,却是经历了一场直抵人心的叩问。”
  “也是从这场叩问中,朝廷才第一次知晓,军中士卒真正的态度。”
  “思乡之情难移。”
  “而这其实是人之常情。”
  “然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也。”
  “若有变故,天下何安?”
  “非是我扶苏不愿相信老秦人对大秦的支持,而是时势使然也,南海五十万士卒,多是秦人,而在这段时间,朝廷清查了关中人口,却是惊骇的发现,留候在关中的老秦人数量竟不足顶峰时三成。”
  “这实在令人骇然。”
  “若有风云动荡,岂非大险哉?”
  “故而朝廷重新纠正了对南海的战略。”
  “决定让士卒分批返回。”
  “不过眼下第三次讨伐瓯越的战事将要开始,虽然这次征伐的规模较小,却也不能有丝毫大意,加之我这次前来有些过急,所以第一批有机会回到咸阳的士卒注定是少数,而且在几番商议后,决定先从军中中下层士官着手。”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11页  当前第31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13/71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镇抚大秦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