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镇抚大秦_分节阅读_第410节
小说作者:一两故事换酒钱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53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25:34
  他沉声道:“不要继续了。”
  “将这则谶语散布在吴越本就是一个错误。”
  “我们恐反会受到牵连。”
  “这是为何?”何瑊面色凝重。
  张良苦笑一声道:“因为秦廷若是没准备大肆搜查,结果因为这则谶语,对东南进行大肆搜查,而且还将消息传出,到时其他贵族会如何看我们?会不会认为是我们在暗算他们?”
  “到时岂会不因此与我们结怨?”
  闻言。
  何瑊面色一急道:“这我们当初也没有想到啊,本以为这次始皇的意图是针对我们而来,还有便是教化宣示,哪曾想,始皇根本就在戏耍我等,若是早知如此,我等又岂会做这么冒失之举?”
  听到何瑊提到教化宣示,张良一下子怔住了。
  他想到了。
  他知道自己遗漏什么了。
  教化宣示!
  修人事以胜天。
  这才是始皇这次巡行的主要意图。
  但这几个月下来,始皇当真进行过教化宣示?
  没有。
  但其实是有的。
  只是他们的注意力都在秦军的搜捕上了,忽略了始皇一直在做的事,在云梦望祀舜帝,在庐山刻石颂扬大禹治水之功,这难道不是教化宣示?
  而且这次始皇出行,都是在大庭广众之下,也是借机将此观念传至四方。
  只是他们都疏忽了。
  准备说。
  他们的目光都放在了另外的事情上,根本没有注意到,始皇一直在推进旧楚的宣扬教化,而且相较于舜帝,这次始皇的祭祀禹帝提到的更多。
  大禹是何其人也?
  五帝之中,最具事功精神的一人。
  功业超迈前代,奠定华夏文明之根基之人也。
  一言以蔽之。
  华夏族群迈入国家时代,自大禹始也。
  过去禹帝在天下人心中地位并没那么高,尤其各地盛行各种巫术神鬼邪说,主张通过祭祀祈祷的方式来改变困局,所以禹帝相较其他四位帝王,在民间的认可度并不高。
  但始皇这次巡行登临庐山。
  庐山何也?
  一座不具宣教意义的大山罢。
  然又有传言,庐山之名,来源于《山海经》,而《山海经》创于大禹。
  原本一座不具宣教意义的大山,嬴政这次不仅亲自登临了山巅,还在上面留下刻石,颂扬大禹治水之功,若庐山之名真来源于《山海经》,又出自大禹之手,恐就别有意味了。
  嬴政古今天下第一位皇帝。
  他对天下的影响力是无比巨大的,如此一座名不见经传的山峰,却被刻意留下石刻,定会引得大量人前去围观,在朝廷有意推波助澜下,大禹之功业定会为世人记起。
  润物细无声。
  大抵便是这般举措了。
  而大禹治水之事,天下皆知,这跟秦廷主张的修人事以胜天,又互相契合,悄无声息间,就把这个观念灌输到了世人脑海,还不会因此引起太多的反感。
  手段实在高绝。
  尤其用不了多久,嬴政还会前往会稽山。
  传言,大禹便是崩逝于会稽山,葬在会稽山。
  山上有禹冢……有鸟来为之耘,春拨草根,秋啄其秽……
  山东有湮井,去庙七里,深不见底,谓之禹井。
  秦廷手段变了。
  不再如过去一般只知道蛮横推行,根本不理会底层的反对,一个劲的强压,眼下却变得更加谨慎,也变得更加柔和了,只是这种变化,对张良而言,十分的危险。
  他并不希望见到秦廷这样。
  他更希望见到过去那个骄横冷酷的大秦。
  张良目光闪烁。
  远方升起的太阳,此刻已有些刺眼。
  他心中生出一股紧迫感。
  他迫切的想见始皇一面,哪怕只是遥遥的望着,他必须要搞清楚,秦廷为何会突然生出这么大的转变,大的有些令人震惊,有些害怕,更令人惊惧。
  张良收回心神,将目光移向了右侧。
  那是会稽山的位置。
  也是始皇日后祭祀大禹的地方。
  小舟在船桨的波动下,缓缓的驶向了岸边。
  而在小舟停靠不久,水面上就突然多出了数十艘黑影。
  而船头赫然飘扬着一面旗帜。
  秦!!!


第309章 殷通的恼怒!
  会稽郡。
  郡守府内殷通来回踱步。
  心绪不宁。
  他这一段时日是寝食难安,尤其是想到云梦泽附近郡县发生的事,更是让他如芒在背,他对云梦附近的情况多少是有些了解的。
  那边同样是六国贵族的集聚地。
  不过相较吴越之地,云梦更多的其实是流寇、亡人,六国贵族的数量总体并不算多,即便如此,在始皇大力排查之下,也是有近百名官吏锒铛入狱。
  眼下附近郡县官吏人心惶惶。
  他同样心神不宁。
  他跟六国贵族的关系同样匪浅,私下更是没少跟六国贵族联系,甚至之前还有意放跑过项梁等朝廷通缉要犯,若朝廷真细查下来,多半会查到自己头上,到时他恐真就危险了。
  这时。
  他唤进来一名小吏。
  仔细询问起自己前几日吩咐下去的事。
  殷通道:“我且问你,我前几日吩咐你下去做的事,做的如何了?该处理的,都处理干净了吗?项氏、宋氏等六国贵族都可尽数搬离了,还有一些可能出事的东西都清除干净了?”
  这名小吏是殷通的心腹。
  从他刚出仕便一直跟在身边,他对此人十分信得过。
  小吏看了看四周,压低声音道:“回长吏,长吏吩咐的事,属下都已照做了。”
  “只是……”
  殷通眉头一横,心中生出不祥预感,问道:“只是什么?”
  “有什么情况,尽管直说。”
  小吏苦笑一声,眼中露出一抹难色,无奈道:“会稽郡附近的六国贵族似并没有多少搬离的念头,他们说吴越山高水深,秦军不敢随意搜寻的,而且他们在这边经营许久,自认是固守金汤,任凭秦军数量再多几倍,也难以发现他们行踪。”
  “他们不愿撤离。”
  “荒唐!”殷通振臂怒喝:“狗屁的固若金汤,若非我殷通相助,他们的行踪怎么可能真就无人察觉?那不是几个人,而是成百上千人,就算是上百条狗,放在深山中,也足够醒目了。”
  “他们真就这么说的?”
  殷通还是有些不信。
  他跟项氏等六国贵族关系匪浅。
  实在不敢置信,这是六国贵族的回复。
  小吏苦笑着点头道:“下属跟长吏多年,岂敢在这种事情上欺瞒?”
  “下属这几日还特意去劝说过几次,只是都被拦下了,那项梁之侄,项羽还多次口出不逊,认为我在动摇人心,若非项伯劝阻,下属恐免不了还要遭一顿毒打。”
  “除了项氏,原楚国的宋氏、唐氏等贵族,也都不愿撤离。”
  “他们同样是振振有词。”
  “有人念及在会稽拥有大量田宅,不愿轻易舍弃,有说秦军只是徒有其表,根本就拿他们没办法,长吏是自己吓自己,还有直接就谈自己的损失,想让官府给补偿。”
  闻言。
  殷通脸色黢黑。
  他也是彻底怒了,猛地拍案怒喝道:“真是岂有此理,他们还真以为是我殷通在求着他们离开?我让他们离开也是为他们好,他们似已经忘了,这些年是谁在暗地帮他们,若非我殷通相助,他们这些六国余孽岂能活得这般自在滋润?”
  “好啊。”
  “他们现在看来是全忘了!”
  小吏道:“下属也是这般劝说的。”
  “只是……”
  “那宋义说秦军这次并非针对他们而言,所以并不打算轻易变动,而且时间上也来不及了,始皇的巡行队伍就在不远处,一旦大动,定会为人发掘,到时反会出事,加之,他们借口自己族人成百上千,一下子迁移,实在没有这个能力,所以就是不愿搬移。”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11页  当前第41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10/71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镇抚大秦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