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镇抚大秦_分节阅读_第646节
小说作者:一两故事换酒钱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53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25:34
  财政充足。
  而且后续随着关东恢复生机,朝堂也能借此获得更多税收,这分明满足了各种推行的条件。
  为何嵇恒会一脸忧虑?
  胡亥不解。
  “你认为内部条件跟外部条件都满足了?”嵇恒似猜到了胡亥的心思,竟直接把胡亥的心里想法直接道出。
  胡亥也不否认,点头承认下来。
  嵇恒摇了摇头,道:“外部什么条件?天下安稳,朝堂财政充盈,黔首集附?朝堂需要有这样一个缓冲的空间。”
  “至于内部,无非是避免之前的开国老臣及关中臣子,跟才大放异彩的关东官吏生出冲突,继而搅乱朝堂。”
  “归根到底。”
  “就是既想稳定关中出身的官员,又想妥善安置关东的有功之臣,同时将两者之间的正面冲突尽可能的压下跟后延。”
  “但扶苏没考虑到一件事。”
  “就是关东人口太少了,贸然多出这么多官吏,这给天下的负担太大了,朝堂的确能从天下获得不少钱。”
  “然花钱的地方更多。”
  “关东人口经过这次的叛乱,人口虽谈不上减半,但也比叛乱之初,少了两三成之多。”
  “关东人口本就不如关中。”
  “这样下来。”
  “关东的官僚体系太过臃肿了,更像是为了找一根剔尖刺,故意去烧了条鱼。”
  “再则。”
  “扶苏或许并没有想过这么做所需要指支出的成本。”
  “大秦的官吏俸禄是有明确划分的,闻于皇帝之耳的最少俸禄为六百石。”
  “即最少是户口达万户的县令。”
  “若是新设一级。”
  “俸禄官秩如何设定?达到省州之位的,不说寻常官吏,至少大多数主官要高于郡县,至于一省一州更是差不多要跟朝堂的重臣齐平。”
  “这支出一年下来太高了。”
  “而且大多数官吏的俸禄一定是高于郡,甚至是略高于郡的,这也相当于在郡县的基础上,再支出了一个大半的郡财政支出。”
  “还有朝堂。”
  “作为天下的主管机构,岂能俸禄低于地方?”
  “这一旦也加。”
  “大秦有多少财政,撑的起这么大的巨口?又有多少官吏,能填补进这么大的官吏缺口?”
  “现在你们还觉得推行这个制度好吗?在不考虑实际情况的时候,一拍脑袋的确很有可行性,但执行之后呢?”
  “朝堂依旧是三公九卿制,并没有对朝堂官吏进行细致的职务职能划分,因而朝堂对于省州的控制,依旧是混乱的,这只会造成行政资源的极大浪费,也会造成天下治理的混乱。”
  “扶苏想的太少了!”
  闻言。
  胡亥也沉默了。
  嵇恒说的并无问题,大秦的确是需要安置这些有功之人,但在没有考虑周全,也没有提前做好细致安排规划的情况下,提前推出,只会适得其反。
  甚至会造成更大的动荡。
  就如同军中的兵不知将,将不知兵。
  嬴斯年辩解道:“但朝堂不是需要给这些功臣,一个合理的安置之处吗?若是不这么做,如何安置?”
  嵇恒淡淡的摇头。
  “在没有充分的考虑前提下,贸然推出一个并不怎么完善的制度,只会制造更大的混乱。”
  “不过你说的的确不错。”
  “扶苏的确需要一个两全法,既能安置好这些有功之臣,又能让朝堂官员不生出抵触不满。”
  “而且不是没有办法。”
  嬴斯年眼睛一亮,双眼殷切的看向嵇恒。
  见状。
  胡亥怔了一下。
  嬴斯年这副神色,跟当年他与扶苏在狱中求问的神态几乎一模一样,只不过如今……
  回不去了。
  胡亥眼中露出一抹萧瑟。
  现在的胡亥生活早已归复平静,甚至举家都搬出了皇宫,落脚在了嵇恒一边的另外几间院子。
  他现在只是一介黔首。
  在经历了这么多风雨之后,唯一庆幸的是自己还活着,自己娶的王氏妻依旧愿意跟自己同甘共苦。
  只是……
  他心中多少有些失落。
  如今的他,就像是被困在了这间小院,出不去,也没多少谋生之法,当然,至于恢复宗室籍,回归朝堂,这个心思胡亥早就淡了。
  他想的只是怎么能给自己一家改善一下生活,年级渐长,也是让他感到了不小的生活压力。
  他看着嬴斯年,久久怔神无言。
  “是什么办法?”嬴斯年好奇的问出了口。
  “现在在天下推行省州制,并不怎么合适,新的制度建立,需要很长时间的摸索完善,但……”
  “若是阉割版的呢?”
  “阉割?”嬴斯年一脸迷惑。
  嵇恒笑着道:“大规模推行不行,那就小范围推广,人口稀少的郡县不支持,那就放在人口稠密的区域,如此一来,条件同样满足。”
  “此外。”
  “在没有彻底下定决心之前,有些事是不能让其他朝臣知晓的,军国之事,不可谋于外。”
  “现在的关中,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已经从过去的民不聊生,恢复了不少的生气。”
  “但关东不然。”
  “经过这几年的战乱,关东民生凋敝,民众流离失所,逃难的更是比比皆是。”
  “关东需要休养。”
  “也需要尽快恢复生气。”
  “但如何加快恢复,却是需要另外的考虑。”
  “而这便是解决之法。”
  闻言。胡亥跟嬴斯年都眉头一皱,对视一眼,不明其意。
  这不是朝廷下令,进行治灾,然后通过大撒钱,用以恢复吗?这不是很早之前就确定的事吗?
  难道有变?
  嵇恒笑了笑,颇有深意道:“只是正常的恢复,的确也能达到效果,但实则效率不高。”
  “若是在关东挑选几个大县,特许一些特别的政策倾斜,提供更多的钱粮,以及将关中的一些技术成果推广到关东。”
  “这无疑会让当地恢复的更快,甚至不仅能快速恢复到战前,甚至还能比之前还好,这对于整个关东的影响力无疑十分巨大。”
  “也会让黔首更加信服。”
  “也更得民心。”
  听着嵇恒的话,两人若有所思。
  胡亥蹙眉道:“但只是对关东几个人口大县进行倾斜,也没办法解决功臣无法安置的情况啊。”
  “那就提高这几个大县的地位。”嵇恒道。
  “跟咸阳并列!”
  “不过这几个大县,或者是少数大郡,只有经济层面的特权,并不享有太高的政治自主权。”
  “不过这几个城邑的主官,跟朝堂重臣并列,日后可免去在朝堂沉浮,一步登天,位居九卿之位。”
  “而这就是省州制的阉割版。”
  “将原本的大省,缩小为由朝堂直接管辖的特区郡县,朝堂给予政策资金扶持,以作为发展的试点。”
  “并给予极高的政治地位。”
  “如此一来。”
  “这些功臣就有了安置之处,也并不会感觉受到了冷落跟打压,同时也给了朝堂官员一个缓冲的机会。”
  “另外。”
  “这也是省州制的提前试行。”
  “地方其他郡县,见到这几个区域官员身份如此高,也会心生嫉妒,这也就给了日后推行省州制提供了条件。”
  “到时就顺水推舟了。”
  “另外,这也是宰相发于州郡,猛将起于卒伍的直接体现。”
  “而这本就是大秦未来朝堂的执政理念,没有底层经验的官吏,终只是停留在纸上,夸夸其谈,并不能真的证明自己的能力。”
  “此举同样给了底层极大的上升空间,咸阳终究还是离关东太远了,但附近的郡县却离地方官吏很近,若是能做到这几个特殊区域的主官。”
  “那就等同半只脚踏入到了九卿,这对于底层官吏的吸引力诱惑可想可知。”
  “穷者思变,变则通,通则达。”
  “遇事要懂得变通,不能死守着条条框框,而在这方面,扶苏其实是有欠缺的,也很不足。”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11页  当前第64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46/71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镇抚大秦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