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晋捡到一只战神_分节阅读_第90节
小说作者:洗澡的兔子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17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26:20
  “桓将军,前两天是谁向我保证,缘江戍里粮食充足的?”他扒开空荡荡的储粮罐,展示给桓冲看。
  其实,根本就不需要他展示,这里的粮食究竟去了哪里,没有人比桓冲更清楚了。
  他看也没看,便给刘春使了个眼色,刘春一向最听从桓冲的话,立刻冲上前去,把责任扛了下来。
  “是我说的。”刘春也学着桓冲的样子,摆出一副不要脸皮的架势。
  事实不是很明显吗?
  还需要问?
  两人进门之前就已经商量好了,事已至此,就大大方方承认就行,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反正在大晋朝廷,就算他们把脖子洗干净了等着,再严重的祸事,最后也会不了了之,没什么大不了。
  他们为什么还一副无所谓的态度?
  难道,他们没犯错?
  反而是立功了?
  谢玄感觉,他和荆州这些人是越来越无法沟通了,这种倒打一耙的功夫,一般人都学不来。
  “刘将军,粮食都到哪里去了?”
  不必问他们为什么撒谎,这个原因已经不重要了。谢玄虽然心知,粮食肯定是没了,但是,到底是本来就没有准备充足,还是中间出了什么变故,他还是要和刘春当场对质。
  问到核心问题,就不需要刘春来挡枪了,桓冲上前,拍拍胸脯,特别自豪的说道:“粮食,当然是吃了。”
  “谢将军,不必心急,这里的粮食再加上你们北府兵带来的粮食,足够去进攻襄阳城了!”
  “如今,我们兵力强盛,战马充足,我想不出十天半月,拿下襄阳城不是问题!”
  桓冲信心十足,谢玄不禁怀疑,荆州兵这些年放在这个老汉手里,居然还没有败光,也算是老天帮忙了。
  “桓将军,你怎么就能肯定,十几天就可以拿下襄阳城?”
  “据我所知,襄阳城里的秦军人数也不少,其中不乏精锐。”
  所谓精锐,自然是指的慕容垂所统领的部队。
  桓冲一愣,年轻人,你这样说话就不好了嘛,这让老夫如何接下去?


第123章 我大哥桓温当年
  “幼度,有你的北府兵和我荆州兵联手,跟不要说还有野王他们的豫州兵,还怕收不回襄阳城?”
  “再说,我们又不是一点粮食都没有。”
  桓冲轻飘飘无所谓的语气,让谢玄彻底出离愤怒。
  “桓将军,你这是什么意思?”
  “粮草充足是基本,就算我们能够十几天就夺回襄阳,至少也要准备一个月的口粮。”
  “这个道理,你不会不懂吧!”
  桓冲当即反驳道:“这老夫当然明白,只是凡事都要往好处想,幼度,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速战速决,这样粮食的问题就不是问题了!”
  没想到,老头子居然还是个乐观主义者。
  都到了这个地步,竟然还能继续大言不惭吹嘘,王谧眼前,桓温的形象和桓冲渐渐重合。
  粮食问题,从来都是一个关乎战局的巨大问题,可是桓家人对这个问题的处理,一向秉持着乐观的传统。
  想当年,意气风发想要夺得不世之功借以控制东晋朝廷的桓温,兴兵北上,当时他的计划是从京口顺流而上,先过泗水,沟通泗水和济水之间面积广大的一片沼泽地,便利大船行进。
  最后,再经过石门水口,出其不意的夺取洛阳、长安。
  可以说,桓温的计划是很宏伟的,他走的路线也是从南向北攻通常要选取的一条路线。
  为了能够在朝廷上扬眉吐气,此次北伐,桓温是做了充足的准备的,提前派遣将军戴奎负责开挖拓宽石门水口。
  在大军还未启程之前,工程就已经开始进行,桓温雄心勃勃,意欲直捣黄龙。
  桓温给戴奎制定了计划,要求他在三个月内凿通石门水口。
  但是,桓温的北伐,可以说是成也石门,败也石门,大军尚未出征之前,关于桓温的计划能不能顺利进行,朝廷上就有诸多非议。
  很多大臣也委婉的表示过,老桓呐,你这个计划,很危险呐,变数太多了。
  路程太过遥远,要穿过那么多条渠水,还有很多水道已经是干涸多年都没有使用过的。
  这样的水道,河床底部有多少淤泥,谁也说不清,你就带着这么一点粮食去北伐,到时候是一定要吃大亏的!
  如果石门水口不能顺利凿通,如果敌军顽抗,时间拖得久了,粮草缺乏,军中就要出大问题。
  可以说,对于龟缩在江南多年的大晋朝廷来说,谨慎稳妥一直都是他们维持势力的不二法则。
  不过,主张北伐也是大晋朝廷的一块活招牌,作为南渡衣冠,如果明确告诉手下的朝臣,我们就不需要北伐了,在南方生活挺好的,那么这个朝廷就会迅速失去活力,人人都躺平,尸位素餐。
  于是,为了调动境内所有的力量,早就没有了进取之心的老司马家,也还是不能放弃北伐之路。
  拥兵自重的桓温就是他们仰仗的主要力量,而桓温,他的目的也很明确。
  打仗就是要冒险,如果不冒险,那干脆就把军队原地解散好了,还省钱,省粮食了。
  桓温将朝臣们的有效建议一口否决,带着不多的粮食,踏上了漫漫北伐之路。
  也是老天不帮忙,很快,桓温就不得不面对大臣们提出的难题。
  石门水口的疏通工程,明显慢于预期,桓温的大军都已经快到了,水口才只疏通了一半,根本无法让大船通过。
  怎么办!
  面对意想不到的困难,桓温只能绕道攻打洛阳,这样一绕就又耽误了不少时间。
  以至于,最后他虽然确实打下了洛阳,却无法长久占领,只能铩羽而归。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人间惨剧?
  都是因为粮食不够吃!
  石门水口没有按时完工,拖延了一阵,不得不绕路,又耽误了一段时间,等到再攻打洛阳,时间已经远超预期。
  桓温一开始的计划是,兵不血刃的攻城拔寨,顺便抢夺粮食,这样就可以补足粮食的耗损。
  然而,桓温想的很美好,等到实际行动了,却全然不是那么一回事,他并没有夺下那么多的城池,也没有抢到足够大军消耗的粮食。
  最后,只能在无奈中黯然退场。
  此次北伐失利之后,没过多久,桓温就在羞愤交加之中死去,他不是不知道北伐失利,完全是因为他决策失误。
  但是,他绝对不能承认自己的失败,临死还参了戴奎一本,将黑锅扣在他的头上。
  指称都是因为戴奎没有按时疏通石门水口才造成延误了军机,老子的失败全都是因为这个蠢材。
  虽然桓温将责任推到了戴奎的身上,但是戴奎却并没有因此受到任何处罚,并不是司马家明辨是非,而是因为桓温重病缠身,马上就要完蛋了。
  司马家对桓温的专横早就已经深恶痛绝,以前他身体好,手握大权,朝廷招惹不起。现在他快要死了,司马家当然要踩在将死之人的身上,抖一抖威风了!
  饶是如此深刻的教训摆在眼前,桓冲却还是没有吸取经验。
  谢玄和桓冲越吵越凶,王谧在一旁吃瓜看戏忙得很,原本这次冲突就是两位主将的,他这位编外文职人员,实在是找不到角度掺和。
  事已至此,情况已经很清楚了,粮食是没有了,原因八成也能猜出来。以大晋这个时候的生产力水平,也不可能瞬间变出几十罐储备粮来。
  但是,情势已经逼到了这里,襄阳是不可能不去攻打的,即便在这里按兵不动,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筹集到粮食。
  更可怕的是,氐秦方面,已经兵分几路,做好了入侵的准备。
  动起来说不定还有回转的余地,要是停在缘江戍不动,只能把粮食越吃越少。
  桓冲的回答,显然不能让谢玄满意,他出离愤怒,喝道:“买德郎(桓冲小名),你来告诉我,这里的粮食都到哪里去了?”
  桓冲瘪瘪嘴,颇为为难。
  这不是明摆着的事情吗?
  干什么还要他说这么清楚,丢不丢人!
  “还能去哪里?”他一拍肚皮,特别骄傲:“都进了肚子了呗!”
  “从我分兵石虔他们去竟陵援救开始,我就已经在缘江戍驻守了,你们算算,这一来一回,总也有十天了吧。”
  “我荆州兵这么大一支队伍,在缘江戍难道能不吃不喝?”
  “分兵的时候,我还让石虔他们分走我一半的粮草,他迟迟不归,我这边粮食不够吃,只能吃戍所里的了。”
  “这不能怪我!”
  “我也不能让我的士兵饿肚子!”
  两眼又是一黑,果然是被他吃了!


第124章 未卜先知王稚远
  谢玄感觉,在他和桓冲之间,横亘着巨大的思想鸿沟,桓冲的所思所想,他完全不能理解。
  “既然你早就知道没有粮食,为什么不早说?”
  “你早说几天,我还能提前准备。”
  因为不能理解,谢玄的语气反倒和缓了许多。
  桓冲大笑道:“幼度,你就别说笑了,现在也不是收获的季节,短短几天,你去哪里筹备这么多的粮食。”
  谢玄无语:敢情你都知道!
  这个时候你倒是聪明了!
  桓冲摆出一副破罐破摔的表情,事已至此,谢玄就是急死,也照样弄不出粮食来。
  干脆就死不认错,坚持到底。
  谢玄猛拍着储粮罐,心中一股悲怆上心头。
  为什么?
  为什么没有一到缘江戍就立刻检查粮仓储备?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24页  当前第9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0/102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晋捡到一只战神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