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王谧怎么会犯糊涂呢?
他这样做,当然是有自己的意图的。
而今天,他特意把几位兄弟都召集到一起,也正是为了商议下一步的大计。
“寄奴,快坐下,别激动。”
“新野我是一定要去的,你们拦不住我,而且,除了我,我还要带一个人。”
还要带一个人?
是谁?
谁能有这个荣幸?
王谧不提这个,众人还是一副殷勤挽留的状态,都担心王谧人身会有危险。
可是,这句话一出,情势一下子就发生了逆转!
在座的各位,谁不想上战场?
谁愿意呆在建康朝廷上,混吃等死?
有意思吗!
好男儿志在四方,不趁着年轻的时候,四处闯荡,难道,二十郎当岁就要养老?
“稚远,快说!”
“想带谁去?”
王谧嘿嘿一笑,不置可否。
看看他们的样子,刚才还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就知道,他们没有一个人能在建康城里安心的呆着。
还不是都想往战场上冲?
众人期待的目光就在眼前,而且越来越炽烈,越来越急迫,都在等着王谧说出答案。
他虽然还想再吊一下大家的胃口,却终究受不了这样的眼神攻势。
抬起手来,在几人之间略微划了一下,最后,停在了一个方头大脸的壮汉的面前。
“寄奴,这件事还要麻烦你。”
啧啧……
原来还是寄奴啊!
从头到尾都没有我们的事嘛,听到刘裕的名字,几个兄弟的脸上,各种复杂的表情同时显现。
既有失望,也有了然,是啊,战场上的事,当然是刘裕这位战神登场最合适。
与早就知晓命运的几人不同,刘裕似乎还略有错愕。
“怎么?”
“寄奴,你没想到?”
“确实没想到。”
“让我去新野干什么,还是带兵?”
“就是带兵,而且要带一支新兵,与以往的士兵绝然不同。”
“手枪队。”
“寄奴,我要把配备手枪的这支小队,交给你指挥,你有新差事了!”
真是怕什么就来什么,刘裕惨惨然道:“稚远,你这就是强人所难了,我自己都还不会用手枪呢,如何能指挥小队?”
“再说,据我所知,那手枪还没有造好几支吧,如何支援新野战场?”
所谓增援,没有上万人,是绝对不成的,而要调动如此众多的军队,没有一定的时间,也绝对不可能。
没有枪,也就不可能有队伍,没有会用枪的人,也不能成军,这支所谓的手枪队,正可谓是要人也没有,要物也没有。
硬件软件同时缺失,某人还敢大言不惭的说要带着手枪队上战场,实在是不靠谱。
“这你不用担心,前些日子,普匠作已经拍着胸脯跟我保证了,将作坊的师傅们日夜赶工,可以做出两百支手枪来。”
“我们这支队伍也不过是给予荆州兵一些帮助,能不能扭转战局,还要看到时候的形势发展。”
“怎么样,寄奴,这支队伍就交给你,能不能胜任?”
刘裕捋了捋长须,看王谧的意图,是不能也得能了。
“没问题,只要稚远你让我去,我就一定尽力。”
看着他犹豫的神情,王谧又陷入了沉思。
啧啧……
寄奴啊寄奴,你是没有见识到手枪巨大的威力,这才会推辞,这样一个天大的好机会,交到了他的手上,等到了新野战场,他就会知道,再创辉煌,是什么样的滋味了!
至于王谧为何要在这样的节骨眼上奔去新野,其目的,当然也不是那么单纯的。
你看,再过一个多月,他就要与谢明慧成婚,关于结婚的那些琐事,他是真的没有兴趣去操心。
还不如趁着还是一根光棍,再去新野征战一场。
这当然只是一个比较自私的理由,更深层次的原因还在于,现在他不是已经给谢安指了一条明路了嘛!
惩治王国宝的事情,就交给他老人家了,他小王就不参与了,王谧有信心,谢安一定可以把这件事料理的妥妥当当的。
若是谢安真的能一举扳倒王国宝,那么,太原王氏的势力,必会大受打击,与此相连,王阿宁的日子还会好过吗?
当然了,王谧做这些事情,着眼的从来都不是单一的个人,他想要的,只有钱。
那日商议之后的结果,当然是老谢出力,小王拿钱。
谢安不是个特别大方的人,无利可图的事情,他老谢自然也不会去做。
按照当时的计划,扳倒王国宝之后,国宝那阔气的宅院和热乎乎的田地,都划归谢家所有。
而现成的钱财,则划归王谧。
小王笑呵呵的接受了,这件事,到底还是谢安占了更大份的便宜,按照晋末的情况来说,在一个世家的财富体系当中,最为有价值的部分,当属田宅。
这一部分是最能增值的,而现钱,由于时代所限,铜钱难以储藏,所以,即便是阔绰如王国宝,府中的现钱能有几百万,就算是不错了。
但是,王谧却丝毫不介意。
挑起朝堂争斗的这第一仗,终究还是要依靠谢安的力量,人家老谢在朝堂经营多年,位高权重,拿大头是理所当然的。
再者,王谧要钱,也并不是为了自己发财,他是为了能够将资金进一步的投入到造枪事业当中。
钱多钱少不介意,只要有钱就可以,苍蝇再小也是肉,反正最后也落不到他的口袋里。
正是本着这样的信念,王谧才欣然答应了谢安的要求,这样一来,谢老头也是欣慰的很。
这个女婿没找错,当真是个可造之材!
你看,老夫都没有上赶着要钱,他却大手一挥把大头的利益,双手奉送。
要是那几个女婿能有王谧一半的机灵劲,他老谢也不会做摧婚大使了。
然而,老谢似乎是没有想明白一个问题,既然王谧小子聪明伶俐,从来都是无利不起早,有为何会对他老谢如此孝顺?
难道,是想抱上他谢安的大腿?
那就更不可能了!
王谧的气度,就连谢安都有几分欣赏,这样有大志向的青年,怎么可能屈居人下,一心一意为他谢安效命?
谢安难道就没有意识到,这桩桩件件的事情,其中有些不对劲吗?
第621章 先斩后奏,谢安中计
王谧的设想很是美好,但是,这个建康城也不是他想离开,就能离开的。
刘裕倒是好说,只要王谧能够拔出脚来,刘裕也就不难脱身,现在的刘裕是直接归属叔父王荟管辖。
只要朝廷不拦着,王荟是不会给王谧增添障碍的。
下面这一步,便是最为重要的了。
为了能够奔赴新野城,王谧叩开了显阳殿的大门。
大太监元宝看到王谧之时,亦是微微抽气,吃了一惊。
“王侍郎来了!”
“可是有要事?”
元宝笑盈盈的,态度很好,王谧连连点头,亦很客气,他不知道的是,自从那日在显阳殿上展现出了出色的和稀泥技术,早就已经让大太监元宝对他佩服的五体投地。
“确实是有要紧的事,不知殿里还有其他的人吗?”
王谧不担心碰到裴姣儿或者张贵人之流,他是不想看到司马道子。
元宝当然听不懂王谧的言下之意,只是实事求是的说道:“没有别人,陛下刚刚沐浴更衣,正休息呢!”
“王侍郎来的正是时候,快请进。”
元宝先行通报,司马曜支起懒洋洋的身子,睨了一眼。
“稚远,你怎么来了?”
最近司马曜对王谧的看法也有了很大的改变,原本以为他只是琅琊王氏众多世家子弟之中的闲散之辈,留在身边,一起解解闷的。
一场襄阳大战打下来,再次见到王谧,司马曜方知,看似颓靡的琅琊王氏,到了王谧这里,居然支棱起来了!
“微臣有一封信,希望陛下御览。”
这件事要想成功,桓冲所请是必须要告诉司马曜的,不能隐瞒,况且在王谧看来,这也是应该的。
谢安的所作所为,他相信,司马曜也是有意见的,作为朝堂上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谯郡桓氏的意见也必须要受到尊重。
桓伊很聪明,桓冲让他给王谧写信,顺便打探消息,他呢,就把求援的书信和发牢骚的书信,一分为二。
如此这般,王谧就可以放心大胆的将涉及新野城的这一封,呈给司马曜。
司马曜览阅后,沉了片刻,拍了拍身边的座位,元宝便给王谧放了个小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