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文可谓一字一句皆出肺腑,非常感人,孝文帝当真是给弟弟把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
但他唯一没错算到的就是人心,他一死,元恪立即翻脸不认人,一杯毒酒鸩杀皇叔,传为千古冤屈。
朝野百姓闻之都纷纷流泣哀伤,甚至还有人抓破自己的脸,从此不复为官。
当孝文帝读过史书,知道了此事后……
只能说,帝王家「父愁者联盟」又多出了一个重量级成员。
孝文帝本来信心满满,觉得既然二苏兄弟可以入选,他跟元勰肯定也可以啊。
在未来他病危的时候,元勰每日为他奉汤药于榻前,外统军国政务,朝野肃然一清。甚至还暗自祭祀于汝水之滨,昭告天地,祈求以身相代,换得兄长平安。
如此一片赤诚真心,岂能不感动千古?
孝文帝微笑道:“阿弟,你且等着,今日朕必定榜上有名。”
元勰静坐在一侧,纤长手指捧着一杯茶盏,云烟雾露如一场涳濛初雨般缓缓升起,聚而又散,映得他神色无比沉静端然,一派意气高洁。
他也是这么认为的,点点头表示认可:“皇兄说得对。”
如果拿二苏来类比的话,自己和皇兄之间的感情还真不比对方差。
然而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孝文帝确实上榜了,结果却是因为……雨滴落在青青草地。
五雷轰顶都不足以形容孝文帝此刻的心情。
好消息,今年是太和十八年,孝文帝二十七岁,冯皇后病愈刚入宫。
坏消息,他从小就认识冯润,一见倾心,始终牵怀挂念。
即便看到了天幕盘点,他第一反应居然不是震怒,而是想把冯润本人叫过来听她解释,但凡冯润低个头,认个错,这事也就过去了。
此刻,孝文帝的心路历程和天幕一模一样,主打一个「当然是选择原谅她」。冯润彼时真正犯下大错,他都没忍心废除后位,待之如故,何况现在还什么都没发生。
毕竟天幕所展现的,也只是未来的一种可能,万一呢,万一不是这样发展的呢……
天幕上,不时有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吃瓜群众出来吐槽,用词十分犀利,对冯皇后进行了深度批判。
孝文帝看了居然有点内心不忿,一时没忍住站出来维护了一下,诸如“未发生之事如何予以置评,人生的选择一步不同便是步步不同”云云,统是掩饰之词。
万朝观众:“……”
你要不要看看自己在说什么?!
按照惯例,天幕每次在盘点人物的时候都会顺带着放出图像,并配以一些旁白、背景文字说明,并非一句话就匆匆带过。
观众们亲眼目睹了孝文帝一路越陷越深,如何被冯润的事发气得病倒,冯润非但毫无悔过之心,还拿巫蛊之术诅咒其早死,最后孝文帝病情加剧,英年早逝,死时不过只有三十三岁。
都这样了,孝文帝现在居然还执迷不悟,众人对他也是感到无语。
虽说不少人都看过史书,或者从王莽处购买了一些后世资料,但因为精力有限,关注的几乎都是朝堂格局这样的正事,很少关注这样的花边八卦。
现在当真是开了眼了!
天幕上:
【新皇帝王莽】:恋爱脑不论男女都要不得啊,孝文陛下。
【新皇帝王莽】:你喜欢谁是你的个人自由,但冯幽后都把你直接气成重病,生生气死了,你不能再维护她了吧,如此行径将你的江山百姓置于何地。
【东晋康献太后褚蒜子】:清醒一点,都是一统北方的绝世霸主了,有这时间去追求根本不可能追上的人,干点什么不好,哪怕是图谋南征呢?
【东晋康献太后褚蒜子】:爱人祭天,法力无边(握拳. jpg)
【东晋康献太后褚蒜子】:单身使人奋斗,奋斗使人变强(冲鸭. jpg)
【南唐后主李煜】:通常而言,最难得到的就是九五至尊的一颗真心,孝文帝的情况是罕见的孤例,给出真心但被弃如敝屣。
【后唐庄宗李存勖】:是的,戏本子都不敢这样搞,朕明天就给孝文帝排进戏里去。
【大顺皇帝李自成】:朕就想知道冯梦龙在什么地方,如此精彩绝伦的故事他居然不写进书让大伙知道,不得不说是一种失职。
【周世宗柴荣】:孝文帝现在都已经二十七了,他的生命仅仅剩下最后六年。
【周世宗柴荣】:然后就是好大儿宣武帝元恪上位,信法佞佛,任人唯亲,用外戚高肇专权,流民四起,钟离之战被斩杀及淹死者二十数万,被俘五万,共计丧兵近三十万。
【明宣宗朱瞻基】:唉,一战输掉三十万精锐,刘义隆都不敢这么输,也只有朕的前任太子能与之一较高下。
【北齐神武帝高欢】:我们帝王家「父愁者联盟」的阵营越来越壮大了(苦笑)
【明宣宗朱瞻基】:高神武你想太多了吧,愁的只有你,朕可不愁,小钰是济国安民的治世之君。
北齐位面,高欢嘴角微微抽搐,显然是被这一刀精准地命中了内心。
“六郎啊”,他转头看了一眼自己的第六子、全族唯一的正常人高演,“你的历史口碑还是很不错的,往后多争点气,父皇也不对你提太高的要求,你只要超过景泰皇帝朱祁钰就行了。”
高演:“……”
那他的于谦可以在哪儿领取?
此刻,天幕上出现了一些奇奇怪怪、类似于螃蟹爬行的文字:
【古印度笈多王朝. 旃陀罗笈多二世】:@魏孝文帝元宏,Putalī vikraya, kiphāyatī mūlya, ullekhanīya prabhāva, etat avasara mā tyajantu, puna kadāpi na bhaviyati!
(天幕自动转写为:售卖神灵婚姻娃娃一对,帮助留住爱人的心,价格实惠,效果显著,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秦昭襄王嬴稷】:???这是谁,之前怎么没见过。
【汉武帝刘彻】:让朕瞧瞧是何处的蛮夷在此大放厥词,戳一戳,看能不能打下来。
【梁武帝萧衍】:一个字都看不懂,九州学院会教外语课吗,准备让孩子挑几门感兴趣的学,反正技多不压身。
【刘宋位面. 武穆王岳飞】:各位好,这是本位面不久前新占领的地盘,故而此地的所有人现在都能看到天幕。
【刘宋位面. 武穆王岳飞】:回梁武帝,有相关课程,感兴趣的话可以联系海外世界课程的导师黄宗羲@明世祖位面. 梨洲先生黄宗羲。
【梁武帝萧衍】:好的!
消息提示:天幕已自动将用户【古印度笈多王朝. 旃陀罗笈多二世】的名称更改为【刘宋帝国月爱王】。
【刘宋帝国月爱王】:Candra prema ca kimartha mā eva āhvayati (为什么用月爱这个名字称呼我,听起来很像一位女子?)
【刘宋位面. 武穆王岳飞】:旃陀罗,这里是华夏的评论区,你不要再发言了,不然揍你。
观众们等了一会,果然不再看到月爱王出没,大概是这些日子被刘宋打出了心理阴影,溜得飞快。
北魏位面,孝文帝眼见众人的话题已经歪到了天边去,不禁松了口气。至于究竟如何处理冯润,他真的没想好,打算放一会再说。
此时,一行字映入了他眼帘:
【大秦天王苻坚】:变法改革非是一蹴而就,唯有借积年累月之功,故帝王绝不能祚短。
【大秦天王苻坚】:建议好好思量一番自己的初心,究竟想做什么,在有生之年创造怎样的社稷江山,又要将怎样的一个帝国传之后世。
如果是别人说这话,孝文帝可能还不太当一回事,但苻坚是他偶像,也是他搞改革汉化一直以来所追寻的目标,长夜中的一点微弱星火。
从“混六合成一统”,到“仰光七庙,俯济苍生”,他们的精神一脉相承。
因为苻坚这一番话,孝文帝思量许久,回忆起这一路改革,披荆斩棘走来,四面皆敌,面对多少鲜卑遗老的势力与刀光剑影的纷争,翻过一座又一座险峰峻岭,好容易才来了今日。
他才刚刚完成迁都洛阳,还有许多事等待完成。
面对一切外敌和挑战,他是何等心志坚毅之人,从来就是一往无前,唯有冯润是因为真的被他放在了心尖上,所以才能伤到他。
但此刻,当那阵绝望的伤心劲过去,理智占了上风,孝文帝顿时意识到这已经不再是他一个人的事,而是关系到了整个帝国未来的命运走向。
他必须得去和冯润开诚布公地谈一谈。
……
此刻,当一场闹剧结束,天幕继续开始霍去病的抽奖项目,「十大感人至深的人间真情盘点」。
【人间真情之四,左光斗&史可法,德沛天地,高风万古的师生情】
【史可法年少时,家境贫寒,寓居于京师古寺,一个凛冬深夜,风雪交加,他写完诗文后便伏案沉睡】
【时任「北直隶提学」的左光斗微服出行入古寺,抽出桌上案卷阅读,深深被史可法的才华所吸引,于是解下貂衣,覆在少年人单薄的肩头,为其生火、闭户而去】
【后将史可法带回家中,收为弟子,悉心教导】
【天启四年,杨涟死劾魏忠贤,左光斗因此被下诏狱,受尽酷刑,不成人形。史可法几经周折,易装潜入狱中探望老师,心下凄然,但流泪不发一语,左光斗唯恐弟子被阉党发现,大声斥骂将其逼出】
【四年后,史可法带着老师的遗画入京城,进士登科,从此开始了十余年的抗清生涯,死生未尝稍歇】
【英魂烈士,肝胆千秋,这是师生间的精神传承,也是民族脊梁的风骨相继】
历史长河边,丞相史可法望着天幕上老师的影象,怔然出神。
苍凉的朔风吹动深雪,浓云似墨,星星点点簇拥着他如染霜华的眉宇,干净、清澈、一尘不染,却又蕴含了无尽的悲伤与思念之色。
秦良玉不知该如何安慰他,只好轻轻拍了拍他的肩:“宪之在想什么?”
史可法轻声说:“想着当时和老师在一起的一幕幕,只觉恍如隔世。”
如今在他们位面,虏骑已经被扫平,唯剩盛京一带的故土还有一些生力军残余。这片飘摇的社稷在破碎经年之后,终于又走向了统一。
“左公若是看了我们的位面,也会觉得恍如隔世”,秦良玉笑道,“朕早就因为你的缘故给他重修了祠堂,就等他什么时候魂归来兮,然后大吃一惊。”
她这是纯为表达谢意,毕竟左光斗给她培养了一个开国宰相,这功勋不说空前绝后,那也得是绝对的第一档了。
史可法微弯起唇角,复又轻叹了一声:“这么多年来,我总是记得当年在诏狱中同他告别,他要我做一个将天下黎民放在心上的人,我总是担心有负他期望。”
“怎么会”,秦良玉立即摆了摆手,神色诚恳地说,“宪之的才华与人格在我生平所见,当属独一无二,左公若泉下有知,只会感叹自己挑选弟子的眼光上佳,选中了一块良材美玉。”
史可法扶额,陛下也太会哄人了。
天幕接着盘点:
【人间真情之五,王徽之&王献之,王羲之的两个孩子,子猷子敬,是天才,是兄弟,也是知己】
【王徽之字子猷,一向潇洒,才华横溢且卓荦不羁,曾于雪夜行舟拜访戴安道,乘兴而来,行尽而去,自始至终未见一面】
【亦曾在未发迹时,乘船路过岸边,恰好遇见名满天下的桓伊,二人素不相识,王徽之邀请对方为他演奏《梅花三弄》,听罢飘然而去「客主不交一言】
【王献之字子敬,书法高妙,与父亲并称于世,且年少成名,风流为一时之冠】
【兄弟二人自幼一道成长,亲密无间,后来都患了重病,王徽之向道士请求用自己的性命来代替弟弟去死,道士声称,他已生无余年,故不成】
【后来王献之先死,王徽之奔丧,未曾落一滴眼泪,却取弟弟遗留的古琴弹奏,弦断音散,不成曲调】
【因此掷琴于地,泣血哀叹道:『子敬子敬,人琴俱亡!』,月余后亦逝】
这个故事,较之前一位的左光斗、史可法司徒组,显得更为平和温柔。
没有国仇家恨,忠肝义胆的传奇,只是王家兄弟二人之间的故事。
唯其如此,才分外触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