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唐人的餐桌_分节阅读_第322节
小说作者:孑与2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64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34:01
  百济的事情交给云初全权处置。
  至于刘仁愿,就编练进刘仁轨麾下,掌控百济水师,与莱州的右威卫大将军孙仁师的大唐水师互为奥援,共同防备凫海而来的倭人。”
  庞同善道:“刘仁愿麾下之兵大多为河北府兵,交给云初可能有将军不服。”
  李绩握拳在桌子上捶打一下道:“收拢不住,就靠他手里的四千兵马征战好了。”
  高侃道:“既然如此,就要考虑大行城的接替事宜,此地重要,不可轻易托付他人之手。”
  李绩道:“既然刘春来需要一个地方养伤,就让他暂代云初就任乌行道行军总管,云初军中的长史温柔依旧为辅佐。”
  几人见李绩心中早就有了计较,也就不再纠缠,庞同善立刻开始书写军令,他只想早日让云初进入百济,先把那里乱糟糟的百姓起义给平息下来。
  写完军令之后,他才发现军令中有一个误区,那就是一个五品的乌行道行军总管,按照惯例,是不能被派遣为从三品才能担任的熊津道行军大总管的。
  要知道,最先担任熊津道行军总管的人是苏定方,而后就是正四品上的刘仁轨。
  刘仁轨担任熊津道行军总管这个官职,虽然勉强,却因为事出紧急,可以通融一下。
  可是,云初区区的五品官实在是太小了。
  要知道,没所谓的熊津道行军总管,只要被任命,这位总管便是整个百济国的主人。
  李绩似乎早就考虑过这个问题,见庞同善欲言又止,就问道:“有什么问题?”
  庞同善道:“不匹配。”
  李绩抓抓自己的头发道:“没法子,暂时代领而已,等朝廷那边有了人选,再让出去就是了。”
  庞同善点头道:“目前,只能这样了。”
  身为长史,还兼任监军使的庞同善虽然很怀疑这是李绩的计谋,不过吗,他对云初这个人还是很有信心的。
  就在庞同善几人准备回归本军的时候,就听李绩道:“我不在乎他有多聪慧,手段有多高明,老夫现在只知道,人家身在距离平壤数百里的大行城,都能获得擒王的功勋,啧啧,就这运气,就值得老夫将重任托付给他。”
  这个要离开军帐的几人迅速回来了,契苾何力问道:“他擒拿了高句丽王高藏?”
  李绩抬手在脑袋上狠狠地抓一下道:“只花了五百个钱,就拿到了擒王的上上勋!”
  高侃道:“高藏为何会出现在大行城?要知道薛仁贵,裴行俭一干将军,几乎把平壤城翻遍了,也没有找到高藏,询问高句丽王妃的时候,她只知道高藏在城破之前的十几天带着侧妃等人去了别宫,然后再无消息。
  军中都在盛传,高藏王死于新罗乱兵的刀下,怎么可能会出现在大行城?”
  李绩嘿嘿笑道:“文书上说抓住高藏王的是高句丽野人,当奴隶在大行城发卖,就值五百个钱,然后就被云初他们得到了,经过大行城判事高文这个高句丽降将辨认后,确定就是高藏王。”
  契苾何力性子粗疏,闻言哈哈大笑道:“这个比不了,比不了,这世上有些人之所以出现在人前,就是来让别人汗颜无地的。”
  几人都是老将,对运气这东西的理解很深,很透,还不至于出现什么嫉妒心思。
  倒是裴行俭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深深地为自己傻子一样在平壤城中翻找高藏王的事情感到悲伤。
  薛仁贵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只是感慨的摇摇头,他锌下定决定,准备在新罗战场上,争取再有新的表现。
  郭待封听到这个消息,一个人躲在军帐中,用枕头捂着头脸,干嚎了好久。
  “大军终于南下了。”云初看着军令忍不住感慨一下,这一下,算是真正的符合了李绩那些人的心思。
  “你们要去百济,为何要把我留在大行城?”温柔看完军令之后非常的不满。
  钟馗道:“这分明是在为我们考虑,担心我们都走了,留在大行城的好处被那个刘春来给吞掉。
  仔细想想,英公的好意也是带着毒的。
  那个刘春来在百济丢了一条胳膊,起因还是为了贩卖那些花郎徒的尸体,这家伙现在一定是恨死我们了。”
  温柔摇头道:“不见的,出使新罗这么重要的事情,之所以派刘春来这种混子过去,本来就是去送死的。
  大唐的官爵来之不易,皇帝身边根本就没有多余的官爵养闲人。
  刘春来他们想要进一步获得陛下的恩宠,就要拿得出可以让陛下高看一眼的功绩。
  说真的,小人群里才是最难混的,这一次刘春来看样子是铁了心的要拿命去换荣耀的。
  用花郎徒的死尸胁迫新罗国的勋贵们掏钱,这本来就是一件非常招人恨的事情,刘春来没理由不知道,所以呢,人家说不定就是故意用贩卖死尸的法子来达到他激怒新罗人的目的。
  现在好了,人家出使新罗没有辱国,英公他们获得了一个完美的进军新罗的口实,大功已经立下了,现在,估计只有发财的心。
  这种人好对付,倒是你们要去百济了,那里民怨纷纷,很不好对付。
  应该从现在就派这里的百济人进入百济,先把你的名声宣扬一通,为你们进入百济之后办事打好一个名义基础,先从泗沘城开始,你们觉得如何?”
  云初一向认为论到对官员内心的把握上,温柔是几个人中最强的一个。
  所以,这种事情都是温柔来拿主意。


第八十六章 一方之主
  有了大行城当例子,众人觉得在泗沘城也应该可以闯荡出一番天地来。
  但是,想要平复百济的民乱,云初认为,黑齿常之跟沙吒相如必须在百济风云再起。
  虽然上一次这俩个人在黄山被裴行俭击败了,还传说被唐人给活捉了,投降了。
  这样的名声对于两人想要在百济风云再起是有一定的阻碍的。
  不管是真话,还是假话,对温柔来讲,都不过是流言罢了,只要是流言,就可以纠正,翻转过来。
  所以不是什么大问题。
  黑齿常之跟沙吒相如两人的造反,目的就在于将百济的反叛力量整合在一起,然后,再慢慢改造过来。
  团结一批,拉拢一批,打击一批,基本上就能形成一支新的造反势力。
  这个世上的有识之士毕竟是少数,盲从者才是占据绝大多数的,真正获得利益的往往是有识之士,盲从者在进行了一场长期而激烈的革命之后,最后会发现,他其实啥都没得到,说不定境遇会更加的糟糕。
  百济国内之所以很乱,完全要怪罪唐军,他们打破了原有的那些百济百姓们已经认同的秩序,却没有及时修建起新的秩序,百姓们朝不保夕,担惊受怕之下,还通过族群这个扩大器将恐惧扩大了,最终变成全国都在造反的场面。
  所以,云初准备在泗沘城先把秩序建立起来,然后再通过黑齿常之跟沙吒相如的造反,逐步将造反派们给联合起来,再通过逐步改造或者淘汰造反者,最后达到平息乱象的目的。
  对付高句丽人的时候,一定要重用新罗人,在对付新罗人的时候,一定要重用高句丽人。
  所以,黑齿常之跟沙吒相如起家的队伍,就是来自大行城的三千高句丽人,再加上王家三兄弟的三千高句丽奴兵。
  在云初保证用最轻柔的手段平息新罗乱像之后,黑齿常之,沙吒相如,以及王家三兄弟六千人,被大行城的商船,分批送去了百济。
  随着莱州水师的到来,云初,钟馗,王德发也离开了大行城,去泗沘城接手刘仁愿手中被抽调的七七八八的军队,最后再去熊津城与叛军对峙的刘仁轨做熊津都督的交接,彻底将刘仁轨从焦头烂额中解救出来。
  刘春来抵达大行城的时候,整个人看起来非常的憔悴,老何给刘春来把脉之后告诉他,他的身体亏损极为严重,因为断臂之时,精血流逝过多,已经严重的影响了他本来的寿命。
  假如刘春来想要让身体复原,大行城是一个比长安都要好的疗养之地。
  主要是,在给刘春来补身体的时候,需要用到大量的人参跟鹿茸。
  普天之下,也只有大行城的人参,鹿茸贱如土。
  至于休养生息,最重要的自然是修心养性,不动肝火,尽量让自己进入那种清静无为的状态中。
  刘春来见了老何,二话不说就要老何替他煎药。
  老何也不感到奇怪,立刻下手。
  老何两副药下去之后,刘春来立刻就进入了求之不得的清静无为状态中了。
  这种状态很奇妙,人的精神极为愉悦,身体却极度的放松,脑海也会变得极为空灵,就像进入了另外一个世界,且无欲无求。
  唯一不好的地方就在于,服药之后,身体燥热,需要运动以消除燥热。
  这种药名字就叫空灵石乳五石散。
  老神仙这一生最讨厌的东西就是五石散,曾经告诫过医者们:“遇此方,即须焚之,勿久留也”。
  老何留下来了一些五石散的方子,还研制出来了一些五石散。
  不是他不听老神仙的话,而是因为刘春来这些五石散爱好者为了求得一贴好的五石散,不惜用重金求取。
  老何觉得服用一贴五石散,迷迷糊糊五个时辰,非常的适合刘春来。
  这样,只要让刘春来每天都迷糊上五个时辰,大行城就还是属于温柔在掌控。
  刘春来本身就是修道之人,虽然不知道他修道修的怎么样了,在长安城中,很多人都看见身着宽大黑袍,在寒风中敞开胸怀快走散药的模样,且非常的羡慕。
  仕人们也常说刘春来此人乌衣飘飘,有晋人的乌衣风流态。
  然后,在大行城里,在温柔跟高文一干属下的恭维声中,刘春来开启了自己每日在寒风中散药的日常。
  云初踏上百济土地的时候,已经是二月初二龙抬头的好日子。
  这一天适合修面,理发,沐浴。
  云初是坐在甲板上接受一个亲兵修面的,虽然云初非常的相信这个来自晋昌坊的亲兵,不过,在看到寒光闪闪的刀锋的时候,他还是暗自胆寒。
  二月的百济,春天还远远没有到来,寒风裹挟着浪涛将一片片寒雾送上海岸。
  海鸥,海燕就在波浪间飞行,也不知道这样费力气的在干啥。
  海岸上没有云初预料中的迎接队伍,看样子,刘仁愿似乎不愿意放弃手中的兵权。
  其实刘仁愿的这种心态云初非常清楚,因为他麾下的军兵都是来自河北道折冲府的人马。
  就像云初当初不愿意让郭待封统御他万年县的兵马是一个道理。
  死别人家的孩子不心疼,这其实也是很多大唐将领在统领队伍的时候普遍适用的一个策略。
  反正,在大唐是将不知兵,兵不知将的,就算这一次让很多府兵心怀怨愤,此次战役结束之后,也就各回各家,各找各妈了。
  天知道下一次将军领兵的时候,又是哪一个折冲府的兵马。
  既然收买不了军卒的心,那就不如不收买,尽管往死里用就是。
  刘仁愿不同,经常有御史言官说此人有爱兵如子的怪癖,并且经常因为这个怪癖,而对他发起责难,非要说他这样做就是在图谋不轨。
  云初对万年县府兵们的性命看的更重,却从来没有御史言官弹劾他,这不是温柔他们家起作用了,而是因为云初是关中的将领,而刘仁愿是河北将领。
  说起来很可怕,在私底下,关中将领经常说河北将领都是叛贼,就算现在不是,以后也一定成叛贼的。
  说刘仁愿是叛贼云初是不肯相信的,一个在战阵上身中六处刀创依旧酣战不肯后退一步的人,不会因为调令不符合心态,就成为叛贼的。
  所以,当云初部的先头部队率先登陆,且营造好了滩头阵地,掩护大军陆续登陆之后,谨慎向泗沘城前进的路上,看到了匆匆前来迎接云初这个上官的刘仁愿。
  被海风吹得多了,人就会变黑,不仅仅会变黑,海风中的盐分还会让他的头脸裂口子。
  目前的刘仁愿就是手脸上布满细密血口子的一个人,见到云初跳下马,站立在道边拱手道:“末将刘仁愿见过都督。”
  云初也跳下枣红马,将弯腰的刘仁愿搀扶起来道:“我这个都督还要托刘将军的相助才能坐的稳当。”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04页  当前第32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22/100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唐人的餐桌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