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杰带着人走了一天多才来到大秦寺。
到了大秦寺狄仁杰才明白鄠县县尉为何不愿意拯救那十七个百姓了。
三派方外人争斗,十七个乡民却在赚钱,没错,在三派人的注视之下,那十七个乡民正站在寒冷的小溪里淘金。
于是,狄仁杰带领的大理寺众人,就变成了围观这座金矿的第四方人,安营扎寨之后,跟和尚道士们一起,看那十七个乡民一天能淘洗出多少金沙来。
狄仁杰算是看出来了,这些人之所以摆出这么大的阵仗,还没有开始争夺,就是在看这处金矿值不值得大动干戈。
挺好的,如果出金子的数量很一般,那就不值得楼观台,跟净业寺参与争夺,毕竟,这两方多少还是要一些脸面的,为一点小钱就大动干戈,会惹人笑话的。
如果金子的出产还算可观,这三家应该能商量着来,最后三家瓜分这处金矿产出的可能性很大。
当然,如果这处金矿的产出很惊人,那么,不死伤几十上百个和尚道士,教士是不可能分出一个胜负的。
狄仁杰之所留在这里,他只想保护一下站在冰冷的溪水中淘金的十七个百姓,顺便躲避一下来自长安的狂风暴雨。
至于和尚,道士,教士们的死活狄仁杰是不管的,因为这些不是身在道籍,就有度牒,或者有传教公文的人,没有一个是落在大唐州县户籍上的人。
既然不在户籍,他们之间的纷争就跟大理寺没有半点关系,哪怕道宣大师是一代高僧,他的死活也跟官府没有关系,尤其是死在这种信仰之争上,是道宣或者呈丕这些人的天然使命。
长安城里也有三家景教寺庙,娜哈跟这三家景教寺庙里的教长很熟悉,关系也非常的好。
主要是景教寺庙跟西域大地的联系很深,而娜哈本人的施舍,救助,放贷,收贷的工作都需要跟景教寺庙合作。
这段时间里,娜哈虽然躲在栖云寺里不出来,却没有影响娜哈敛财。
老猴子已经用暴力彻底打通了河西走廊乃至西域的寺庙,并且在沿途的寺庙里筹建了不少的香积厨。
这些香积厨开始时期的资金都是娜哈垫付的,所以,在河西香积厨在丝绸之路繁盛的商贸活动下,很快就进入了盈利模式。
胡商们在大唐,在长安赚到的钱会原地变成货物去了遥远的西域,乃至河中之地。
而河中,乃至大小勃律,甚至是大食国,怛罗斯之外的胡人国度里的货物,也在骆驼的运输下,源源不断的走进了大唐,走进了长安。
大唐收取了税,娜哈其实就在中间拼点缝,出借一些头寸,弥补一下胡商钱财不够的遗憾。
人人都以为娜哈赚取的不过是一点蝇头小利,只有一直能看到玄奘他们送来的盈利数量的李治,才知晓,这中间的利益到底有多大。
这些钱都是玄奘他们准备用来建造西域佛国的起始资金,而建设西域佛国,对于大唐长久的占领西域有着莫大的好处,这才让李治在东征时期那么缺乏钱粮的状态下,也没有动用这笔钱的原因所在。
他喜欢与自己的亲舅舅在朝堂上交锋,喜欢看着那些人在他狼狈的时候,还要落井下石的嘴脸。
这种磨炼让李治的目光变得敏锐起来,也让那些原本分不清敌我的嘴脸变得生动,清晰起来。
这让他似乎又回到了还不是太子的时候,那个时候,没有人看得起他,人人都在巴结太子承乾,在忙着向魏王泰靠拢,只有他这个晋王无人问津。
那个时候,他就能看清楚每一个人的嘴脸,继而让他所有的行动都有着非常明确的目的。
现在,那种感觉又出现了,这让李治觉得,又到了自己办大事的时候了。
“陛下,道宣与呈丕在终南山里的争斗您知晓吗?”
李治抬头看看刚刚生完孩子的武媚道:“你刚刚生产完,就不要操心这些小事了。”
武媚叹口气道:“现在,人人都以为陛下忙碌着对付国舅,没有精力理睬别的小事情,什么妖魔鬼怪都跳出来了,妾身不帮你,又有谁能帮你呢。”
李治俯身瞅着摇篮里刚刚出生不足十天的男婴,还探出一根手指在孩子的脸上抚慰一下道:“这孩子既然是显庆年间生的,就取名为显!”
武媚靠在床上低头道:“谢陛下给这个孩子赐名。”
李治低头看了好一阵子孩子突然皱眉道:“我记得弘儿出生的时候,一双眼睛又大又有神,这孩子出生之后,怎么总是睡不醒?”
已经在名义上生了李弘,李思,李贤,李显四个孩子的武媚闻言笑道:“弘儿才是最不正常的一个,我的显儿可是最正常的孩子。”
李治想了一下道:“确实如此,不过,弘儿最近在干啥?每次来我这里匆匆问安之后就不见了人影。”
武媚笑道:“您的太子正在忙着管理他的圆葱过冬呢,这些天,司农寺的博士们都在东宫,帮着太子清理他栽种的白菜跟圆白菜呢。
听说这一次收上来的白菜有五六斤重的,真的不知晓这孩子怎么捣鼓的,竟然将小小的白菜,培育的这么大。”
李治对于儿子捣鼓农田以及农作物的事情是全力支持的,一个喜欢跟农学博士们打交道的太子,要好过喜欢跟将军们打交道的太子。
于是,李治冷声道:“一个守成之君,多关心农桑是对的。”
第一百零七章 李治的野望
东征获得绝对性的胜利之后,李治的威望在大唐百姓心中已经上升了到了几乎与神平齐的地步。
隋文帝征伐高句丽,失败。
隋炀帝征伐高句丽,失败。
太宗皇帝征伐高句丽,半途而废。
李治当皇帝的时候,不但彻底平定了高句丽,顺便还平定了百济,与新罗。
这是大唐对外战争中取得的又一个巅峰性质的胜利。
在这场巨大胜利的威慑下,在大唐死了全部使者,死了长子的禄东赞,再一次向大唐派来了使者,还顺便带来了文成公主对大唐皇帝的问候,以及回大唐省亲的要求。
在这一次,回大唐省亲的出嫁女儿中,不仅仅有文成公主,还有嫁到吐谷浑的弘化公主等十一名外嫁公主。
为了参观这一场声势庞大的献俘仪式,李治半年前就下令,所有羁縻国,羁縻部族的王,首领,必须在十月一日这个日子之前进驻长安。
大唐太宗皇帝曰:“朕深处九重之内,谋决万里之外。
北殄匈奴种落,有若摧枯。
西灭吐谷浑、高昌,易于拾芥。
包绝漠而为苑,跨流沙而为池。
黄帝不服之人,唐尧不臣之域,并皆委质奉供,归风顺轨,崇威启化之道,此亦天下所共闻也”。
贞观七年十二月,太上皇李渊生日,太宗在未央宫大摆宴席庆祝,期间“突厥颉利可汗起舞,南蛮酋长冯智戴咏诗”可谓盛况一时。
大唐长安开远门外有一座巨碑,乃是大唐书法名家虞世南亲手书写——西去安西九千九百里。
自太宗皇帝安边时期算起,大唐不仅建立了一个大一统的王朝。
还先后征服了突厥、回纥、高昌、焉耆、龟兹、吐谷浑等周边国家地区,灭高句丽,百济,新罗,重创倭国,安置安西四镇以及安东六镇,以至于大唐南北国土纵横两万里,东西三万里。
当安都护府已经是艳阳普照的时刻,安西都护府依旧是星斗满天的夜色。
现如今,都属于李治一人的浪漫……
大唐皇帝一声令下,安东的被俘君王,胆战心惊的在大唐军队的押送下冒着寒风冷雨一路走向长安。
大唐皇帝一声令下,安西的王,酋长,族长也诚惶诚恐马不停蹄的一路向长安,只盼着莫要耽误了日期,导致招来皇帝不满。
大唐皇帝一声令下,南方丛林,大海,海岛里的蛮族长老,呼吁毒疠,顶着如山的波涛,与凶猛的毒虫野兽搏斗,虽九死一生,也奋勇北上。
以至于鸿胪寺特意下令给各地州府,必须全力帮助这些人尽快抵达长安。
才九月,长安鸿胪寺里就住满了来自天南海北的客人,人数超过了六千人。
这些人对长安的一草一木都充满了好奇之心,更有很多客人也不怕冷,就蹲在朱雀大街的边上看来来往往的人流,以及川流不息的马车长龙。
他们喜欢看坊市里百姓的生活,喜欢去东市,西市去看堆积如山且琳琅满目的货物。
晋昌坊作为长安城内的第一打卡地,每日里都多了很多莫名其妙的贵人。
还都是一些有鸿胪寺官员陪伴的贵人。
他们拿到竹筹之后,也不挑拣,竟然从第一道菜一路吃下去,直到自己吃的路都不能走为止,最过分的是还有吃了太多东西,回去之后又喝了好多水,最后生生把胃囊撑破而死的。
而平康坊的生意最近也是好的出奇,人人都为那里面的美人癫狂,更有甚者还把准备敬献给皇帝的贡品换钱,也要去平康坊风流快活一番的。
云府的管家刘义早就把鸿胪寺的官员认识了遍了,不是他故意去攀扯,而是,这些人几乎每日都来,每日都想通过刘义给自己陪伴的客人一些特殊招待,这让刘义烦不胜烦。
文成公主这样的贵客来了也就罢了,邀请自家夫人亲自陪伴,请公主吃遍晋昌坊美食,说遍晋昌坊典故,看完晋昌坊先进的民生设施之后,再陪着走一遭大慈恩寺祭拜一下文德皇后,再请大慈恩寺高僧窥基,与文成公主说一遍大唐正宗的法相宗佛法,就算完事。
虽然从长安嫁去荒原的文成公主看的眼泪涟涟的,很想居住在大慈恩寺外的客舍与窥基大师继续交流佛法,无奈,还是被她的兄长李景恒接回了家里居住,自从永徽四年,父亲因为卷入了房遗爱叛乱一事,死于贬斥途中,他们家就尽可能的减弱自己的存在。
刘义现在已然不大看得起那些鸿胪寺的官员,主要是这些人只要找他,就希望他能免费招待一下这些贵宾。
一次,两次,哪怕是十次,云氏家大业大的不在乎,但是呢,百十次数百次的还想白吃,这就非常的过份了。
所以,刘义最近都是躲在家里跟肥九他们一起喝酒聊天,晒太阳都不肯再去外边招待那些所谓的贵宾。
“猴子一样又瘦又黑的家伙,穿上丝绸衣衫之后,怎么看都不像是好人,见他们用手抓着咱们家的饭吃,老夫真是心痛啊,他们平日里吃饭就不用筷子吗?”
肥九撇撇嘴道:“吐谷浑人都不用筷子,平日里就拿着一个木碗,糌粑,羊油,弄在一起,用手抓啊抓的,最后弄成一个长疙瘩,用手抓着吃。
老刘啊,你还是见识太少了,告诉你吧,用筷子吃饭的人才是少数,除过我们,被人都是用手抓着吃饭的。”
刘义难以理解的瞅着肥九道:“即便是用手抓,好歹也用清水洗洗再吃吧。”
肥九冷笑一声道:“你刘义出恭之后知道用草纸擦,大唐穷苦一些的人家用竹板刮,还听说有用麻绳蹭的,这些老兄一般都是用手抠的……”*(注)
刘义听了肥九的话,一边呕吐,一边向外跑,肥九在后面高声道:“也有不抠的……”
经过这一场对话之后,晋昌坊进门的地方,原本用来给那些乞儿们洗手,洗脸的地方,被扩大了十倍不止。
有一道道的水流顺着竹管流淌进水池。
水池边还有皂角等洗手的东西,自从刘义知晓了那些人的卫生习惯之后,就给看门的府兵下了令,任何人进了晋昌坊之后,都必须在这里洗手之后,再进去。
不过,整个过程没有一句提及卫生的事情,更没有说晋昌坊嫌弃人家脏。
只说,晋昌坊是文德皇后娘娘的驻跸地,进门洗手,净面,乃是礼仪要求。
至于先前在大食堂使用过的碗,盘子,被刘义下令给封存了,专门留出来一些用来招待这些人,等这些人离开长安之后,这些碗盘就会被销毁。
既然肥九知晓这些人的生活习惯,大唐有的是知晓这些事情的人,如果这个消息传出去事情就严重了,长安城里的两座大食堂还开不开了?
率先抵达长安的是来自东征队伍中的辎重队伍。
一车车的礼器,一车车的金银,一车车的铜钱,甲胄,绢帛,麻布……一群群的战马,一群群的牛,一队队的各族,各国的俘获,从东陵道进入了长安东门春明门,最后沿着春明大道直入皇城。
辎重队伍整整走了三天三夜,才算结束。
李绩的中军在还算整齐的云初部,裴行俭部,薛仁贵部的保护下在傍晚时分抵达长安。
先是宰相长孙无忌率领百官带着酒水,美食出迎百里。
接下来,是太子李弘带着皇族以及鼓乐在灞桥迎接。
在长安城外休憩一夜之后,第二天日出之时,皇帝亲自在春明门城头迎接,接下来,还要主持李绩交还帅印的大典,检阅东征大军的各路将官,以及万年,长安两县,以及十二率的出征兵马。
检阅完毕之后,就是盛大的献俘仪式。
献俘仪式之后,李治会下令,由长安女子上前为诸将卸甲,一般情况下,为诸将卸甲的都是将领们的正妻,卸甲完毕之后,身着朝服的将领们边需要乘坐所谓的“五花连钱”宝马,进长安城夸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