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唐人的餐桌_分节阅读_第374节
小说作者:孑与2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64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34:01
  许敬宗见奏疏已经被御史拿走呈给了皇帝,就对韩瑷道:“听说,你府上多了一个酷似褚遂良的人,还听说,就是这个酷似褚遂良的人在长安处处留下笔墨,处处以贬斥陛下仁孝之风为己任。
  韩瑷,身为陛下的臣子,你就不感到惭愧吗?”
  韩瑷大笑道:“那个酷似褚遂良的人就在本官府上,许侍中不妨将他招来,看看此人到底是真,还是假的,这朝堂之上,似乎还有一些与褚遂良亲厚的人,不妨让他们来鉴别一下,这个酷似褚遂良之人到底是谁。”
  不等许敬宗回到,李义府上前捧着笏板道:“臣附议许侍中之言,韩瑷确实有不臣之心。”
  说话的功夫,也从怀里掏出一份奏疏托在手上,任由御史拿走呈递给皇帝。
  大殿上鸦雀无声,韩瑷满怀期待的瞅着皇帝李治,他至今都认为褚遂良被处理的极为冤枉,他也从心底里认为,皇帝不该如此没良心的将褚遂良陷入死地。
  或许是早就把生死度之身外,韩瑷捧着笏板上前一步道:“褚遂良受先帝嘱托,始终专一,没有二心。以前论事,至诚恳切,岂肯让陛下之德落在尧舜的后面,使陛下之过如灰尘一样留于史册吗?”
  李治的目光从奏疏上移开,瞅着韩瑷平淡的道:“褚遂良之情,朕已知矣。
  他违逆而好犯上,朕责罚他,岂有过错?”
  韩瑷颤声道:“人没有死,世人却都知道他已经死了,这对他来说,就是奇耻大辱。
  没想到他的一片忠心,竟遭受了深深的诽谤,招致了丑恶的话语,从而使壮士感到痛心,有损于陛下的神明……”
  云初在太极殿上的位置在第九排,算不得靠前,也算不得落后,他没有注意听大殿上发生的事情。
  事实上听了也没有什么用,今天,本来就是皇帝跟褚遂良,韩瑷这两个当初反对他立后的人的最后一场交锋。
  而交锋的结果,一定是韩瑷跟褚遂良倒霉为最后结果,不会有任何的变数。
  以前,只是在史书上看到过这一段交锋,史书上写的清楚明白。
  自从韩瑷跟褚遂良被皇帝处置之后,史载,自从韩瑷和褚遂良相继死亡之后,朝廷内外以谏言为忌,达二十年之久。
  大朝会结束的时候太阳才露头不久。
  事情以韩瑷被贬官振州刺史为最后的结果,至于韩瑷口口声声说的褚遂良,自然是一个假冒之辈,皇帝开恩,将这个假冒的褚遂良逐出长安。
  离开皇城的时候,云初还在掏耳朵,因为韩瑷最后说的话非常的刺耳。
  所以,云初打定主意,从今往后,一句实话都不跟李治说,因为,说实话的代价实在是太惨重了。
  衣食住行永远都是最大的生意。
  这些生意本不该完全掌控于私人之手的。
  但是,《永徽律》上没有禁止,所以,云初也不好动用官方手段,将这些生意统统抓在官府手上。
  偏偏是盐铁酒这三种在云初看来完全可以开放的行当上,朝廷却抓的很死。
  以前只有盐铁,是官卖生意,显庆三年才开始,酒这个东西也就被皇帝下旨给接管了。
  以后,所有的酒曲只能出自官府,民间不得私藏酒曲,违者,轻则重罚,重则送去西域戍边。
  云初知道,皇帝这是想收回长孙家的铁,跟很多大家族掌控的盐跟咸鱼。
  酒这个东西是附带的,准确的说,皇帝就是看不惯他云氏每年依靠酿造杀毒药赚取巨大的利润。
  云初甚至相信,这是皇帝准备拿他当娃样子的前兆,如果云初懂事的话,就赶紧把杀毒药的酿造工艺交出来,由朝廷来操作,这样,云氏说不定还能有那么一丝丝的好处可以留给子孙后代。
  允许云氏独揽酿造杀毒药这种重要物资足足六年,允许云氏在这件事情上赚了六年的黑心钱,已经是朝廷看在老神仙的面子上给的优惠。
  如果杀毒药跟老神仙没有关系的话,云氏能独揽两年的独家销售权就算皇帝开天恩了。
  现在,皇帝要把盐铁真正弄成国营,不给私人半点机会,这不是出自私怨,而是大义。
  户部知晓谁能做杀毒药的主,所以文书给到了老神仙手里,老神仙再派一个道童把文书送到云初这里。
  云初没有耽搁,直接拿出杀毒药的制作秘方交给了小道童,然后,那个小道童走了一遭户部回来之后,又给了云初一份文书,文书上说,云氏以后还是可以酿造杀毒药,不过,数量规定在一万坛子,而且蒸馏用的基酒,由户部提供。
  所以说,云初在交出杀毒药的秘方之后,获得的收入不但没有下降,反而增长了。
  云初愿意把这些好处看做是老神仙的颜面。
  自从辽东战事过后,大唐对于周边国家,部族的看法有了很大的改变。
  以前或许会对那些羁縻国,羁縻部落有一些补贴,甚至是免除税率这样的好处。
  现在没有了,那些国家,部族不但要按照大唐制定的单子朝贡不说,那些异族商贾们进入大唐做生意的时候,还会被课以重税。
  因为,朝堂上的那些大官们终于明白了一件事,大唐是全世界对异族商贾课税最低的国家。
  那些商贾们从大唐带走的货物回到故乡,往往赚取的是一个天价利润。
  太宗皇帝刚刚登基的时候,大唐国力艰难,那个时候的大唐需要盟友,所以,在某些时候,吐谷浑,薛延陀,突厥,高句丽,新罗,百济,倭国,吐蕃都是以盟友的形式存在的。
  现在,大唐已经变得极度强大,所以,不需要盟友,而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也确实没有需要盟友的需求。
  在没有外患的时候,就到了李治清除内患的时候了。
  显庆三年一月初,李治下旨免除了河北道三年的钱粮,以酬谢辽东之战时期河北道百姓对大唐军队的支持。
  显庆三年二月,李治又下旨免除了河东道两年的钱粮,希望能达成藏富于民的目的。
  同时,派遣李义府为河北道黜陟使,全权处理河北道一切事宜。
  跟朝堂上的风声鹤唳不同,万年县,长安县的百姓们却过的极为开心。
  因为,万年县进一步放开了坊市的宵禁令,从《万年县,长安县坊市管理条例》的颁布之日起,允许相邻的坊市在坊墙上开洞,将相邻的坊市连接起来,允许乡邻坊市的百姓们自由活动。
  最先响应这一政策的坊市,便是西市,东市,晋昌坊,光福坊,平康坊这些商业坊市。
  这就导致长安城的商业经营时间被拉长了。
  也让喜欢俯瞰长安城的李治很满意,他的城市终于在晚上不再是黑漆漆的一片,而是多了几处耀眼的光亮处。
  这些光亮是李治准许的,所以他颇为骄傲。


第一百五十四章 斗争在高处就好
  李治不杀人,所以那个假的褚遂良被驱逐出了长安,可是呢,每一个人都知道他必死无疑,因为大唐还有一个心狠手辣的皇后。
  在大唐,只要你不上朝,那么,接收到的就全部是好消息。
  大唐安西军在米呼地阵斩了石国的三千越界兵马,并且在米呼地修建京观,为后来者戒。
  此事还导致石国在长安的使者被当街绞死,曝尸三日后,交付太医署制作成教学骨架,用来跟原有的两具唐人骨架做一些区别,看看两个不同种族的人的骨架有什么不同。
  大唐剑南的七个折冲府在播州,剿灭了十六个联合起来侵袭大唐州府的蛮族,大军过出,蛮荒之地再一次陷入了无人的蛮荒之境。
  白江口一战,倭国竟然敢侵袭大唐军队,李治一直没有下旨追查。
  但是,在二月的时候,倭王再一次派遣使者从百济登陆,辗转来到长安,献上六个锦盒,每一个锦盒中都装着一枚人头,经查,这些人头是白江口之战中倭国主将安昙比罗夫,阿倍比罗夫一族的。
  使者还带来了大量的白银,希望能够平息大唐皇帝李治的怒火。
  李治当然没有那么容易消气,下旨倭国,命倭皇中大兄即刻退位,让王位为贤者。
  现在没人敢忽视李治的意见!
  自家皇帝很厉害,这就是大唐百姓对于皇帝的认知。
  自家皇帝对待百姓很仁慈,答应百姓们在接下来的年月里,争取将永徽年以来增加的赋税减低到贞观十年的水平,并且答应百姓,百姓在今后开垦出来的荒地,其中的一半可以归类到永业田中间去。
  自家皇帝还决定彻底的废黜肉刑,以鞭刑,以杖刑替代,原则上发配不出五百里。
  自家皇帝还规定,出门五百里之内不需要路引,废黜缴纳城门钱的陋习。
  还重新定下了一些新规矩,比如主人不得无故残害奴婢,如果被发现,主人不得缴纳罚钱赎罪。
  显庆三年的这些新的条例出炉,被人们统一称作——显庆新政。
  这些都是切切实实对百姓极为有利的法律条文,长安城的百姓甚至组织了一批老人,带着万民伞,万民按过手印的帐子,以及无数老人从寿衣上裁下来的各色布条,绸缎条,为皇帝制作了一袭万民福寿披风。
  鼓励皇帝多做好事,多出台对百姓有利的法律条文这种事,云初,温柔,狄仁杰三人自然是不遗余力的。
  当人数超过三百名男女耄耋老人举着伞,拿着帐子,捧着披风顶着寒风沿着朱雀大街步行到皇城外的时候,引来了全城百姓的围观。
  李治得到消息之后,带着皇后以及文武百官从太极殿步行来到皇城口。
  在万民的围观下,接受了这些耄耋老人们的朝拜,与皇后一起亲自从老人手中接过礼物,还搀扶着其中两位百岁老人瑞上了皇帝车驾,前往太极殿饮宴。
  在宴会上,李治亲自作歌,为这些老人瑞贺寿,在饮宴过后,还特意给这些老人瑞丰厚的赏赐,派马车一一送回家中。
  经过这一场众目睽睽之下的做戏,很快,三百老人瑞为皇帝祈福的消息与皇帝颁布的显庆新政一起,传遍了整个大唐。
  同时传出来的还有一句话。
  皇帝曰:“朕的百姓是最好的百姓,不可苛待。”
  有了万年县,长安县耄耋老者献瑞的事情发生之后,同样的献瑞工作,在大唐各个州县就轰轰烈烈的展开了,估计可以让李治高兴一整年的。
  “希望这件事之后,能让那些酷毒的事情只发生在朝堂上,而不至于向民间漫延。”
  狄仁杰喝一口茶,漱漱口,这些天以来,教那些耄耋老人说吉祥话,教的他嗓子有些发炎了。
  温柔叹口气道:“我家老祖已经上了乞骸骨的奏疏,陛下已经批阅了,给了一些赏赐,允许我家老祖回祁县老家侍奉祖宗祠堂。
  老祖告诉我说,他已经把我彻彻底底的从温氏祠堂里划分出来了单过了。
  以后,不论发生任何事,都与温氏无关。
  不光是我们家这样做,很多大家门阀也是这样的做法,将族中最出色的子弟驱逐出家门,而且,一个比一个做的狠,做的绝。”
  云初靠在窗前翻看着文牍,漫不经心的道:“陛下收回盐,铁,酒准备官卖,打击那些老勋贵跟大家族之心已经昭然若揭了。
  这些天,地方上的折冲都尉不断地轮番进京,最重要的是,这些折冲都尉们好多都被安置进了十六卫。
  我们熟悉的张东海,这一次官阶连升三级,进入了左武卫担任左将军,官职甚至与我平齐,这已经很说明问题了。
  以后勋贵们还想凭着出身混一个高位的可行性已经非常低了。”
  温柔点点头道:“再有三天,我就要去长安县走马上任了,走的时候我要带走六万贯钱,三十万担的粮食,有没有问题?”
  云初点点头道:“长安县已经被折腾的差不多了,听说你要上任长安县,人人惊惶,你多带一些钱粮去长安县才能干事情,不过,这一次就不要折腾的太厉害了,杀几个蛀虫,意思意思就算了。”
  温柔瞅着狄仁杰道:“钟馗的十八层地狱已经修建好了,我准备带着长安县的官员们走一遭终南山,让他们见识一下十八层地狱,以后也好安心的干活,少起一些坏心思。”
  狄仁杰瞪着温柔道:“你去就去,盯着我看什么?”
  温柔笑道:“到时候你也去,在长安县,可能比十八层地狱里的恶鬼还要可怕。”
  云初笑道:“去终南山看十八层地狱是一个好办法,不过,你还要做一件事情,趁着今年粮食充足,还是需要多储备一些粮食。
  长安,万年两县所有的大事小情,都是以粮食为起点驱动的,无论如何,你手中的粮食都不能少于五十万担粮食。”
  温柔点点头道:“你说的很对,因为长安城万年县的粮食已经不再依靠漕运,导致洛阳,东南等地的粮食价格暴跌,此时确实应该多吸纳一些粮食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04页  当前第37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74/100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唐人的餐桌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