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不涨的是各个坊市子里的平价粮店,所有人都想买到平价粮食,可惜,这里的粮食是由坊长亲自派发的,一家几口人,一天吃多少粮食瞒不过坊长,想要多买,没有任何的可能。
于是,云初在自家的餐桌上,再一次见到了糜子这种粗粮。
看着硕大的糜子馍馍,云初用筷子敲敲桌子道:“我们家应该还不至于吧?”
虞修容举着一个比她脸都大的糜子馍馍道:“这是提醒夫君呢,这东西才是长安百姓桌子上的主食。
现在粮价那么贵,好多人加又恢复了一天两顿,忙时吃干,闲暇时喝稀粥的习惯。”
云初点点头表示知道了,见李思不肯吃糜子馍馍,就往她的饭盘里掰了一半糜子馍馍道:“好好吃饭。”
李思哭唧唧的发脾气道:“拉嗓子。”
正举着一大块糜子馍馍啃的娜哈,抬手就在李思的后脑勺上拍了一巴掌,于是,李思就老老实实的抱起馍馍啃。”
至于云瑾,云锦兄妹俩个,一向是有眼色的,不等娜哈把目光落在他们的餐盘上,这两个小的,就抱起糜子馍馍啃的非常投入。
这没有办法,坊市子里发的平价粮食的从来就没有细粮,有的只有糜子,高粱,以及各种豆子,就连小米都没有,因为那东西能熬出米油来,属于细粮。
也就是糜子,高粱,豆子这些东西便宜,云初才有底气在这一场斗争中针锋相对。
可能是崔勉这个家伙过于自大了,总以为只要控制了麦子跟大米,小米,就能掐住云初的咽喉。
他不知道的是,长安城百姓在几年前,桌子上的主要食物就是这些粗粮。
即便是粮食战争没有爆发之前,粗粮也一向是百姓餐桌上的主要角色。
想要吃好东西的人家,也能买到麦子跟大米,小米,只是贵一些罢了,出得起钱,就吃好东西,没毛病。
就算崔勉知道这一点,也不打紧,光是长安,万年两县存储的麦子,大米,小米就够他忙一阵子的。
有时候,云初对于崔勉的行为简直无法理解,在粮价上涨的如此迅猛的状况下,他还有脸问刘主簿,想用三万贯的价格买下朱雀大街的二号院子。
当然被刘主簿严词拒绝。
于是,崔勉就把买院子的钱,再一次全部投入到了粮食的收购中去了。
他做的很聪明,粮食是被分散购买的,购买粮食的目的也说的很清楚,主要就是山东,河北地遭灾了,他们需要大量的粮食来拯救那两地的百姓。
官府调查过,那两地确实遭灾了,百姓们也确实是食不果腹的模样……因此上,囤积居奇这样的罪名还扣不到他们的头上。
崔勉在长安收到的粮食越多,河北,山东的灾情就在逐渐变好中。
这是一个长期的战争,云初没打算在短时间内分出胜负,相比粮食他更在乎长安城的建设。
与其余东西一直上涨的还有老百姓们的人力价格,再从听说长安城的力工一天可以赚到一百个钱之后,长安附近的百姓都趁着农闲时分涌进了城里,准备吃一阵子苦,好好地大赚一笔。
可惜,他们的愿望必定会落空,因为一百个钱买到的粮食跟以前一天三十个钱买到的粮食一样多。
因此,他们在长安赚到的钱,注定要花在长安,毕竟,长安米贵,居之不易。
尽管长安城的建设依旧进行的吐火如荼,百姓们脸上的笑容却正在逐渐减少。
一场经济上的灾祸,将长安人脸上的笑容剥夺的干干净净。
没有了笑脸的长安城,跟鬼域一样。
长安缺粮的消息传到了身在洛阳的李弘耳朵里,他给云初写了一封很长的信。
告诉云初,他门下的官员娄师德正在陇右屯垦,虽然因为时间短,还没有种出大量的粮食,不过,娄师德似乎已经预料到了长安缺粮的状况,在陇右利用太子的关系收拢了不少的粮食。
如果云初需要的话,他会命令娄师德将粮食运进长安城,以解燃眉之急。
清晨的时候,云初特意去了一遭大食堂,昔日熙熙攘攘的人群现在只有不多的几个食客会在这里用饭。
看一眼牌子上的各种食物价格,云初立刻就明白了为什么客人会这么少的原因了。
一碗铜钱换一碗饭,就这样的价格,说实在话,他也不愿意来。
“哥,我有很多钱。”娜哈拉着云初的手,觉得自己哥哥最近非常的憔悴。
“你的铜钱已经被李弘给花的差不多了。”
“我还有好多玉石,好多金币,金沙,跟金块。”
“那些都是好东西,不要动弹,留着。”
“我听说徐敬业卖给哥哥的牦牛涨价了?”
“嗯,是的,上涨了一倍以上。”
“为什么人人都要欺负哥哥?包括皇帝,皇后,太子……所有人都在欺负哥哥,就连玄奘大师都不肯帮你。
要不然我们离开长安回西域去吧。”
云初瞅着娜哈笑道:“回西域干啥呢?”
“哥哥当佛国的国王,我们反了他们算了,有哥哥在,我就不信他们敢派人来送死。”
云初笑吟吟的道:“连李弘都不要了?”
“不要了!”娜哈把话说的斩钉截铁。
云初抬手摸着娜哈的脑袋,心里真的是舒服极了,这个傻丫头,愿意为了他跟全世界的人翻脸。
“让你痛苦地生活,可不是我这个当兄长的想看到的,让你一生获得你本该拥有的幸福,才是我这个当兄长的能存在的所有意义。
放心吧,小事一桩,困难迟早会过去的。”
第一百五十六章 崔勉的节操
原本由李渊,李世民,李治三代皇帝勉强构筑的微妙平衡在长安被打乱了。
以前的时候,每当钱灾来临的时候,大家伙乖乖地接受剥削,等着事情过去就完事了,虽然每个人都会受到损失,可是呢,掀起灾祸的人也不会把事情做绝,搜刮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会停止。
就像是割韭菜的时候,绝对不会挖韭菜根一样,可以算的上是一种善良。
这一次,在割韭菜的过程中,居然有人开始反抗了,这对那些人来说,弄死这个反抗者,远比赚钱来的重要。
这就是云初笃定的认为这些人一定要跟自己在长安死磕的原因所在。
不得不承认,在人家一遍又一遍向长安撒钱的状况下,长安城市面上的物资正在迅速的消失。
粮食这个东西就不用说了,真的变成了一碗铜钱一碗。粮食的地步了。
粮食在一斗涨到一百五十个钱之后,价格终于消停了,只是,这种消停不是崔勉这人仁慈,而是因为已经没有人能拿的出粮食卖给崔勉了,这样的价格也绝对不是普通百姓端着一碗粮食就能换到的,而是需要在曲江里的流水牌上大宗交易才成。
而且数量是以一千担为一手进行的。
因此上,此时的长安城里,大家都很珍惜粮食,很多人都觉得吃饭就是吃钱。
云初需要以身作则,温柔也需要以身作则,因此上,他们两家的饭食如今变得非常糟糕。
餐桌上别说有什么肉食了,就连细粮都见不到了,如今,就连最挑嘴的李思,也不再嚷嚷着要吃肉了,只希望能吃一顿韭菜鸡蛋馅饺子就很满足了。
当然,崔勉他们所谓的弄死并不是肉体消灭这种弄死,这种弄死云初的法子,他们在洛阳已经试验过,效果并不理想。
而且他们还要防备杀不死老虎以后的恐怖结果。
洛阳的结果,他们是知道的,只是不能确定是云初做的,可是,那么多人死掉了,总要怀疑一些人的是吧?
世家豪族的优雅之处就在于他们讨厌用暴力来解决事情,当然,这是因为很多时候,他们不用暴力就能解决掉非常非常多的事情。
在人人都在囤积粮食的时候,肉食就变得无比的珍贵,以前畅通无阻的牦牛获取渠道,最近,也彻底的停止了,因为徐敬业这个家伙把价格提高到了,连云初都承受不起的地步了。
直到云初抱着儿子云瑾,闺女云锦一起睡午觉的时候,云初觉得胳膊痛醒来一看,发现自己的闺女跟儿子正在睡梦中抱着他的胳膊啃呢。
看着两个孩子蠕动嘴巴的样子,云初心酸的厉害,于是,云家的农庄里就跌死了一头耕牛……
早就习惯吃肉的长安城人,现在经过长安两座大食堂的时候,还会习惯性的抽抽鼻子,可惜,原本熟悉的煮肉香气现在没有了。
好在,坊市子里总有一些粗粮分发下来,数量不多,却足够一家人果腹的。
云初一口气杀了一千头骆驼,这些肉食才投入到市面上,尽管价格很贵,却不用一天就没了。
不用说,又被崔勉这个有钱人抢走了。
他不允许云初给百姓们弄出任何一点希望。
百姓手里的钱不是早早就买了粮食,就是全部押在了房子上,因此上,坊正每天分发的粗粮就成了大家伙唯一的食物补充来源。
大户人家早就离开了长安城,去了乡下,或者回到了故乡就食,他们比一般百姓有更加强悍的生存能力。
幸好,长安,万年两县的官吏们表选出来了极为强大的凝聚力,在这个困难的时期里,依旧跟着两位县尊,相信长安城一定会成为最后的胜利者的。
云初在县衙里支起来了一口大锅,这口锅里煮着半头牛,就是云氏农庄跌死的那头牛。
云初煮牛肉的本事自然是出类拔萃的,从清晨开始,万年县衙就飘荡着炖牛肉的香气。
中午时分,牛肉熟了,刘主簿笑眯眯的站在大锅边上,给每一个官吏的饭盘里放一小块牛肉,再浇上一勺子浓稠的肉汤。
嘴里还不停的给大家伙打气道:“再忍忍,过去几年里大家吃的脑满肠肥的,正好趁着这个机会清清肠胃,等这一股子劲头过去了,咱们再大碗吃肉,大口喝酒。”
下级官吏们的消息还是灵通的,他们知晓,这一次的粮荒并不是天灾造成的,而是人祸,长安城里不是没有粮食,而是粮食被人买走了。
既然粮食还在长安,他们就不怎么担心,目前看来,县尊还能维持住长安城人的口粮,等县衙再也无法承担的时候,他们有的盘子外的办法来获取粮食。
现在,也仅仅是县尊不想动用那些手段而已。
有一口肉食吃,就很能鼓舞人心了,所有人都知晓,等县尊家的耕牛全部跌死之后,就到了县尊爆发的时候了,奥时候,城外那么多的没有酒肉吃而眼睛发蓝的民壮绝不会继续吃素。
卢庭再一次来到万年县衙的时候,正好遇到云初,温柔,狄仁杰三人围着一口锅用糜子馍馍就着吃红烧牛肉,这一锅红烧牛肉里面肉不多,更多的是山药跟芋头。
在拒绝了云初邀请一起吃的状况下,卢庭叹息一声道:“君侯,这不是一个办法,不能以长安城全城人的福祉来跟崔勉斗气。”
云初吃一口红烧牛肉,再咬一口糜子馍馍细嚼慢咽下去之后淡淡的道:“吃一次苦,以后再不用吃这种苦,很划算的。”
卢庭道:“君侯期望的帮助没有到来,你发到洛阳的八百里加急奏疏,还没到御史台,就被门下给封驳了。
而君侯给陛下的奏疏,虽然到了陛下手中,陛下却没有任何的表示,君侯,崔勉手中可用的钱粮太多,他宁愿把这些钱粮敬献给陛下,只有一个要求,便是不得发往长安,只能运去灾区。
你就算是想要利用官府巧取豪夺都不可能了。”
云初将糜子馍馍杵进肉汤里浸泡一会,再拿出来吃的非常香甜。
吞下去了一大块牛肉的温柔道:“崔勉想要什么?”
卢庭道:“云侯亲自登门谢罪,同时,准许一百六十七家领购朱雀大街两侧的房子,一套房子一万贯,不二价。”
云初苦笑道:“为了长安百姓,我愿意登门谢罪,只是,朱雀大街两侧的房子十二万贯一套,不二价。
你告诉崔勉,别忘了,我手中的铜钱也有很多,等我有了足够的粮食之后,就是他的死期。”
卢庭接着叹息一声道:“何必呢,两败俱伤,最后受损的还是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