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觉得一个人不可能只有美好的一面,尤其是李氏,他们乖戾,暴躁,蛮横,凶残,无情的一面都到哪里去了呢?
隋炀帝杨广在没有成为皇帝之前,也是一个才情出众,深情重义气的人,一当上皇帝之后就立刻完蛋了,所有的负面情绪全部爆发,最后弄了一个国破家亡,身死族灭的下场。
许敬宗不想把自己心中的疑惑说出来,因为,他觉得自己可能活不到李弘登基的那一天,也就是说,他可以一直生活在李弘最好的一段岁月里,而不必为以后暴戾的李弘负什么责。
许敬宗吃完了一大碗蜈蚣公鸡汤之后,就对李弘道:“云初此次主动请缨去西南平乱,想来已经有了必胜的把握,殿下不准备去益州坐镇吗?”
李弘摇头道:“云初说,此次去西南,探索才是主要目的,平叛不过是顺手为之。”
许敬宗闻言点点头道:“确实如此,区区西南蛮夷,出动他,确实有些大材小用。”
李弘道:“孤以为太傅会说骄兵必败一类的话呢。”
许敬宗笑道:“那是别人,云初不会,怎么,殿下看不上平定西南这点功劳?”
李弘笑道:“洛阳才是孤王的战场,余者,不足论。”
许敬宗道:“确实如此,殿下无需那些额外的功劳给自己贴金,再者说了,在大唐,军功越来越不值钱了。”
李弘摇头道:“不能这样,无军功者不得爵,这一点始终都要遵守的。”
许敬宗道:“陛下正在夺爵,殿下此举与陛下的国策背道而驰。”
李弘轻笑一声道:“正好等父皇夺爵之后,孤王再重整功爵体系便是。”
见李弘又是一副智珠在握的模样,许敬宗忍不住叹息一声道:“殿下,人无完人啊。”
李弘大笑道:“太傅以为我会走隋炀帝的老路?孤现在就可以告诉你,太傅多虑了,孤与隋炀帝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这个世上没人对不起我。
从孤诞生的那一刻起,父皇,母后疼爱我,师父,太傅尽心教导我,臣子,奴仆敬重我,天下百姓爱戴我,我得到了我梦寐以求的女子,也娶到了一个堪称贤良的太子妃。
这个世界不欠我什么。
倒是我,欠了天下人一个真正的盛世。
孤之所以在外人看来有那么多的优点,那是因为孤就是那样的一个人,而非伪饰,孤每日的睡眠极为安稳,且永远期盼着明日的到来。
今日安稳,明日又充满期望,每日都有新的事物出现,这样的环境没办法在孤的心中滋生出那些不好的情绪。
所以说,孤现在是什么样子,将来也会是什么样子,不会有什么大的变化。”
听李弘这样说,许敬宗的面皮颤抖一下道:“殿下说不会有什么大的变化,是指多大的变化?”
李弘张开双臂大笑道:“自然是要按照孤的心意打造出一个符合孤想法的花团锦簇的大唐。”
许敬宗在心中哀叹一声,也就不想再说什么话了,这句话已经说的很明显了,以后的大唐臣民们,不可能有什么平安喜乐的日子过了。
李弘一定会不停的折腾,不断地折腾,说不定这个家伙心中所想的花团锦簇的大唐,就该是目前长安的模样……
就目前而言,这个孩子还年轻,还没有到喜怒不形于色的地步,再过几年,当这个孩子开始变得真正沉稳了,恐怕连皇帝都要看他的脸色了。
至于皇后,就连许敬宗都不认为她对太子有什么威胁。
调兵遣将,绝对不是一时一刻的事情,云初上了请战奏疏之后,就安静的留在家里开始研究西南的地图,以及西南的人情风貌。
长安堪称是大唐最适合做研究的地方。
这里不仅有数不尽的各种官方记录,还有很多人的随笔,记事,还有一些好事之徒,甚至根据西南的神秘性编造出来了很多很多稀奇古怪的神怪故事。
而且是成系统性的编造故事,比如,蚩尤统领的九黎族最后败退西南……
蚩尤以前是东夷来着,被黄帝打败之后,从山东一路跑到云贵,这实在是太扯了,而这种瞎扯也不利于民族大团结。
最早编造这种故事的人,就该说蚩尤被黄帝他们打败之后,没有跑,而是臣服了黄帝,并且以皇帝为尊,大家从此愉快的生活在一起了才对。
如此,汉人的祖庙里除过炎黄,无非是又多了一位蚩尤,也就是多一炷香的事情,不费事。
这样的故事虽然恶心,却能少死很多人,不至于让那些西南的蛮夷们自认为自己是蚩尤的后代,宁死不肯向云初他们这些炎黄子孙投降。
这种影响团结的话要少说,少做,像刑天那种宁死不降,死后还不投降的家伙本就不该出现在神话的话本里,除非改成向异族恶魔挥动巨斧才好。
这种事情铜板他们就能干的很好,以后在刊印这些神话话本的时候,修改一下内容就好,几十年后,人们就会从这些新的故事里面得知,蚩尤也是华夏先祖,刑天是一位汉人的不死英雄。
至于最初的版本,会随着书本破烂,会随着知晓最先版本的老人逝去,渐渐的也就不为人所知了。
而一个个新的对华夏更加有利的故事将会万古流传。
西南那种地方唐人不肯去,蛮族们又不愿意出来,偏偏他们又喜欢抢劫,再加上云初又舍不得放弃西南,也不能放弃西南,这几乎是一个死结。
没办法之下,云初觉得自己可以猥自枉屈的拿那些不识字,不识数,衣服都不知道怎么穿的蛮族当兄弟来对待了。
当然,不是拿所有的蛮族人都当兄弟看,那些已经开化的,对世界的了解还稀里糊涂一知半解的家伙们都必须杀掉,因为,他们对世界的理解是错的。
一定要告诉那些还处在蒙昧状态的蛮族底层人民,唐人是他们的异姓兄弟,不是曾经干掉他们老祖蚩尤的敌人。
杀掉西南各部的首领,祭司,留下普通西南蛮族继续镇守大唐人目前无力照顾的西南群山,应该是一个很好的策略。
当年诸葛亮去那边,就是这么干的,后来,还有那个谁也在西南是那么干的,他们都获得了来自蛮族兄弟的好处,云初觉得自己也可以。
都杀干净了,结果无非是又来一群野人继续啸傲山林罢了。
如此一来,他去西南的意义何在?
就为了带着甲兵去杀一群拿着木棍,骨刀在凄风苦雨的中苦苦求生的人?
开边贸,开互市,用物资吸引蛮族们从山里主动出来交换物产,才是长久之道。
“你要跟盛逻皮结交?”温柔匆匆听了一遍云初的叙述之后很是惊讶。
“此人刚刚坑害了我大唐将近八千将士,没有人会允许这个人继续活着。”狄仁杰也觉得云初的想法过于理想化了。
“盛逻皮的人头必须制作成酒盏送给皇帝,这一点没得商量,不仅仅是盛逻皮,就连参与那几场战事,品尝到好处的蛮族也必须杀干净。
剩下的那些,与天地争斗苦苦求生的蛮族才是我云初的兄弟。”
温柔想了一下,想不通,就直接问道:“你要干啥?”
云初道:“到了西南看情况再说,总体上来说,我此次去西南,安抚,沟通为主,杀戮次之。”
狄仁杰道:“走之前,一定要做好准备,这一次我们两个人都没办法帮你,就你带着一群孩子,一定要小心啊。”
云初道:“这是一次试炼,也是一次验证我想法的好机会,至于危险性,说真的,不算大。”
温柔道:“最精锐的掌柜,以及最精锐的护卫,最了解西南的伙计,都已经给你准备好了。”
云初点点头,看着对面正堂房顶上随风飘扬的三面旗帜道:“也该让大唐人知晓一下,战争并非唯一解决矛盾的办法。”
第一百六十四章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随着蓝田郡公将要领军出战的消息越来越确定,前来云氏大宅拜访云初的人也就越发的多了。
一旦云初被拜将,剑南道,四十二个军州都将在云初的治下。
剑南道行军大总管行辕,将会立刻出现不少于三百个文武官职。
这就是他们蜂拥入云氏大宅的主要原因。
云初自然是不会见他们的,每一个大将即将出征的时候,都不再过问家事,就算这个时候老婆偷人被抓,也不能告知即将出征的大将军。
云氏的大公子云瑾年纪还小,跟他说没有什么用处,所以,前来云氏拜访的都是长安城中赫赫有名的女眷。
她们所求者,不过是希望云初此次出征之时,能把她们家的子弟带上,最好安排一个不用上战场,只是跟着大总管待在行辕的好位置。
虞修容非常的好说话,只说此次去西南,行军艰苦,又是作战的,很难保证每一个人能安生的回来。
她甚至将云初与李承修说过的西南见闻拿出来劝告这些女人,莫要把自家的宝贝疙瘩往火坑里推。
结果,这些妇人的态度非常的明确,只要跟着大总管行辕出发,就算出了事情,也算是为国捐躯,是他们满门的荣耀。
虞修容见话已经再三的说到了,这些人依旧想要把自家的孩子送到军队里,也就勉为其难的同意了,收了这些妇人带来的礼物充实了云氏宝库。
同时,也给这些妇人开出来了一张长长的他们家的子弟上战场要用到的物资装备清单。
短短十五天的时间,还没有被任命的剑南道行军大总管云初帐下,已经多了三百多个世家子弟。
云初知道之后一笑了之。
不过,长安的御史言官,与百骑司却把这一状况一五一十的禀奏给了皇帝。
皇帝李治听闻这个消息之后,也大开后门,又给云初帐下送来了三百多个洛阳那边的世家子弟。
于是乎,长安市上那些睿智的民间战略家们就悲凉的认为,关中健儿不堪用,七百混帐上战场。
文恬武嬉之下,云初此战必败无疑。
不管民间的那些混账怎么说,云初一言不发,温柔,狄仁杰以及各路掌柜们疯了一样的为大军准备出行的物资,装备。
云初在后宅很忙。
主要是闺女云锦最近正在研发一种超级洗发水。
配方的思想源头来自于老神仙,主要是云锦觉得自己的头发末梢似乎有开衩,就向老神仙讨教用什么方子才能让她的头发变得乌黑发亮不说,还不开衩。
老神仙告诉他,无患子,侧柏叶,何首乌为护发,洗发之上品。
无患子粉碎之后遇水能产生丰富的泡沫,就这一条,就比大唐妇人常用的洗发之物高明多了。
云锦拿到这个秘方之后,就决定按照自己的想法,弄出一种洗发之后可以让妇人头发变得如同丝绸一般顺滑的洗发水出来。
这个丫头目前为了这个东西,简直疯魔了,为了不让别人偷走她的秘方,专门在云氏后宅搭建起来一个蒸煮的灶,还搬来了两台石磨,一台粗磨,一台细磨。
将无患子,何首乌,侧柏叶粉碎之后研磨,得到一堆绿了吧唧的粉末,虽然用来泡沫丰富,洗头发还算不错,可是,洗完之后,头发里总是夹杂着那些粉末,非常的不好清洗。
没办法之下,就好用到一些化学知识,来进一步从这一堆粉末中提取有效成分,抛弃杂质。
在云初的帮助下,云锦试着用酒精为媒介,准备析取精华,可惜,精华是被萃取出来了,却溶于酒精,还需要再一次蒸发酒精才能得到真正的精华。
随着五六斤酒精被蒸发之后,云锦就得到了一碗底所谓的精华,其中大部还是杂质。
这一路明显是走不通的,所以,父女两个整日里在后宅忙碌不休,云初甚至提出用甜菜糖脱水反应之后拿到甜菜碱,这东西也是极好的发泡剂。
可惜,效果不好。
刘仁轨见云初多日不露面辟谣,而那些拿到准入云初行辕的家伙们却在平康坊大肆的庆祝,似乎觉得自己只要跟着云初走一遭西南,回来了,必定是大唐的有功之臣。
被崔氏邀请到后院以后,才看到云初带着闺女跟几个丫鬟正在用大铁锅煮着什么东西,味道难闻不说,还浓烟滚滚的。
凑近一看,才发现云初带着闺女正在往一锅猪油里面倾倒草木灰熬煮的碱液……
肥皂的制备技术云锦是知道的,不过,她们这一次熬煮猪油,是为了得到甘油。
云初见闺女跟丫鬟们搅动的很是起劲,就洗手来到刘仁轨跟前道:“刘公不会也认为’关中健儿不堪用,七百混帐上战场’是有道理的吧?”
刘仁轨皱眉道:“这些人去了军中,除过扰乱军心之外,某家看不出有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