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秦功_分节阅读_第140节
小说作者:下雨我带刀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4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35:34
  看着那些男子,李由心中满是无奈。
  这些男子每日都会来到府邸门前,想要见父亲。
  考虑到名声,他又不能让下人驱赶。
  但留下定是不能留下,这些男子不仅没有半分能耐,而且数量之多,是在太过引人瞩目。
  “君子,请问廷尉大人,可有看过昔日上书之言?”
  众多男子之中,一名头发凌乱,身上带着一些怪味的中年男子,急匆匆的来到李由面前。
  “父亲看过,然考虑,河儿尚且年幼,心智未全,无需师教。”
  李由看着这名中年男子,眉头微皱。
  对于这个叫子淮的中年男子,李由心中实在是不喜,比起其他男子,此人自视清高,看似能说会道,但无非是一个无才空谈之辈。
  此前父亲就给过这人钱财,想让这人识相离开,却没想到这人还懒着不走。
  想到此前这人写的那些,想到这人还妄想入府为子弟师,李由心中更是厌恶几分。
  “君子,君子,君子!”
  子淮看着李由收完竹简之后,转身朝着府邸走去,连忙想上前再说什么,却不曾想,下一刻,就被府邸下人拦住。
  廷尉府邸之中。
  李斯与姚贾坐在书房之内。
  几个青铜火炉,放置在书桌旁不远处。
  府邸内的几名侍女,把早就准备好的温烫茶水,给李斯与姚贾倒上。
  若非是知道屋外便是寒冬,呆在这书房内,根本让人感觉不到一丝寒冷。
  姚贾轻轻喝了一口茶,不禁感叹,当今朝堂之中,虽然李斯不是丞相,但王上对李斯以及李家的恩宠,不亚于丞相。
  “姚大人,李由应当入朝?还是入郡?”
  书房内,李斯看着姚贾,轻声问道。
  虽说姚贾属于魏系官员,李斯属于楚系官员,但自从碰上韩非之后,他们二人的关系,倒是像没有派系之分一样,十分亲近。
  “姚以为,当入郡!”
  姚贾看着李斯,轻声说道。
  这时候,房门缓缓打开,李由从外面走进来。
  姚贾看了一眼李由。
  李斯听到姚贾的话,面露沉思。
  其实李斯心中更是希望,李由能够入朝,但入朝的弊端是时间需要很久,待等到机会,方可尚未。
  而且最重要的是,眼下他还是廷尉,并非是丞相。
  父子二人同朝为官,的确是不如让李由入郡。
  “若是入郡,是选三川,还是颍川?”
  李斯询问道。
  李由这时候也跪坐在木桌旁,目光看向姚贾。
  眼下秦方才灭韩,若是决定入郡,那定是去三川或者颍川最为妥当,也是最能看出能力的地方。
  “不可去颍川。”
  姚贾听到李斯考虑颍川郡,连忙摇摇头,随后把昔日在新郑,张家被人暗害的事情说出来。
  “此事我已经告知王上,王上已经命人去查,在没有消息之前,不可去颍川郡。”
  姚贾轻声说道,提及张氏,即使时至今日,心中不免依旧有些心悸。
  五世相韩的张氏,居然会在新郑城内,被扣上叛乱的名头。
  “此外,荥阳哪里,昔日白衍伏杀韩军之时,荥阳成年男丁几乎死伤殆尽。”
  姚贾继续说道,说完之后,方才拿起茶水,再次小喝一口。
  天气越发冰冷,能在这里喝着茶水,别提多舒服。
  书房内。
  李斯听到姚贾的话,想起张氏,随后就想到三年前,他就曾经去过新郑,面见韩王,结果韩王不见他,随后他去张氏,张氏也把他拒之门外。
  与姚贾一样,李斯也同样清楚,张氏绝不可能谋反。
  但张氏到底因何逃离?
  如今张氏又在哪里?
  李斯闭上眼睛,思索着。
  另一边。
  与李斯、姚贾不同,李由的注意力,却并未放在张氏,而是放在之后姚贾说的那个人。
  “白衍?”
  李由呢喃一句,对于白衍,他也满是好奇。
  朝堂之中,年轻一辈的秦将,李信、羌瘣、王离这三人颇有威望,都属于将帅之才。
  而数月前蒙恬入朗,听说王上依旧十分看重蒙恬的才能,行军决策,都会询问蒙恬,外加上蒙恬是蒙氏子弟,此前便有传言,王上似乎想让蒙恬,日后在攻伐他国之时,升任主将。
  李由原本以为,在秦国年轻一辈之中,有李信、羌瘣、王离、蒙恬这四个名门望族的子弟在,其他人想要以伐战扬名,恐怕无望。
  谁曾想,那名白氏子弟,在沙场立功的速度,让所有人都猝不及防。
  硬生生的靠着立功,让整个朝堂都知道他。
  让所有人都知道,在陇西李氏、咸阳王氏、蒙氏,以及北地羌族之外,看似已经没落的平阳白氏,再出子弟。
  想到传言之中,那白衍的年纪都未到冠年,李由越发好奇,特别想见一面。
  咸阳城外。
  距离咸阳城十里,名叫杜邮的地方。
  在一个凉亭旁,一辆马车顺着道路缓缓驶来,随后在凉亭附近停下。


第一百三十章:奇怪的老者,抵达咸阳
  “校尉毋雄帐下,骑兵老卒幸莆,拜见武安君!”
  “校尉钭溪帐下,骑兵老卒楽淳,携孙楽则,拜见武安君!”
  杜邮凉亭外,在远处一个墓地之前,数十名带着少许白发的老人,携子带孙,在墓前跪拜。
  明明这些人身着布衣,不似大户人家,但此刻这些老人带来的贡品,却有鸡鸭鱼肉、谷物美酒、香蒿木材。
  一个个年轻或者年少的男子,把贡品全部都放置于墓碑之前。
  一块简陋的墓碑上,刻写着几个字:白起之墓。
  二十七年前,也是在十一月的这一天,白起被赐死在杜邮。
  “武安君,白氏又出一名子弟入伍,名叫白衍,听说……”
  墓碑前,一个老人烧着香火,对着墓碑呢喃道,把听到的事情缓缓说出来。
  这些老人,当年都是跟着白起的亲信。
  当初白起被赐死,白起昔日麾下的部下、亲信也尽数被打散在军中,之后在一场场战事之中,大部分人都已经死在战场,善终者寥寥无几。
  白起死前被剥夺封号,被贬为民,故而如今世人称呼白起,都是直呼其名,也只有他们这些还活着的老卒,依旧称呼白起为武安君。
  远处。一辆马车停在道路上,一名身穿布衣,腰佩秦剑的少年,缓缓朝着墓地这里走来。
  伴随着那名少年走近。
  这些老人瞧清楚那名少年的衣着、相貌,都有些疑惑。
  他们每年都在这一天,来到这里,但他们从未见过这个少年。
  但这些老者也没有多想,只以为是那个部将的后人,今日只是路过这里,特地前来拜访。
  至于武安君后人,他们都觉得不会。
  每年的这一天。
  白氏族人都会等他们这些老卒,祭拜武安君之后,等过几天才来祭拜。
  他们这些老卒也从来没有怪白氏。
  因为他们也都明白,武安君被无罪赐死,他们都是武安君昔日旧部亲信,与白氏族人在这一天一同祭拜,年年如此,难免不会有人在背后诬蔑。
  墓地前。
  白衍走到墓碑前,对着白起的墓碑,拱手弯腰。
  此前去平阳之时,他走的是另外一条路,并没有路过咸阳。
  如今来到咸阳,自然是要过来拜见一番。
  打礼之后。
  白衍看着简陋的墓碑,看着上面简陋的几个字,目光有些复杂。
  一代名将白起,死后的墓葬如此简陋。
  当初斩杀敌国百万之卒,得罪整个天下,给后人留下无数祸端的白起。
  究其一生,是否值得?
  “武安君,当初若是昭襄王信你,我秦国怎会在数年之间,被赵国斩杀二三十万秦人。韩灭之后,若是秦国日后再度伐赵,秦国如何对阵李牧?”
  白衍听到老卒在墓前呢喃,看向其他老卒一眼,便转身离开。
  方才听到方才老卒提及他的名字,但白衍,没有告知这些老卒,他便是白衍。
  白氏不在这一日祭拜。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47页  当前第14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40/104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秦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