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妹,你终于来了!”
远处的莺氏,看到孇氏,一脸热情的上前。
孇氏看着寿儿的大伯母莺氏,哪里不清楚,这妇人心里打什么注意,想必这妇人等着一天,已经等了快一年。
“恭喜兄嫂!”
孇氏一脸热情的笑道,知道归知道,但眼下绝对不能说什么,以免落人口舌。
只要给莺氏得到一个机会,莺氏能在背地里,埋汰一个人好几年。
小苑内。
“子淮啊!终于回来了!”
“子淮,此番回来,可是要带子卢去秦国?”
在树荫下,一名名村民,全都聚拢在一名中年男子周围,不断说道。
村民之中,上至四五十岁的老者,下至十多岁的少年,看向那名中年男子的目光,都满是讨好。
男子便是衍的大伯。
不过比起当初去秦国的时候,如今大伯似乎是刚回来,一身风尘仆仆的模样,衣服上沾着不少尘土。
好在这些在村民眼里,都不以为意。
在村民心中,这村子最有本事的,便是大伯一家。
他们这些村民虽没有离开过齐国,但却不妨碍他们猜测,此前大伯千里迢迢赴秦投奔李斯,如今归齐,想必定是收获满满。
说不定,以大伯的本事,定是已经在秦国,当了一官半职。
今日归来,就是带上子卢一起去秦国。
“呵呵呵,不急,不急!”
大伯看着这些一个个村民,一脸自傲的笑道。
然而不知是这三月天,烈日太过炙热,还是一旁的绿树,没有遮住酷暑,在其他人都不觉得热的时候,树荫下的大伯,额头满是汗水。
“不急?”
一名名百姓听到大伯的回答,忍不住疑惑的对视一眼。
其实不仅是这些百姓,就连此刻在远处忙活的一名妇女,都忍不住看向大伯。
身为子卢的叔母,妇女可是清楚,子淮曾经信誓旦旦的允喏过,从秦国回齐后,会带上子卢的叔父子台一起去秦国。
如今回来。
这‘不急’是什么意思?
小苑内,子卢的祖父、祖母也都听到子淮的话,不明白子淮这是什么意思。
或许是见到太多的疑惑目光,大伯脸色变了变,眼神有些惊慌,但好在看到衍父、孇氏,连忙想到岔开话题的方法。
“仲弟!”
大伯突然喊道。
一句话,让苑子内所有村民全都看过去。
就连交谈之中的孇氏、莺氏都停下声音,看向大伯。
在所有人的目光中,大伯摇摇头。
“仲弟,虽说仲衍对为兄多有不敬,但也不至于将其赶出家门,卖身为奴,如此之举,为兄于心何忍。”
大伯感叹道。
曾经在咸阳见过仲衍之后,大伯想了许久,终于想通为何自己最厌恶的侄子,会出现在咸阳。
一定是衍父在他离开后,担心他生气,而且也终于明白,知道那侄子不过是一个废物,日后定是一个负担,故而将其赶出家门,或买去为奴,给一贫如洗的家补贴一些钱财。
一定是这样!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解释为何那废物,会再遥远的秦国,出现在咸阳。
“哎,为兄当初在咸阳,见到仲衍身着破衣、穷困潦倒、骨瘦如柴的模样,夜不能寐!”
大伯摇摇头,痛心疾首的说道,满是惋惜:“为兄本想援助仲衍,带其在为兄身边,奈何方才过去,仲衍见为兄,心有愧疚,不敢直面为兄,转身就跑!”
小苑内。
大伯一脸可惜,似乎要把当时他极力去追逐的场景,告诉二弟,当然,最重要的是告诉众人。
其一是报当初心中愤恨,当初二弟那一家,特别是那废物,可没少让他动怒。
其二,就是岔开话题。
大伯怎么都没想到,自己不过去秦国一趟,家中那些贱妇就把这件事情说出去。
大伯了解自己的妻子还有叔弟的妻子,都是管不住嘴的人,也只有她们才会说出去,让村里面其他妇人知道,享受那些妇人的吹捧。
一想到这里大伯就差点没被气死。
如今方才回来,村子里的人就全来这里,这要让他如何开口,自己在秦国犯了秦律,是逃跑回来的。
并非回来接叔弟与长子去秦国。
“嗯?”
大伯话音落下,突然看到院子里,所有人都一脸疑惑的看着自己。
这是怎么回事?
按道理,说出那竖子,不是一定会引起所有人议论的吗?甚至方才说的时候,他还故意夸大不少。
为何此刻所有人都这般看着自己?
正当大伯疑惑之时。
衍父想了想,对着大伯拱手。
“兄长这是看错了吧!吾子仲衍,明明是在翼城。”
衍父说道。
大伯闻言,突然笑起来,连忙摇头。
“不可能,为兄怎么可能看错,那竖……仲衍的模样,为兄绝不可能看错,当初在咸阳,为兄所见之人,绝对是仲衍!”
大伯看着衍父,语气满是笃定的说道。
他怎么可能看错那竖子的模样。
更何况,当初在咸阳的街道上,由于方才下雪过后,街道上行人本就不多,这怎么会看错人。
“仲衍在咸阳?”
“不可能!应当是子淮看错了,那仲衍基本每月都会托人给家里带回钱财,怎么可能在咸阳。”
“对啊!听说寿能娶妻,还有衍父家的牛,这些都是看得见的。”
“的确,绝不可能是仲衍!”
小苑内,响起喧喧嚷嚷的议论声。
在村民眼里,大伯口中的仲衍,绝对是大伯眼花,看错人。
仲衍每个月,都从翼城托人给家中,带回钱财,怎么可能会在秦国。
这秦国离齐国多远,不说每个月托人带钱财,单凭仲衍一人,都未必能去到秦国。
“嗯?”
大伯听着村民的议论声,有些不解,但好在,子卢很快就过来,把仲衍的事情说出来。
得知一切后。
这一刻,大伯有些懵。
莫非,真的是自己眼花了?
第二百一十一章:马镫出场、震撼的老头。
高奴城。
书房内,白衍处理好高奴城的事物后,便来到一旁的窗边的木桌前,看着座子被吃的七七八八的酒肉。
白衍也不以为意,拿着碗筷,就开始吃着剩下的东西。
“我说你小子,就不能再命人做一份?”
木桌对面的老头,看着白衍的模样,没好气的说道,随后打了一个饱嗝。
由于喝酒,老头的脸有些微红。
“我又没多少钱财,那经得起那般耗费!”
白衍吃着剩菜,对着老头说道。
“一顿酒肉,就能让一个左庶长直言耗费?”
老头听到白衍的话,忍不住嘲笑道。
虽说老头也知道,眼前这小子是把赏赐的金子与岁俸,绝大部分都分给阵亡的将士,命人带回去给那些将士的家人。
而且在他的刁难下,这小子就是没钱,也为他弄出这顿酒肉,足以见得这小子对他,是实打实的,重视得不能再重视。
但老头还是想借机讽刺这小子一番。
“若是你小子识趣,一个将爵,放在齐国,山珍海味,数不胜数。”
老头侧着头,不屑的看向白衍:“齐国承周王室的传统,信奉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天下最有名的周八珍,便属齐国最好,齐国设宴,更有数百名菜可享用。”
“只要你小子回齐国,地位财富,美人好酒、人间美味应有尽有。”
老头再一次诱惑道。
然而任凭老头如何说,白衍都自顾自吃东西。
“小子!你看只知道耕战的秦国,你看看秦人,那有齐人过得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