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内。
公子嘉赵秋离去的背影。
吴高见状,也不知道心里对那素未谋面的秦将白衍,是羡慕还是如何。
……
雁门。
在先瑜城外的句注山,作为雁门最大河流的源头。
白衍骑马赶来。
在河流下游,数万人正在热火朝天的干活,兴挖水渠。
白衍看着这一幕,看着新提拔上来的铁骑将领溥锡,把竹简交给自己。
白衍接过竹简,看着其中的粮粟消耗。
“将军,人带来了!”
白衍看着竹简的时候,一名将士的声音传来,白衍抬起头,就看到在铁骑将士身后,猗坊以及其他几名男子,浑身是土的来到自己面前。
“怎么样,还需多久,才能贯通第一条小水渠?”
白衍看着猗坊几人,轻声询问道。
“还有一月,应该就差不多!”
猗坊面对白衍的询问,面色复杂的看向白衍,轻声禀报道。
其他几名男子,不管是虞和还是惠普,此刻对于白衍,都满是复杂,甚至还有一丝丝惊恐。
若非亲眼看见,若非亲身参与,他们根本无法想象,白衍居然能在短短的时间内,通过各种办法,让所有赵边骑的将士,都失去防抗的念头。
作为曾经的赵边骑将领。
虞和几人都清楚,杀赵边骑不难,难的是让赵边骑全都放弃抵抗,彻底愿意臣服。
白衍就真的做到了!
“好!告诉他们,他们以及其家人的粮粟,不需要担心,早日开通第一条水渠,就能早日见到家人。”
白衍听到猗坊的话,点点头,随后看向其他几人:“这条水渠事关明年雁门百姓的存亡,不能马虎!有劳诸位多多费心!”
白衍的话音落下。
不管是猗坊,还是其他几名男子,全都点点头。
在白衍身后,宴茂等将领看着曾经这些赵边骑的悍将,如今全都老老实实的模样,看向白衍的眼神,那叫一个佩服。
待几人离去后。
方才一直憋着笑的宴茂,忍不住笑起来,看向白衍。
“将军,这些人全都服了!”
柴对着白衍说道。
一旁的柴没有说话,脸上也没有笑容,柴作为白衍的副手,深受白衍的器重与信任。
其他铁骑将领不知道,但柴可是知道在这些顺从的背后,将军付出多大的代价。
单是散播消息,让这些赵边骑的家人,全部聚集在雁门以北,并且以稀食救助,单凭这一件事情,将军都要面对巨大的压力。
好在将军没有白费心思。
如今这些赵边骑的家人,已经从雁门各地汇聚起来,如今赵边骑的将士都知道将军在救他们家人,就是代地哪里的公子嘉派人让这些赵边骑反,这些赵边骑都不会反。
而且方才将军话里面的意思,也是明明白白的告诉这些曾经的赵骑将领。
若是明年没有水渠可用,数万赵边骑的家人,还要受旱灾,那都是他们这些赵骑将领的原因。
在这样的情况下。
这些赵骑将领也不敢有半分反的念头。
更别说柴可是知道,最近因为将军的命令,很多无依无靠的赵国女子,得知只要是赵边骑的妻儿,都可以得到稀食。
很多女子都想办法成为赵边骑的妻子。
这可是连铁骑将士都羡慕得紧的事情。
第二百八十六章:调查线索,魏老头的惋惜
雁门善无城。
作为雁门治郡之都,善无城内士族林立,商贾遍地,与昔日在高奴城一样,这些商贾多是与北方的匈奴交易。
“魏老,您真不休息休息?”
此刻在雁门府邸内,白衍一身布衣,疑惑的看向魏老。
这一大把年纪,方才从高奴过来,一路颠簸,如今不休息就跟自己出去,这别把身子骨累坏了。
“小子,放心吧!我这把老骨头还能活个十几年。”
魏老听到白衍的话,白须褶皱的脸上,露出丝许笑容。
见状。
白衍也不在说什么,而是转头看向徐师。
“此行你随去多有不便,你在府邸内休息,若有需要,便书信命人送给我!”
白衍对着徐师嘱咐道。
此前担心魏老的身子骨,他便一直让徐师在阏与城内的府邸,等魏老过来。
这次他出去探察,徐师一个女子,还是在府邸的好,免去那番遭罪。
“诺!”
徐师听到白衍的话,看着眼前的少年,缓缓行礼。
看着少年转身离去,徐师连忙跟在身后,陪同一路走出府邸。
府邸外。
白衍带着几名乔装打扮的将士,以及魏老,牵着马儿便朝着城外走去。
一路上。
白衍与魏老相互并行而走。
魏老亦如当初,顶着烈日,拿着一个酒壶,时不时来那么一小口。
起初白衍还陪着魏老说话,然而到了后面,走了半日,看到沿途人景,却也无心再理会其他。
魏老也不怪罪白衍,反而默默在一旁跟着。
在沿途经过的一个村子内。
白衍缓缓停下。
村之内不说十室九空,却也人烟稀少,简陋的一间间木屋,能看出不少都很久没人居住。
白衍牵着马匹,来到一个木屋前,见到一个骨瘦如柴的老人。
老人见到白衍一行人,瞧见白衍身上还配有佩剑,更牵着马匹,骨瘦如柴的脸上,眼神有些惶恐。
“老人家,村子里面的人呢?”
白衍把马交给亲信,来到老人面前,蹲下身子问道。
说话间。
白衍从怀中掏出十几个钱,随后在魏老以及亲信的目光下,一手抓住老人的手,一手把钱放入老人手中。
骨瘦如柴的老人见到钱,惶恐的眼神中,露出激动的神情。
“大人!”
老人抬头看向面前年纪轻轻的少年,说话的声音嘶哑,显然这是极度虚弱,方才会出现的模样。
“大人可是问村中女?大人若是想来买女,那就晚来一步,如今村之内的女子,要么被盗去,要么就被抢走,已经不剩什么人了!”
老人看着白衍。
以为白衍也是想来买一些女子,便轻声开口说道,随后又想到什么,看向白衍。
“不过听说依山后那一户人家的男丁,前两日重病,估计也熬不了多久,今早便见有几人去盯着,大人若是早去,估计能来得及!”
老人说完,便看向白衍身后的众人,显然老人对这些事情,早已经麻木。
“依山?”
白衍听到老人的话,随后顺着老人手指的方向看去。
白衍随后又问了一些有关男丁的问题,在得到老人回答之后,缓缓起身。
“走!”
白衍轻声说道,随后率先朝着依山方向走去。
白衍身后,魏老跟上的同时,余光看了一眼骨瘦如柴的老头,随后看向走在前面的少年背影。
“田瑾!你真的收了一个好弟子,若你在天有灵,能瞑目了!”
魏老感慨一句。
回想好友田瑾,那个齐国大夫的一生,数十年来从未羡慕过好友的魏老,这一次,却是羡慕好友。
遥想年迈的田瑾,为人正直不阿,在朝堂、民间、乃至诸子百家,都享负盛名,被誉为惠师。
也因此在齐国朝堂内得罪小人,惨遭入狱,全家被诛。
幸好在死后。
世人皆不知其留有爱徒。
想到在善无府邸内少年对自己说的话:在善无府邸阅万卷竹简,不如出门亲眼见一见,听一遍民间疾苦,走一遍雁门山河,我白衍知道在雁门,有人吃不上饭,有人夜夜笙歌,有官员祸害百姓,亦有官员两袖清风,雁门需要一个人站出来,扫一扫屋内尘,白衍虽非圣贤,却是愿意提起扫帚。
“如此年纪,能有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