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鸟飞的商队,刚刚将大批粮食和兵器,交到了宣、大总督张宗衡的手里。就发现整个边关的气氛,带着点压抑和沉重。
铁鸟飞好奇地问道:“张总督,这里发生了什么?为什么所有人的表情都不太好看?”
张宗衡沉声道:“最近这几年,建奴一直在派军攻打蒙古察哈尔部,就在数日前,蒙古察哈尔部的大汗孛儿只斤·林丹巴图尔病死了。建奴收兵,路过漠南,就把注意力转到咱们身上了……刚才黄台吉派遣使者过来了,口出狂言,说咱们大明的军队扰其边境、杀其百姓、藏匿逃贼,要我们立即交出我们藏匿的逃贼给他们,否则就要率军攻打过来。”
“啊?”铁鸟飞整个人都愣了愣:“什么逃贼?为啥要藏匿他?”
张宗衡缓缓地摇了摇头:“根本没有这么一回事,建奴只是找个借口发兵而已。”
铁鸟飞:“呃!”
张宗衡:“建奴马上就要攻过来了,本官已经派人八百里加急,向京城报信,且看看上面那边怎么说。”
他刚刚说完这句话,就见一个信使从外面跑进来,气都快跑断的那种,大声道:“报,皇上有旨。”
张宗衡赶紧正容,接旨。
铁鸟飞也跟着假装恭敬的接旨。
只听那信使呱啦呱啦一通念叨,大意就一个:各官员把自己的城池守好,谁的城池如果被攻破,就处死守官。(史实)
张宗衡大急:“皇上就只说了这个?援军呢?物资呢?”
信使缓缓地摇了摇头:“没有!”
张宗衡“丝”的一声,倒抽了一口凉皮。
铁鸟飞也不禁有点懵:“就这样下个令,有什么屁用?我还能给边军送点物资呢,这皇上怎么还没有我有用?”
张宗衡转过头来,瞪了他一眼,眼神中带着警告,很明显地提醒他:虽然你说的是真的,但还是不能乱说,小心惹上麻烦。咱们家皇上,做正事不见得厉害,堵嘴却是一流水平。
铁鸟飞赶紧闭上了嘴。
张宗衡转回过头去,对着信使叹了口气:“微臣遵旨。”
信使走了……
但整个军营里,却一片安静。
过了许久,才见到张宗衡挥了挥手:“派几个人去,通知宣府大同各州各县所有的地方官。告诉他们,皇上说了,守好城池,谁的城池被攻破,就处死谁。”
一名部下上前一步,低声道:“这命令一传下去,只怕各地方官员心中……”
张宗衡:“那又如何?这命令咱们还能压下不传不成?”
部下:“呃!”
张宗衡:“事到如今,只能听天由命了。”
他转过头来对铁鸟飞道:“铁员外,最近这几个月,你就别来了,你的商队若是半路被建奴给拦截了,那就等于在资敌。”
铁鸟飞一脸沉重地点了点头,抱了抱拳,也不多说废话,飞快地走了出去。
商队开始南归……
铁鸟飞表情难看得一逼,走出很远,直到周围没有明军了,铁鸟飞才掀开了他商队里的一辆大车上面盖着的蓬布。
那车上并没有粮食什么的东西,而是摆放着一个直径达两米,纽扣形状的……微型摄像机。
摄像机还开着,一直都在摄像。
铁鸟飞在这个巨大的微型摄像机上用力地按了一下,摄像机的指示灯这才熄灭了。
他低头对胸前的金钱天尊道:“天尊,您交待的事,小人完成了,刚才的一幕,应该全都录下来了。”
“嗯!”金线天尊刷地一下就活了过来:“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虽然我们制造了各种蝴蝶效应,但蝴蝶翅膀的力量还是太弱了,难以对抗历史的修正力,这大约就叫做天命难违吧。”
他这一番话,铁鸟飞就没听懂几个字,只听懂了天命难违。
铁鸟飞:“天尊,咱们现在该怎么办?”
金线天尊:“你用最快速度,将这个摄像机运回去吧。唉,白鸢的援军请求,只能暂时放一放了。”
第813章 特别新闻
傍晚的西安,繁华如梦。
又到了新闻联播的时间了。
秦王世子朱存机,又提前来到了自己的专用“看台”上,一屁股坐好,旁边的护卫立即送上各种奇怪小零食,什么旺旺仙贝、跳跳糖、薯片、肥宅快乐水……
世子妃也陪着一起来了,一脸笑意盈盈地坐在旁边。
两夫妻从“看台”上斜着看下去,能看到西安知府、巡按御史吴甡等人,也在街角站着了。
朱存机笑:“看这些家伙,都没有本王聪明,也不知道早点给自己弄个专用看台,哈哈哈,只能和下面那些老百姓挤在一块儿。”
在菜市口的街道上,此时已经挤满了人,都是来看新闻联播的老百姓,挤满了整个中间街口,人头涌动。
每天晚上的新闻联播时间,都是这样的盛况。
毕竟这年头娱乐设施太少了……
看新闻对老百姓来说,都是件大乐子。
时辰到!
王堂出现了,走到巨大的“仙家宝镜”前面,一个铁山靠,打开了平板电脑的开关,然后熟练地几下操作,新闻联播正式开始。
现在在屏幕上,还是大家熟悉的圣女高一叶,端庄秀气的脸。
不过,今天她的表情却显得比平时严肃得多。
“今天首先要播放一条特别新闻。”高一叶的语气里带着沉重压抑的气氛:“请大家首先观看,记者铁鸟飞,从宣府大同那边发过来的画面。”
接着画面一黑,再次亮起,出现在画面上的,就是宣大总督张宗衡的脸了……
朱存机、官员们、老百姓们,全都感觉到了一股异样的气氛,所有人都不敢走神,认真地盯着屏幕。
将建奴找借口攻打大明,皇上下令各地方官死守,破城处死的事情,全都看了一遍。
看完,所有人脸上的表情,可谓极为怪异。
坐在二楼“看台”上的朱存机,嘴巴也张得大大的,半响合不上来。
世子妃在旁边拉了拉他的衣袖,压低声道:“切勿发表任何评价,咱们家与别人不同,他们说了也许还没事,咱们家可一句也不能评,不能评啊。”
朱存机上下嘴皮直打架……硬是一个字都忍着没说出来。
第一个大声喊出来的,是吴甡:“有没有搞错?怎么能这样处理?皇上简直胡来。”
大庭广众之下说皇帝胡来,也只有御史敢了。
大明朝的御史,十个里有九个是浑人。
这浑人一带头,诡异的安静终于被打破,老百姓们轰的一声,开始议论起来。
“建奴攻进来了!”
“《大凌河边军一小兵》演过的,那些凶残狠毒的建奴,又要攻打宣府和大同了?”
“这次打到山西了,离咱们不远了啊。”
“皇上应该派援军去宣府大同,再送大量的武器兵粮过去啊,怎么能只送了一道命令过去呢?”
“嘘,不要命了?敢说皇上的不是?”
“反正史可法最近称病休养去了!不在西安。”
“你以为史可法不在,这里就没有锦衣卫了吗?”
“呃……”
不论是官员还是老百姓,都跟着吴甡的节奏闹了起来。
这时候就算真有锦衣卫混在人群里,其实也不知道该抓谁了,因为……放眼一扫,起码几千人在骂朱由检,抓都不知道从何抓起。
与此同时……
高家村本村、蒲城城、澄城县城、合阳县城、河东城、平阳府、延安府……
所有已经被天尊投下了“仙家宝镜”的地方,老百姓们都聚在宝镜前,议论着这件事情。
其实,大字不识的老百姓,本来是没有什么见识的。
但是,最近这些年月来,仙家宝镜天天给他们看新闻,讲各种地方发生的各种事情。使得老百姓们的眼光见识也被拓宽开来了。他们不再是离家不过十里,脸朝黄土背朝天,知识面狭窄的土瘪。而是双足不出门,能知千里事的新时代老百姓。
他们已经开始懂得用自己朴素的价值观,来衡量一件事情的是非对错,不再盲目地相信“皇权威严”,“皇帝如果错了,肯定是宦官弄权”、“皇帝是个好人,只是贪官枉法”。
他们开始知道,宦官弄权和贪官枉法,归根到底都是皇帝的错!皇帝没有整治好官场,就是皇帝的错,这个锅没法甩。
一个在西安加入了民团,目前还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民团士兵大叫起来:“请派我去宣府大同,我要和建奴决一死战。”
“请派我去!”
“我现在从军还来得及吗?”
“我拿把锄头去帮忙也可以的。”
“别说傻话了!”一个卖鱼的小贩大吼道:“你们这些家伙没有学过战阵武艺,去了只能拖后腿。要用别的办法帮边军才对。我愿意捐一斗米给边军,要怎么捐才能落到边军手里?”
“咦?对呀!皇帝不给边军送物资,我们送啊,我也捐一斗米。”
群情汹涌……
李道玄在箱子外面,不停地切换视角,一个城池一个城池的看过去,见到自己治下的小人们的表现,心里也不禁感觉到宽慰。
终于,多年来通过小人书、戏剧、电影,各种各样的手段唤起民智,到如今,总算开始见到一点点效果了。
有了老百姓的拥护,那什么事情都好办!
李道玄刷地一下切换视角,来到了高初五这边的木偶天尊身上。多年来,高初五都一直携带着木偶天尊,就是当初在河东道,用来吓唬黄云发的那个木偶,现在是高初五的藏品呢。
刚一切进来,就感觉到不对。
有两只婴儿肥的小手,正在搓揉木偶天尊。
李道玄这一共感过来,就被搓揉得翻来翻去的。
他定睛一看,才发现是高初五和邢红狼的爱子,几个月大的胖小子,正用两只小手,把木偶天尊翻来覆去的把玩呢。
李道玄:“哟,你好啊!一转眼,长这么大啦。”
小婴儿:“哇,哇,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