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象升!
朱由检的脾气,刷地一下转到了卢象升的身上,当初就是卢象升进京当了兵部尚书,才会慷慨激昂的说要主战,高起潜反对,曹化淳赞成,最后搞得朝堂上闹来闹去,乌烟瘴气。
没有人比卢象升更急着想反攻建奴,拿下沈阳。
而他刚刚在大凌河城大败建奴,杀了建奴不知道多少人,在清扫战场时,捡到一个乌真超哈的令牌不要太简单。
朱由检黑着一张脸道:“一场阴谋玩到最后,谁能得到最大的利益,这个阴谋往往就是谁发动的!卢象升现在驻军大凌河城,离沈阳也就三百里,一旦朕下令进攻沈阳,他必定是第一个攻进去的,他会是功劳最大的臣子。”
说到这里,朱由检已经怒不可遏:“卢象升为了让自己青史留个好名字,就要把朕污成一个昏君么?”
曹化淳有点小尴尬,低声道:“不至于……皇上,这不至于。”
朱由检拍桌:“怎么就不至于了?你来说说,紫禁城门口刚刚闹的那一出,除了卢象升之外,还能是谁闹的?”
曹化淳:“呃……这个……”
朱由检怒道:“即刻将卢象升革职听勘,由刘宇亮代之总督天下兵马。”
曹化淳吓了一大跳:“皇上不可!”
这一次连东厂指挥使都吓到了,他刚才一通分析,只是出于一个特务机关的老大做出的常规分析,可没有要诬陷卢象升的意思,哪知道血会往卢象升身上溅?
指挥使也赶紧跟着道:“皇上不可!”
朱由检一听,两个太监都喊不可,这可比文官们对他的喊不可的效果要大得多了,脑子稍稍冷静了一点点,仔细一想,也对,临阵换帅,确实不妥。
他改口道:“褫夺卢象升的兵部尚书头衔,以侍郎衔督师,戴罪立功。”
听他说还是要用卢象升督师,两个太监这才松了口气:呼,还好!皇上虽然傻得一批,但关键时候还是听我们劝的。
朱由检虽然悬崖勒马,但他终究还是对卢象升出了手。
从兵部尚书降为了侍郎。
陈新甲走马上任,担任新的兵部尚书。
这个消息,紧跟在紫禁门那一闹之后,传遍了全天下……
……
杭州。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苏杭不仅风景美,而且这里的经济也好,是大明朝较早地进入“资本主义萌芽”阶段的地区之一。
此时,苏杭的一个小小的院林中,一群官员和商人们,正秘秘地聚在一起,聊着当今朝堂上发生的事情。
“诸位!最近皇上倒行逆施,昏招层出不穷。”一位商人低声道:“西北和中原那边,对皇上的意见很大,各地都有书生学子跳出来,抨击时政,宣扬众治理念。”
另一个小官儿也开口道:“是的!现在那边闹得很凶,据说南京也有书生跳出来当众撒铜钱演讲,离咱们杭州已经不远了。”
一位商人低声道:“这可是一个好机会啊!咱们如果好好利用一下这个事儿,说不定就能……”
说到这里,他拖了个长音,后面压住了。
但是大家都懂!
事实上,江南地区的商人,也就是早期的萌芽阶段的新兴资本主义阶级,早就已经富得流油了,他们已经开始拥有自己的政治诉求,而且这个诉求早就已经通过家族里的官员们,在朝堂上反应出来了。
只是,现在反应的力度还不够让他们满意。
说白了就是,资本主义想和封建主义战斗了!
他们以前没找到机会,害怕一闹就被朝廷反手按死。
但是现在,全国各地都在闹了,何不借一借势?
一位商人低声道:“咱们借这个机会,也跟着闹一闹吧……说不定闹呀闹的,皇上就……”
他一句话还没说完!
院子门口突然响起一声大喊:“锦衣卫办案。”
院子里的商人们顿时吓了一大跳,但吓完之后,马上反应过来,大声对着家丁们下令道:“杀出去,把锦衣卫全部干掉。”
第1365章 唐王站出来了
一个惊天大的消息,飞进了京城。
杭州发生叛乱了!
这还真是吓了朱由检一大跳,也吓了文武百官一大跳。
要知道天启年以来,大明朝全国各地,到处都有人叛乱,但都发生在苦哈哈的穷地方。而且大多数是由天灾引发的。
杭州居然也闹叛乱?这简直不可思议!
很快,详细的情报送到京城,文武百官们一看,总算明白了。
原来是商人们搞出来的。
一群商人,没事做,跑去杭州聚会,商量着一些“大逆不道”的事情。结果被锦衣卫给查上门了。
商人们可不是什么善茬子,尤其是杭州那地方,许多商人不光混陆地,还混大海。《大航海时代4》里的主角之一李华梅,就是出身于杭州。
商人们不愿意束手待毙,当场就发动家丁们,把前来办案的锦衣卫给杀了,然后就索性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拉起了反旗。
当然,他们的造反方式,与流寇不一样。
流寇是立即烧杀抢掠,胡搞一气。
商人们却是向外撒钱,募集亡命之徒组成军队以自保。
流寇们几乎没有什么政治诉求,就是一个到处乱打。
而商人们即是确认了基本的安全之后,立即向朝廷喊话,提出了长长的一串要求,什么全面放开海禁、允许与西洋人通商、严管贪官向商人伸手吃拿卡要、保护商人阶级的合法利益……
这一下又把朱由检给气坏了!
谁给的这些商人勇气?
“立即着领附近官兵,将他们……”
朱由检的一句话还没说完呢,外面一个小太监跑了进来,急吼吼地道:“皇上,大事不好,大事不好。”
朱由检:“?”
小太监道:“失踪已久的唐王朱聿键,出现在了杭州,他居然公开表示,商人们的要求是合理的,理应这样做。”
朱由检只感觉自己的脑子“轰”的一声,差点炸了。
只是一群商人闹事,他根本不放在心上,随便一句话就能镇压下去的小事,但是,一个亲王掺合进去了,那就成大事了。
再结合最近全天下到处都有人骂他昏君的事情,加起来一想,朱由检整个人都麻了。
“锦衣卫、东厂西厂、杭州卫所兵,对了,他们是海商,还在海上的力量,传令福建游击将军郑芝龙也从海上过去围剿,全部给朕动起来!快,用最快的速度,把朱聿键给朕捉拿归案。”
……
此时的朱聿键,正坐在杭州城郊外的一处园林之中。
在他面前,坐着一大群商人。
正是那群被迫拉起了反旗的商人。
杀了锦衣卫之后,他们已经走上了回不了头的路,不少人一边安排好了海船,随时准备举家迁往南洋,另一边,又花钱募集了勇士,拉扯起了一支歪七倒八的军队。
他们也不知道自己的未来会如何,但朱聿键出现在他们的面前,却让他们双眼一亮,仿佛抓住了未来活下去的希望。
“唐王殿下。”一位商人道:“您真的支持我们?”
朱聿键轻叹道:“是的!其实,你们提出的种种要求,都是合理的。放开海禁、与西洋人通商、保护商人的合法利益、严禁官员吃拿卡要,这些都是非常端正的要求,是于国有利的。”
他这话一出,商人们顿时大喜。
朱聿键:“本王发自内心深处,认为这些弊政需要改变。”
商人们大喜:“那您的意思是……您要站出来率领我们……”
朱聿键点了点头。
商人们“哄”的一声,差点跳了起来。
一位反应最快的商人噗通一声就给朱聿键跪了一个:“唐王殿下,小人愿意拿出全部身家充作军费,辅佐你登上大位。”
旁边的商人大急:糟糕,我反应慢了,被他拔得了头筹。
那人也赶紧噗通一声跟着跪下:“小人也愿意舍命一搏。”
朱聿键微笑:“不用不用,你们无须这样支持我也没关系的,我有足够的力量,你们只需要坚持自己的政见就好。”
商人们:“???”
不知道这王爷的力量从哪里来,你不是早就流浪天涯了吗?唐王府里的财物都归了你弟弟,你到底哪来的力量?
他们正聊到这里,外面跑进来一个家丁,急吼吼地叫道:“大事不好了,大事不好了,郑芝龙的船队,向着杭州过来了。”
这一句话,把在场的商人们全都吓了一大跳。
他们之所以敢造反,主要还是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海上力量,如果在陆地上混不下去了,大不了扬帆出海,去南洋逍遥快活。
但是,郑芝龙一来,那情况可就变了!
南洋可是郑氏的后花园啊。
他们惹得起朝廷,却惹不起郑氏。
商人们慌得不行:“这可如何是好,如何是好?”
朱聿键却笑道:“大家莫急,咱们上船,去海上迎一迎郑芝龙吧,我正好有几句话,想和郑芝龙聊上一聊。”
商人们有点懵……
茫然地跟着朱聿键来了海边。
只见一艘巨大的船,早就已经在海边等着了,那船无帆无浆,不知道是如何行驶的。
载上朱建键和一大群商人,加上他们的家丁,一大群人也没能给这个船造成任何负担的样子,它轻轻巧巧地航向了海上。
商人们第一次乘坐这么稀罕的大船,问题多得说不完,但又没几个人敢直接去问一个王爷。
不一会儿,郑芝龙的船队出现了,浩浩荡荡,好大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