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清朝末年也一样。)
……
事情发生到眼前这个地步,说白了就是朱由检的个人威信,已经扫地了。野心家们不趁着这个好机会跳出来造反,还要等到什么时候?
等到陈新甲出去了,曹化淳这才低声道:“皇上,您有没有发现,主战派的大臣,最近这些天,突然都不说话了。不主战了。”
朱由检:“咦?对啊?为何?”
曹化淳:“因为现在,已经不是主战主和的问题了……”
朱由检:“!”
曹化淳:“官员们开始在为自己打算了。”
……
与此同时,大明,山海关。
宁远团练总兵吴三桂,正站在高高的山海关墙上,俯览着南方的一大片土地。
其子吴应熊从旁边走过来,低声道:“爹,您在想什么?”
吴三桂低声道:“我在想,各地都有人拉起反旗,此时,正是一个王候将相,宁有种乎的好时机。”
吴应熊吓了一大跳:“爹,您的意思是,要造反?”
吴三桂嘿地笑了一声:“没错!这是一个造反的好机会。”
吴应熊:“这可是要诛九族的大罪啊。”
吴三桂:“失败了才会诛九族,成功了就能诛别人的九族。朱由检威望已失,举国皆是昏君之声,正是造反的好机会。你看,最近唐王朱聿键、福王世子朱由崧、秦王世子朱存机、甚至山西一个小小的千户,都跑出来造反了。”
吴应熊:“这……”
吴三桂:“元朝末年时,天下英雄也是这般风起云涌,大家都跑出来一起造反。那时候太祖朱元璋只不过是一个什么也没有的和尚,最后不也成功地谋取了天下?他当时若是不果断造反,又岂能有后面朱家近三百年的荣华富贵。”
这话是在理的。
吴应熊也不禁被说得有点小心动:“父亲,我们现在的实力……够么?”
吴三桂:“我手下能披甲冲锋的精锐有两千多人,算得上可战之兵的还有一万两千余人,还有一万五杂牌军。山海关总兵高弟那里还有几千精锐和一万关门兵,总兵力约五万。”
这个兵力,其实还真不弱!
当时大明朝各地的总兵,手底下可战之兵一般也就只有几千人。
卢象升这么牛笔的人,手底下也就只有三千天雄军而已。
大明朝精兵良将,基本上全堆在关宁,都受吴三桂管辖。
吴三桂若是造反,其实力再怎么也比一个没用的亲王,或者一个没用的陈千户要厉害得多。
吴应熊:“我们用什么理由造反呢?”
吴三桂笑:“这不废话吗?当然是用昏君误国,贻误战机,独治不如众治这个理由来造反啊。”
吴应熊:“那我们造反成功之后,难道还要找人来和咱们吴家一起众治?”
“那当然不用。”吴三桂嘿嘿一笑:“刚开始装个样子,借助众治派的名义来造反,等到咱们夺取了天下,再把那些宣扬众治的废物杀个干净便了事。”
吴应熊:“父亲高明啊。”
“嘿嘿嘿,好,那就反了。”吴三桂:“早一点反,才能早一点竖立声望,在众治派里占上一个席位。然后咱们就看着别的众治派闹,等他们闹得差不多了,咱们直接从山海关出兵,攻进京城,把别的众治派全都干掉,轻轻松松就能夺取天下。”
吴三桂这个人,还是蛮有实干精神的,不是一个嘴上说说的吹牛派。
他说反还真就反了!
哗啦一下,拉起了反旗“昏君误国,独治不如众治”。
……
大凌河城。
今天的大凌河城,也显得十分和谐。
卢象升正带着自己的天雄军,辛苦地操练着。
最近天雄军的饮食都是由李道玄提供,各种好吃的都给安排上,一点也没有给他穿小鞋。除了不给天雄军热兵器之外,别的要什么给什么。
天雄军吃得好了,在训练的时候强度也终于可以开始慢慢提高了,这倒是让卢象升挺开心的。
至于那些奇怪的火器,卢象升根本没敢想,他觉得自己是个“外人”,李道玄是肯定不会给他的,能让他的士兵吃得好,穿得暖,已经是很不错了。
正想到这儿呢,就见李道玄走了过来,微笑:“卢大人,你的兵,现在身体素质已经开始起来了,训练也能勉强跟得上我们的兵了,也差不多该补一补思想教育了吧?”
“思想教育?”卢象升警惕起来:“你是指的哪一方面?若是众治这一方面,本官还没想好。”
李道玄微笑:“众治什么的,我也不逼你的兵学。我想要他们学的是士兵的纪律。越是手上握有强大武器的人,人格一定要发光,否则他们一旦入了魔,将会成为灾难。所以我对士兵的品格要求很高,只有品格好的人,脑子里有正确三观的人,才能配发给他们新式的武器。”
卢象升咦了一声,没想到,李道玄这话的意思是,只要天雄军整顿纪律,品行经得起考验,他就会给我的天雄军发火器?我可不是他的自己人啊,这么大公无私的么?
正意外呢,一个信使飞奔而来:“秦王世子朱存机反了,皇上有旨,着令汉中总兵赵光远、延绥总兵石坚,立即率军返回陕西平叛。”
第1394章 木牛流马大作战
卢象升听得微微一愣,皇上又来抽人回去平叛了。
这辽东战场上的人,越抽越少了啊。
这是怎么回事?
算了,卢象升也懒得细想这种事了,反正朝廷的事他做不了主,前线的事他也做不了主,主打的就是一个“我现在想干嘛也干不了”,他就当个传话筒吧。
“来人啊,去把延绥总兵石坚和汉中总兵赵光远叫来。”
很快,石坚和赵光远过来了。
卢象升一脸古怪的表情:“秦王世子朱存机造反了,占据西安,宣布支持众治,皇上现在要调你们回陕西。唉!反正都是你们在演戏,你们自己决定要不要回去吧。”
他这话说得颇有些无奈,因为他只要看一支军队的武器装备和训练度,就知道这支军队是不是李道玄的人,一眼门清。
石坚明显是李道玄的嫡系,装备好得不得了,武装到牙齿,训练度和士气也极高。而赵光远稍稍差一点,但也明显是李道玄的人。
那朱存机造反毫无疑问也是李道玄授意,这还镇压个屁,就是演戏走过场了。
石坚转头看了一眼李道玄,见李道玄缓缓地点了点头,便笑了:“明白了,末将马上回西安去……剿灭……啊,不对!是加入秦王世子军。”
卢象升哭笑不得:“果然是加入么?”
不过,赵光远就不干了,他对着李道玄单膝跪下,低头道:“天尊,末将……有一个不情之请。”
李道玄:“你说!”
赵光远:“末将不想回陕西去加入秦王世子军,想要继续留在辽东,参与进攻沈阳。”
李道玄:“嗯,还是打算替父报仇?”
赵光远一脸严肃地点了点头:“是的!末将想要替父报仇。若是秦王世子军有仗要打,末将必定回援,义不容辞。但这次的行动根本不会打仗,仅仅只是走个过场,为众治分权做的前期铺垫,末将回去也就是配合演戏,什么也不能做,所以末将不想回。”
李道玄微笑:“你这个不能叫做‘不情之请’,应该叫做‘合情合理的请求’,行!你不用回去了,留在大凌河城,每日训练,做好进攻沈阳的准备吧。”
赵光远大喜:“多谢天尊!”
卢象升听到这里,忍不住道:“圣旨呢?你打算怎么应付圣旨?”
赵光远:“烦请卢大人派人回去通知朝廷,就说赵光远不愿意回军,听到皇上要求他回军,他就拥兵自重,反了。”
卢象升:“……”
这他喵的简直火上浇油啊,皇上不得气出胃病来?
他正在犹豫着这事儿要怎么通知朱由检,突然,一骑快马急奔而来,马上骑士大声吼道:“不好了,不好了!辽东团练总兵吴三桂,率领山海关总兵高弟一起反了,宣称‘昏君误国,独治不如众治’。”
卢象升吓了一大跳:“什么?”
他猛地一下转头看向李道玄:“连吴三桂也是你们的人?整个大明朝,究竟还有哪里不是你的?”
“不不不,这次你可冤枉我们了。”李道玄笑着一摊手:“我根本不认识吴三桂。”
“那……他是怎么回事?”
“野心家,突然开启了瞎掺合模式呗。”石坚笑了:“天下纷乱,有野心,又有兵力的人,哪有不想出来掺合的?当年卢大人在河南剿匪,那援剿总兵左良玉你记得吧?他就想要借流寇的势,给自己谋个王候将相,宁有种乎了哦。”
卢象升微微一愣。
石坚转头对李道玄道:“天尊,吴三桂怎么收拾?末将回京的路上,顺手把他干掉吗?”
李道玄笑着摇了摇头:“他打的旗号可是众治呢,咱们要是出手把一支宣扬众治的军队给干掉,那不是很奇怪的事吗?会给老百姓传递一种很割裂的思想。”
石坚:“那……”
李道玄:“看好他!等着看他的狐狸尾巴什么时候露出来,只要他一露出尾巴,咱们就打爆他的狐狸头。”
石坚:“末将明白了。”
李道玄:“你回陕西去吧,吴三桂的事就别管了。”
石坚:“那末将路过山海关时……”
“就别走山海关了。”卢象升:“走我追着多尔衮过来的那条路吧。”
石坚笑:“那条路还不错,要走一段蒙古人控制的草原,可以请装甲骑兵营来把我的人拉回去,可以少走好多路呢。”
石坚率队返回陕西……
卢象升看着他走远,眉头微微皱了起来:“又走了一员大将,而且是你的嫡系。”
李道玄:“嗯,算是吧。”
卢象升:“咱们这里还剩下几支部队了?还够进攻沈阳么?”
卢象升忍不住就掰着手指着细数起来:曹文诏、高杰、刑红狼、王小花、杨国柱、王朴、石坚……不知不觉间,已经有七支部队被抽走,每一支的人数都在三千以上,多的达到五千。
也就是说,已经被抽走了两万多人。
还留在大凌河城里的人,现在只剩下自己的天雄军、高起潜当初带来的京营少爷兵、李员外身边带着一支特勤小队、安庐巡抚史可法派来的安庐兵、商南守备罗希、四川总兵……
卢象升有点小担忧了:“不能再抽了,再抽别说反攻沈阳,就连守住大凌河城都有点困难了。”
李道玄笑了:“无妨无妨,接着奏乐接着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