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天正:“把自家教派的神,与别家教派的神混为一谈,还敢说不是亵渎?”
范布炼心里不以为意,暗想:难道你还不知道你的神是假的不成?虽然我是个虔诚的天主教徒,但我也知道咱们家上帝多半是虚构的啊。年龄越大,职权越高的教士,越是知道这一点。
没错!
天真又年轻的传教士,也许还虔诚地相信主的存在,但到了范布炼这样的人生阅历和地位,早就已经……
马天正看着范布炼的眼睛,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
当年那个还没去过高家村,还在满世界寻找着神迹的马天正,也有着一双这样的眼睛。
范布炼:“马教友,我看到你正在努力地想把道玄天尊教在澳门传播开来,而我也在努力地想着把天主教传到新明国的内地去,咱们若是能把两个教派的宗旨,进行一些巧妙的融合……大家合作,岂不是都有好处?今后你借着咱们天主教的威名,能轻易地将道玄天尊教传遍整个世界……”
马天正笑着摇了摇头:“虚假的存在,才需要用这些莫名其妙的手段,而道玄天尊,是真正存在的神仙,可不是编出来骗人的玩意儿。贫道无须任何手段,只需要追随天尊,便一切都无碍。”
范布炼:“成熟点吧!”
他说出这句“成熟点吧”时的语气,就与半个时辰前,白鸢对着弗郎机总督说的那句话,几乎一模一样。
然而,结果却并不相同!
范布炼话音刚落,就见马天正仰起了头,狂喜:“啊?天尊来了!天尊亲自来到澳门了。”
范布炼:“???”
只见天空中云层开处,一只金手的巨手,托着一艘巨大无匹的巨船,从天空中缓缓地放了下来。
圣女高一叶就站在那艘船的船头上,微笑看着下方。
港口里的新明国军队,全都欢呼雀跃,而澳门港的居民们,全都看傻,整个人都懵住。
圣女开口了:“此船名为鲲鲲号(中远亚洲号货轮),是天尊最后赐给大家的一艘船,在此之后,大家要自己努力造船了哦。”
欢呼,满场都是欢呼。
范布炼仰着头,傻乎乎地看着,也不知道过了多久,他突然“噗通”一声跪了下来:“我不回欧洲了!我要留在这里。我要改投道玄天尊教。”
马天正胸前的天尊刺绣像,突然一下子开口了:“很好!我的外语学院,需要一个精通各国语言的院长呢,我看范布炼就很合适。马天正,你带范布炼去京城,助他开办学校。”
马天正精神大振:“弟子谨遵法旨。”
新明历5年,马天正在国内的传教工作已经基本做完,毅然搭上海船,向着南洋进军。
新明历10年,马天正率大量的徒子徒孙,搭乘鲲鲲号来到欧洲,在里斯本建立起第一个道玄天尊洞。
新明历20年,欧洲各国主要港口,都已经建起了道玄天尊洞,无数西洋人穿上了道袍,嘴里念叨着“天尊保佑”。
新明历35年,道玄天尊教在美洲遍地开花。
新明历46年,马天正于华山之巅羽化,享年110岁。
第1449章 赵胜篇
新明历8年。
京城图书馆……
夜色已深。
图书馆里却依旧亮着灯光。
图书管理员朱由检穿过幽暗的走廊,走到了那最后一盏灯的前面,轻叹道:“赵先生,整个京城都睡啦,你还不睡,在看什么书呢?”
正在看书的人,正是赵胜。
他仰起头来看了一眼朱由检,微笑:“哎呀,突然想起来,十几年前,我在石油寺挑灯夜读,想要考取功名,结果被人污蔑我深夜寺中看书,是仿效黄巢修兵书造反,然后就把我逼反了呢,当时我还混了一个外号,叫做点灯子。”
朱由检尴尬地摇了摇头:“当时的社会情况……咳……有很大一部份责任在我,是我对不起你。”
赵胜:“哎呀,过去的事啦,哪能还一直怪你。不说这个了,嘿,我正在看的书,是天尊当年赐下来的天书之一。”
“哦?天书?”朱由检来了兴趣,赶紧挨着赵胜坐了下来。
赵胜手里的书,作者的名字很奇怪,居然是个西洋名字,叫做Henry Beachell。
朱由检奇道:“外国人的名字?”
赵胜:“王徽大人说过,天书是天尊从天上的藏书阁里拿出来的,而天上的藏书阁,是各地神仙写的东西都会放进去。不排除有西方神仙往里面放书的可能性啊。”
朱由检这才明白过来:“原来如此。”
赵胜:“这个叫Henry Beachell的大神,是个研究水稻的人,他在这本天书里,讲了一种仙粮水稻的培育方法。可惜,他这种水稻并不适合大规模推广……”
朱由检:“???”
赵胜刷地一下,又摸出了另一本天书,笑道:“看,这本天书就是咱们本土的神仙写的了,连名字都是咱们国的。”
朱由检定睛一看,这本天书的作者姓袁呢……
赵胜:“这位姓袁的大神,又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不愧是咱们国家的神仙,搞水稻就得咱们国家最厉害,哈哈哈。”
朱由检还是一脸懵:“这天书究竟干嘛的啊?”
赵胜:“你不是搞研究的,也不需要很懂细节,反正明白一点就对了,如果这本天书里写的杂交水稻培育方法,我们能在人间界研究出来,那咱们的水稻产量,就能翻两倍,翻三倍,翻五倍……反正就是个往上疯狂的翻。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朱由检:“丝!”
作为曾经的皇帝,没有人比他更清楚粮食的重要。
崇祯初年的大旱灾为什么会演变成席卷整个大明的农民起义?不就是因为粮食不够么?如果当时,没有遭旱灾的地方能有这个仙家“杂交水稻”,天下何至于此。
朱由检的声音都开始颤抖起来:“赵先生,你……你现在研究得如何了?”
赵胜:“我现在白天在稻田里实验,照着天书里讲的办法拼命尝试,晚上就在这里拼命看天书,反复看天书,嘿,我感觉,不出五年,我定能将天书里讲的这种‘杂交水稻’给照着葫芦画出来。”
朱由检:“那……那可就不得了了啊,先生,您可一定要成功啊!”
赵胜:“嘿!交给我吧。”
朱由检:“我来为先生掌灯!”
三年后,新明历11年,秋,傍晚。
夕阳西下,图书馆里的人陆陆续续地离开了。
朱由检就和往常一样,打扫了一下卫生,顺便对着图书馆的角落扫上一眼,平时这个时候,赵胜就会来看天书了。
但今天,不知道为啥,赵胜还没来。
朱由检有点担忧地看了看外面:“赵先生不会是生病了吧?”
突然,一个人影从远处跑了过来,隔了老远就对着朱由检大吼:“馆长,馆长……”
朱由检一看,这不就是赵胜么?也不禁开心起来,挥了挥手:“赵先生终于来啦,我还以为你今天不来了呢。”
赵胜大吼道:“成功了!成功了!快随我来,去看咱们的稻田。”
朱由检大喜:“啊?成功了!”
他连图书馆的书都顾不上关了,跟着赵胜就向外跑。
不过,还没跑上两百米,赵胜就“呼嗤呼嗤”喘起粗气来。
朱由检:“赵先生,你的哮喘还没有完全好呢,可别跑得太急了,哎呀……糟糕了,这天色将晚,公交车也停了啊。”
正在这时候,一辆金光闪闪的车,从图书馆门口的公路上路过,车头上还立着一只五爪金龙,朱存机从驾驶位探出头来,笑着打了个招呼:“哟,这不是由检和赵先生吗?多年不见,你们过得怎么样啊?”
朱由检大喜:“来得正好,我们要用车。”
朱存机:“要用车?嘿,那可找对人了,我的裤里难不就是车吗?上来吧,我载你们去。”
于是,金光闪闪的裤里难,载着朱存机和赵胜,驶向了城外的试验田。
那片试验田以前曾经是朱由检的皇庄呢,他还记得当年贺逢圣和梁世贤在这里试验化肥,把他的皇庄弄得金灿灿的一片。
如今再来,裤里难穿梭在一片金色的田野中,杂交水稻那饱满的果实,看得朱由检的嘴巴张得大大的。
“好厉害!好厉害啊!”
朱由检:“天书真不愧是天书,袁大神真不愧是袁大神。”
赵胜嘿嘿直笑:“都说了嘛,玩水稻还得看咱们本土大神的实力,外国神仙靠不住,哈哈哈。”
赵胜:“好了,看完了,我们该回城了。”
朱存机:“可是,天色已经全黑了呢,连一点夕阳也没了。”
朱由检:“黑了就黑了呗,有什么问题?”
朱存指了指裤里难……
这年头的蒸汽车有个问题!没有车头灯。
天色一黑下来,车子就只能在一片漆黑中摸索着前进,随时都有翻进田里的危险。
朱由检:“!!!”
赵胜:“!!!”
于是,朱由检和赵胜两人,打起了两个灯笼给车子照路。朱存机也把车子的速度压得极慢……小心翼翼的慢慢开。
三人累出一头大汗,好不容易才重新回到了城里。
新明历11年,赵胜培育成功了杂交水稻,受万民敬仰,但他本人却不愿意领功劳,而是让老百姓们感谢袁大神。
新明历12年,杂交水稻开始向着全国推广。
新明历15年,粮食产量爆发……
新明历20年,改良,不断的改良。
新明历25年,粮食产量继续爆发,不断的爆发……
新明历30年,赵胜因为年龄大了,再叠加哮喘病无法长时间行走,想考个汽车驾照,开车代步。但是他年事已高,过了驾考的规定年龄。交通部门基于他对国家的巨大贡献,给他颁发了特许驾照一枚,长安汽车厂则赠送给他一辆最新式的汽车“深蓝”。从此之后,赵胜终于可以自己开车去看稻田了。
第1450章 高一叶篇(1)
双庆市,照母山别墅区。
“天尊,既然小女子得天之眷顾,来到了仙界,那今后天尊的衣食起居,就交给小女子来负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