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_分节阅读_第153节
小说作者:三秋空城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41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40:06
  “先不要说拉肚子的事,”马克·吐温走到特斯拉实验室的一角,“我从刚进门就发现这台机器有点意思,它是做什么的?”
  “它叫做振荡器。”特斯拉说。
  “哦~”马克·吐温兴趣更大了,“我在欧洲的时候听说,你在纽约制造了一场小型地震,用的该不会就是这个东西吧?”
  特斯拉点点头:“没错,但这台要小多了。”
  马克·吐温直接站了上去,“以前我听说地震是脚下的地球打了个喷嚏,这么说,你的这台振荡器就像胡椒面,可以让地球主动打喷嚏。”
  特斯拉笑道:“你的比喻真是太生动了。”
  “那么,就是这个按钮了,我倒要试试地震的感觉。”马克·吐温说罢就按了下去。
  “别!”特斯拉根本来不及阻止。
  振荡器迅速开始了震颤,在经历了几十秒如同跳楼机一般的感觉后,振动器才被特斯拉关停。
  马克·吐温在特斯拉搀扶下才下了振荡器,“快,我不行了!”
  “老朋友,你怎么了?”特斯拉急忙问道。
  “我要憋不住了!”马克·吐温捂着肚子说,“快告诉我厕所在哪!”
  好吧,这下子算是让他体会了一把一泻千里的飞翔快感。
  事后马克·吐温还很高兴:“以后我要是感到便秘,一定再光顾你的实验室。”
  “那你一定要早点来,就怕过不了多久,这间实验室也不再属于我。”特斯拉说。
  马克·吐温疑惑道:“为什么?”
  特斯拉无奈说:“我的试验项目最近一直没有多少进展,倾尽心血的沃登克里弗塔也无法完成预定目标,摩根先生恐怕很快就要撤资。”
  网络上关于特斯拉一直有张最出名的照片,就是特斯拉坐在一大盘巨大线圈前,端着一本书在阅读。
  而这间实验室在1894年毁于大火,许多试验资料也随之烟消云散。
  不过没想到实验室被毁后,他的对头爱迪生竟然把现在这间实验室给了特斯拉。
  但有那么点讽刺的是,这间实验室就是当时二人电流大战时,爱迪生用来做各种污蔑交流电试验的地方。
  当时爱迪生为了反对交流电,同时抬高自己的直流电,故意用交流电电死了许多牛羊猫狗,以向公众证明交流电是不安全的。
  当然了,事实证明最后还是特斯拉以及他的交流电赢了。
  而那座仍在兴建的沃登克里弗塔,则是特斯拉想要实现终极梦想的地方,——他想要实现全球范围的无线输电,为人类提供无止尽的能源。
  特斯拉说服了摩根进行投资,而摩根看重的则是无线电全球广播的商业前景。
  只是没想到意大利的马可尼捷足先登,提前完成了跨越大西洋的无线电传输。
  实际上早在几年前,在大火烧毁实验室前,特斯拉就完成了无线电通讯,但谁能想到来了一场大火。
  至于特斯拉本人,他是个纯粹的发明家,既然无线电已经被人搞出来了,他觉得无所谓,转而继续搞更难的无线电力传输。
  无线电传输的是信号;
  而无线电力传输的就是电能了。
  无线电力传输这个问题解释起来有点复杂,简单点说就是特斯拉认为地球上存在着一种全球性的“电磁共振”现象,它在地球表面和电离层之间形成,闪电就可以激发这样的全球电磁共振。
  如果以地球本身作为导体,将电力输送到电离层当中,利用电磁共振就可以让交流电在大气层中不断传播。只要地球地面上装备有特殊的天线,就能够接收到来自空中的电力。
  不过后世显然都知道了,无线电能传输会出现难以避免的弥散性以及不稳定性,也就是电力传输中的效率无法固定,也很快会扩散开。
  假如无线电力发射机对外发射了100万瓦的电力,地球另一端的用电设备只能接收到10瓦。所以远距离无线输电技术,不管是现在还是可见的未来都是不太可能实现的。
  现在人类科技能做到只不过是近距离的无线电力传输,比如手机的无线充电功能。
  特斯拉有点像后世汽车圈里的马自达。网络上一直有这样的梗,说马自达有钱了就研究转子发动机,没钱了就卖车,挣了钱继续研究转子发动机。
  特斯拉搞这个沃登克里弗塔,给摩根说是搞无线电全球广播,但他心里最想搞的还是自己的无线电力传输。
  摩根可是个大财阀,而且放在全美也是数一数二的,马克·吐温说:“我就说资本家们抠门,他这么有钱,给你资助点怎么了?要不是我被那台可恶的自动排字机浪费了大笔金钱,我也一定要资助你。”
  特斯拉却笑道:“老朋友,太感谢你了!如果你的内衣纽扣大卖,说不定就有钱了。”
  马克·吐温说:“你怎么又提到这事。”
  Sierra在旁咳嗽了一声:“你们能不能不要再讨论什么内衣的问题了。”
  马克·吐温笑道:“忘了我们这儿还有一位美丽的小姐,都怪你这个老不正经的。”
  特斯拉被逗笑了:“要说老,你可没资格说我。”然后又对李谕说,“抱歉,又被马克·吐温先生打断了,咱们刚才说到哪了?”
  李谕说:“讲到了数学问题,不过我倒是很想知道,特斯拉先生,你真的准备放弃无线电研究?”
  特斯拉在1897年时获得了无线电专利,但很快又被美国专利局驳回,转而授予了意大利人马可尼。
  特斯拉很随意道:“这项技术已经有很多人在做,而我想要做的事可还没有人做成。”
  特斯拉果然是个执着的发明狂人,根本不在乎商业变现。
  之前就有人与他组建了一家电气公司,特斯拉甚至把自己交流电的专利给了公司,后来公司却把他踢了……
  结果特斯拉只有一纸没有多少实际价值的公司股权。
  李谕说:“二者都可以搞嘛,而且都是造福于人类的东西。”
  特斯拉倒是不太在意,“我想无线电力传输的意义更大。”
  李谕知道这是个大坑,而且几年后,沃登克里弗塔也会被拆除。
  于是李谕说:“现在先生不是遇到财政困难了,我想你可以利用无线电实现商业价值,有钱了继续你的无线电力研究不就可以。”
  虽然这么说有点忽悠成分,不过也不是害特斯拉。
  特斯拉感觉确实有点道理,因为他已经没有多少收入来源了,唯独几项能够带来一定收入的比如交流电机专利,也快要到期。
  特斯拉想了想说:“我只是觉得无线电已经研究明白了,没有什么挑战性。”
  好嘛,人家想的原来是这个,不愧是科学狂人。
  李谕摇摇头,说道:“无线电现在只是在原理上通了,至于后续的应用,还有太多可以做。”
  特斯拉问道:“你为什么和我提这些,你也懂无线电?”
  李谕说:“知道一二,我们可以一起合作进行研发。”
  “虽然我已经知道了你的能力很强,但是你远在中国,恐怕不太方便。”特斯拉说。
  “所以这就是无线电的力量了,它可以让远距离的人实现更方便的即时通讯,即使在地球两端,意义岂不也很大!”李谕说。
  特斯拉终于微微点了点头:“即时通讯,听起来有点意思。”
  李谕说:“当然很有意思,而且其中涉及的比如解码之类的通信难关有很多,我想不会让你觉得无趣。”
  特斯拉又思索了一会儿,“你的说法我可以接受,我喜欢这种有挑战的研发,不过我也不会放弃无线电力传输研究。”
  特斯拉能答应就很不错了,李谕连忙说:“当然不耽误!不久以后我也会在第五大道设置一个实验室,咱们总归可以共事。并且我可不是什么资本家,我从心底尊重也支持你的各种研究。”
  特斯拉说:“暂且先这么说定吧,等你的实验室落成,我们再继续探讨。”
  李谕高兴道:“迎接我们的将会是光明的未来。”
  以后要是真把这个大神拉过来,绝对是如虎添翼。


第一百八十四章 发明之争
  虽然现在别人已经有了无线电专利,但想要做无线电应用其实也没什么太大的障碍,况且无线电的专利本身就一直很乱。
  1893年,特斯拉在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首次公开展示了无线电通信,并且在一场学术报告中,描述并演示了无线电通信的基本原理。他所制作的仪器包含电子管发明之前无线电系统的所有基本要素,已经比较完整。
  然后1897年,特斯拉在美国的确成功获得了无线电技术的专利。
  不过与此同时,意大利人马可尼也在独立进行无线电研究,他在意大利获得了无线电专利,专利号也很有意思,7777号专利。
  他成立了一家无线电报有限公司,并且于1901年第一次完成了跨越大西洋的无线电通讯。当时选择的是距离最近的加拿大纽芬兰省,距离也达到了3300多公里。
  例如摩根之类的大财团,看中的都是商业价值。马可尼恰恰又是个懂商业的人,想方设法进行商业推广,人家手底下还有公司这种成熟的组织,自然能够得到商界青睐。
  再加上爱迪生等人掺了一脚,导致美国最终把无线专利从特斯拉手中撤回,转而授给了马可尼。
  马可尼后来也因为无线电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只是到了1943年,美国又撤回了马可尼的专利,再次授给了特斯拉……
  兜兜转转一晃就是四十年,可惜就在几个月前,特斯拉已经孤独地死在了一个小旅馆中,并没有看到这个裁决。
  除了马可尼和特斯拉,俄罗斯则认为无线电的发明者是他们的亚历山大·波波夫,而且把波波夫发现无线电的日子1895年5月7日定为了他们的无线电日。
  所以实际上无线电到底是谁搞出来的,已经难以争论了,这些人都是独立完成的,时间上差不多。
  实际上当时无线电的理论基础已经很完善,根基自然就是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以及方程组,无线电的发现已经是千呼万唤始出来。
  至于到底是谁发明的,已经有点像讨论微积分到底是牛顿还是莱布尼兹发明的。
  而且即便已经被人申请了无线电专利,但实际上此时无线电技术还很简陋,后续能申请的专利多了去。
  按照现在各国的政策,不太支持某个公司或者个人持有所谓的大技术方向专利,肯定是要细分。
  就是说不能因为发明了照相术,以后所有人拍照都要给你交钱,这肯定不利于技术发展的。
  只能说比如你改进了快门速度或者提高了成像效果,这种细分的专利才行。
  所以无线电的搞头还很多,尤其是在应用方向上,前景简直光明地犹如朝阳。
  李谕也是发现自己当初学的应用物理学专业真是太“适合”穿越了,虽然没有在某个方面精通,但这个专业啥都学啊!
  无线电这东西发展到后来属于专门的通讯专业,而且衍伸方向极多,哪怕李谕上辈子时最先进的5G技术,也是无线电范畴。
  这些就很专业了,不过二十世纪初,无线电不过是个刚出生不久的小婴儿,还在李谕的能力范围之内。
  特斯拉是个大忙人,没多久他就对李谕和马克·吐温说:“对不起,我今天还要去一趟长岛,改日再邀请几位共进晚餐。”
  李谕自然知道他是去继续无线电力传输的试验,于是问道:“先生该不会是要再次做人造闪电吧?”
  “是的,”特斯拉说,“而且这次我要做个半径超过三百英里的人造闪电,点亮纽约的夜空!”
  好嘛,马克·吐温倒吸一口凉气,“那将是何其壮观的场面,和你一比,突然感觉我的纽扣设计有点拿不出手。”
  特斯拉笑着说:“这是两码事。”
  Sierra也知道特斯拉的试验,“我听说四年前,你在科罗拉多州制造人造闪电,还造成了斯普林斯城大停电。”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36页  当前第15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53/73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