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_分节阅读_第254节
小说作者:三秋空城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41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40:06
  蔡元培见李谕过来,起身道:“疏才兄弟,实在抱歉!我本该与卜校长一起去接您,但恰逢一位朋友从日本归国。”
  李谕并不当回事:“校长不必致歉。”
  蔡元培给他介绍了身旁的光头年轻人:“这位是从日本成武学校回国的陶成章。”
  原来是今后的光复会大佬。
  明年蔡元培就会和他一起创立光复会。
  他现在只有25岁,非常年轻。
  陶成章早在两年前就对清廷彻底失望,认为其只是“仰承白人的奴隶耳”。
  但他在北京待了一段时间后,很快也明白仅仅刺杀慈禧或者王公大臣并不能改变大局,还是应该走革命路线。
  但陶成章虽然明白了这个道理,却有人不明白,辛亥革命刚成功,他就被人暗杀。
  加上宋教仁此后也被暗杀,搞得风气非常不好,民国初年的政坛和黑社会似的,赢不了就搞死你。
  于是很多大佬站出来强烈痛斥,就比如重量级的章太炎和梁启超。
  只不过话说梁启超还曾买凶想要杀掉奕劻哪。
  当然后来他自己琢磨过来了,知道暗杀没用,于是对宋教仁等人的不幸遭遇不断痛斥。
  或许也有原因是当时有人乱猜梁启超有雇凶嫌疑,梁启超于是写了长文回应。
  此后有人笑称当年想杀奕劻的梁卓如与他梁启超是不是没有一点关系。
  这种梗原来不仅在鲁迅身上出过。
  ——你们要抓周树人,和我鲁迅有什么关系?
  陶成章去日本留学是蔡元培出的资,在日本仅仅待了一年多,不过由于结识了黄兴等人,进步神速。在看到他们回国办革命后,也毅然回国。
  陶成章抱拳道:“帝师,久仰大名!”
  李谕同样道:“幸会幸会!”
  陶成章看向李谕的头发:“您身为帝师,竟然可以剪发,真是让我惊讶。”
  然后摸了摸自己的光头,说:“而且您的发型着实英俊,好生羡慕!前几天我去剃发,很多人都不敢。实在没办法,我只好找到静安寺,说要剃度出家,人家才给我剃成了光头。”
  一旁的蔡元培忍俊不禁:“剃得正好!万一以后清廷的官员追问起来,你就说天生不长头发,倒也方便。”
  陶成章苦涩道:“我岂不要经常剃发?”
  李谕打趣道:“倒让我想起一门好生意,如果将来真有一天改回汉人的服饰和传统,那么多人要理发,可是个大好买卖!”
  陶成章拍手道:“还是帝师脑子好使!您别说,这件事有必要提前准备,说不定小赚一笔还能作为活动经费。”
  一听“经费”二字,李谕就知道他们已经在商量光复会的事情,于是尽快说起自己的目的:“校长,您代为通知想要立刻北上的学生,两天后在码头会合。”
  蔡元培说:“这么快就要动身?”
  李谕说:“事情越快办妥越好。”
  蔡元培道:“我知道了。”
  交代好事情,李谕便告辞离开。
  他还要去看看虞和钦提纯味精的进度。
  上海科学技术馆。
  虞和钦依旧在做着提纯试验,比上次李谕离开上海时精进不少。
  李谕到来后,立刻要让他喝汤。
  李谕品评了下味道:“很不错,我想再试验一段时间,就可以研究具体的生产工艺了。”
  虞和钦太喜欢搞化学了,得到李谕的认可后干劲更足:“我想我还能将纯度继续提高。”
  “不若与我一同去京城吧!”李谕对他发出邀请。
  如今国内想找个正儿八经懂化学的,虞和钦应该是最佳选择。
  虞和钦问道:“先生的意思是说,需要我?”
  李谕用力点点头:“特别需要你!”
  “妥了!”虞和钦非常干脆,“只要有先生这句话,我肯定要随你去趟京城。”
  “太好了!”李谕开心道,给他又打了个预防针,“放心,将来不会耽误你出国留学。”
  然后对钟观光说:“不好意思了,把你的伙伴借走,以后店里你自己应该会更加忙碌。”
  钟观光笑道:“先生如果需要在下,就算这个店扔掉,我也在所不惜。”
  李谕摆摆手:“一定保留好,还有事要托你办。”
  此前与宋嘉树提到的是设备,他这次又拖钟观光尽可能多买各种试验器材、原材料,也是越多越全越好。
  数量必然很大,对钟观光来说是个大单。
  钟观光对李谕的请求照收不误:“先生放心,误了什么,也不会误你的事。”
  在上海的事情差不多暂时告一段落,李谕带上虞和钦及这帮学生准备回京。
  而谢煜希早就已经先回了天津,因为相比较而言,天津的学堂建设进展最快,毕竟有南开两大校父张伯礼和严范孙鼎力辅助,推进地非常顺利。
  黄浦江边,客轮汽笛长鸣,渐渐驶离了太古码头。


第二百八十二章 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
  轮船航行在海上,对学生们而言,的确比较闲。
  近卫昭雪没有刻意去接触李谕,但她在这些学生里,确实显得太出众。
  近卫昭雪很聪明,只是在学生们中表现出自己强大的实力,到时候李谕肯定会关注到自己。
  学生们闲着无聊,都在船上研究李谕的一些论文,毕竟是要进入李谕的企业和实验室中。
  只不过李谕的一些文章的确太深奥,尤其数理论文,涉及非常多高深的数学知识,他们压根不可能读懂。
  但最近李谕在《Science》上的一些文章倒是比较通俗,就比如刚刚发布的关于计算三大宇宙速度的内容。
  近卫昭雪竟然能够理解其中的一些积分内容,甚至可以给其他学生们讲解。
  虽然不是什么高深知识,说不上多厉害,但在这些人中,俨然已经十分出众。
  “想不到一个女生竟然可以学明白复杂的数学知识!”学生们赞道。
  近卫昭雪微微一笑:“不仅这些,你们可有听说李谕先生关于无线电的专利?”
  “无线电?什么东西?”学生们的确不知道这种高科技。
  无线电比较抽象,国内学校目前连通信都很少讲到,更不要提无线电。
  近卫昭雪却在纸上给他们继续讲解起来:“无线电就是不需要电报线的远距离通信装置……”
  近卫昭雪不懂深奥的技术知识,不过浅显的科普也听得学生们如痴如醉。
  大家都知道李谕搞的是厉害玩意,但此时一听,也太高级了!压根不懂!
  越发坚定要跟着李谕干。
  此后近卫昭雪还提到了李谕汽车方向的专利,如今整个上海汽车都没几辆,大部分学生没有见过。
  近卫昭雪竟然也略知一二。
  学生们对她越来越心服口服,盛赞她是“美貌与智慧并存,气质与高雅兼备”。
  俨然已经催生出一大堆小迷弟。
  李谕心中也比较好奇,她知道的真是太多了。尤其无线电,自己才刚刚带回国内,而且只是小范围内流通,买走的都是公使、大使,她竟然已经有所了解。
  莫非经常看美国新闻?
  不过李谕暂时并未多想。
  回到京城后,李谕把他们安顿在了自己旁边的荣府,还好自己把这租了下来。荣府很大,住这点人简直太轻松,只需要两三进院子。
  唯独近卫昭雪比较特殊,需要给她单独安排房间。
  ——
  回京的第二天,吕碧城就来找他了。
  还带来了最新的《大公报》,气呼呼道:“你快看,这篇文章真是太气人了!”
  李谕展开报纸,是此前的天津海关税务司德璀琳写的。
  德璀琳自从东窗事发,密谋掠夺开平煤矿的事情暴露后,就恼羞成怒,各种发文诋毁,今天甚至把矛头指向了孔夫子。
  不过他不敢自己直接开怼,而是借由了德国大哲学家黑格尔的话。
  黑格尔的确说过这么一段话:“实际上在孔子的认识中,更多的只是一种常识道德,无论在哪一个民族都能够找到,这是毫无出色点的东西。孔子确实是一个智者,在孔子身上思辨的哲学是一点都没有的,更多的就是一些道德的教训,而从这里面我们很难获得什么特殊的东西。”
  黑格尔甚至说:“为了保持孔子的名声,假使他的书从来不曾有过翻译,那倒是更好的事。”
  黑格尔明显是不了解,然后在尬黑孔子,把孔子贬得一文不值。
  后面德璀琳又乱扯了一些《论语》的内容,不过他明显是看的英译本或者德文译本,并没有get到精髓。
  李谕对德璀琳的做法嗤之以鼻。
  但普通读者们看他搬出黑格尔,即便很多人没有听说过,但从文中知道是德国重要的哲学家后,有些斗志暗淡,甚至感到自卑。
  连孔家的衍圣公孔令贻都没有发声。
  不过李谕也不指望他。
  这个孔令贻,在八国联军进犯时期,先给西狩的老佛爷上了奏折,希望慈禧老太后保重身体,不要操劳过度,歌舞升平的好日子会来的。
  另一边接着就敲锣打鼓地把德国皇帝威廉二世的画像迎进孔府供奉起来!
  当然里面还有大英帝国爱德华七世国王的宝像。
  简直荒唐!
  衍圣公貌似又显得一点都不排外,紧跟时代步伐,知道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是英吉利和德意志。
  宛若当年清军入关时谄媚的样子。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36页  当前第25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54/73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