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林斯出版社敢提出如此高的版税,肯定是预想到了它大卖特卖,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星战系列对他们来说几乎就是现金奶牛,所以一定要用高价回馈李谕。
对李谕来说这笔版税同样非常巨大,超过30万美元。
欧洲估计几乎有同样的销售体量。
后续柯林斯出版社还会推出整套的典藏版,又能挣不少。
下一次美国有一套小说这么风靡,估计要等到大萧条时期《Gone with the wind》问世。
星战前传发布后,销售确实异常火爆。
毕竟柯林斯出版社没有提高定价,又加入了更多插画,称得上加量不加价。
主角安纳金·天行者的设定也极富深意,他本身是个奴隶,单这一点就十分吸引人。
因为目前绝大多数小说的主角都是神通广大之人,而星战系列却塑造了一个身份最低微的人。
好在有正传的刻画,读者知道他将来会是超级大反派,不仅没有不接受,反而更期待他的成长到底经历了什么。
李谕在写故事框架时,刻意用了一些后世小说最经典的吊丝逆袭的套路,用在此时的小说界,不要太好使。
30万册销售实在太快了,柯林斯出版社想不到自己竟然还是低估了此作潜力,于是让印刷厂昼夜不间断地加印。
李谕的知名度也再一次在普通人中大大提高。
普利策视力已经大大下滑,在听助手读完全作后,竟然要亲自出山采访李谕。
于是李谕和吕碧城又来到了《世界报》总部。
进门后,普利策说:“很荣幸见到两位畅销作家,我想代表广大读者进行一次采访。因为大家有很多问题想要与您探讨。”
李谕笑道:“先生请讲。”
普利策说:“众所周知,您是一名极为优秀的物理学家、数学家及天文学家,而且是当今世界最顶流的。”
“您过奖了。”李谕说。
普利策继续说:“您在书中描述的世界可谓光怪陆离、无限神奇,大家很好奇它们仅仅是一种科幻想象,还是您凭借对科学的极高领悟所做出的预判。”
这是当下最常见的民间看法,因为星战系列虽然设定极为超前,但书中全都圆了回来,没有看出一丝掌控不了世界观的情况。
李谕说:“科学幻想自然是基于一些前沿科学,但它的幻想性同样很大,否则就不会这么有趣。”
普利策说:“但我想有些总归可以实现吧,比如您此前在《Science》上发表的关于飞行试验的文章。”
李谕说:“没错,不仅飞行,飞向太空也可以实现。因为人类的目标永远都是星辰大海。”
普利策不太敢确信李谕的设想,于是说:“即便无法实现,也不影响本作是一部优秀的科幻作品。另外,您为何敢于用如此大的篇幅去刻画一个大反派的成长过程?”
李谕说:“因为艺术离不开生活,小说也离不开创作的两大主题。”
普利策问道:“两大主题?”
李谕说:“就是生命与爱情。实际上,星战系列不仅仅是科幻作品,还是一部完整的家庭伦理剧。”
后半句话可不是李谕自创的,就是星战之父卢卡斯本人说的。
仔细想想,正传三部曲与前传三部曲的故事确实几乎都是围绕安纳金以及他的孩子卢克、莱娅公主情感及经历展开。
普利策琢磨了一会儿李谕的话,说道:“非常有深度,难怪它能够如此畅销。您这么说我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安纳金会为了自己的妻子不惜黑化。”
安纳金的黑化过程以及感情历程是星战前传的一条主线,但很多看过星战的人估计都忘了,其实绝地武士的教条中是禁止恋爱的。
安纳金和纳布星女王的结婚是秘密进行,很多细节都在提前暗示安纳金有可能出现黑化。
李谕说:“他最初是一名肉体上的奴隶,但最终还是一名感情上的奴隶,自始至终、心甘情愿。”
普利策说:“真是一位悲情人物。”
李谕突然说:“这让我想到了那句话,拿起光剑就抱不了你,放下光剑就保护不了你。安纳金可以说是矛盾的集合体。”
此话放在后世已经是玩烂的梗,不过在此时,真是太有杀伤力了。
普利策说:“说得太好了,这正是最体现艺术性的地方!大家对此作如此高的评价,就是因为它不仅有宏大的场景描写、动人心魄的故事展现,还有魂牵梦绕的感情。”
……
第二天,普利策将自己对李谕的采访稿发了出去,瞬间不少女性读者也来了兴趣,就是因为“拿起光剑就抱不了你,放下光剑就保护不了你”,太有煽动性。
简直是让女人心碎,疯狂流泪0.0
由于此作的风靡,坊间甚至出现了一些专门研究星战系列的“星学社”,并且出了不少“星学家”,当然还有二十世纪初十分常见的读书会。
长达一个月里,大部分读书会的主题都是星战系列。
之前基本是男性读者组织,现在不少女性读书会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本来女读者并不爱看科幻,但在看到普利策《世界报》报道后,纷纷加入了读者群。
嗯,李谕也有女粉了!
就像后世的金庸武侠。
武侠本来是男性的最爱,但金庸本人实际上也非常擅长写情,郭靖与黄蓉、杨过与小龙女、令狐冲与任盈盈、张无忌与赵敏等等感情过程塑造都非常出色。
甚至琼瑶作为专写言情的作家都盛赞金庸比自己更加擅长写感情。
也有点像女频作家夸男频作家擅长言情,很难的。
就是因为这些出色的感情主线,所以金庸武侠剧有相当多女粉丝。
反正靠着此作,李谕几乎成了当下科幻小说界的泰山北斗。
因为他开创了不少新东西,比如第一次在科幻小说中提到机器人,比历史上提前了十几年。
并且将视角扩展到地球以外甚至整个银河系的做法也极富开创性,因为他大大打开了其他科幻作家的脑洞。
可惜没有雨果奖,不然绝对少不了。
欧洲那边,法国阿歇特出版社的发行速度同样不慢,他们甚至很快完成了多国语言的翻译。
普朗克在得知发行后,第一时间买了回去。
一口气读完后大呼过瘾,“这小子果然没有白白让我等这么久。”
顿了好一会儿,又自忖道:“不行,不能就这么完了!如此宏大的背景,让他写点周边外传不为过吧?”
普朗克非常满意自己的突发奇想,立马就要去写电报。
在德国,另一位读者则更受鼓舞,他叫做齐柏林。
没错,就是齐柏林飞艇的创造者。
齐柏林全名叫做斐迪南·冯·齐柏林,单单看名字中的“斐迪南”和“冯”,就知道他出身贵族。
齐柏林本人是个伯爵。
不得不说二十世纪上半叶德国的科技是真的强,而且是各方各面都强。
不管是纯理科的数学、物理,还是科技的应用,几乎都走在世界第一流。
1900年齐柏林飞艇已经成功试飞。
在此之前的数十年不少人作过研究,飞艇最早的研究者是个法国人,但试飞时失败了。
然后齐柏林伯爵花了十多年,凭借自己贵族身份的人脉筹集了大量资金才研制成功。
不过目前尚未商用。
齐柏林伯爵读完李谕的星战系列后,大受鼓舞,尤其看到另一句非常煽动性的“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后,决定借用星战系列大火的情况,给自己的飞艇事业好好宣传一波。
星战系列里有很多飞行器的描写,让大家对飞行有了不小兴趣。
何况自己已经投入这么多钱研制成功,一定要让齐柏林飞艇实现商业化。
齐柏林迅速准备联系助手,要在自己的飞艇上喷涂“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标语,并且要投钱在报纸上大力宣传,广告语就是:
“想要像绝地武士一样乘坐小说中的飞行器吗?那就来看看我们的飞艇吧,它将会实现你们的飞行梦!让幻想变成现实!”
但用星战系列宣传,势必要知会李谕本人,欧美现在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已经很到位,何况他本人又是有头有脸的贵族,所以免不了要给李谕发电报。
在纽约的李谕几乎同时收到了这两封从德国发来的电报。
他首先打开了普朗克的:
“李谕小友,我已读完星战前传,甚是精彩。不过我对其中很多故事仍抱有极大兴趣,如此宏大的背景可以展开的地方我想也有很多。希望你尽快写一些周边作品!正事为紧,至快为妙!”
李谕扶着额头,再次哭笑不得,这位超级大神呦,到底是谁不做正事……
而看到另一封来自齐柏林伯爵的电文,倒是有些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尊敬的东方伟大的科学巨匠,本人齐柏林伯爵。我对你在书中描绘的飞行世界异常感兴趣,而我正好成功研制出了能够升上千米高空的飞艇,非常想用你的星战系列作为宣传,望阁下准许。另,您可以免费搭乘我的飞艇,俯瞰的视角会让你无法忘怀!”
第三百零一章 无奈的提防
都是大佬,其中还有个算是同事,李谕当然要尽快回信。
李谕打摩斯码的速度很慢,正好办公室中的近卫昭雪凑过来说:“先生,我擅长发电报,这点小事就交给我吧。”
“你懂得摩斯码?”李谕问道。
近卫昭雪自信满满道:“我不仅能发英文,还可以发德文电报。”
其中齐柏林伯爵的电报就是用德文发过来,李谕说:“好吧,这两篇电文你发出去。”
首先是给普朗克的电报:
“普朗克教授,很荣幸您喜欢这套书籍,至于外传,有时间时我会进行创作。您可能不知道,对我来说,写科幻作品比写论文搞发明要辛苦得多!”
近卫昭雪拿过电文很快就码了出来,通过发电报可以比较方便地获取情报,她有意无意间问道:“先生,普朗克教授是非常优秀的一名作家吗?”
她看到电文是关于催稿的,自然而然这么想。
后世恐怕没人不知道普朗克和爱因斯坦这两位分别在量子力学和相对论开天辟地的祖师爷,但此时他们两个还真没多少名气。
爱因斯坦不用说了,一个小小临时工。
普朗克虽然是大学教授,但也仅仅如此,因为欧洲教授数量并在少数。
李谕只好说:“普朗克教授是在量子领域划时代的人物。”
近卫昭雪接受过一定的数理训练,于是说:“划时代?我为什么没有听说过,我仅仅知道现在欧洲科学界的领军人物是开尔文勋爵与伦琴教授。”
李谕说:“他们都很厉害,不过论影响力,恐怕普朗克教授将来还要更高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