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_分节阅读_第435节
小说作者:三秋空城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41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40:06
  可惜清廷的执行力一次次令人大跌眼镜,川汉铁路的操作则更加迷幻。
  再过两年,川汉铁路的总收支(即总会计师),竟然挪用300万两去上海炒股!
  我滴妈,这能有救?
  2023年,全世界最大的资金监管公司、无数大企业幕后大佬的美国贝莱德公司,在A股投资了三年,都亏到欲哭无泪,灰溜溜跑路。
  人家可是超级金融巨头,顶级玩家,都搞不定大A,一个小小的根本不懂金融的会计师还想在上海炒股赚钱?
  做梦去吧!
  巴菲特都救不了。
  所以呢,很短时间内300万两就完全亏光,水花都没打起几个。
  到时候盛宣怀强行收回铁路,实际上是明智之举,而且是原价赎回。
  不过四川情况特殊,股东是无数普通川人,赎回的操作很难具体实行。何况这么一来,川汉铁路公司巨大的亏空事情就会泄露。
  那可都是无数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川人的血汗钱,知道后不活剐了他们才怪!
  所以他们才混淆视线,喊出“拒借洋款,废约保路”口号,以转移各界对集资款去向的质疑,并要挟朝廷为他们“擦屁股”。
  而盛宣怀知道事情原委,不想替他们擦屁股。
  结果很快,轰轰烈烈的“保路运动”就此爆发。
  后面的事大家就知道了,袁世凯被再次请出山,几个月后,大清彻底入土。
  真是有趣,区区300万两白银,竟然敲响了大清的丧钟,一股脑把它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
  当然了,这只是一个宣泄口,不在川汉铁路爆发,也会在其他地方爆发,毕竟时机已经差不多。
  不过自从川汉铁路立项,事情就注定走向这个结局。因为进出四川铁路太难修,比福建都要难,造价巨大。清廷根本拿不出这么多钱,就算接过来,也会拖垮。
  这段历史李谕很清楚,但盛宣怀不知道。
  而且钱都募集这么多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第四百四十四章 互相吹捧
  到达天津塘沽港,新任邮传部尚书岑春煊正在焦急等待,看到盛宣怀下船,急匆匆赶过来说:“盛大人,你可算回来了!”
  岑春煊刚刚接手邮传部尚书,还不懂具体的工作内容,似乎遇到了麻烦事。
  盛宣怀作为邮传部侍郎,理论上是他的下属。不过清朝官制,尚书虽然比侍郎高一级,却不能直接管辖侍郎,甚至是互相制约。且侍郎有权直接向皇帝上书,所以两人不算严格的上下级。
  盛宣怀客气道:“岑大人,竟劳您大驾来港口迎接。”
  “我这不是着急嘛!”岑春煊一向大大咧咧,继续说,“我刚一上任,就发现铁路真不好管。不仅南边的几条线路,就连眼前的京张铁路也有资金缺口!这可是朝廷紧盯着的工程,要是办砸了,我这尚书就不用当了。”
  盛宣怀听完脑袋更大,你这点小事貌似比不上川汉铁路麻烦吧?
  但毕竟是天子脚下,只能先办京张铁路的事。
  盛宣怀问:“有多大缺口?”
  岑春煊拿出詹天佑的报告:“六十万两。”
  京张铁路初期预算500万两,每年100万,但铁路工程一旦动工,必然会超预算,所以每年都会追加一部分。
  京张铁路本来是袁世凯奏请修建,前两年都是他负责搞钱。
  在朝廷的邮传部以及度支部成立后,便由他们专门负责。
  实际上也是朝廷在想办法缩减袁世凯的权力触手。
  可朝廷显然不如袁世凯会搞钱。
  岑春煊和袁世凯又非常不对付,必然不会主动去求他。
  好在盛宣怀和袁世凯关系较好,岑春煊只能让他想办法。
  如此一来,川汉铁路的事只能暂时压下,派别人过去,先解决眼前的京张铁路再说。
  盛宣怀干了这么久铁路大臣,很快有了思路,他对岑春煊说:“俄国今年会返还营口海关税银,少说六七十万两。岑大人如果能动用这笔钱,便可以解决问题。”
  岑春煊喜道:“多谢盛大人指点。”
  如果其他官员,少说也会从中贪污一半。而岑春煊是个比较清廉的官,一分钱都不会多拿,甚至不会主动过手。
  ——
  盛宣怀和岑春煊要赶紧回京城,李谕则先去北洋女子学堂找吕碧城。
  见到秋瑾后,吕碧城很开心:“姐姐,我们好久都没见面了。”
  秋瑾说:“我也很想你,还得谢谢你帮我投了稿件。哎呀,糟糕,忘了给你拿回薪酬。”
  吕碧城笑道:“姐姐不用和我见外。”
  接着吕碧城带秋瑾参观了北洋女子学堂,甚至让她登台做了几次演讲。
  秋瑾确实有组织领导能力,演讲铿锵有力,许多女学生听得斗志昂扬。
  在天津待了几天,正好到了暑假,几人便回了京城。
  秋瑾直接去了自家。
  而李谕回到东厂胡同,发现又收到不少信件。
  只要李谕离开欧美,就会和普朗克、爱因斯坦、玻尔兹曼等大神化身“笔友”。
  李谕首先展开了爱因斯坦的信:
  “李谕先生,非常高兴你能够为我推荐职位。
  但我想我离着教授还有点距离,即便你以及普朗克先生都对我的相对论表现了极大兴趣,并给出很高的评价,可瑞士的教授似乎并不看重我的理论。他们认为太新,还需要论证。
  当然也有一所学校想要给予我一个实验岗位,但他们仅仅开出3000法郎的薪酬,甚至不如我做临时专利员时高。
  更何况我并不擅长实验,甚至连一个电荷放大器都做不好,所以只能拒绝。
  我还是更加擅长思想实验以及理论研究。
  说到理论,我最近又用普朗克先生的量子理论解释了一个奇妙领域,你甚至猜不到是什么。
  哦,我还是告诉你吧,是固体的比热!
  我发现只有引入量子理论,才能解释这个困扰那么多人的问题。
  论文我发在了杂志上,这本杂志过不了几天就会到达神秘的东方。
  ……”
  爱因斯坦又写了不少其他事情。
  大神爱因斯坦的信件就是这么朴实无华。
  就普朗克的信则一如既往的还是先催促星战系列,但更有趣的是,他在心中又多次提到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与你一样,劳厄回来后多次向我称赞爱因斯坦的才能。
  其实我也一直认为他的相对论至少在胆识上已经超出了思辨科学迄今为止取得的一切成就。这一原理给我们关于世界的物理图景带来了一场革命,只有哥白尼所带来的革命可以与之比肩。
  而与之相比,非欧几何只不过是小孩的游戏。”
  好嘛,实在太有趣了。
  爱因斯坦在信中称赞普朗克的量子论,普朗克则称赞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仿佛提前说好,两个超级大牛商业互吹了一波。
  不过他最后对非欧几何的评价,哥廷根大学的几位数学大佬估计不会赞同。
  但说回物理,目前的情况,不管相对论还是量子力学,都不是科学界的主流。X射线、放射性、电子、镭元素已经吸引了大部分杰出科学家的注意力。
  当然,这些领域同样举足轻重;而且更和实验物理搭边,主流科学家们比较容易接受。
  普朗克不着急,毕竟他已人到中年,保守的性格也让他不喜欢走上风口浪尖。
  乃至他终其一生也未成为一名彻底的量子理论支持者。
  而爱因斯坦则比较着急,这个破班一天都不想上了!但大学又未能给出更高的薪水,让他思来想去后还是非常为难。
  总不能真的去当劳厄所提到的无薪讲师吧?
  爱因斯坦确实试图做过准备,经常对着镜子练习讲课,但每每都会出现卡壳情况。
  大学聘任的教授还好,学生不会在意。
  无薪讲师则完全看学生愿不愿意听课,明显的瑕疵显然留不住学生。
  所以爱因斯坦仍旧要不断提升名气,这样才会有大学心甘情愿让他当一名教授。
  可惜他所擅长的领域,相对论以及量子理论,正好不是当下主流,十几篇论文发出去,仍旧像半个科学小透明。
  着实郁闷!
  李谕来到书桌前,展开信纸回信,能与顶级物理巨擘交流,每次都让他心情十分激动。
  关键还是和爱因斯坦讨论量子理论,和普朗克讨论相对论,简直太有戏剧效果了。
  李谕先给爱因斯坦回信:
  “量子理论可以解释很多问题。
  但现在之所以无法让科学界引起重视,自然是因为太过离奇。
  本来原子论的出现,已经让很多人怀疑世界是不连续的,如果能量也不连续,将会更加令人难以置信。
  不过量子理论的研究需要大量的时间,最好尽快找到一个安静的研究岗位。
  ……”
  爱因斯坦与李谕同龄,信中不时会讨论讨论数学物理问题,要写几个公式,所以只能用信件方式。
  给普朗克回信则轻松许多,直接拍了电报:
  “教授先生,您说相对论是一场无与伦比的革命,而您的量子论何尝不是。
  另,我已经准备将书稿寄去出版社。”
  电报来回比较快,两天后,李谕就收到了普朗克的回电: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36页  当前第43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35/73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