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_分节阅读_第582节
小说作者:三秋空城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41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40:06
  李谕只扫了一眼其中的“1/136”就知道是什么:“精细结构常数。”
  “精细结构常数?”
  索末菲一愣,转念一想,李谕在《分形与混沌》中就写到过“精细结构”这个词语,用一下似乎没什么不妥。而且他们研究的分裂谱线,正是氢原子光谱的精细结构。
  “我赞同这个名字,”索末菲说,“非常神奇的是,它竟然没有量纲,也就是个没有单位的纯数字,这该如何解释?”
  索末菲的问题问住李谕了。
  在此后经过更加细致的计算后,精细结构常数约等于1/137。
  按照最基本的理解,精细结构常数就是氢原子基态电子的速度v除以光速的数值。
  不过后来学界又发现这个数字贼神奇,仿佛是宇宙的一个彩蛋,出现在量子理论的很多地方。
  比如最典型的电磁耦合,人们发现电磁相互作用的强弱是强力的1/137。
  换句话说,精细结构常数决定了电磁力的强弱,也就决定了原子、分子的性质。这个常数太大或者太小,原子分子或许都不会形成。
  正因如此,量子电动力学中用精细结构常数表明电子和电磁场之间的相互作用强弱。
  这相当神奇。
  精细结构常数上百年来困扰了许多优秀的物理学家与数学家。
  狄拉克曾说:“这个数字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未解之谜。”
  泡利说:“当我死后,我问上帝的第一个问题将是:精细结构常数的意义是什么?”
  泡利临终住院的病房号正好是137号。
  (上帝:你先排队,那边希尔伯特还想问黎曼猜想有没有被证明了哪!)
  可惜的是,直到李谕穿越前,人们也没能搞明白精细结构常数。
  乃至物理学家已经暂时放弃思考这个问题,而是转而思考这个数字会不会随着时间变化。
  不过这个问题更可怕:要是电磁力的耦合常数随着时间变化,那么万有引力常数(即引力的耦合常数)会不会变?
  这些东西要是随着时间变化,绝大部分的物理理论绝对都要重新修正。
  因为现代物理学大厦说白了就是建立在这些常数不变的前提下。
  已经不是两朵乌云那么简单了,而是一颗灭世陨石。
  细思极恐啊!
  对了,2018年阿提亚爵士声称证明了黎曼猜想,用的就是精细结构常数,证明过程只有一两页纸……
  但这事很有争议。
  总之就是索末菲发现了一个不得了的东西。
  李谕说:“咱们现在只能一点点解决问题,这件事就留给其他人解决吧。”
  索末菲说:“也好!我花几天整理出论文,会将先生作为第二作者。”
  李谕笑道:“没有必要。”
  索末菲说:“至少你是命名者。”
  李谕耸耸肩,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
  研讨会暂时告一段落,可算能够再喘口气。
  爱因斯坦建议说:“最近慕尼黑正在举办一场画展,据说尺度有点……哈哈。”
  李谕心领神会:“去看看!”
  德国虽然在美术方面相比其他几个欧洲国家弱了点,不过慕尼黑的艺术氛围还是很好的。
  前往画展的路上,李谕与一个戴着帽子的人擦肩而过,忍不住站住脚,心中一惊:列宁?
  李谕回头看去,他的身影已渐渐消散在人群中。
  爱因斯坦拍了拍李谕的肩膀:“你在看什么?”
  “没什么,”李谕转头说,“继续赶路。”
  画展的内容主要是人物画,而且素描部分相当有“味道”。
  李谕假装很懂的样子:“艺术啊!真是艺术!”
  爱因斯坦问道:“听说你买过一些画作,怎么今天没有出手?”
  李谕说:“刚才我看到路上有许多摆着小摊卖画的,他们的价格要便宜得多。”
  爱因斯坦说:“我也觉得画展太贵了,还是去摊位看看。”
  李谕问道:“你想买画?”
  “送人。”爱因斯坦点了点头。
  李谕大体能猜到他想送谁,目前爱因斯坦与爱尔莎的关系已经非同一般,几乎要公开关系了。
  “你喜欢什么风格作品?”李谕来到街上问道,“听说整个慕尼黑有三千个画家,够你挑的。”
  “三千个画家?”爱因斯坦有些惊讶,“整个慕尼黑不过六十万人吧。”
  “艺术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一下子来这么多画家,确实够内卷,”李谕一眼望过去,“要不你也不会在街上看到这么多卖画的,并且价格如此低。”
  爱因斯坦说:“为何这么多画家集中在慕尼黑?”
  “那我就不知道了,”李谕说,“可能是离着意大利、奥地利比较近吧。”
  爱因斯坦说:“爱尔莎喜欢风景类的画作。”
  李谕向前看了一眼:“这边都是人物画,前面似乎是风景类。”
  两人刚走没多远,就听到一些叫卖声:
  “这幅画600马克!”
  “我的只要500马克!”
  “400马克!看看我的!”
  越往前走,价格越低。
  爱因斯坦看出了规律:“离着画展越近,价格越高。”
  走了几百米,李谕突然看到一个瘦瘦的年轻人在卖建筑类画作,尼玛竟然是小胡子希特勒!
  小胡子见到李谕驻足,于是说:“太好了,终于有人不愿意购买人物类画作了。”
  小胡子现在是真的想当个靠卖画谋生的画家。
  只不过他数次报考维也纳美术学院均失败了。
  最近的一次,考官说他绘画功底不足,没什么天赋,并且告诉他:“你的天赋是在建筑方面,建议报考建筑学院。”
  小胡子的画比较好的基本都是建筑风格作品,所以考官才这么说。
  建筑学院也的确需要一定的美术功底。
  但这个建议对小胡子来说无法接受,因为进入建筑学院必须念完六年制中学并具有毕业证书,可小胡子只有四年制中学证书。
  以专业的角度看,小胡子的画不是很完善。毕竟大部分的作品都是他青年时期创作,没有经过正规的美术学院教育。
  ——看着很好看,就是缺乏艺术性。
  建筑是小胡子最喜欢的题材,他的艺术思维相当保守,在他以后的人生中有很大的体现。他对人体艺术以及当代艺术等新潮艺术也带有强烈排斥感。
  在维也纳实在混不下去,小胡子只能来慕尼黑讨生活。
  李谕说:“实际上我们想买风景画。”
  小胡子略显失望,但很快就有人高兴道:“我擅长风景画!”
  爱因斯坦现在并不知道小胡子这号人,只当是个普普通通的青年画家,于是直接走了过去,来到风景画摊前购买了一幅。
  今天真是有点意思,这块小小的地方竟然同时容纳了未来世界的两极。


第五百七十四章 蓝颜
  小胡子在慕尼黑过得总体上比在维也纳好一点,不过仍旧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
  过不了几天,奥地利军方就会进行征兵,直接委派慕尼黑当地的警察给他递上征召文件。
  结果小胡子去了奥地利军队后被嫌弃了,奥军征兵官员的评价是:“(希特勒)身体太弱,不适宜执行战斗或辅助兵役,无法荷枪。”
  由于瘦弱的体格,小胡子被奥地利军队拒之门外,只能再次返回慕尼黑。
  然后,一战爆发他就主动要求加入了德军……
  哎,不能得罪美术生啊。
  小胡子这几年落难的时候还有几个比较要好的犹太朋友,要不是他们帮小胡子卖画,恐怕早就饿死街头了。
  这时候他应该没有那么强的反犹心理。
  至于一战之后为什么那么坚定地反犹,其实是为了获取政治资本。
  工业革命给社会带来的改变实在太大,比如让资本成为了最重要的生产资料,而不是过往的土地。
  这就让拥有财富基础的犹太人从社会底层一跃成为资本家,地位与财富都大大增加。
  而二十世纪初资本家的所作所为,大家不用想就知道,肯定有很多为富不仁的手段。
  一战后小胡子把斗争矛头指向了犹太大资本家,因为那时候整个德国人民都生活在困苦中,这些犹太大资本家反而发了战争财。
  他又突然间发现了自己有一项特长——演讲,然后慢慢成了德国总理,也挺奇幻的。
  此后的大屠杀被杀的基本都是普通犹太人,已经站在塔尖的犹太大资本家有几个被杀了。
  ……
  研讨会结束,回到柏林,李谕就又见到了德国犹太大资本家的典范——拉特瑙。
  他已经安排好了李谕申请的这一批贷款款项,速度挺快。他应该派人又调查了美股情况,发现李谕的LY无线电非常坚挺,另一个没上市的汽车零配件工厂更是干得如火如荼,搭着汽车工业这波浪潮疯狂生长,是绝对有实力的企业。
  拉特瑙在德国工业界有广泛人脉,又联络了一些企业前往中国上海或者青岛建厂。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36页  当前第58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82/73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