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謇叹道:“杨度拉拢几个人成立了筹安会,明显是在为筹划帝制做准备。我实在不知道总统为什么会有这种诡异想法。”
想不通的人很多,称帝这一招真的太失败。
李谕说:“虎公也钻进了死胡同。”
杨度是筹安会核心人物,其他五个包括严复基本只是挂个名。
“北洋高层们怎么看?”张謇又问了一个比较关键的问题。
徐树铮不敢说得太明了,模糊道:“最核心的几位都不太赞同。”
袁世凯北洋系的几个核心人物徐世昌、唐绍仪、段祺瑞、冯国璋全部反对帝制。
按说以他们对袁世凯的影响,不应该让袁世凯坚持一条道走到黑。
但他莫名其妙地就是相信大部分人支持自己搞帝制。或许要从心理层面做点解释。
徐世昌嘴上没有明确表态,并未表示支持,在被游说后,直接辞职。
而在军方,袁世凯最看重的当然就是段祺瑞和冯国璋。
段祺瑞、冯国璋、王士珍俗称“北洋三杰”,其中段、冯两人尤为翘楚。
段祺瑞是陆军总长,冯国璋此时是江苏将军,他们对袁世凯的称帝全都表现出了消极态度。即便没有在明面上撕破脸,作为实力派,他们不过是暂时隐忍未发。
按道理袁世凯应该很了解他们才对,可惜也没有什么用。
幸亏徐树铮没有说得太明白,几人聊了没多久,总统府又派人来找张謇劝进。
这次来的是杨士琦和袁克文。
杨士琦简单说了一下意图,便对张謇说:“总长,您是前朝状元,聪明人,我觉得我不用说太多吧?”
张謇面无表情道:“杏城(杨士琦)也是聪明人,我就说一句,操网而临渊,自命为不取鱼,不如释网而人自明也。”
就是说袁大总统不要再掩耳盗铃了,大家都知道你想称帝,如果不想称帝,就做点表率动作出来。
杨士琦也不浪费时间:“在下明白了,告辞。”
“等一下,”张謇叫住他,拿出一封信,“请转交总统本人,里面是关于中日交涉的本人意见。如果同意民四条约,满洲将如香港一般成为永久租界;如果将土地作为公开市场,利多弊少;如果变成永久租界,则弊多利少。现在满洲还有争取空间,希望总统以当年曾文正公的策略,抱着结硬寨、打呆仗的决心,动用所有社会力量与之一争短长。”
“总长现在说已经晚了,”杨士琦还是接过了信,“但我会帮你转交。”
张謇说:“有劳。”
杨士琦转身离开了张謇住所,袁克文反而留在原地。
张謇问道:“二公子,您不一起回?”
袁克文说:“你们聊完政治上的事情了吗?这不关我的事。”
张謇愕然:“怎么不关你的事?”
袁克文皱眉道:“杨度他们天天劝进,太讨厌了!自己想做开国元勋,却把老父往火坑里推。”
张謇试探道:“你不劝劝?”
“我?我怕挨骂!”袁克文大摇其头,“从两年前开始,我就不过问政事,更不会去做官,所以我的话没人听。但没想到我只是想过过诗文酒会、浅吟低唱的文人生活都不安宁。不久前我做了一首诗,竟然被告发给父亲。”
袁克文的这首诗写得挺好,最后一句颇有意境:“绝怜高处多风雨,莫到琼楼最高层”。
谁曾想他的诗文圈里早就混进哥哥袁克定的人,袁克定把这首诗拿给袁世凯看,气得袁世凯差点关他禁闭。
张謇说:“当局者迷,二公子难得清醒。”
“我想要的是难得糊涂,”袁克文叹道,“而且……哎,算了,不提这些!我这次是来找李谕师傅,学学怎么鼓捣留声机和那个有意思的无线电广播。”
李谕疑惑道:“留声机?你想录制唱片?”
袁克文说:“没错。”
“那无线电广播哪?”李谕问。
袁克文说:“现在不能随意去八大胡同,就连这次花界的花魁选举都无法到场,实在遗憾万分。里面有几位我中意的人儿,她们都喜欢听我唱曲。此前随着傅增湘去北京大学,见到里面的学生自己都可以组装简易的无线电收发装置,我就想能不能靠这个与她们平时说说话,互相唱个曲儿。”
李谕愕然,但这种要求从袁克文嘴里说出来又再正常不过。
“好吧,但你最好去北大里面旁听几节课,先弄明白大体原理。”李谕说。
袁克文说:“可我不会组装。”
李谕说:“以二公子的身份,弄个常规的小电台无伤大雅,他们会同意帮助。”
袁克文高兴道:“太好了!弄电报不够麻烦的,八大胡同又没有电话线接过去,要是能直接用无线电广播过去,她们一定开心死。”
张謇说:“千里传音?”
李谕笑道:“可以这么说。”
“原来科学真的已经犹如神话一般。”徐树铮啧啧称奇。
李谕说:“谈不上神话,都有具体的科学依据。”
袁克文心情突然变得很不错:“还有,我想再订购一辆汽车,最好能教教我开飞机。”
“汽车简单,不久后一艘轮船会满载福特汽车运到上海,都是用了最新技术的,公子一定满意,”李谕说,“至于飞机,我觉得您还是慎重一点,而且此前你们看了飞机表演,二公子不是不想坐飞机嘛?”
袁克文说:“我现在听说欧洲的飞行员都是贵族,突然想试试。”
张謇知道他们这些公子哥一天一个想法,没个准头,于是说:“二公子,你就不要难为疏才了,要是没有总统授意,怎么可能带你坐飞机?就算总统同意,大公子也……是不是?”
“我想离开京城,不过离不开,”袁克文一下子变得有些沮丧,但一两分钟后又多云转晴,兴致勃勃地问,“李谕师傅,我先去你的京师观象台瞧瞧土星那个环吧。”
李谕说:“可以。”
袁克文接着又说:“带个姑娘可否?”
李谕哭笑不得:“二公子请便。”
这位兄台现在不怕他老爹,怕的是他大哥。所以想学蔡锷,故意摆出一副游戏人生的架势。
不过他是不是假装就不好说了。
第六百零一章 阴谋
上海租界。
黑龙会领袖头山满与青木宣纯进入虹口一家日本会馆,两人刚从日本过来,密谋下一步对中策略。
日本黑龙会一直是日本半官方且带有黑社会性质的组织,使命就是在日本政府的支持下开展对中国以及其他远东国家的活动。黑龙会的对华态度,能够影响和左右日本对华政策。
头山满举起一杯清酒:“青木中将,我们又要在中国共事。”
日俄战争后,第一代特务头子青木宣纯便因功进入日本参谋本部成为中将,但现在中国局势不明朗,日本重新派这个“中国通”到了上海。
青木宣纯同样举起酒杯:“头山先生,请。”
头山满一饮而尽,然后说:“大隈首相对签订的条约非常不满,袁世凯不守规矩,竟然把密谋早早公之于众,尽人皆知,让我们在欧美面前尽失颜面。并且袁世凯想要实行君主制,大隈首相同样非常担心,因为相对于共和,这种专制的方式会让我们更加没有控制他的把握。”
青木宣纯说:“所以大隈首相准备在外交上继续对袁世凯施压。既然他想恢复帝制,我们干脆来一招欲擒故纵。将来首相与外相一起出面,表面上赞成袁世凯称帝;但在民间,则有头山先生的黑龙会等组织以民间名义,支持并资助反袁活动。”
日本真心坏透了,摆明了想要控制民国,两头下注,怎么都是赢。
头山满点头道:“这条策略我极为赞成,如果袁世凯称帝,将是推翻他的最佳时机。这个人从二十年前经营朝鲜时,就与我们大日本帝国不太友好。我从线报中知道,他见英国公使朱尔典时,痛斥了我们。朱尔典则告诉他,要再隐忍至少十年,然后与我们一争高下。”
青木宣纯警惕道:“朱尔典公使想让他学越王勾践,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或许是这样,”头山满拿出一本书,“这本《解决中国问题意见书》是我潜心编写的。根据情报分析得知,一旦促成袁世凯称帝,反对势力必然强大,将是推翻袁世凯的天赐良机。”
“但是战争最难控制。”青木宣纯提醒道,他终归是军人出身。
头山满解释说:“一旦袁世凯称帝,内乱果真发生而没有外力帮助镇压,相信袁世凯绝不可能以自己的力量摆平。
“我们暗中促使革命派、宗社党及其他失意分子在全国范围内引起骚动。整个华夏将陷入混乱,袁政府必因之垮台。
“那时我们再从四亿中国人中选择一位最有势力、最著名的人物,帮助他组织新政权,统一全国。
“同时我国军队必须协助恢复和平与秩序,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这样中国人便乐于顺从新政权,而新政权自然信任并依靠日本。”
青木宣纯连连称是:“果然是一步足够深谋远虑的大棋,就算中国有能人看出来,也没有办法。”
头山满得意道:“这就叫请君入瓮!”
青木宣纯说:“消灭一个总统,再培育一个亲日总统,满洲以及山东的事务将可以得到更快推进,于我们有极大利益,我已迫不及待看到那一天。”
“用不了多久!”头山满自信道,“袁世凯一直是个心思缜密的人,这次却露出如此大的破绽,只要编织好陷阱,他肯定自投罗网。”
青木宣纯说:“我的身份不便再去北京,此后留在上海;麻烦头山先生去趟北京。”
头山满接受他的分工安排,然后说:“我也不能接触太多北洋政界人物,否则意图暴露过于明显。我会专门找民间有影响力的人,通过他们实现目标。”
青木宣纯立刻猜到:“包含李谕吗?”
头山满说:“是的,这个人虽然经常见诸报端,但总给人感觉神神秘秘,说话云山雾绕。他在科学界还有工业界的地位已然是中国最强之人,好在不知道为什么此人不像其他中国人一样热衷政治,只愿做个普通市民。”
青木宣纯搞特务工作这么多年,疑心很重:“莫非他想像头山先生一样,成为一个虽然没有一官半职,却能左右很多重要事务之人?”
头山满眯着眼说:“我阅人无数,也猜不透他的想法,只能说有理论上的可能。”
……
北京,居仁堂。
外交次长曹汝霖把日本人签好的正式条约拿给袁世凯,盖章后生效。
袁世凯看到日本人用兵舰和机关枪作为水印图纹的纸张心生恼火:“他们处心积虑在各种小细节侮辱我,若不是有求于日本人,怎么会咽得下这口气!”
曹汝霖说:“大总统,等欧战结束,我们还有回旋余地。”
袁世凯叹了口气,又问:“关于帝制一事,日本人说什么了?”
曹汝霖回复:“日本驻华公使日置益告诉我说,‘贵国一向以万世一系为宗旨,中国如欲改国体为复辟,则日本国必赞成’。”
袁世凯立刻问:“他真这么说?”
如今欧洲大战,除了英国有广大的殖民地并且在中国有巨额投资外,其他国家根本无暇东顾,而且欧洲除了法国都是君主立宪制,对袁世凯的行为不太关心。
所以现在袁世凯最在乎的只能是日本人的态度。
曹汝霖说:“都是日置益公使的原话,他还说,‘中国复辟对他们来说是一件好事,因为我们中日两国为一衣带水之近邻,若贵国君臣易位,我大日本天皇也受影响’。”
袁世凯心中的石头稍稍放下一些,曹汝霖继续给他吃下一颗定心丸:“日本首相大隈重信也在公开声明中认为,‘以今日中国民情以及国民知识发达程度的实际情况观之,均未达到共和程度。如果想做中国的皇帝,请袁大总统放心去做,日本愿意帮助一切’。”
袁世凯没想到日本人这么铁,首相亲自帮自己站台,继续确认道:“是公开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