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靖难攻略_分节阅读_第176节
小说作者:北城二千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03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40:50
  他们埋头冲向鸡西堡城门,并提前招手呐喊:“准备关城门!”
  “准备关城门!”
  “哔哔——”
  呐喊声,叫嚷声、木哨声先后响起,城门口严阵以待的十数名明军步卒当即做好准备。
  伴随着那十余骑冲入堡内,十余名步卒立马关上城门,并上了门栓。
  “放千斤闸!”
  带着兄弟们走出甬道的小旗官冲鸡西堡城门楼上喊着,在他喊出这话的第一时间,城门楼内一名举着几十斤大木槌的兵卒立马挥槌砸下。
  伴随“砰”的一声,重达数百斤的千斤铁闸落下,彻底断绝了敌军正面攻破城门的机会。
  “呜呜——”
  号角声响起,这一刻鸡西堡墙背后的所有人都停下了手上的举动,正在吃饭的朱高煦与林粟等人也囫囵吞枣的吃干抹净,一步作三步的冲上了马道,再登上箭楼。
  夕阳西下,昏黄的太阳余晖照耀着整条松花江与哈达岭。
  太阳一点点落下,它落下的方向是鸡西堡的正前方,也是外界通往鸡西堡唯一一条的驿道。
  阳光一点点往鸡西堡上走,一刻钟后,照耀鸡西堡的阳光消失。
  同一时间,前方的地平线上开始冒出一个个人头,马蹄声与蒙古人特有的呼麦声正在从前方传来。
  “备战!!!”
  林粟转头往箭楼下大吼,渤海军一千五百余名战兵立马在扈从的帮忙下穿戴甲胄,披着扎甲上了城墙的马道。
  数千扈从分别聚集在六个石堡之中,等待随时登城守城。
  “呜隆隆……”
  马蹄声越来越多,愈来愈密集。
  眺望远方,箭楼之上的朱高煦可以清楚的看到一片杂色的浪潮正在朝着鸡西堡拍打而来。
  他的一只手放到了铁锏的把上,似乎早就知道今日会与兀良哈人会面,他早早穿上了扎甲。
  大风吹来,箭楼之上的渤海旌旗猎猎作响,与它相呼应的,还有朱高煦肩头的的熊裘。
  杂色浪潮还在席卷来,鸡西堡前宽里许的河滩地已经容纳不下他们,有的骑兵甚至蹚进了松花江的浅滩中。
  “这不止万人……”林粟艰难的咽了咽口水。
  这样的动作,此时此刻出现在了所有渤海军的身上。
  太多了……
  人云兵马过万无边无际,而如今的鸡西堡前,哪怕已经被开辟出里许宽的河滩地,可依旧容纳不下不断涌来的兀良哈骑兵。
  马蹄似闷雷,沉闷隆隆,压在每一个渤海军的心头,好似地龙翻身般。
  一眼望去,不仅河滩地被占据,便是一些紧邻河滩地的树林之中也在涌出兀良哈人。
  他们身材矮小消瘦,可如今这份矮小消瘦在数万规模下不仅没有让人轻视,反而让人感受到了他们的凶性。
  即便相隔数百步,城头之上的渤海军兵卒们也能感受到对方那渴望攻陷鸡西堡和吉林城的贪念。
  “太多人了……”
  “这…这…这应该有好几万了吧……”
  “不是说只有一万吗……”
  一时间,渤海军士气低落,纷纷被那漫山遍野的兀良哈人给打压了士气。
  当着他们的面,兀良哈人在距离鸡西堡一里的位置开始止步,两军在昏暗的天色下对峙。
  一刻钟后,一名身穿扎甲,披着黑色毛皮的人骑着高头大马从兀良哈人之中走出。
  他往前走了几步,摆出了自己的身份。
  只是一眼,朱高煦就确定了他的身份。
  “哈剌兀……”他抓住了自己的铁锏,从牙缝中挤出这个名字。
  “说是石堡,但却被南人建造的和关隘一样……”
  几乎同一时间,哈剌兀给出了他眼中鸡西堡的评价。
  他双目似狼一般阴狠,目光不断在松花江、鸡西堡和哈达岭这三处地方打转。
  只是片刻,他就了解了朱高煦的布置。当后方的诸多台吉和头人赶来,哈剌兀举起手中的马鞭,顺着松花江向哈达岭移动,同时嘴里吐出评价:
  “依托松花江建立山隘,延绵上哈达岭,不出意外的话,南人在山上布置了木堡和石堡一类的手段。”
  “大汗,我们要在这里扎营吗?”
  “退后一些吧,万一南人有火炮,我们会被打到的。”
  两名台吉先后上前发表意见,但哈剌兀却手腕一抬,示意他们不要说话。
  见状,二人闭上了嘴,哈剌兀则是享受着安静,静静观摩起了明军布置的防线。
  “布置的不错,但没有足够的人就发挥不了作用。”
  “这条线修得太长,他们人手不够,守不过来的。”
  评语说完,哈剌兀也调转马头,留下一句:“就在这里扎营。”
  “是……”二位台吉回应,随后开始下令大军在此扎营。
  不多时,数万兀良哈人开始下马扎营,他们的营垒与其说是营垒,倒不如说是前来放牧的帐篷。
  上万毛皮帐篷搭建起来,外围用不知从哪缴获来的板车横在鸡西堡与营垒中间。
  “他们这是不把我们放眼里!”林粟咬牙切齿,毕竟来了北方一年多,他也清楚蒙古人和女真人的扎营方式。
  由于马力充足,蒙古人通常只会在作战时才会大军抵达前线,遇到势均力敌的对手都会后撤二十里扎营。
  因为明军多步卒,来回四十里的距离,最少需要明军走四五个时辰,甚至六七个时辰。
  这么长的时间,蒙古人早就休息好了。
  因此,哈剌兀不按套路出牌的举动,无疑是在渤海军脸上打了一个响亮的耳光。
  对此,林粟义愤填膺,但朱高煦却双手抱在胸前,并不认为哈剌兀的做法有问题。
  吉林城的兵马太少,哈剌兀驻扎大军在阵前,可以随时在气势上压制着渤海军,打击渤海军的士气。
  一旦渤海军的士气垮了,那鸡西堡也坚守不了多久。
  攻城为下,攻心为上,能理解这层含义,哈剌兀能被北元大汗也速迭儿册封为大将倒也不奇怪。
  “不用在意他们,明日他们应该会试探城墙与哈达岭的兵力,让兄弟们做好准备。”
  面对哈剌兀的攻心计,朱高煦不以为意,毕竟攻心计想要奏效,那必须是所有人都还有生路才行。
  可当下的吉林城,除了辽东都司那一千兵马没有死战决心外,其余众人的身后都生活着自己的妻儿老小。
  他们已经退无可退,即便是攻心计也无法奏效,更何况吉林城的待遇比他们在外面好太多了。
  跟随哈剌兀,对于他们来说没有好处。
  最后看了一眼城外的兀良哈军队,朱高煦转身下了箭楼休息。
  对于他来说,这一日恐怕是他未来几天里唯一能好好休息的一天。
  类似的话,林粟也对军中兵卒、扈从交代。
  书院的一千女真扈从在林粟的安排下领到了甲胄和兵器,如此一来,吉林城依旧有近三千甲兵,而城外的兀良哈人似乎甲兵不多。
  生活在关外的人们都清楚有甲胄和无甲胄的区别有多大,因此当甲胄到手之后,他们也心安了不少。
  可惜饶是如此,却还是有人因为紧张和压力而失眠的睡不着。
  这一夜的鸡西堡内外火光通明,睡不着的人有许许多多。
  只是伴随时间流逝,饶是他们压力再大,却不得不屈服于身体的本能,缓缓睡了过去。
  在江滚马啸声之中,一夜很快过去。
  伴随天色渐渐亮起,所有人纷纷起床为今日可能爆发的一战做准备。
  城内的渤海军烧火做饭,备水备柴。
  城外的兀良哈大军砍伐树木,督造云车、云梯和吕公车、回回炮等攻城器械。
  不过在双方交战前,哈剌兀还是想以最小的代价攻下鸡西堡和吉林城,因此他放出了一名女真俘虏去给朱高煦捎话。
  “哈剌兀将军说,您如果愿意投降,他可以上表大汗册封您为吴王,并且继续将吉林城作为您的封地,条件只需要您每年为大汗提供粮草就足够……”
  鸡西堡城门楼内,朱高煦用刀削着桃子,一名在书院读过书的女真扈从为他翻译面前那女真俘虏的话。
  他跪在地上,将哈剌兀让他交代的话纷纷交代,眼神惶恐的看着四周沉闷着的渤海军将校们。
  对于哈剌兀的话,朱高煦吃了一口桃肉,满不在意的对那俘虏询问:“还有家人吗?”
  “没有了,都死了……”提及家人,那俘虏愣了愣,随之痛苦说出答案。
  “既然没了家人,就在这城里呆着。”朱高煦说着,转头对林粟交代:“给他一把刀,能杀几个胡兵看他自己。”
  “是!”林粟作揖应下,对这名俘虏也没有太大敌视。
  说到底,这些人也曾是渤海军庇护之下的女真部落,不过因为他们的头人愚蠢而丢了妻儿老小的性命。
  如今渤海军正缺人,杀一个俘虏对他们来说也无法提升士气,更何况这俘虏还是女真人,若是被其它二十四部的女真人看到,恐怕会影响士气。
  “呜呜呜呜……”
  刚收下这女真人没多久,城外就响起了号角声。
  城门楼口的一名百户官观察了兀良哈人的动向后,转身走入楼内对朱高煦作揖:
  “殿下,胡兵开始进攻了,他们分成了两部,一部往哈达岭去了。”
  “数量呢?”朱高煦头也不抬,继续吃着那桃子。
  “各千余人,应该是试探我军布置。”百户官低头回答,朱高煦听后也应了一声,继而对林粟吩咐道:
  “都吃得差不多了,现在也就该干活了。”
  “传我军令,女真扈从凡杀一人,可入吉林城,受均田。”
  “渤海军凡杀一人,赏田五亩,酌情擢升官职。”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82页  当前第17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76/98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靖难攻略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