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靖难攻略_分节阅读_第232节
小说作者:北城二千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03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40:50
  由于沼泽地里寻不到干柴,他们只能折些芦苇、篙草来烧水。
  十余天来,只吃了几次热饭,其余时候都是用肉干和粗饼凑合,连军粮都没办法煮着吃。
  好在这样受苦受难的日子,总算在八月二十八结束。
  抵达了恼温江上游的一处浅水处,朱高煦开始下令渡江。
  十艘辎重船上的三百弟兄先将船上的军粮豆料运到西岸,留二百人驻守后,又摇橹划桨的将马匹运到西岸。
  这一来一去,单单运送八千军马和挽马就耗费了两日。
  直到八月三十日,朱高煦他们这一行五千人,才通过了辎重船抵达西岸。
  相比较东岸的淤泥涂滩,西岸的情况明显好了许多。
  尽管还是在兀良哈地面的范围,但这里的淤泥还算坚硬,并且有了大片可以折断来当柴火的芦苇。
  “娘地!先烧水做饭,爷们四天没吃一口热饭了!”
  一下船,傅让这种向来稳重的人都忍不住骂起了娘,可见这个时代的松嫩平原到底有多难走。
  饶是朱高煦这种总把笑脸挂脸上的人,此刻也一脸的无语。
  下船之后,他放眼看去,四周人都跟个泥猴一样。
  唯有张纯那坐船的三百人衣裳整洁,瞧得人火大。
  “张纯,弄些鱼肉来吃!”
  朱高煦朝着张纯喊了一嗓子,张纯闻言连忙跑过来,干净的脸上咧着一口牙:“殿下,我们早就准备好了,这一路上时不时捕鱼,捞了几千斤,刚才都用油炸成了鱼干。”
  说着,张纯连忙往不远处的兵卒们招手,他们立马抱着一筐新鲜出锅的鱼肉干跑了过来。
  朱高煦瞧着这筐热腾冒气的炸鱼,连忙用水壶洗了洗手,抓起一只二三斤的炸鱼就放到嘴里咀嚼。
  “香!”尽管只是刮了些盐晶,有些盐味,但对于吃了好几天冷饭的朱高煦来说,这筐鱼来得太及时了。
  不只是他,许多人都在吃着这炸鱼,这几日积压的情绪被这顿炸鱼就给冲刷干净了。
  好在这鱼的鱼刺都被炸的酥脆,不然指定要卡到不少人的喉咙。
  “走!往地上去!”
  吃着炸鱼,朱高煦是一点也不想再在这满是淤泥的地方待着了。
  现在的他只想走到结实的地上,煮一锅热乎乎军粮饭,配些炸鱼吃个爽快!
  “殿下,那这辎重船?”
  张纯看向十艘辎重船,朱高煦也安排到:“留十日的军粮和豆料就足够,其余的放在辎重船上,等着消息往南边走。”
  十日军粮已经不少,足够朱高煦带人从恼温江西岸跑到哈剌温山脚下再跑回来了。
  张纯闻言照办,朱高煦也带着四千多弟兄和八千余匹军、挽马装上了各自的补给,往西边走去。
  他们越往西走,脚下的道路就愈发干燥结实,那触感让朱高煦他们心情都好了许多,也不似一开始的那么烦躁了。
  赶在天黑前,他们终于离开了西岸的兀良哈涂滩,见到了一片秋色的草原。
  虽然不是朱高煦印象中那种遍地牧草的草原,但来到这里后朱高煦也放松了些。
  选了一个地势较高的地方,朱高煦放出五十队塘骑往四周搜寻,自己则是带人在矮丘上扎营,埋锅造饭。
  简单的粗布帐篷被搭建起来,一眼望去足有数百顶,占地数十亩。
  由于卫所军校的缘故,渤海军中能上战场的基本都是学习过起码半年的兵卒,因此他们已经接受过朱高煦所撰写的部分教材。
  无烟灶和野外基础的卫生知识,以及基础的加减乘除他们都了解些,因此在巡营的过程中,朱高煦可以看到许多人挖掘无烟灶,并烧沸水后灌入一个个水壶中。
  野外不喝生水,这是朱高煦制定的铁律之一。
  多少将领兵卒,就是因为喝生水导致感染病卒,他可不允许他的军中出现此等情况。
  很快三百来个无烟灶挖掘好,三百来口直径四尺的大锅被放在上面,军中的火头军熟练解开一袋袋军粮,这些军粮每袋三十几斤,每袋对应五口大锅。
  这听上去不多,每口锅不过才六七斤军粮。
  可是当伙头兵添水盖上木盖,放上几块干净的石头压瓷实,不过一刻钟便闻到了淡淡的饭香味。
  当木盖打开,所见到的是满满一锅的米饭,足够上十几个人吃。
  这个时候还不能吃,伙头兵往饭上浇油,然后将炸鱼丢到了米饭上,继续用木盖压实。
  如此过了一刻钟,米饭才算出锅。
  等待许久的兵卒们开始排队,用自己随军携带的木碗打饭,每人三斤量。
  与此同时,有的锅继续用来煮饭,还有的锅则是被倒上了水,丢入炸鱼和干菜、放入一罐罐黑乎乎的酱料,并丢入醋布和几颗指甲盖大小的盐晶。
  伙头兵们翻搅大锅,很快那些干菜就吸收了水分摊开,一股很奇怪的味道在空中弥漫开。
  不多时,这些大杂烩开始出锅,每人端着饭碗排队,一碗三斤左右的炸鱼泡饭就出现在了他们的碗里。
  这听上去好像还挺好吃的,但实际上只是听上去好吃,朱高煦亲自拿到一碗并吃到肚子里后,虽然感觉暖和舒服,但口味却很寡淡。
  那味道,就好像用一包方便面调料,煮了几十包泡面一样,尝不出个咸淡,只是吃着舒服。
  “比较上次出征打西阳哈,算是进步了,日后若是能让弟兄们吃的更好些就好了。”
  看着碗中的这碗黑暗料理,吃惯了王府饭菜的朱高煦自然没什么胃口,但四周人却吃的很是舒服。
  听着朱高煦的话,蹲坐在草地上的林粟则是抬头道:“殿下,这吃的够好的了,起码还有肉。”
  他夹起炸鱼,在空中晃了晃,一旁的张纯则是埋头干饭。
  倒是傅让也和朱高煦一样,嘴巴很是刁钻,他吧唧着嘴:“今日就这样凑合了,明日必然要找几个胡虏,寻些羊肉来吃。”
  “那是自然!”听到吃羊肉,张纯也抬头附和一句,然后继续低下头吃饭。
  此时已经接近黄昏,朱高煦眺望远处即将落下草原的太阳,四周打量后才说道:
  “算算时日,十七叔他们应该已经和胡兵交上手了。”
  “胡兵知了消息,那哈剌兀肯定会带兵南下阻截十七叔,让部众被率先往北撤退。”
  “我们不用管太多,先寻到兀良哈山,把驻牧在那里的胡兵解决,然后就一直往南边走就是。”
  “这次我们来,可不是来做善人的,该杀的胡兵尽数杀了,老弱妇孺留给哈剌兀,牛羊马匹尽数带走。”
  “弟兄们在吉林城的家人能不能富裕,就看我们能在这草原上寻得多少牛羊了。”
  说到这里,朱高煦顿了顿,扫视了一眼正在吃饭的许多弟兄,回头对傅让交代:
  “今天夜里,你带参谋们挨个去帐篷里寻弟兄们传话,好教他们记得我们渤海军的军纪!”
  “好!”傅让点头,而朱高煦口中的军纪,主要的就是禁止奸淫掳掠。
  组织一支军队很困难,但想要破坏一支军队却很简单。
  渤海军若是在这个时候就开始管不住自己,那日后靖难之役时,他们只会变本加厉。
  只有对外依旧能保持严格,对内时他们才会更为严格。
  想到这里,朱高煦也低头吃起了这不好吃却暖和的汤饭……
《渤海纪事本末》:八月戊申,上领马步骑军五千出肇州,过兀良哈地面。


第188章 黄雀在后
  “呜呜呜!!”清晨,当蒙古人的呼麦声在草原之上响起,数百的兀良哈人,正驱赶牛羊在兀良哈山下放牧。
  草原上,牧民回马扬鞭,硬生生扯出一声清脆的鞭鸣。
  秋风劲爆,漫山遍野吹过大草原。
  草枯木黄,萧条一片的草原面对这刚强的秋风,只是刚一交手便溃不成军。
  很快,在秋风席卷下,兀良哈山下黄尘漫天,炊烟漫漫。
  草原上的羊群十分团结,喜爱抱团,一团又一团的在这枯黄的大草原上推进着。
  羊儿扭转脖子,“咩也”几声,似乎走出一条新路,但很快被蒙古人的马鞭和猎犬驱赶回去。
  面对马鞭和猎犬,羊儿害怕了,只能在牧马人冰冷的皮鞭下,安分守己的咀嚼那干巴巴的枯草。
  “这片草场越来越不行了,再这么下去,草都要被吃光了。”
  “没了草,我们也就养不了羊,上面的台吉们会怪罪的。”
  马背上,一名四十来岁的蒙古人唏嘘着,旁边二十出头的青年则是调转马头,恶狠狠道:“南人一直往北抢占我们的草场,如果不是他们,我们可以去南边放牧。”
  “那里是我们的地方,他们只是强盗!”
  “他们不仅抢了我们的草场,还杀了阿布(父亲)!”
  想起自己被杀的父亲,青年人用手遮蔽阳光,从指缝中看向太阳。
  “总有一天,我要去南边,让南人把我们的草场还回来。”
  “速木赤……”一旁的蒙古人想开口说些什么,可前方的猎犬却突然像遭受了什么刺激一样,疯狂的犬吠起来。
  一时间,所有蒙古人都聚到了一起,他们警惕的看着前方的矮丘。
  很快,有人脸色发生变化:“有马蹄声……”
  “是忽察儿台吉他们从南边回来了吗?”速木赤询问,而前方的矮丘上,此刻却突然出现了十名骑着马匹,身穿扎甲的兵卒。
  速木赤见状,不等身边人开口,便主动往前凑去。
  只是在他上前的时候,那队兵卒却突然从怀里拿出来了什么东西。
  不等速木赤反应过来,草原之上忽然响起一道炸响。
  “砰!!”
  瞳孔紧缩,一堆上了年纪的蒙古人汗毛炸立,他们往天上张弓搭箭,射出了鸣镝。
  “速木赤!快回来!是南兵!!”
  许多人焦急的大吼提醒,速木赤反应也不慢,当即调转马头,吹着木哨撤退。
  猎犬开始驱赶羊群往来时的路撤退,数百放牧的蒙古人中,也有百来名年轻力壮的蒙古人从一旁的马匹背上解下甲胄。
  虽然只是皮甲,起码给他们提供了安全感。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82页  当前第23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32/98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靖难攻略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