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最想要的是在手中拥有足够多的官员后,开始严抓贪腐,并将许多衙门的“常例收入”定为非法收入。
到时候,他就可以每年抓一批流放一批,以此来充实边疆人口了。
在他这么想着的时候,远方也开始传来火炮发射的声音。
“轰轰——”
“这炮声,应该是攻城炮吧。”
朱棣目光中透露着兴奋,显然在这大半年的奔波中,他已经记住了各类加农炮的炮声。
朱高煦倒没有因此而警惕,反倒是有些高兴。
毕竟朱棣能更好的掌握火器部队的使用方式,那他在征战漠北的道路中也将顺畅不少。
“对了!”朱棣忽然想到了什么,看向朱高煦说道:
“你那战役推演弄的不错,俺准备弄到军中考考将领们。”
“这倒是可以,不过……”朱高煦迟疑了片刻,这让朱棣皱眉:“怎么?”
“没有……”朱高煦假装为难:“不过我觉得父亲您还是不要抱有太大期待。”
“恕儿臣直言,北边的将领之中除了朱能、宋晟二位以外,其余诸将包括丘福、谭渊、陈武、火真等人都只适合为将,率领数千上万兵马还好说,一旦超过两万,恐怕打出的结果还不如带兵一万来的漂亮。”
“你是瞧不起他们?”朱棣此刻还没有经历丘福的惨败,因此还对老兄弟们抱有幻想。
不过其实他心里也有自己的看法,那就是自家的那群弟兄确实没几个能站出来独当一面的,所以他才想要从中选出几个可以独当一面的重点培养。
只是现在从自家老二这句话来看,估计这群人是真挑不出几个如张玉、朱能这样独当一面的帅才了。
“人都被你调到南边了。”
朱棣只能埋怨起来了朱高煦,朱高煦闻言也哑然道:“北边可还有孟章、陈懋、王义、陈昶、徐晟他们几个呢。”
“那倒是,不然俺也不会与你索要他们。”朱棣抓了抓胡子,对自己的眼光似乎很认可。
孟章、陈懋、王义和陈昶、徐晟这五个人里除了徐晟只适合做先锋外,其它四个人都可以好好培养。
他们虽然达不到耿炳文等人的高度,但依旧是如今大明的中流砥柱。
当然,他们最大的优势还是年轻,哪怕是年纪最大的王义也不过三十九岁罢了。
“哔哔——”
“来者停车检查!”
木哨声响起,朱棣便一脸幽怨的看向了朱高煦,显然这种经历他已经遭遇多次。
朱高煦无视了朱棣那幽怨的眼光,率先走下了马车。
“殿下千岁——”
见到突然出现的朱高煦,大教场门口的二百兵卒连忙躬身作揖,这让跟着下车的朱棣有些牙疼。
“陛下万岁!”
好在一名百户官瞧见了朱棣,当即带头喊了声万岁,不然朱棣今日可就没面子了。
“好好检查,我们先骑马进去。”
朱高煦和朱棣二人不需要检查,因此他叫人牵来了两匹乘马。
许久没有骑马的朱高煦在翻身上马时不由得想起了赤驩,故此询问道:“赤驩在马场如何?”
“回殿下,生了许多小马驹,弟兄们把它伺候得好好的。”百户官咧嘴笑了出来,朱高煦闻言也点了点头:“稍许我去看看他,几个月不见了。”
赤驩自从被带回南方,便承担起了军马场培育马种的任务,过得也算潇洒,就是与朱高煦经常需要几个月才能见面,每次见面都赖着他不走。
今日好不容易来一次大教场,他也刚好可以去见见赤驩。
“走吧。”
朱棣抖动马缰,招呼朱高煦一声后便往大教场内策马而去,朱高煦也紧跟而上。
不多时,二人便策马来到了大教场的操场边缘。
在操场上,近万兵马正在训练,他们二人勒马在边缘观摩。
这里的兵都是从渤海募来的女真兵,不管来多少次,朱棣都能两眼放光的看着他们训练。
“若不是你给朕限制了,朕真想带着在京兵马去尽数北上,好教那草原至上的胡人知道如今大明的厉害。”
朱棣扫视着在这个操场,以及在不远处其它操场的女真兵马,毫不掩饰自己的渴望。
“呵呵,父亲言重了。”朱高煦轻笑:“兵马能不能打,得看怎么训练。”
“朕自然知道,但朕还没带这支兵马打过仗,手痒难耐。”朱棣爽朗一笑,而他的笑声也让不远处正在训练的兵马听了个清楚。
一些好奇的人看向了这边,其中就包括了朱高燧。
“爹?”
军阵之中,当朱高燧瞧见朱棣的时候,他大脑宕机片刻,不敢想象自己朝思暮想的父亲会突然出现,甚至一度以为是幻觉。
“朱高燧出列,准你一刻钟的假!”
当百户官的声音在朱高燧耳边响起,他这才意识到眼前的朱棣不是虚妄。
“爹啊!!”
一时间,眼泪夺眶而出,他干脆丢了手中兵器,埋着头朝朱棣狂奔。
朱棣压根没认出这是朱高燧,不由被吓了一跳:“这是谁?”
“这是高燧。”朱高煦失笑道:“您不是要来见他吗?”
“这是老三?!”朱棣错愕看去,压根看不出半点相似,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乌斯藏的西番人。
“爹!您要为我做主啊!”
跑到了朱棣面前的朱高燧立马就抱住了朱棣的腿,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哀嚎着:
“我要回王府,我现在就去长沙就藩,我再也不想在这里待着了!!”
第309章 家庭和睦
“爹啊!!”“您不知道我在这里过的什么日子,他们都欺负我!”
明明已经快二十了,可朱高燧却如小孩般哭闹不止,瞧得朱棣十分心疼。
“好好……”朱棣刚想答应,但却下意识看向了朱高煦。
瞧见他的举动,哭嚎的朱高燧也连忙看向朱高煦,紧跟着继续哭嚎:“二哥,我真知道错了,您放我出去吧!”
“这才多久,你就受不了了?”朱高煦跟个没事人一样嘲笑朱高燧,并亲口教导道:
“你不是要造反吗?这大教场的火器和火炮你瞧见了吧,你继续在这里训练,等你手里能握住一支兵马,到时候你就能造反了。”
“我不敢了!我没那想法!”
朱高燧矢口否认,他承认他一开始确实还有那样的想法,可后面他才发现自己根本就拉拢不了大教场里面的兵卒。
他们似乎只认准了一个人,那就是自家二哥朱高煦。
这样的情况让朱高燧的想法直接破碎,并且在日后的训练中他也被折磨得不成人样。
现在的他犹如惊弓之鸟,如果朱高煦愿意放他走,哪怕长沙的赵王府还没修葺好,他也愿意住进去,只要能远离京城就行。
“爹,您怎么看?”
朱高煦笑着看向朱棣,心里已经做好了朱棣会放走朱高燧的准备。
只是出乎他的意料,朱棣听了朱高燧的话,居然没有回答朱高煦的问题,而是对朱高燧询问道:“在这大教场学了什么?”
“军阵,火器之类的,总之儿子不想继续待这里了。”朱高燧擦了擦脸上的眼泪和鼻涕,他本以为自己这么说后,自家父亲会让自己离开,却不想自家父亲居然笑容灿烂:
“你总算学了几分本事,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了。”
朱高燧被朱棣这话弄得愣住,但还是顺藤摸瓜的附和:“是,儿子已经学了不少东西,现在可以出去了。”
“不,你继续在这里待着。”朱棣的一席话让朱高燧的想法破碎。
“您饶了儿臣吧!”朱高燧直接跪了下来,看模样又要哭嚎了,可朱棣却翻身下马把他扶起来,苦口婆心道:
“你日后要在长沙就藩,少不得要与洞蛮打交道,学些兵法也是好的。”
“日后洞蛮作乱,俺刚好可以派你去镇压。”
“啊?”朱高燧哑然,他没想到自家父亲比二哥还狠,居然要让自己上战场。
这些日子,他可没少从百户官口中说起当初自家二哥在关外的南征北战,心里对战场十分抵触。
他只想吃喝玩乐,上战场不是他能干的事情啊。
“爹,儿臣没那本事啊……”
朱高燧几乎要哭出来了,可朱棣却咧着嘴笑道:“俺知道,所以俺才让你在这大教场继续待着,学些本事。”
“啊?我…我……”
朱高燧说不出话来,倒是旁边的朱高煦瞧出了朱棣的想法,只能扶额叹气道:
“爹,您还是别为难老三了,让他与洞蛮作战,不是让他带兵送死嘛……”
“对对对对!!”朱高燧连忙附和,从未看朱高煦有这般顺眼过。
“有什么不行的?”朱棣拍了拍朱高燧的肩:“老三,你二哥行的,你也能行。”
“儿臣真的不行!”朱高燧声音带着哭腔,朱棣听后也只能失望道:“算了,看样子你还是和以前一样。”
闻言,朱高燧疯狂点头,朱棣也只能摇头翻身上马,对朱高煦交代:“让人把他放回王府吧,若是日后再犯,便让他来这大教场继续学习。”
“儿臣领谕”朱高煦颔首,随后对朱高燧开口道:“去和你们百户官说吧,便说你的参训到此为止了。”
“好!好!我现在就去!”
朱高燧频频点头,转身便一路小跑向操场而去。
待他走远过后,朱高煦才苦笑看向一旁的朱棣:“您何故吓他呢?”
“你吓他比朕厉害多了。”朱棣脸上的失望不见,只剩下笑意:“你说的倒是对,老三确实听话了不少。”
“只是这次过后,不知道他还会不会继续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