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靖难攻略_分节阅读_第517节
小说作者:北城二千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03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40:50
  “这礼最好还是都上交给朝廷,我们就不要自己留着了。”
  “那倒不至于……”朱高煦苦笑,他自己都不是圣人,怎么要求下面的人是呢?
  “记住我说的话就行,我希望你们和你们的子嗣可以严格家风,让你们的后人好好守住大明朝,不仅是为了守住我朱家的天下,也是为了守住你们自己的富贵。”
  “你们手下的田产,只要来源合法,对佃户好一些,税粮老实上交,那我不会说什么。”
  “我想做赵匡胤,就看你们愿不愿意做石守信了。”
  朱高煦用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典故来提醒众人,不要以权谋私过甚。
  众人闻言也纷纷举起酒杯,老老实实的和朱高煦喝下了这杯酒,算是承诺。
  “半个月后的大阅兵,你们都给我长长脸,把北场的弟兄比下去!”
  一杯酒下肚,朱高煦也教训起了众人:“若是渤海的弟兄不如北场,那你们都给老子滚回白山黑水,重新过几年苦日子再回来!”
  “殿下您放心,北场不是我们的对手!”
  “殿下,您就看着我们怎么为您长脸吧!”
  “到时候你看着吧,我们女真人的吼声都能把北场的燕府兵嚎的尿裤子!”
  “就你们女真行,我们汉家弟兄不行呢?”
  “都是渤海的,你看你说的这是什么话。”
  “哈哈哈哈……”


第352章 永乐大阅兵
  “铛…铛…铛……”
  “咚…咚…咚……”
  永乐六年正月十五,随着晨光渐渐照亮了南京城墙,与平日里不同的是,今日的清晨除了晨钟声,还有暮鼓声。
  在城池内外钟鼓齐鸣的时候,南京城内心态平和的百姓们正在忙着自己的生活。
  有人在路边晨练,也有人在街市上买卖着各种商品。
  大大小小的摊贩们开始出现在街头巷尾,摆开各种各样的商品,吆喝声和议论纷纷充斥着整个城市。
  宰杀猪羊、烤制美味、用香水售卖,各种气息在空气里交织,形成一种独特的氛围。
  悠扬的笛子声和低沉的鼓声也混杂在吆喝声中,让整个城池呈现出一种难以名状的魅力。
  南京,这座城市就像一个巨大的机器,一切都在有序地运转着。
  与城内生活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城外却是一个喧嚣且充满了异国情调的世界。
  一队队盔甲鲜明的上直精锐在麒麟门外的广场上列阵,从城墙到广场,五千余名上直精锐严谨的监视着一切。
  在他们的目光下,海内外的大明属国、土司们小心翼翼的带着自己的护卫从麒麟门走出,前往了那足以容纳数千人的阅兵月台。
  随着时间推移,海内外二十五属国,三百余土司的队伍纷纷入座月台,太阳也升得越来越高。
  历史证明了这片土地永远不缺看热闹的人,因此在文武官员、外国使臣、土司纷纷入座月台时,广场两侧一些不会妨碍阅兵的地方也站满了人群。
  很快,广场四周开始越来越热闹,如果不是朱高煦有先见之明,让人把月台往高了修,兴许使臣们只能看到人头了。
  随着日上三竿,当代表天子的大辂出现在广场上时,前来看热闹的数万百姓纷纷在兵卒的招呼声中跪下,海内外使臣、官员纷纷起身作揖唱礼。
  一时间,山呼万岁的声音几乎将麒麟门前的这座广场占据。
  迎着众人的目光,朱高煦率先下车为朱棣开道。
  朱高煦身穿绯色圆领袍,与平日的常服看起来没有什么区别,而朱棣则是穿上了十二团龙十二章的衮服。
  父子二人在兵卒护卫下走上了月台,一路向主位走去时,所路过的各国使臣土司纷纷行礼,朱棣也十分自豪,从容应对着诸国使臣、土司土官们的行礼。
  待他们坐上主位时,主位这個为他们单独留下的二十余平高台左右则是候着六部、六部、殿阁大学士等十八人。
  二人入座,山呼万岁的声音才结束,四周百姓和使臣才纷纷得以起身。
  他们都好奇的向这个方向观望而来,朱棣捋了捋自己的大胡子:“可以开始了。”
  “阅兵开始!!”
  闻言,王彦、郑和二人走到前方,异口同声的唱礼。
  随着他们二人开口,四周拱卫皇帝与太子的兵卒也纷纷唱礼,并向外蔓延。
  当五千余名甲胄鲜明的明军唱礼,一些土司、属国使臣在四夷馆官员的翻译下,这才知道眼前这数千名精锐居然还不是阅兵的全部。
  这是何等的国力,须知五千名身披明甲的士兵放在全世界任一国家,都是一支足以动摇国本的军队,而在大明,他们仅是所谓精锐的一部份。
  “呜呜呜呜——”
  伴随着号角声响起,率先进入麒麟门广场的并不是阅兵的军队,而是一支人数近千人,各自携带乐器的乐队。
  如此规模的乐队,让诸国使臣侧目。
  他们的入场很快,属于他们的位置是月台之下的空地。
  月台台基高一丈,因此即便他们在下面,也不妨碍观赏阅兵。
  当他们按部就班的入座并摆放好乐器,诸国使臣都以为天朝会演奏什么靡靡之音来吸引他们,却不想率先响起的是号角声。
  “呜呜呜——”
  号角作响,大鼓跟随,古筝齐鸣,笛子与琵琶先后作响。
  与众人所想的靡靡之音不同,此时此刻所奏响的是一首金戈铁马,威武雄壮的军曲。
  诸国使臣何尝听过上千人共同演奏的雄壮军曲,在那曲子奏响间,麒麟门广场东侧早早准备的上直精锐开始入场。
  阳光照在甲胄上,明晃晃一片,大风相随,数百道旌旗猎猎作响。
  率先出场的是上直十六卫的女真马步兵,他们列阵长方阵,南北二百步,东西一里长,队伍之规模足有两万之多。
  经过训练的乘马在军乐之中威武前进,马蹄的踢踏声与甲胄的窸窣声配合军乐,让人更直观的感受到了何谓金戈铁马。
  几乎是所有,所有的使臣惊讶起身,看着这支身披明甲的两万马步兵心中震撼。
  “这曲子不错,叫什么?”
  朱棣第一次听到这曲子,不假思索的便询问朱高煦。
  朱高煦则是看向他,脸上笑意浓重:“象王行……”
  象者,天王也,听到这首曲子的名字,朱棣高兴的多捋了捋胡子。
  他将目光放到了麒麟门广场上,只见两万女真马步兵在《象王行》中齐步前进,军容丝毫不乱。
  他们身披明甲,背负火绳枪,手执长枪,腰别金瓜锤及长刀,在抵达朱棣他们位置时瞬间转头,一手捶胸:
  “万胜!万胜!万胜……”
  “好!哈哈哈哈……”
  看着整齐划一的马步兵,朱棣高兴的爽朗大笑,可这还没有结束。
  紧随女真马步兵身后而来的,是女真骑兵与女真步兵的步骑方阵。
  规模两万的步骑方阵给人带来的震撼不亚于前者的马步兵方阵,因为明军的步骑方阵整齐划一,联系紧密。
  这种兵种配合的紧密,足以说明这支军队的强大。
  一曲《象王行》结束,与步骑方阵相配合的是《十面埋伏》。
  曲声配合步骑方阵兵卒的目光,给诸国使臣一种不寒而栗的感觉。
  朝鲜世子李褆、使臣权近,日本世子足利义嗣,使臣足利满诠,暹罗世子……
  一时间,诸国使臣及世子只觉得自己身陷重围,他们无法相信本国军队面对天朝军队时会是何种表现。
  足利义嗣不由得想到了可供足利家调动的两千明军,忍不住攥紧了拳头,眼神向往的同时透露出渴望。
  “两千天兵,足可灭南国三万。”
  他口中的南国,似乎是指京畿以南的各国守护。
  与他有一样想法的,还有各国使臣。
  哪怕是掌控西域的东察合台汗国也不由汗流浃背,不敢想象这支军队如果发动西征,那东察合台汗国还能留下什么。
  只是他们的想法还没落入实地,乐队曲风一转,一首《破阵乐》开始奏响。
  与破阵乐一同上场的,是一支仅穿着罩甲,背负火绳枪的军队。
  他们没有长兵,只有短兵,可没人敢小看他们,因为他们的身后此刻正跟随着各类火炮。
  一百门野战炮、五十门攻城炮、二十五门舰炮,十门岸防炮。
  这四种火炮由一匹马到四匹马拉拽,火炮长度和大小与拉拽它们的马匹数量成正比。
  上直火炮部队由女真、燕府兵马组成,近两万人组成的火炮部队没有像前面的军队一样直接越过,而是将炮口转向了南京城,并当着诸国使臣,百姓的面装入发射药并点燃引线。
  乐曲声骤然停下,死一般的安静出现在了麒麟门前广场上,令人感到压抑。
  正当有人准备开口说话的时候,引线恰好燃尽。
  “轰轰轰——”
  空射的炮声更为隆重,许多百姓被当场吓得坐在地上,诸国使臣及土司队伍中也不好看,被吓得坐下的人不在少数。
  许多使臣被吓得脸色惨白,不等他们反应过来,待浓浓的烟雾消散,火炮部队已经调转炮口,继续向西方前进。
  乐队奏响乐曲,燕府八卫的步骑方阵、马步方阵先后出场。
  正当众人以为这是前番队伍换了个旗帜的时候,所有军队从东西各自入场,将整个广场占据。
  那一眼看不到边的精锐让许多使臣更为清晰了解了大明的国力,如果是这样的国力,几个月灭亡安南也就不足以称奇了。
  只是不等他们松一口气,四周四夷馆官员开始向他们介绍上直和地方军队的区别。
  在得知大明连上直都没有出动,仅凭地方部队就实现了六个月灭亡安南所有政权的事实后,中南半岛各国及土司们纷纷闭上了嘴。
  在他们还未反应过来的时候,面前那密密麻麻的军队开始齐声高呼:
  “云南都司向天子献八百大甸国国主!”
  “云南都司向天子献八百大甸国国主!”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82页  当前第51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17/98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靖难攻略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