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靖难攻略_分节阅读_第758节
小说作者:北城二千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03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40:50
  不过两个时辰,蜀王朱椿与徐辉祖去世的消息便已经传开,朱棣那边得知消息心情复杂,但好在没出现什么事情。
  只可惜十天都还没结束,西北的兰州也传来消息,肃王朱楧薨逝兰州,享年四十七岁。
  得知朱楧讣丧的消息,朱高煦也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他记得历史上朱楧死在了朱椿前面,不曾想这一世居然死在了朱椿后面,多活了三年多。
  相比较朱椿的薨逝,朱楧薨逝带来的震动就小很多了,毕竟肃藩是小藩,而且就藩的地方还是兰州这样的苦寒之地,所以群臣也没有太大震动。
  朱高煦除了宣布辍朝十日外,主要就是为朱楧追谥为庄,随后下圣旨安抚了肃世子朱赡焰一番,便令他袭爵就藩。
  兴许是受够了西北的贫瘠,朱赡焰以朱楧生前希望葬在青山绿水的地方为理由,希望朝廷准许肃藩内迁。
  历史上肃藩便一直要求内迁,只不过一直被拒绝,原因就是大明在西北的统治太薄弱,在当地安排一个藩王能更好控制当地。
  不过随着火车即将通车,加上明军的科技领先全球,故此朱高煦便没有了这些担心。
  留着肃藩在兰州,他还真怕火车通车后,肃藩在当地干出点不好的事情,所以很早就想着迁徙肃藩了。
  如今既然肃藩主动开口要求,朱高煦便准许将肃藩迁往四川的建昌府,而这里便是四川行都司的驻地。
  瞿郁瞿陶两兄弟在这里对大雪山的啰啰们改土归流,将这些还生活在奴隶制的啰啰迁徙进入四川第二大平原的安宁河平原。
  当地汉人少而西番与啰啰较多,环境也不算恶劣,比起兰州来说,绝对能算得上青山绿水。
  迁徙一个藩王在这里驻扎,有助于朝廷统治当地。
  至于朱赡焰会不会嫌弃这个地方,那就不是他能选择的事情了。
  第一代藩王兴许还能和自己谈谈一些小条件,但这些二代、三代藩王,他们的作用就是帮助大明实控当地,没有反抗的余地。
  别说这些藩王,就连他的子嗣也要担起这个责任。
  “陛下,如此以来,秦岭淮河以北,便只有秦王、晋王和周王了。”
  六月中旬,朱高煦批复准许肃藩迁徙建昌府后,礼部尚书送礼便主动上疏陈述起了大明的情况。
  当下除了这三个藩王,其余最靠近秦岭淮河的就是汉中府的伊王朱颙炔,以及南阳府的朱权、襄阳府的唐王朱琼烃了。
  虽说朱高煦大力迁徙人口,但这两个府的人口还是太少了,加上朱权一直在大宁都司忙碌,所以朱高煦也不太可能动他们。
  朱权不过才比朱高煦大两岁,加上他当初靖难时支持自己,他的封地朱高煦就不准备再动了。
  至于唐王府和其它藩王,朱高煦只能警告他们别生事端,不然他不介意花十几万贯把他们迁徙去南疆为大明戍边,刚好可以将内地的土地均分给百姓。
  兴许是朱高煦对自己的叔叔兄弟们是真的够狠,故此在过去的二十三年间,不少曾经为非作歹的藩王都异常老实,这反倒让朱高煦找不到理由来收拾他们。
  不过这也不要紧,只要他们露出马脚,他就能送他们去南边好好生活。
  摸了摸八字胡,朱高煦将目光投向宋礼:“藩王的事情朕自有定夺,你不用担心这些。”
  “那臣告退……”宋礼见朱高煦这么说,不想沾惹麻烦的他也连忙抽身而去。
  在他走后,班值太监也传来了声音:“陛下,二殿下求见!”
  “宣!”听到朱瞻圻来找自己,朱高煦也下意识将其宣入殿内。
  十八岁的朱瞻圻走入殿内,他身长不如朱瞻壑高大,但也有五尺七寸(183cm),长相偏他母亲张贵妃,生得俊朗,所以颇得朱高煦喜爱。
  “儿臣参见陛下……”
  朱瞻圻入殿后作揖行礼,朱高煦见状也开口道:“你来寻我,是为了你戍边的事情对吧?”
  “父亲圣明。”朱瞻圻情绪很稳定,心思也很深,但好在他听话,没有弄出什么争储的事情,不然他也不会得到朱高煦喜爱。
  “儿臣听娘亲说过,父亲希望儿臣就藩西南,儿臣想了想,既然要就藩西南,那不如前往西南戍边,提前了解了解,日后也可以帮朝廷镇压叛乱。”
  朱瞻圻主动要求去西南,这让朱高煦眯了眯眼睛。
  他沉默不开口,朱瞻圻便感觉到了压力,连忙改变口风:“若是父亲希望儿臣去别的地方,儿臣也愿意前往!”
  “不用”朱高煦打断道:“你希望去西南的哪里?”
  “若是可以,自然是云南。”朱瞻圻眼观鼻、鼻观心的回答,可朱高煦闻言却没有同意,而是直接开口道:
  “我会与六军都督府交代,你先回去休息,收拾收拾准备明年元宵后去戍边吧。”
  “儿臣领命。”朱瞻圻毕恭毕敬退下。
  在他退下后,朱高煦看向亦失哈:“瞧出什么没有?”
  “奴婢没看出来。”亦失哈摇摇头,朱高煦却皱眉:“是没看出来,还是看出来不敢说?”
  “奴婢没看出来。”亦失哈躬身回应,却不敢与朱高煦对视,意思很明显,他看出来了,但不敢说。
  “你不说我也知道,这小子担心我将他册封到海外或偏远之地,所以主动要求就藩西南,而且挑的还是多矿山的云南。”
  朱高煦摸着八字胡,将朱瞻圻的小心思给揭穿。
  “那陛下,二殿下戍边的事情……”
  亦失哈小心询问,朱高煦没有停顿,直接宣布道:
  “告诉陈昶,把他安排去交趾南边!”


第492章 衣冠禽兽
  “三天前才出库铁轨九百吨,钱三千贯,这么快就能用完?”七月,随着时间进入秋季,在秋老虎发威的同时,南甸县衙门仓库门口也发起了争执声。
  已经熟练的朱瞻壑坐在仓库门口,手里拿着调拨钱粮的单子质问眼前两名吏员。
  面对他的话,工房的吏员也不高兴道:“你天天坐在这里,能知道些什么?”
  “一里铁路用多少吨铁轨,花多少工钱,工人吃多少粮食,你知道吗?”
  吏员不耐烦的抱怨,朱瞻壑直接把单子拍在桌上,语气不善道:
  “朝廷的铁轨宽四尺五寸三(145cm),每里用铁轨九十吨,每日工价四十文,每个工人每日米二斤,肉四两,菜半斤,伙食费不得超过十文。”
  “九百吨铁轨,至少要半个月才能铺设完,这还不算上修建桥梁的时间。”
  “三千贯钱,最少能募两万工才能在三天之内花完,但即便募工两万,也不可能在三天铺设十里铁路。”
  “如果这铁路速度只靠人多就能铺设好,那西南铁路就不会搁置了!”
  “郭壑你什么意思,你是在说我们贪污?!”
  吏员想忽悠朱瞻壑,却不想朱瞻壑很清楚里面的门门道道,甚至敢公然提出质疑,把事情往贪污上引。
  两名吏员攥紧了拳头,如果不是朱瞻壑个头高大,他们兴许早就动手了。
  “总之这件事情不合理,我稍许会告诉高典吏这件事,至于高典吏是否同意,那就是他的事情了。”
  朱瞻壑直勾勾看着两人,两人被他看的脾气上头,其中一人凑近道:
  “郭壑,别以为你是武定侯府的远房亲戚就能在这里耀武扬威,我告诉你,这里的人来头都不比你小!”
  “来头?”朱瞻壑笑了,他真不把这群人的来头放眼里。
  来到陇川府两个多月了,他也搞清楚了许多门门道道。
  其中,各家勋贵、文官子不断把自家子弟往铁路沿线各县衙门塞入的事情他也了解了個一清二楚。
  铁路修建无疑是当下大明支出最大的工程,而支出就代表有利可图,自然也就吸引了这群虫豸。
  单是这不到三百里的陇川铁路工程都牵扯了不少京中大员,朱瞻壑很难想象北边的那些铁路背后隐藏着多少蝇头苟利的事情。
  “怎么回事?”
  忽的,一道声音传入耳中,三人下意识往门口看去,很快便瞧见了一个身穿正九品官员常服的三旬男子走入其中。
  见到这人,那两名吏员连忙上前作揖:“王司吏,这郭壑不批条子!”
  “不批条子?”听到这话的男人,脸上也骤然阴沉了下来。
  他走上前去,居高临下的看着朱瞻壑:“郭壑,我知道你有来头,但来头再大也不能影响铁路工期。”
  “铁路的工期如果影响了,别说是你,就算是你背后的人也要掂量掂量!”
  “现在批了条子,刚才的事情就算了,我也不会上奏县丞。”
  “批可以……”朱瞻壑将手中的文册翻到三天前,转过文册示意王司吏查看。
  “请王司吏告诉我,前面的工程,是怎么在三天时间消耗九百吨铁料的。”
  “另外陇川募工的规模也没有增加,三千贯钱怎么会在那么短时间里就花光了?”
  “不要东拉西扯了!”王司吏打断了郭壑的话:
  “先批条子,有问题稍后再上报你们户房的高典吏。”
  “你不过就是一个小小的仓攒吏,衙门怎么运转,难不成还得你点头才行?”
  “我……”朱瞻壑脾气上头,当下就准备与王司吏争吵,但这时脚步声传来,不多时熟悉声音响起。
  “既然有问题,那就暂时搁置搁置……”
  众人回头,只见高观急匆匆的走入仓库之中,并且走到了朱瞻壑的身旁,将桌上的文册拿了起来。
  他简单翻阅,便直接对王司吏开口道:“王司吏,这材料消耗确实太快,稍许我与郭壑去工地看看,如果没有问题,那条子我们自然会批。”
  “哼!”王司吏闻言拂袖而去,压根不想和高观多交流一句话。
  很快,他带着自己工房的两个人离开,而他们走后,高观也将文册放在了桌上。
  “这仓库我坐了两个多月,他们这群人就是在贪腐!”
  朱瞻壑直接当着高观的面说王司吏等人贪腐,高观闻言只能感叹这位真是不知者无畏,故此摇摇头道:
  “你说他们贪腐,那你有真凭实据吗?”
  “如果给我去查,我自然能查到!”朱瞻壑自信满满,高观只能看着朱瞻壑那自信模样,暗自在心底摇头叹气。
  “你既然这么说,那明日开始,你就负责跟随运送钱粮,监督督查钱粮用途吧。”
  “如果你能查出来东西,我亲自上奏府衙为你表功,如果查不出来……”
  高观说到这里,不免上下打量了朱瞻壑,随后摇摇头离开了这里。
  他的言行举止让朱瞻壑深受刺激,不由得攥紧了拳头。
  当天晚上,高观便宣布了明日开始朱瞻壑参与仓攒吏的正常轮换工作。
  翌日清晨,高观便叫上了朱瞻壑,让他与自己一起前往工地,完成昨日答应工房的检查。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82页  当前第75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58/98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靖难攻略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