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靖难攻略_分节阅读_第855节
小说作者:北城二千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03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40:50
  冲突爆发后,朝鲜昆仑都护府兵马节制使金宗瑞率兵四千在此屯兵。
  日本昆仑将军府将军梶井义承得知消息,率领日军五千夜袭金宗瑞。
  此时的朝鲜军队,早已没有了三十余年前所谓海东强国的实力。
  对付土著人和北边的暹罗等国他们还能游刃有余,但面对梶井义承所率的日军,他们完全被打了一個猝不及防。
  朝鲜兵马节制使金宗瑞仅以身免,而梶井义承所率日军阵斩七百余朝鲜兵卒,俘虏一千六百余名,剩余的朝鲜兵卒则是抛下了金宗瑞,逃回了朝鲜在北边的城镇。
  一场冲突,让梶井义承看清了朝鲜的实力,故此无视了自家兄长,日本国主足利义嗣留下的“守土为主,勿起争端”之令。
  梶井义承集结军队,开始向着北边的朝鲜发起进攻,同时他派遣了自己的儿子梶井义长前往昆仑宣慰司向宣慰司汇报朝鲜主动挑起争端,违背皇帝所设“子午线”。
  由于日本昆仑将军府比朝鲜昆仑都护府更靠南边的昆仑宣慰司,所以宣慰司率先见到了日本的使臣。
  不等明军有所举动,朝鲜也乘坐海船秘密来到南边的宣慰司,将事情经过告诉了戚昇。
  面对二者各执一词的情况,得知消息的昆仑宣慰使戚昇并没有选择出兵,而是传令木骨都束千户所打探消息,并将打探到的消息作为两份,分别发往朝廷和宣慰司。
  此外,他派遣木骨都束军吏向暹罗等国传递消息,不得参与朝日两国的争端。
  不过令戚昇没想到的是,暹罗等国并未参与争端,倒是他们这边的人率先参与了争端。
  二月初二,悬挂十六商帮旗帜的船队在麻林地停泊,并突然炮击了朝鲜在麻林地的码头,金宗瑞惊惧之下向宣慰司派遣使臣询问情况。
  面对这一情况,戚昇也是被气得不轻。
  他此时正在与弗朗机国商议大西洋贸易的事情,本就分身乏术,现在事情又越闹越大。
  眼看无法收手,戚昇只能暂时搁置弗朗机国的使臣,派遣信使将消息送回国内,而他自己则是亲率大宝船两艘,大福船十二艘北上麻林地。
  此外,他命人先行一步传令金宗瑞、梶井义承以及十六商帮的各家主事人前来麻林地议事。
  三月十七,戚昇率领两千兵马及舰队抵达麻林地。
  面对召集令,挑事的朝鲜金宗瑞、日本梶井义承都来到了麻林地,然而十六商帮的主事人却并未提前到场。
  这样的举动,无疑是狠狠打了宣慰司一个耳光。
  在戚昇等待三日后,十六商帮在昆仑洲的主事人总算到场,但他们拒不承认是任意一家炮击了朝鲜的码头。
  这一结果,让朝鲜的金宗瑞大为愤慨,认为是这些商人无疑是在侮辱朝鲜,于是派人返回朝鲜,准备与礼部直接沟通这件事。
  梶井义承眼看戚昇分身乏术,居然连麾下商人都管不好,翌日便以身体不适为由返回了日本在昆仑洲的大地町(利隆圭),准备进一步发动对朝鲜在昆仑洲土地的掠夺。
  与此同时,江南十六商帮的武装商船开始朝着麻林地聚集,不到两个月时间,便已经聚集六十余艘二千料以上的武装福船,光是水手便有四千七百余人。
  此外,十六商帮在昆仑州的一些武装也摆到了台面上。
  三千多名穿戴甲胄的家丁包围了麻林地,而在昆仑洲穿戴甲胄是被允许的,所以他们这一举动并不违反大明律法。
  戚昇所率的两千海军被十六商帮的七千余家丁水手包围在了麻林地,但十六商帮也就是展示实力,并不敢真正与戚昇发生冲突。
  七千余人包围麻林地三日后开始撤退,戚昇则是将这一切的一切上报给了朝廷。
  消息送抵北京时,已经是洪熙十三年的八月。
  得知消息,举朝哗然,任谁也想不到,一些商贾居然敢反过头来威胁朝廷了。
  “陛下,臣以为当敕令关闭昆仑民营贸易!”
  “陛下,自古而今,从未听过有商贾敢于聚众威胁官军,况且眼下这些商人聚兵七千余,已然是不小的势力,当速速平叛!”
  “李侍郎这是什么话,陛下早就说过百姓造反皆因贪官污吏盘剥所致,更何况昆仑洲远在万里之外,这些事情到底是真实发生,还是宣慰使戚昇夸大其词,这尚不足以定论!”
  “戚昇虽有威名,但其在先前击退西夷时,听闻直接将浮在海上的西夷以船桨而杖杀,此事说不定是其盘剥昆仑洲百姓而激起的民变!”
  “民变?朝鲜的大使已经在四夷馆住了一个月,其上奏内容与戚昇所奏大致不差,如何叫做激起民变?”
  “陛下,臣请立即出兵,平灭这十六叛贼!”
  “陛下,臣反对!”
  “陛下,臣附议……”
  八月二十四日,作为朱高煦返回北京后第一个常朝,他倒是没想到十六商帮敢把事情闹到那么大。
  亦或者说,他们自己都没想到能把事情闹得那么大。
  后者并非朱高煦小瞧对方,而是在这个通讯不发达的时代,一件事情被小题大做是很正常的。
  就苏州那件事情来看,十六商帮还是比较克制的,并没有闹出什么人命。
  当然,也有可能是这群人觉得朝廷在昆仑洲的实力不足,所以才敢如此挑衅。
  这么想也能想通,毕竟就朱高煦根据杨彬提供的情报来看,十六商帮刨除杨彬一家外,其余十五家都在昆仑洲有五百到一千五百不等的家丁。
  除此之外,就六大造船厂为这群商帮所造的武装商船数量来看,他们一共有三百二十四艘武装商船。
  想要驾驭这些商船,起码要有三万水手才行。
  如此看来,这群商帮倒也不是脑子发热来挑衅,而是他们在昆仑洲一带,确实有这个实力。
  当然,面对庞大的大明朝来说,他们这点实力简直可笑。
  不过这个世界上并不缺乏冲动的人,而且这件事按照时间推算,如果算上送信的时间,那基本上是和苏州游行一事同时筹划的。
  只是这些已经不重要了,朱高煦正愁没有对十六商帮下手的机会,却不想他们自己就主动冒头了。
  想到这里,他的目光扫视了一圈面前的群臣,而后才开口道:
  “这件事情朕已经有了主意,越国公……”
  “臣在!”听到皇帝开口,人群之中的杨展向前迈出一步,持着笏板作揖行礼。
  他这一举动,顿时让不少大臣心悬到了嗓子眼。
  “海军海域戒严,十六商帮船只均靠港接受检查,此外你与郑和亲自率领东海、北海舰队走一趟,看看这昆仑洲闹得事情是真是假。”
  “臣领旨……”
  杨展开口应下,而两支舰队足有一万一千二百人,算上补给的辅兵就是一万五千人。
  以两支舰队的实力,别说收拾十六商帮,就是灭一些小国也不成问题。
  当然,十六商帮的实力,已经不比一些小国差了。
  如果将他们丢到远离大明势力的欧洲,说不定还能凭借这三百多艘武装商船和三万多家丁驰骋地中海。
  不过不管他们是怎么想的,能养得起那么庞大规模的船队和三万多家丁,这样的财力和雄厚实力都不允许存在于大明朝境内。
  养了快二十年的肥猪,也是时候该杀一杀了。
  “礼部尚书……”“臣在!”
  朱高煦开口,杨士奇忐忑站了出来。
  “朝鲜的事情好生安抚,另外让胡濙问一问足利义嗣,是不是觉得翅膀硬了,想要效仿昔年的齐明对天朝挑衅?”
  “臣领旨……”
  朱高煦口中所说的齐明,便是日本的齐明天皇,而齐明天皇便是试图渡海征讨朝鲜半岛,而后病逝的一位天皇。
  尽管他病逝了,但他的计划却被下面的人不断推动,进而爆发了唐朝的白江口之战。
  这次战是中原和日本两国作为国家实体进行的第一次交战,结果是唐军大获全胜,日本扩张道路被强行打断。
  虽然朱高煦知道足利义嗣没那么大胆子,可谁知道这个家伙会不会因为吞并了几个守护国而膨胀得来挑衅天朝呢。
  如果他真的有挑衅大明的想法,虽然因为后勤补给问题,大明没办法在当下覆灭整个日本,但随着蒸汽机船不断改进,大明朝始终会有实现那一天的时候。
  “工部……”
  “臣在!”
  见皇帝传唤工部,工部尚书黄福持着笏板走出,朱高煦也开口道:
  “西北铁路即将竣工,按照原来的设计,继续向西修建四百里还需要多少钱粮?”
  “约一百八十万贯。”
  黄福有问必答,朱高煦也继续道:“安西铁路筹建如何?”
  所谓安西铁路,便是漠北的安北城到西域哈密的铁路。
  “勘察七百余里皆无问题,尚有六百里未曾勘察,约明岁六月勘察结束。”
  黄福回答着这条漠北通往西域的铁路,而朱高煦接着又询问了其它几条铁路的修建问题。
  江南铁路已经从宁波修抵苏州,预计明年六月修抵南京。
  此外,江南铁路中杭州直通南京段则是已经竣工。
  修抵南京后,剩下还有大约一千七百里的里程,预计还有六年就能竣工。
  至于湖广铁路,眼下也已经从衡阳修抵郴州。
  从郴州开始,铁路便要进入岭北山区范围,修建速度会大大下降。
  剩下这六百里路,即便当下的冶铁技术和水泥技术进步,却也需要最少六年时间。
  至于北边的漠北铁路,从安北城修往西然城最少需要五年。
  辽东铁路已经修抵旅顺,大约四年修抵定辽。
  昔年西南铁路的路线也重新勘探,虽然技术上还是达不到从叙州修抵昆明,但云南境内各府县一些平整路段的铁路已经可以开始修建了。
  由于太过零散,所以情况还没汇报上来,预计岁末才能知道情况。
  此外,从东昌出发,一路经济南、青州、莱州、登州抵达威海卫和文登县的一千三百里铁路经过勘察可以施工。
  在原材料和资金不出现问题的情况,预计五年竣工,所需六百万贯。
  不过从南昌修往福州的铁路因为山区太多,技术不达标而搁浅。
  黄福一件事一件事的汇报着,群臣全神贯注的聆听,因为他们都知道修通铁路的好处。
  当听到自家家乡因为技术不达标而无法修建铁路的时候,他们会在心底失落。
  听到其它地方可以修建铁路的时候,又不免生出几分羡慕和妒忌。
  总之在黄福汇报结束后,殿内群臣是有人欢喜有人愁,表情各异。
  相比较他们,朱高煦并没有那么大情绪波动。
  “山东铁路开始筹备修建吧,此外工部与户部考察,将一些赋税大城的情况考察一下,没有铁路的便修建铁路。”
  朱高煦这次并不准备对江西动手,因为在大航海时代下,江西的优势已经渐渐的开始被拉平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82页  当前第85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55/98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靖难攻略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