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靖难攻略_分节阅读_第865节
小说作者:北城二千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03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40:50
  朱高煦与朱棣说着朱高燧的身体情况,朱高煦接着又询问道:“瞻基那边如何了?”
  “瞻基当下在率领汉王府的护卫,与云南都司及行都司兵马对缅甸、八百大甸等宣慰司改土归流,身体尚好。”
  朱高煦很有耐心的回答着朱棣所询问的那些问题。
  尽管已经七十二岁,但朱棣的脑子还算清楚,身体也还算健壮,这超出了朱高煦的预期。
  故此见到朱棣这副模样,他那一直悬着的心也就放下了不少。
  酒过三巡,朱棣话也愈来愈多,但对此朱高煦没有不耐烦,反而享受其中。
  以他这般年纪,还能与父辈交流的已经极少了。
  毕竟这个时代的医疗情况摆在这里,尽管朱高煦已经对大明的医疗做出了巨大的提升,但却没达到可以治疗大部分疾病的程度。
  “对了,听闻西北铁路已经修抵哈密,我准备入夏之后去看看。”
  朱棣突然开口说着,朱高煦闻言没有拒绝,而是点头道:“我让圻儿和钺儿跟随你去吧。”
  朱瞻壑正在学习理政的时候,无法脱身陪朱棣去西北,加上宋王府的一些事情还没忙好,朱瞻圻反倒成了最有空的人。
  由他保护朱棣去西北,朱高煦十分放心。
  至于朱祁钺,这小子天赋在这里摆在,少学一两个月毫无问题,他自己自学都能读懂那些知识。
  “好。”朱棣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拿起酒杯喝着酒,瞧着面前那儿孙满堂,其乐融融的画面,脸上笑容一直退不下去。
  两个时辰后,随着夜色渐渐暗淡下来,朱棣也高兴的在殿上与儿孙们玩起了游戏。
  朱高煦前往了长寿宫偏殿,继续对王回的那本奏疏进行修改,同时还召走了朱瞻壑。
  朱瞻圻留在自己的位置上喝着酒,看着自家爷爷和弟弟妹妹玩闹的画面,没有说什么。
  他注意到了朱祁钺时不时看向自己的目光,不免眯了眯眼睛。
  “自己这个大侄子,不简单……”
  尽管早就知道朱祁钺聪慧,但他倒是没想到几年不见,朱祁钺居然能达到如此程度。
  朱瞻圻想了想,如果自己是自家父亲,光凭朱祁钺的表现,恐怕就不会册立其它人为储君。
  “嘭!”
  手中杯子被朱瞻圻无意识中捏碎了,旁边的太监连忙上前为他拿走手中的碎裂杯子,好在没有伤到手。
  反应过来后,朱瞻圻看向自家大侄子,果然瞧见了自家大侄子那戏谑的目光。
  “哼!”冷哼一声,朱瞻圻不再想其它,而是想着如何为自己谋得利益最大化。
  他理想的就藩之地是孟养,因为那里可以翻山前往印度厮当东北的河谷,拿下那块河谷后便可以向西图谋榜噶喇和沼纳朴儿。
  不过自家好大哥也不是傻子,所以想要把自己册封到北洲去。
  至于自家父亲把自己改封东洲的事情,他从下面的人口中了解到了东洲的情况,很快便知道了自家父亲的想法。
  自家父亲想要让自己为大明朝在东洲开疆拓土,同时受制于东洲宣慰司。
  换了杯子一饮而尽,朱瞻圻心里有些心寒。
  明明都是他的儿子,为何差距就那么大……
  他忍不住看向了偏殿,尽管什么都看不见,可他还是才想象出自家父亲教导着自己那位大哥的画面。
  然而在他的目光下,那偏殿忽的走出了一道身影,而朱瞻圻也连忙收回了目光。
  “老二,父亲叫你入殿,有事要与你说。”
  朱瞻壑的声音突然响起,朱瞻圻回头看去,果然瞧见了自家好大哥。
  他起身走到朱瞻壑身旁作揖行礼,朱瞻壑则是笑容平和道:“进去吧。”
  “是……”朱瞻圻心情忐忑的走入了偏殿之中,果然见到了依靠油灯修改奏疏的自家父亲。
  在油灯的灯光下,他似乎老了许多,带了几分迟暮。
  “宋王府和靖海城那边也就四五个月时间了,不过召你来不是催促你就藩,而是要与你说说就藩前后的事情。”
  朱高煦放下了手中朱笔,抬起目光投向朱瞻圻。
  在他的目光下,他这位敢百骑冲阵的骁勇宋王,此刻竟然如孩童般,好似等待训诫。
  “靖海府那边,粮食主要依靠北洲宣慰司供应,正旦朝会过后,我会让刑部流配几万犯人去靖海府,如此一来,静海府差不多就有六七万人。”
  “六七万人,若是好好开垦一些高地,想要自给自足并不是问题。”
  “百姓的事情你不用担心,六部的人会好好管理,城防也是一样。”
  “你要做的,就是率领你的宋王二卫对城池四周的土人进行清理。”
  “二卫?”朱瞻圻愣了下,他只有宋城卫,何来二卫?
  不过很快他就反应过来,连忙作揖道:“谢父亲赏赐护卫。”
  “嗯,五军都督府会再调拨五千六百新卒给你,名为彭城卫。”
  “节制二卫,我希望你能在东洲好好表现,另外藩王们通常都是三年一朝,你在的比较遥远,便五年一朝吧。”
  朱高煦对朱瞻圻说了个大概,朱瞻圻听后不断点头,脑中充斥着自己节制二卫,拥兵过万的事情。
  在洪熙年间,藩王的护卫都被控制在一卫五千六百人左右,如果是偏内地的藩王,那更是只有三千人左右。
  诸如昔日强横的秦、晋等藩,如今便只有三千护卫,而自己有二卫一万一千二百人,算上奴婢什么的便有一万二千人。
  如此实力,区区东洲土人又算得了什么。
  “行了,准备准备,三月初一准许派人接管彭城卫训练,另外四月中旬陪你爷爷去哈密看看。”
  “准备的差不多,明年冬月就出发前往东洲就藩吧。”
  虽然早有准备,可当这一天真的到来,朱瞻圻还是不免有些失落。
  他毕恭毕敬的作揖应下,而后见自家父亲没有什么吩咐,这才缓缓退出了偏殿。
  瞧着他离去的背影,良久之后偏殿内传出一声叹气……


第552章 各抒己见
  “奏乐!”“咚咚咚……”
  正午,随着军乐声音在山林奏响,大明朝也正式步入了洪熙十四年。
  军乐所奏响的地方,便是朱高煦为自己挑选的陵墓。
  站在自己未来死后的陵墓上,此刻的这里显得十分杂乱,地砖还未铺设,地上也没有建筑,就连台阶都还只是混凝土浇筑的临时台阶。
  他的陵墓由他自己设计,规模不到朱棣长陵的三分之一。
  尽管朱瞻壑与工部的黄福屡次上疏让他将永陵扩建,但朱高煦却从未批准。
  对他而言,死后的事情他并不是那么看重,花费几百万贯修建一个陵墓,倒不如修建一千多公里的铁路来以他年号命名。
  当然,这也就是想想罢了,五十万贯对于他来说已经不少了。
  大明朝还有许多百姓没能过上北方、江南的舒服日子,有些百姓还在温饱线上挣扎。
  五十万贯,足够买一百多万石粮食,解决三十几万人全年的口粮问题,不仅不少,反而很多。
  “陛下,可以封闭墓室了。”
  一名官员的声音将朱高煦从思绪中唤醒,朱高煦看了一眼眼前的画面。
  陵墓堪堪修好的左墓室里放置着朱高煦曾经使用,以及大明朝现有的一些火炮、火枪,而装有赤驩尸首的棺椁也放在了墓室内正中。
  赤驩的下葬流程以军礼进行,班剑军士四十人身穿虎贲甲卒,威严肃穆,外有羽葆鼓吹,不断奏乐。
  兴许在一些官员看来,皇帝为了一匹马的下葬而耗费如此,并专门从北京赶来,这样的行为有些令人诟病。
  但对于朱高煦来说,下葬的不仅仅是赤驩,也是他自靖难而后,再未上过战场的遗憾。
  每次看望赤驩的时候,赤驩总会不耐烦的踢马厩围栏,又或者作势趴在地上,想让人为他穿戴马鞍,披戴马甲。
  在一切动作都得不到回应的时候,它会疑惑看着朱高煦,不明白为什么这次休息了这么久。
  它所图的很简单,那就是想要再驮着朱高煦去到那金戈铁马的战场上,肆意发泄着自己的马力,与朱高煦并肩作战。
  只可惜这么简单的愿望,它等了三十二年都未曾等到。
  马的寿命通常在二十岁到三十五岁之间,但也有一些例外情况,其中一些马可以活到三十五岁以上。
  赤驩活了三十八岁,可以说有八成半的时间都在等待和朱高煦上马征战。
  它心里充满了遗憾,朱高煦又何尝不是。
  这几日,朱高煦忍不住往回去想。
  如果朱允炆能好好做好皇帝这个位置,那自己会不会有更多时间放在科技研究和培养东北学子,征战沙场上。
  只是每当他这么想,他总会摇摇头否认这一切。
  历史没有如果,朱允炆也不会回心转意。
  人总是得有遗憾的……
  “封闭墓室吧……”
  话音落下,身着一身黑色圆领袍的朱高煦转身向外走去。
  很快,他的身后传来了兵卒们用力挪动墓门,以及放下封门石的声音。
  走出那临时修建的混凝土广场,再向下那数十级台阶。
  临上马车前,朱高煦回头看了一眼这个地方。
  兴许他下次来这里,便是自己已经去世的时候了。
  只是相较于这里……
  朱高煦目光眺望远方一座山丘,在那处山林中埋葬着自己的母亲。
  朱棣的长陵早已修建好,规模比历史上的长陵还要浩大。
  或许如郭琰所说一样,朱高煦对身边人总是很大方,唯独对自己足够“抠门”。
  这个抠门,只是横向比较历代帝王。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82页  当前第86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65/98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靖难攻略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